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恐怕只有在“蠢驢”遍地跑的波蘭,才會有這樣畫風清奇的遊戲發行商: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它先是讓玩家在修車改車,維護農機,甚至是擺弄火車頭的過程中體驗了成為資深老司機的樂趣;之後帶玩家穿越時空,化身暴躁的地勤大爺,用更深沉的愛意捍衛不列顛的晴空;之後果不其然,PlayWay S.A.最近幾乎是順理成章地將雙手伸向了二戰中威風凜凜的陸戰之王——坦克身上,用一部《坦克維修模擬器(Tank Mechanic Simulator)》再次宣告了自己在“直男硬核模擬器”領域獨佔鰲頭的霸主地位,這消息還真是讓人……歡心鼓舞啊。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試問哪個在心底始終藏著個小男孩的玩家能拒絕坦克的魅力呢?反正我是做不到,記得自己還是個啥都不懂的小屁孩時,我手裡就時常攥著那麼個長鼻子大腦袋的傢伙,不時想象它自由馳騁,大殺四方的英姿,絲毫不在意它粗糙且佈滿牙印的造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對坦克的熱愛不減反增,以至於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甚至差不多持續到高中)的夢想是把學校門口的“沙博士”的牙膏盒統統包圓,以為這樣就能將世上的坦克悉數收入囊中。這個略顯智障的夢想自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它著實為我玩具箱增添了一股規模不小的裝甲力量,也算是為我日後入坑真正的軍事模型埋下了一個小小的伏筆。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如今沙博士模型吧成了收藏大佬們的聚集地


然而略顯諷刺的是,那些更加逼真而專業的坦克模型反而讓我的熱情有些動搖了,且不說每一盒做工精良,或哪怕只是說的過去的模型都價格不菲,光是花錢買那些並不高端各種工具都夠我心疼一陣子了,這還不算要從零開始,學習處理水口,補土塑行,塗裝技巧,以及認真拼裝模型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不過這些也還好,至少當我完成一個模型後獲得的快樂足以彌補心痛的感覺(但還是會覺得自己做的好垃圾),可當我有了自己的寵物倉鼠後,一個嚴重的問題便浮出了水面:它們小小的身板可絕對受不了油漆和膠水的味道,這種情況下,還執著於模型製作就有些太過殘忍了。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至今還有一盒沒動過


還好虛擬世界裡還有很多似乎更加火爆有趣的替代品的,在細緻如《戰爭之人》的即時戰略遊戲裡我可以指揮這些鋼鐵巨獸用主炮對轟;在在硬核如《武裝突襲》的軍事模擬軟件中裡,我可以親自參與大大小小的軍事行動;而我自己也曾痴迷於《戰爭雷霆》中那些至少直觀漂亮的坦克建模,不時也駕駛著它們參與到與世界各地玩家的戰鬥中,並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將自己磨練成了越來合格的靶子……這些都是很好的遊戲,但終歸不會給我太多機會細細欣賞這些鋼鐵巨獸的模樣。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相信這就是我對《坦克維修模擬器》充滿幾乎不切實際期待的最重要原因吧,畢竟從預告片上看,哪兒還能找到比這更真實勁爆的“軍模製作軟件”啊,也許我只需體驗三分種就會徹底愛上這款堅鋼鐵的工程兵模擬器,也許不到三分鐘我便會被遊戲看上去並不理想的體驗徹底勸退,但無論如何,我都需要掀開破舊的捲簾門,走進製作組精心準備的小作坊裡一探究竟。


純手工坦克翻新:煞有介事但無聊至極


等下……這個畫風好像有些不對勁,不是說有一家坦克博物館嗎?不是應該還有試車場和靶場嗎?就這麼一個工坊怎麼看都有些說不過去吧?稍安勿躁,製作組並沒有把建設這些設施的經費花在吃土耳其烤肉上(對,taleworlds,說的就是你),只要進入工坊大門後點擊的工具櫃查看升級,您就會發現製作組預告片中的所有承諾都靜靜地躺在某一個升級分支的中間或末端,等待玩家用獲得的聲望值對其進行解鎖。憑良心說,哪怕是升到了最高級,這個博物館也著實不怎麼樣,和那個庫賓卡的坦克聖殿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所謂的靶場和“裝甲車輛科目二場地”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但對玩家們來說這也是個念象嘛不是,起碼我在發現遊戲這有些出乎意料的模擬經濟要素後,一下子對如何賺取聲望興趣驟增,這才耐著性子跟隨毫無存在感的教程開始了自己初級學徒的生涯。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在《坦克維修模擬器》中,賺取聲望的方式著實不少,其中完成合約修復翻新坦克無疑是收益最好的手段。當您在遊戲中那臺明顯風扇有問題的老電腦上攬下工作後,一輛小概率保養得還不錯,更多時候鏽跡斑斑但基本完整,極端情況下差不多完全是報廢的二戰知名坦克(或裝甲車)便會出現在玩家的工坊中,如蛋白質是牛肉五倍的可憐昆蟲一樣任人宰割;而此時,您確實也需要毫不留情地將其“去頭摘心”(摘掉炮臺,拿出發動機),之後再酌情處理:對於那些保養還不錯的坦克,只需對著它按下鼠標中建調出選項輪,選擇“坦克狀態菜單”中的“坦克分析”,便可在如圖所示的界面裡通過瞬間到貨的網購補齊缺少的零件,將其親自安裝後便可完成修復工作;而對於那些鏽跡斑斑的傢伙,我們就要準備好各種功能各異的神奇道具,來展現自己真正的技術了。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可能是因為我至今都沒有學會用模擬修飾效果的緣故吧,我特別喜歡遊戲中那個淺藍色的除鏽設備,毫不誇張地說,在與它的第一次邂逅中,我便被它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所深深折服了:輕擊鼠標左鍵將它握在手中,我彷彿有了可以讓時光倒流的魔力,只需要將它對準那些承受過著時間冷漠摧殘的鋼鐵並按下開關(同樣是鼠標左鍵),我們便可看到鏽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剝落,讓那坦克彷彿成了一位飽經風霜的塞伯坦老兵,正從長眠中慢慢甦醒,期待我們還給他仍帶著些許戰場氣息的素顏。可惜的是,似乎是隨機生成的合同並不在意這位老兵語焉不詳的訴求,因此為了養家餬口,我不得不用噴砂器以同樣的操作為它渡上一層閃亮的金屬色,最後用噴槍為它噴塗底漆和塗裝,以及貼花和自己鍾愛的迷彩(需要用聲望解鎖噴塗間)。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說實話,這是個挺無聊的過程,在遊戲的大部分的時間裡,玩家所能做的只是保證屏幕上的“準星”對追坦克上的一個個零件,確保它們完全變成下一階段所需要的顏色。這操作簡單卻異常繁瑣,包含大量重複性極高的操作,雖說看著坦克逐漸完整,確實有種奇怪的滿足感,但時間一長還是會讓人感到無比焦躁,倒還真是完美還原了我當年組裝噴塗坦克模型時心情。不僅如此,合同中需要修復的坦克幾乎都是已“名花有主”,玩家費勁千辛萬苦將其修復後仍要完璧歸趙,就更沒什麼動力好好修復了。還好大多數多數合同並不要求玩家盡善盡美,只需勉強達到如同所示合同的兩方面的標準(組裝完成度考察零件完整度,維修完成度考察零件翻新情況),玩家即可點擊交工,獲得固定的聲望和不菲的酬勞。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我相信這設計應該是製作組為解決“核心玩法無聊”這一問題提出的解決方式,因為在類似思路的指導下,製作組不但通過的一系列工坊升級讓工具效率提升,塗色時間變短,還允許玩家將坦克大卸八塊後拆下的一大堆零件拿去外包加工,讓修復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卻並沒有增添什麼新內容讓玩家在修復下一輛坦克時體會到玩法上的變化。當然,我們同樣可以認為這是種奇怪的防沉迷機制,也可能是他們明白,當玩家邂逅那輛註定會成為自己博物館座上賓的本命坦克後,自然會小心呵護生怕照顧不周,順便將無聊的情緒拋到九霄雲外。於是在製作組這個“硬核月老”的安排下,遊戲中的一份份郵件便成了創造邂逅的紅線,指引玩家們前往挖掘地點,開始這場特殊的約會。

翻新自己的坦克:樂趣在於享受遊戲過程

多年以後,面對自己已經頗具規模的坦克博物館,我將會想起記得挖出自己第一輛三號突擊炮的那個傍晚午後。在那天的早些時候,一封題為“我們找到了一輛坦克!”的電子合同進入了我的郵箱,要我去一個地方碰碰運氣,於是接下這個合約並進入管理面板點擊“開始挖掘”後,我們便到達了目的地,開始了在如圖所示範圍中的勘探工作。大概是幾分鐘後,金屬探測器的聲音愈發尖銳,我的情緒也開始變得亢奮起來,連忙回到吉普車上拿出的鐵鍬,在那位置附近瘋狂挖掘。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差不多挖出了三個大坑,實實在在的十幾個鍬土後,系統終於提示我在泥地裡發現了坦克的一角,而我也終於可以拿出平板電腦花上幾千塊呼叫挖掘機團隊,站在一旁欣賞他們的挖掘表演了。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表演大概持續了一個黑屏轉場的時間,幾秒鐘之後,這個專業的團隊已經將坦克主體挖了出來,順便還挖出了地下水——或是哪個倒黴蛋水管來為坦克的重見天日助興(我接下來的幾次挖掘也都遇到了完全相同的情況)。於是我不得不先打開水泵抽乾積水,之後用高壓噴槍將坦克表面儘量清理乾淨,達到標準(一般是清潔度達到30%)後便可以呼叫拖車將其拉走了。在此之後這輛沒剩下幾個零件的三號突擊炮便出現在了我的工坊裡,等待我對其拆卸,組裝,除鏽拋光上漆塗裝。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這個是KV2


不得不承認,製作組的判斷還是挺準的,在我確定這是能留在自己身邊的坦克後,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確實也多了幾分吸引力,略帶誇張的說,我甚至在這髒兮兮的寶貝疙瘩上找到了初為人父的感覺:先是從大地母親的懷抱裡為其接生洗淨,之後笨拙地在普通視角和“組裝模式”之間來回切換,確定自己買下了所有必須的零件——然後就咬咬牙連那些完全沒必要的零件也都買了下來,希望它能夠更加完美。也就是在這一刻我明白了,為何這個基本不可能缺錢的遊戲中會有貸款的選項,這一通買買買之後,我辛苦攢下的幾萬塊大洋還真就捉襟見肘了。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而既然我已經為“三突子(三號突擊炮)”買了最好最全的零件,除鏽拋光噴漆自然也不能怠慢,真的,我都不記得自己多少次強迫症般地將這突擊炮拆了又裝,只為確保它的每一個零件都呈現100%的完美狀態。不過當“三突子”終於帶著我滿意的塗裝出現在博物館中時,我明白此前所有那些麻煩都是值得的,當它驕傲的挺立在坦克博物館時,一種“自家憨憨孩子出人頭地了”的驕傲感油然而生,真是妙不可言。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嗯,第三裝甲師,反了


這是我在自己完全修復了自己的第一輛坦克後,最為強烈的體驗,可惜第二輛加入博物館收藏後,這這感受也就淡了幾分,隨後第三輛,第四輛……漸漸的,我又變回了那個無情的除鏽拋光噴漆機,只是希望壓低成本,並儘快讓坦克可以進入博物館創收。如此而來,遊戲中同樣很考驗耐心的挖掘過程就顯得異常無聊了,尤其在有些時候,不知是遊戲設定還是因為我需要升級解鎖些更先進的勘探手段,一次次還算認真的“地毯式搜索”並不能讓我手中的金屬探測器發出歡快的鳴叫,於是在最後一圈探索後,我終於在煩躁中地將金屬探測器扔到地上,隨後便在淡淡的悔意中陷入了沉思。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彼時夕陽暖意正濃,柔和的橙光輕鬆刺痛了我的眼睛,似乎在提醒我這個世界有還有太多被我忽視掉了的美好景緻。是啊,不知何時起,我甚至都不再欣賞遊戲中粗糙厚重而有質感的坦克表面,只是帶著濃重的功利心,機械地將修復坦克作為自己在遊戲的一項目標來竭力完成,看來是我自己忘掉了原本打算欣賞坦克的初衷,不自覺地在《坦克維修模擬器》中扮演起了流水線工人,還真有點兒買櫝還珠的意思。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遊戲的自然風格也還不錯


此時天邊最後一絲暖意被地平線徹底吞沒,鳥蟲愜意的歡唱便成了這擬真的夜色中悅耳的微風,足以平復此前累積而成的焦躁。於是我默默拾起地上的金屬探測器,再次環顧四周,然後發現我的吉普車好像不見了……這樣也好,反正只要按下鼠標中鍵(選擇)我便能重新回到身邊,只是還要多走些路罷了。既然如此,就讓在黑暗黑暗中再碰碰運氣,順便繼續自己的胡思亂想吧。


更直觀的歷史科普:半硬核軍事模擬器存在的意義

記得幾年前,我仍會和同樣對二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因德國戰敗的問題而吵得不可開交,認為要不是缺乏資源,德國憑藉裝備質量仍有一戰之力。那時我還年輕,只是天真地以為武器裝備的所有參數都能換算成簡單的戰鬥力,並用這戰鬥力作為猜測它們戰場表現的依據;而更可笑的是我差不多直到今天才完全地擺脫了這幼稚的衡量標準,在與《坦克維修模擬器》中體驗了近十個小時後,我真心贊同某個大神關於納粹德國的合理而有趣的“預言”:就算第三帝國能熬過資源封鎖和盟軍蘇聯的圍攻,也一定會因為後勤造反而滅亡。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流行文化中,虎式幾乎成了坦克戰鬥力的標杆


是啊,我們真的很少從那些機械師的角度看待這場戰爭,瞭解那些武器——倒不是說沒有作品從這個角度討論問題,恰恰相反,我已經無數次在書本和紀錄片上看到過技術專家們對德系坦克“交錯重疊負重輪”的口誅筆伐了,只是那些文字著實太過蒼白,完全無法讓我體驗到德國後勤人員的絕望;相比之下《坦克維修模擬器》就把第一人稱遊戲作品的優勢表達得淋漓盡致,我相信只要在代入感頗高的遊戲中體驗上那麼幾次“為拆虎式坦克一個小零件不得不卸掉所有負重輪”的酸爽後,就算是“交錯重疊負重輪”最堅定的支持者也會對亨舍爾轉粉為黑。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維修中看到交錯負重輪仍會頭疼


與此同時,考慮到我們在遊戲中所進行的“維修”只是最簡單的“過家家”,相信玩家們同樣也會對奮鬥在後線的無名英雄們肅然起敬。誠然這款遊戲不可能指導您成為機械工程師,甚至是合格的模型製作者,但它若能激起您對二戰機械或歷史的興趣和對這些後勤勇士們的尊重,到也是好事一樁,也算是間接完成了製作組用這部作品“描繪了二戰時期的坦克、組員在世界軍事史上作出的傑出貢獻”的目的。


原來我只是個無情的填色機器——《坦克維修模擬器》體驗報告


但遺憾的是,《坦克維修模擬器》的優點也就到此為止了,從遊戲實際體驗上看,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款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之作:它拆裝、噴塗零件的操作過於簡單,試駕試射體驗差強人意,坦克種類也並不豐富,幾乎不可能滿足慕名而來的硬核坦克愛好者的需求;而繁瑣無聊,包括大量重複操作的核心玩法同樣的會將普通玩家拒之門外,更何況這並不簡單的遊戲還缺乏有效的,能夠帶領萌新玩家登堂入室新手教程。因此我只願意將這款遊戲推薦給小眾的坦克模型玩家或是最硬核的塗色遊戲愛好者們

,恐怕只有如此佛系的玩家才會將“修復坦克”這一目的拋在腦後,在這款略顯極端的小眾模擬器中認真體驗欣賞坦克和填補色彩的簡單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