03.03 地構葉,見過嗎?能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瘀消腫


地構葉,見過嗎?能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瘀消腫

地構葉

來源產地

為大戟科植物地構葉的全草。

5-6月間開花結實時採收,除去雜質,鮮用或曬乾備用。

生於山坡及草地。

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寧夏、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南、四川等地。

別名珍珠透骨草、竹格叉、吉蓋草、枸皮草、透骨草。

地構葉,見過嗎?能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瘀消腫


【原形態】

地構葉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莖橫走,淡黃褐色;莖直立,叢生,被灰白色捲曲柔毛。葉互生或於基部對生;無柄或具短柄;葉片厚紙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1.5-7cm,寬0.5-2cm,先端鈍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部全緣,下部具齒牙,兩面被白色柔毛,以沿脈處為密。總狀花序頂生;花單性同序;雄花位於花序上部,具長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的葉狀苞片2枚,苞片內有花l-3朵;萼片5,稀4,花瓣5,稀4,呈鱗片狀,黃色腺體盆狀,與花瓣互生,雄蕊10-15,花盤錦體5,黃色;花序下部的花略大,中間1朵為雌花,兩側為雄花;苞片2;雌花具較長的花梗,萼片5-6,花瓣6,子房上位,花柱3枚,均2裂。蒴果三角狀扁圓球形,被柔毛和疣狀突起,先端開裂;每室有種子1顆,三角狀倒卵形,綠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地構葉,見過嗎?能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瘀消腫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苦,溫。有小毒。

歸肝、腎經。

祛風除溼,解毒止痛。用於風溼關節痛;外用治瘡瘍腫毒。

《中藥大辭典》

味甘,無毒。

辛,溫。

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止痛。治風溼痺痛,筋骨攣縮,寒溼腳氣,瘡癬腫毒

《中華本草》

辛;性溫。

歸肺;肝經。

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瘀消腫;解毒目痛。主風溼痺痛;筋骨攣縮;寒溼腳氣;腰部扭傷;癱瘓;閉經;陰囊溼疹;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燻洗;或搗敷。

【運用】

①治風氣疼痛,不拘遠年近日:

透骨草二兩,穿山甲二兩,防風二兩,當歸三兩,白蒺藜四兩,白芍三兩,稀薟四兩(去莖用葉,九蒸九曬),海風藤二兩,生地四兩,廣皮一兩,甘草一兩。以上為末,用豬板油一斤,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早晚各服五錢,酒下。

②治風溼性關節炎,筋骨拘攣:

透骨草三錢,制川烏、制草烏各一錢,伸筋草二錢。水煎服。

③治腫毒初起:

透骨草、漏蘆、防風、地榆等分。煎湯綿蘸,乘熱不住蕩之。

④治陰囊溼疹,瘡瘍腫毒:

透骨草、蛇床子、白蘚皮、艾葉。煎水外洗。

地構葉,見過嗎?能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瘀消腫


(5)用治風溼痺痛無論新久,均可應用

可配合五加皮、忍冬藤、油松節、威靈仙要同用。對於跌打損傷、瘀滯疼痛,或婦女經閉不行,可配合當歸、桃仁、澤蘭等藥同用。此外本品還可治療瘡癤癰腫、蛇蟲咬傷,可用鮮草適量,打爛外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