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正在革新農業的四項物聯網科技

正在革新農業的四項物聯網科技

目前,人類生產的糧食是生存所必需的,但並不能保證未來的糧食安全。物聯網技術有利於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到2050年,地球人口將增長到100億,全球農業將在日常運營中投入20多億物聯網傳感器。

這樣,農產品產量將增加2%以上,每英畝農田耗水量將減少7%。物聯網可以幫助農民應對各種不可預測的情況,例如不同的自然災害,並使他們能夠檢查過去農場運營中的錯誤。四項相關技術包括精準農業、大數據、農業無人機和遠程控制。

精準農業是指利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土壤環境、農作物生長或病蟲害,並進行快速準確的實時觀測。由於農業運營往往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自然災害風險,物聯網可以嘗試控制這些風險。通過傳感器可以實時採集農場數據,操作人員可以根據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潛在風險。

傳感器收集的數據量巨大。據統計,2014年農用地數據點數將超過2000萬個,2050年很容易達到40億個。因此,將會有越來越多不同方向的信息如害蟲、土壤質量等不斷湧入。如此海量的數據可以提高人們對農地經營的深刻認識,為農業科研創新提供養分。

農業無人機可以像農民的鷹眼一樣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土壤健康狀況或天氣狀況,可以節省農民逐個檢查農田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農業傳統上是人類密集的產業,但物聯網技術改變了這種狀況。遠程控制技術使少數農場工人能夠同時監控多個農田。面對乾旱缺水等最常見的情況,物聯網等智能工具在遠程控制下可以實時解決這一問題。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app的出現也能使農民更快地掌握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