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从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浅谈保险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从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浅谈保险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曾经在平安的一次表彰会上,有幸听到分公司的品牌总监一番演讲,大致就是讲平安人寿的现状,规模,瓶颈和人才梯队,并且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当时她拿出了平安的多方面数据和华为作比较,重点就在于客户认可度和投诉率,指出了过去的人才策略发展带来的规模高速成长和面临的弊端。

指出了优才计划的紧迫性,指出平安目前作为大规模的保险公司,但距离世界级品牌公司的不足。

不可否认,当时这番演讲,真可谓高瞻远瞩,直指的都是平安现阶段面临的紧迫局面。

品牌知名度并不等于品牌美誉度。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寿险产品的时候不免会受公司名气的影响,我们所说的大公司,实际上来说,是指规模大的公司。

并不是说这家公司的客户满意度是最高的,这算是一个误区,在我看来,保险公司的品牌美誉度比规模更重要。

针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办法很多,就如同国内知名的三大保险公司,一个是人的规模,第二个是广告的规模。

那么品牌美誉度,又该如何?在我看来,除了积极参与各种公益的活动以外。

重中之重,还是在和客户的这份合同上,还是在于对自身公司的代理人的教育上,别只把人家当做收保费的工具。

虽说代理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但绝大部分还是因为保险公司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唯保费论英雄的论调的默认。

甚至鼓励导致的,销售误导,反而成了一种技术,这个氛围下试问还有多少人能独善其身呢?

并非我一家之言,今天主要就是讲一讲关乎保险公司的品牌美誉度的消费者投诉排名,是依据保监会的官方数据,做一个排名。

因为最新的中国保监会关于2017年前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昨天出来了。

总体而言:

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接收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72279件;

其中,涉嫌违法违规投诉1618件,保险合同纠纷投诉70661件。

涉嫌违法违规投诉情况

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保监会机关和各保监局接收的由保险监管机构负责处理的保险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投诉1618件,其中,涉及人身险公司1340件。

人身险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投诉量居前10位的依次为:

从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浅谈保险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中国人寿(366件)、新华人寿(144件)、平安人寿(128件)、泰康人寿(121件)、富德生命(90件)、太平洋人寿(82件)、阳光人寿(78件)、人民人寿(69件)、太平人寿(53件)和华夏人寿(15件)。

涉保险合同纠纷投诉情况

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保监会机关和各保监局接收的应转保险公司处理的保险合同纠纷投诉70661件,其中,涉及人身险公司33284件。

人身险公司合同纠纷投诉量居前10位的依次为:

从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浅谈保险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中国人寿(8745件)、平安人寿(3384件)、太平洋人寿(3281件)、新华人寿(3006件)、泰康人寿(3004件)、人民人寿(2187件)、富德生命(1557件)、太平人寿(1428件)、阳光人寿(913件)和华夏人寿(600件)。

单一看投诉量的数据对大规模公司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保单基数本就在那里摆着,由此还需要横向的去对比。

投诉量与业务量对比

2017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平均值为1.53件/亿元。其中,亿元保费投诉量居前10位的公司依次为:

德华安顾(7.22件/亿元)、瑞泰人寿(6.70件/亿元)、北大方正(6.08件/亿元)、民生人寿(4.62件/亿元)、新华人寿(3.51件/亿元)、平安健康(3.50件/亿元)、中美联泰(3.46件/亿元)、和泰人寿(3.40件/亿元)、华泰人寿(3.26件/亿元)和光大永明(3.13件/亿元)。

2017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万张保单投诉量平均值为0.38件/万张。其中,万张保单投诉量居前10位的公司依次为:

太保安联健康(3.90件/万张)、复星保德信(2.34件/万张)、德华安顾(2.16件/万张)、汇丰人寿(1.93件/万张)、中德安联(1.35件/万张)、工银安盛(1.32件/万张)、复星联合健康(1.27件/万张)、长城人寿(1.23件/万张)、人民人寿(1.22件/万张)和人民健康(1.19件/万张)。

2017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万人次投诉量[3]平均值为0.07件/万人次。其中,万人次投诉量居前10位的公司依次为:

汇丰人寿(1.93件/万人)、复星保德信(1.79件/万人)、富德生命(0.70件/万人次)、陆家嘴国泰(0.52件/万人次)、合众人寿(0.51件/万人次)、安邦养老(0.49件/万人次)、工银安盛(0.45件/万人次)、北大方正(0.43件/万人次)、长城人寿(0.43件/万人次)和华泰人寿(0.39件/万人次)。

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

(一)销售投诉:

在涉及人身险公司投诉中,销售纠纷17160件,占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9.56%,销售纠纷涉及险种集中在分红险和普通寿险;

主要反映承诺高收益、夸大保险责任、隐瞒保险期间、缴费期限和退保损失等问题。

人身险公司销售纠纷投诉量居前10位的依次为:

中国人寿(4242件)、新华人寿(1777件)、泰康人寿(1729件)、太平洋人寿(1448件)、人民人寿(1412件)、平安人寿(1326件)、富德生命(1016件)、太平人寿(732件)、阳光人寿(693件)和民生人寿(286件)。

(二)理赔投诉:

在涉及人身险公司投诉中,理赔纠纷6977件,占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的20.15%,涉及险种以健康险、意外险和普通寿险为主;

主要反映理赔金额争议、责任认定纠纷、理赔时效慢等问题。

人身险公司理赔纠纷投诉量居前10位的依次为:

从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浅谈保险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中国人寿(2219件)、太平洋人寿(831件)、平安人寿(830件)、人民人寿(561件)、新华人寿(468件)、泰康人寿(361件)、平安养老(200件)、太平人寿(191件)、人民健康(177件)和富德生命(130件)。

这一对比,平时名不见经传的保险公司可就纷纷冒出水面了,无论是我们听过名字或者没听过名字的,能排上名字,在业内都算是出了名了。

至于为什么按业务量排名,反而是这些不出名的保险公司上来了,其实也很好理解,保险不是一般商品;

大公司有名气,说出来让人更愿意相信,相对来说还好卖一点,那么这些小公司可怎么办?大概率而言,不就只能拿比大公司高的利益去吸引人了吗?

这些数据是不是让人绝望?大的保险公司名声不好,官方数据反映出来,小的保险公司更坑,天下乌鸦一般黑,好像就没有信得过的保险公司,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买保险?

小结:

保险不是一般商品,它是一个合同,一份契约,和公司规模其实真的没有太多关系,也没有所谓的后期服务;

不信的话,认真思考一下,你觉得除了理赔,保险公司还能给你其他服务是什么?

投诉突出的问题中,我们看到销售误导占近50%,理赔纠纷占20%;

而这些问题,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是可规避的。

如果你认为保险是生命中必备的一样东西,你就会重视辨别保险的能力,这和我们生活中会主动去辨别商品真假是一个道理的,只在于重视度。

在我看来,保险并不算复杂,应该比怎么去辨别一个电脑、手机是不是原装正版差不了多少,这都是可以通过稍微学习保险知识,去掌握主动权的。

还是那句话,要想不被别人误导,要么就不买,要么就自己也要懂一点,相信别人的承诺,是有风险的。

很多时候,我们买保险是在自己的亲朋好友那里买的,也是因为这样更靠谱一些,但有时候,有种更可悲的情况是:

人家并非故意骗你,而是人家也不够专业。

我觉得核心,还是不同产品佣金利益不同的问题,可偏偏这又是保险公司自己希望引导的,让代理人主力去推荐公司想卖的产品。

在这样的经营制度下,还妄想拥有高品牌美誉度,真是无异痴人说梦了。

不得不说,寿险的牌照真的是一照难求,注册资产最低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并且还有很多其他的硬性要求,能拿到的真的都是大公司了。

只是如果没投钱打广告,我们生活中就接触不到而已(中国现在已有百家险企,但还是挺多人以为保险就只有三家)。

其实,我们需要信的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保监会、保险法和自己,对于我而言,保监会这个公布的数据,我看中的可能只有其中一条数据,那就是理赔时效慢的排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