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十二生肖前面的一個字(比如子,醜,寅等)為什麼和時間有關?

一個湯姆漢克斯123


我們現代將一晝夜分為24小時,古代卻分為十二時辰,對應十二生肖(十二地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兩個小時。當然還有還有更詳細的時間劃分,這裡不多說,直接看圖吧(如下)





十二生肖之所以能與時辰聯繫起來,與我們古時的干支(天干地支)紀時法密不可分,早在殷商時期就出現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和記載數目的文字,稱為天干(十天干),並與地支(十二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紀年、月、日、時。



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對應,是一種形象化的代表,正如上圖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經脈。十二生肖在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風俗習慣。

關於晨鐘暮鼓和三更半夜,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 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此處“更”在方言中讀“jīng”,漢語規範化後讀“gēng”),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附圖一張


饕餮5177v


十二生肖前的子醜寅等本有像,即甲子記年的天干地支標示字是圖像,但佚失今不再知。地支數同一天為12個時辰對等,現一天時間為24小時,也就是12時辰等於24小時,此為中式記時法與歐式記時法。但地支可用到一年12個用上,也可重複後用到24節氣上。從而可表示年月日時。事實上十二生肖本身就是年月日時記時的形式,即有猴年馬月說,也有馬年馬月馬日馬時說,現佚失,但查地方誌有可能找回。

所以古中國記年有:太陽曆,陽曆,陰曆,皇曆,農曆,黃曆,甲子,皇帝年號,歐式歷。

現述屬相功能:

鼠為竊,竊即偷,居家有鼠糧被偷,但對鼠言歸竊寶成功,因鼠為獲寶,而排第1。

牛為力量而排第2。虎為猛而排3。兔為吐子而排4。龍為隆的大型體而排5。蛇為靈動而排6。馬為小龍而排7。羊為吉祥而排8。猴為候而排9。雞為信使而排10。狗為守保而排11。豬為珠而排12。從而構成一個珠寶閉和的玉壁形式,且裡面含有:忠.義.禮.智.勇.信.吉.靈.大.小在內。整體羅列呈:

寶.忠.義.禮.智.信.勇.吉.靈.大.小.珠。此不是“命相”。命相另有述。

贊議一下,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