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静夜史


俗话说儿多父苦啊,康熙一生育有子35人、女20人,其中35个皇子长大成人的有20个,康熙在位时间又长,他的许多儿子都已羽翼丰满,都有各自的势力,而皇帝就那么一个位子,这么多儿子都望眼欲穿,不掐起来才怪;所立的太子又不争气,两立两废,无形加深了其他皇子的争夺。

(九子夺嫡图)


皇长子胤褆、皇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之间争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而四阿哥胤禛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笑到了最后,最终继位称帝。

皇位坐稳的雍正就开始秋后算账了,他敌友分明、区别对待,凡是参与夺嫡的就是政敌都要重罚,未参与的就是兄弟,一起有福同享。
先说说参与夺嫡的除雍正外其他八位阿哥的下场。大阿哥胤褆、二阿哥胤礽被康熙幽禁,胤褆死于雍正十二年,胤礽死于雍正二年。

三阿哥胤祉虽说是自动退出,但他还是支持八阿哥的,被雍正派去为康熙守陵,后被雍正幽禁而死。

八阿哥胤禩夺嫡的主要参与者,支持者最多,雍正继位后,曾拉拢过他封他为亲王,后来又收回封爵,对他进行清算,把他的名字改成带侮辱性的“阿其那”,胤禩在雍正四年病死。

九阿哥胤禟,八爷党最主要的支持者,被雍正清算,在监狱里被折磨致死。

十阿哥胤䄉胤禩八爷党的支持者,被雍正幽禁,直到乾隆年间才被释放,后病死。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的同母弟弟,却是八爷党的支持者,也被雍正幽禁,在乾隆时被释放,后病死。

十三阿哥胤祥,九子夺嫡中唯一支持胤禛的,铁帽子王,由于他思想觉悟、立场坚定,胤禛对他大加封赏,雍正八年病死。


下面再言归正传,说说没有参与争夺的这些阿哥们的下场,这些人雍正都把他们当成好兄弟,该封的封,该赏的赏。

五阿哥胤祺由太后抚养,太后不会说汉语,所以胤祺的汉语也不怎么好,就根本无法参与争夺,被康熙封为和硕亲王,死于雍正十年。

六阿哥胤祚是雍正的同母弟弟,五岁就夭折了。

七阿哥胤祐年轻时随康熙打仗伤了腿,也就无法参与争夺,被康熙封为多罗郡王,雍正继位后封胤祐为和硕亲王,雍正评价他“敬谨小心,安分守己”,死于雍正八年。

十一阿哥胤禌,十一岁死于康熙三十五年。

十二阿哥胤裪不怎么出众,仅仅只被康熙封为固山贝子,地位比较低,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参与争夺,雍正对这个阿哥也不怎么待见,直到乾隆时才被封为和硕亲王,他以80多岁的高龄死于乾隆二十八年,他是这些阿哥们中最年长的。

十五阿哥胤禑由于和十四阿哥年龄相仿,自然和十四阿哥走得很近,也就不受雍正的待见,命他去受景陵,雍正八年封为愉郡王,死于雍正九年。

十六阿哥胤禄在雍正夺嫡的过程中,出过很大的力,雍正封他为和硕亲王,乾隆三十二年去世,时年73岁。

十七阿哥胤礼,也是支持四阿哥的,雍正六年被封为晋亲王,乾隆六年去世。

十八阿哥胤祄、十九阿哥胤禝都是不到十岁就死了。

到康熙去世时,二十阿哥胤祎只有16岁,二十一阿哥胤禧只有11岁,二十二阿哥胤祜只有10岁,二十三阿哥胤祁只有8岁,二十四阿哥胤祕只有6岁,都太小了只能打打酱油,对雍正也没有威慑,雍正对他们也是礼遇有加。


反正能从雍正手里活下来的兄弟不是超人就是超级凡人,有点本事有点手段的雍正不弄死都睡不着觉,最是无情帝王家,皇位面前六亲不认,逆我者亡,顺我者昌,世世代代如此。


遗产君


康熙皇帝一生中有三十五个儿子,由于康熙皇帝在位时间很长,导致自己的这些儿子全部都是羽翼丰满,对皇位最终的归属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就是九龙夺嫡事件,这件事情最终因四阿哥登上皇位结束。

他对没有参加党争的弟兄都是非常仁慈的,但只要当初与自己争夺过皇位,那么下场是很凄惨的。

大阿哥胤褆、与二阿哥胤礽刚开始争的你死我活,不过当时二阿哥已然贵为太子,不过由于品行问题被康熙两立两废,渐渐的退出了夺嫡的视野中。

不过就算其没有登基的可能性,自己在被囚禁的地方,还自认为是太子,患了很严重的失心疯,最终在雍正登上皇位后不久,病死在监狱中。

当时大阿哥自认为皇位就是自己的,别人根本没有一点机会,此时又出了一个八阿哥胤禩,大阿哥的实力渐渐的被其蚕食,所以准备发动最后一攻定高低的时候。

不料八阿哥提前动手,在皇帝的面前告发他,私自采购武器,私养大量府兵。导致直接被下大狱。

八阿哥认为自己的位置已然稳固了,但一直深藏不露的四阿哥出来与其相争。八阿哥刚开始对他与自己的争斗原本不放在眼里,原因是当时朝廷上很多人都是支持自己的。

但有两位重量级的大臣是支持四阿哥的,八爷党的几位王爷只能看着干着急,看着四阿哥一步一步的登上皇位,最终来清算自己。

雍正是一位赏罚分明的皇帝,登上皇位后,对于曾经有过对自己不利的皇子,全部诛杀、囚禁。根本不给一点还手的机会。

但如果没有帮助过自己,也没有参与过夺嫡事件的皇子,他是可以让这些人享受荣华富贵一生的。

  • 大阿哥一直被康熙囚禁,雍正并没有对狱中的大哥下毒手,他在雍正十二年的时候病死。
  • 二阿哥也是被康熙囚禁,在雍正二年的时候病死,死因是由于自己的失心疯。

  • 三阿哥虽然参与了党政,当时是支持八爷的但由于其早早退出,雍正只是让其去守护康熙的陵墓,后病死。

  • 五阿哥并没有参加过党政,所以被封王,后死于雍正十年,但并未受过苦。

  • 六阿哥在五岁的时候病死。

  • 七阿哥是一位统领过兵马的王爷,不过由于打仗时期的受了重伤,无法参加夺嫡。不过让雍正封为亲王,荣华富贵一生享用不尽,死于雍正十年。


  • 八阿哥夺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八爷党的头号首领,在雍正四年病死不过在死前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 九阿哥、十阿哥八爷党的忠实拥护者,被雍正清算,全部死于监狱之中。

  • 十一阿哥并未活到雍正登基时期。

  • 十二阿哥活到了乾隆时期,到了八十岁的高龄去世。

  • 十三阿哥是唯一支持雍正的,被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可惜的是在雍正八年病死。

  • 十四阿哥自成一派在雍正时期一直被囚禁,乾隆时期被释放,不久后病死。


  • 十五阿哥被派到景陵,死于雍正十九年。

  • 十六阿哥在乾隆三十年去世。

  • 十七阿哥在乾隆六年去世。

  • 十八阿哥于幼年去世。

  • 十九阿哥于幼年去世。

除去上文中列举出的阿哥,剩下的大多都是乳臭未干的孩子,并不会威胁到雍正的地位,所以都很好的活了下去。

雍正对待没有参加当初夺嫡的兄弟,都是采取怀柔政策,都对他们不错,总的来说就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国布衣


康熙一生共生有35个儿子,除去英年早逝的,共有20个儿子长大成人,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故又称“九子夺嫡”。

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在这九人之中,共分为五大派系,分别是大阿哥的大爷党,二阿哥的太子党,三阿哥的三爷党,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四爷党,以及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八爷党。

后来这五大派在争斗中,大爷党、太子党和三爷党先后被康熙亲自废掉,其后四爷党则战胜八爷党,最后四阿哥胤禛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即雍正帝。



至于另外十一位没有参与夺嫡的皇子,分别如下:

五阿哥胤祺:宜妃郭络罗氏生,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和硕亲王,赐号为恒亲王,被康熙评价为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十年去世,享年54岁。死后被雍正立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七阿哥胤祐:天生有残疾(脚跛),所以不热衷于政治,平日只好读书。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雍正即位后,进封其为淳亲王,雍正四年病逝,享年51岁。

十二阿哥胤祹:定妃生,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贝子。雍正登基后,进封其为多罗履郡王。后因宗人府弹劾胤裪“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于是被降为固山贝子。雍正八年又恢复郡王爵,后又被进封为和硕履亲王。等到乾隆即位后,他更是成为军机处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去世,享年78岁。



十五阿哥胤禑:康熙三十二年出生,母亲为王密嫔(汉人),雍正帝四年被封贝勒,命守景陵。雍正九年去世,享年39岁。

十六阿哥胤禄:康熙三十四年出生,母亲为王密嫔(汉人),雍正即位后,先后历官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乾隆时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乾隆三十二年去世,享年73岁。

剩余的六人,分别是十七阿哥胤礼、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二十四阿哥胤祕。

这六个阿哥年龄都相对较小,在康熙去世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还不到18岁,甚至不少人连爵位都还没封,所以都没有参与到朝廷的权力漩涡中来。

在雍正即位后,先后都对他们进行了封赏,其所封爵位多为贝勒或贝子,后来他们在乾隆时也又陆续被提升为郡王或者亲王,基本都收到乾隆皇帝的优待,后他们大都在乾隆年间去世,算得是上是善始善终。


我是赵帅锅


根据统计,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15个儿子幼年夭折,9个儿子参与了皇位争夺,剩下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皇二十子胤祎、皇二十一子胤祹、皇二十一子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皇二十三子胤祁和皇二十四子胤祕共11人未曾参与夺嫡。

因为他们并没有参与夺嫡,因此并没有在雍正登基后受到打击压迫,都得到善终。下面我们一一看看这11人的结局。

皇五子胤祺在雍正十年去世,雍正还特地为胤祺立碑,称其“秉性和平”。

皇七子胤祐在雍正八年去世,曾被雍正晋封和硕淳亲王。

皇十五子胤禑在雍正九年去世,先被雍正封为贝勒,派去镇守景陵,后被封为愉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在乾隆二十三年去世,很受雍正和乾隆两代帝王的恩宠。

皇十七子胤礼在乾隆三年去世,在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乾隆还将雍正的第六子过继给胤礼。

皇二十子胤祎在乾隆二十年去世,在雍正时期先封贝子,后封贝勒,再被降为辅国公。在乾隆时期,又被封为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祹在乾隆二十八年去世,在雍正时期爵位从多罗郡王降为固山贝子,后来恢复爵位。乾隆皇帝将其封为和硕履亲王,并将皇子永珹过继给他。

皇二十一子胤禧在乾隆二十三年去世。他在雍正时期被封为贝勒,后再乾隆时期被封为慎郡王。胤禧不仅仅是郡王,还是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有”贤王“之称。

皇二十二子胤祜在乾隆九年去世,官至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在乾隆五十年去世,雍正年间被封为贝勒,后因为犯事被降为贝子,乾隆时期再被降为镇国公,后慢慢加封为郡王。

皇二十四子胤祕在乾隆三十八年去世,或许是因为年纪最小缘故,深受雍正喜爱,被封为亲王。

总而言之,因为这些皇子们没有参与皇位争夺,不是雍正的政敌,因此才得以善终。


大脚姑娘碎碎念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按照古人来说68岁去世也算是高龄,据考证一生共生育皇子35位,皇女20位。在35位皇子中,序齿的只有24位,实际长大成人的仅有20位。

我们通常所说“九子夺嫡”那么参与储君争夺的皇子就占了几乎一半。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康熙生前一共两次大封皇子,风别是康熙三十七年和康熙四十八年,从分封情况多少可以看出一丝诸皇子的地位。




皇五子:胤祺,母亲郭络罗氏就是大名鼎鼎的宜妃,康熙非常宠爱,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就被封为亲王,在康熙诸子中还是比较有地位的,但是他却并未参与夺嫡,可能与他性格有关,康熙评价他“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继位后胤祺也没有受到打击,雍正十年去世,谥号“温”也比较能反应他的性格。

皇六子:胤祚,和四阿哥胤禛是一母同胞,比胤祯小一岁多,虽然序齿但是五岁夭折,没有机会参加夺嫡。


皇七子:胤祐,母亲是成妃,从记录来看成妃的出身一般,也并不受康熙宠爱,在康熙序齿靠前的皇子的母妃中,成妃是受封最晚的。胤祐在康熙四十八年受封为多罗郡王,在诸皇子中算是中等水平。胤祐在雍正元年晋升为和硕亲王,雍正八年去世。一生“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皇十一子:胤禌,一岁夭折。

皇十二子:胤祹,母妃定妃万琉哈氏,但是从小被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贝子,由于苏麻喇姑精心教育的原因,胤祹并未介入皇位争夺。值得一提的是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直到乾隆二十八年,87岁高龄去世。雍正朝平平淡淡,乾隆继位封为亲王,负责管理礼部和宗人府,乾隆对其非常信任,礼遇有佳。

皇十五子:胤禑,母亲为密嫔(康熙五十七年册封),出身较低没有资格抚养皇子,所以胤禑由德妃抚养,康熙年间没有封爵,直到雍正四年才受封贝勒,被派去给康熙守灵,雍正八年晋封郡王,雍正九年去世。



皇十六子:胤禄,和十五阿哥一母所生,雍正元年被过继给亲王博果铎一支,继承亲王爵,乾隆继位初期比较受重用任总理事务大臣,食亲王双俸。乾隆三十二年七十三岁高龄去世。

皇十七子:胤礼,纯裕勤妃所生,康熙一朝没有封爵,但是由于一些影视剧,十七阿哥果郡王名声要响亮一些。胤礼在雍正朝备受信任,先后被封为郡王,亲王,对比他的出身和特殊的待遇,在“九子夺嫡”中他很可能是胤真的坚定支持者,乾隆三年去世。


皇十八子:胤祄,八岁夭折。

皇十九子:胤禝,三岁夭折。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为襄嫔,雍正八年才被晋封为贝勒,一生主要工作是为雍正守泰陵,乾隆二十年五十岁去世。

皇二十一子:胤禧,喜好书画,雍正十三年被封为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皇二十二子:胤祜,谨嫔所生,雍正十二年封为多罗贝勒,乾隆九年病逝。

皇二十三子:胤祁,雍正八年第一次被册封为镇国公,雍正十三年被封多多罗贝勒,乾隆四十九年直到死前一年才获得了郡王的虚衔,仅挂名不拿俸。

皇二十四子:胤秘,康熙序齿皇子中最小的儿子,康熙六十多岁老来得子,比乾隆还小五岁,雍正十一年和弘历,弘昼同时被册封为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去世。


大老二爷


康熙,八岁登基,14岁执政,传奇的一生,除鳌拜,平三藩,平葛尔丹,修漕运,整吏治,六下江南,做了61年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育有35个儿子,但成年序齿的只有24个,因为在位时间长、导致康熙晚年皇子们都已经气候,自成一派,发生九子挣帝。

康熙儿子们的最后结局

儿子(35人)

皇子:承瑞,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祜,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庆,1岁殇,未序齿。

皇子:赛音察浑,2岁殇,未序齿

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

皇子:长华,旋殇,未序齿。

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谥曰密,为理密亲王

皇子:长生,2岁殇,未序齿。

皇子:万黼,4岁殇,未序齿。

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

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

皇子:胤禶,1岁殇,未序齿。

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

皇六子:胤祚,幼殇。

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

皇八子:胤禩,廉亲王。

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

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

皇子:胤䄔,1岁殇,未序齿。

皇十一子:胤禌,1岁殇,无谥号。

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

皇子:胤禨,2个月殇,未序齿。

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

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

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

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

1、皇长子胤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胤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大阿哥胤禔,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禔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2、皇二子胤礽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3、皇三子胤祉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4、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5、皇五子胤祺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胤祺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6、皇六子胤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7、皇七子胤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胤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8、皇八子原封廉亲王胤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9、皇九子胤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胤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10、皇十子胤䄉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胤䄉与胤禟、胤昷皆党附胤禩,为世宗所恶。雍正元年,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胤䄉赍印册赐奠。胤䄉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胤禩议其罪。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11、皇十一子胤禌早夭。

12、皇十二子胤祹 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13、皇十三子胤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14、皇十四子胤禵 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15、皇十五子胤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16、皇十六子胤禄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17、皇十七子胤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18、皇十八子胤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19、皇十九子胤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20、皇二十子胤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21、皇二十一子胤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嫔陈氏生。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22、皇二十二子胤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23、皇二十三子胤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24、皇二十四子胤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胤秘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



怪哒叔


九子夺嫡是清朝历史非常著名的一大事件,指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其实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分别为:长子胤禔、次子胤礽、三子胤祉、四子胤禛、五子胤祺、六子胤祚、七子胤祐、八子胤禩、九子胤禟、十子胤䄉、十一子胤禌、十二子胤祹、十三子胤祥、十四子胤禵、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禄、十七子胤礼、十八子胤祄、十九子胤禝、二十子胤祎、二十一子胤禧、二十二子胤祜、二十三子胤祁、二十四子胤祕。

但只有9个年龄稍长的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终四皇子胤禛在夺嫡争斗中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成王败寇,皇权争斗失败后的皇子大多下场悲惨。


大阿哥胤禔终身囚禁,郁郁而终。

二阿哥胤礽也即曾经的“太子”,也是被雍正终身囚禁。

三阿哥胤祉被削爵。

八阿哥胤禩是雍正帝夺嫡之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最后下场也最惨,被雍正帝剥夺爵位,削除宗籍,并被改名“阿其那”,最终囚禁而死。

九阿哥胤禟是八爷党,八爷党在雍正继位后被打压严重,九阿哥胤禟在雍正称帝后被削除宗籍,并被加以械锁,改名塞思黑,最终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十阿哥胤䄉也是八爷党之一,最终被圈禁革爵,在八爷党中算下场好的了。

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帝的铁杆,在雍正帝夺嫡之路上发挥中重要的作用,雍正继位以后,加封胤祥为怡亲王。

十四阿哥胤禵是雍正帝的亲弟弟,为同一母所生,但他确实八爷党之一。虽为亲生兄弟,但他们的感情却并不好。最后雍正帝继位后, 可能也考虑到毕竟是亲弟弟,胤祯被打发去守皇陵。


小毛哥财经


问题: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这个问题分两方面

  • 一、九子夺嫡有哪些阿哥没有参与?

  • 二、他们的结局如何?

回答: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一生建立了丰功伟绩。少年时期康熙就表现出了过人勇气。亲政第二年,15岁的少年天子就智除鳌拜,掌握了实权,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广拓领土,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但康熙晚年有一件事处理的很不好,那就是继承人问题。由于太子胤礽的不争气,导致两度被废。太子是国之根本,其废立是一件极其敏感且极为重要的事情。轻则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轻则影响国家稳定。这一点康熙不是不明白,但是这件事的确很棘手,也很不好处理。

根据《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记载,康熙共有35个儿子,根据本题,以上皇子分为三类:

一、早殇皇子有15位。

二、参与九子夺嫡有9位。

三、未参与的夺嫡有11位。



解析:那么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根据上面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这11位未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他们在自己的生涯中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大错没有,当然也会小错,但都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处罚,基本上都在雍正、乾隆年间寿终正寝。

但有一位皇子去世之前,犯有较大的错误,称得上没有善终。他就是:

皇十六子:胤禄。在乾隆四年,因为与废太子胤礽长子理亲王弘皙有不当往来,被牵连后不受重用。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薨,享年73岁。

结论:

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

皇五子:胤祺,恒亲王

皇七子:胤祐,淳亲王

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

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庄亲王

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

皇二十子:胤祎,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

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基本上都寿终正寝,只有皇十六子胤禄因为犯有过错,在污点中郁郁而终。


你喜欢的那些事


康熙续齿的儿子有24人,除去参加九子夺嫡的9个儿子。未参加争储的儿子就是15人。这15名皇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康熙时期夭折的皇子(四人);

雍正时期病死的皇子(三人);


乾隆时期病死的皇子(八人)。


康熙时期夭折的皇子(四人)

四名夭折的皇子分别是:六阿哥胤祚、十一阿哥胤禌、十八阿哥胤祄、十九阿哥胤谡。

其中六阿哥是雍正的同母弟;十一阿哥是九阿哥的同母弟。这四人死因不详,不知道是不是死于宫廷斗争,反正都没有活到成年。

雍正时期病死的皇子(三人)


三人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五阿哥胤禑。

五阿哥胤祺——病死(53岁)

五阿哥胤祺因为从小被仁宪皇太后抚养,因而性格与其他阿哥都不一样。仁宪皇太后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蒙古族。她跟孝庄一样,都极其讨厌汉文化。这也就导致五阿哥胤祺在九岁时还看不懂汉字。在当时,不懂汉字就不能参政。康熙也知道他的文化水平低,便很少给他安排差事。所以,这也养成了胤祺比较佛系的性格。康熙和雍正对他都很放心,这样的人不惹事。

雍正十年,五阿哥胤祺病故。雍正对他的评价非常好:

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历史上的胤祺是病死的,估计被气病的可能性很大。亲弟弟九阿哥胤禟是雍正的眼中钉,生母宜妃又是个不知死活的玩意。胤祺就算什么都没做,也还是会遭人怀疑。晚年活的很小心谨慎,就怕跟老九沾上关系。

七阿哥胤祐——病死(51岁)

七阿哥胤祐没有参与夺嫡,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身体有残疾(但是史书上并未记载他身体的哪个部位有残疾);二是他的生母身份非常低,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为成妃(比八阿哥的生母低位还要低)。

雍正八年,七阿哥胤祐病逝。雍正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

恪尽其职,诸务毕举。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意思就是做人很有分寸,不像八阿哥胤禩那种人,明明自己的生母地位也很低,没有当皇帝的命,却总在操当皇帝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七阿哥胤祐的长子弘曙在康熙晚年曾经随十四阿哥胤禵一同西征。因而被雍正贴上了胤禵死党的标签。雍正在解决了八爷党之后,弘曙也被下旨革除世子爵位。不知道胤祐的死,跟弘曙有没有关系?

十五阿哥胤禑——病死(49岁)


关于十五阿哥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是汉人嫔妃所生。母妃是汉旗,身份不高,争储的希望几乎为零。但是十五阿哥年幼时,是交给德妃抚养的(德妃是雍正的生母)。所以十五阿哥跟雍正的关系还可以。

雍正九年,十五阿哥胤禑病逝。雍正亲自给他上的谥号是【恪】。

我查了一下,按照谥法的解释,恪是『温恭朝夕』的意思。温恭朝夕取自于《诗经·商颂·那 》一文,其中有一句叫『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意思是,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这也是对人很好的评价了。

小结:五阿哥、七阿哥、十五阿哥都属于温文尔雅,与世不争的一类人。他们对雍正的政策没有意见,对雍正的皇位没有威胁。最后的评价也都比较高。

乾隆时期病死的皇子(八人)

这八名皇子按照年龄,还可以分为年长、年幼两类。其中年长皇子有三人:十二阿哥胤祹、十六阿哥胤俸禄、十七阿哥胤礼;另外年幼皇子有五人: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二十四胤祕。

十二阿哥胤祹——病死(78岁)

十二阿哥胤祹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活的最长寿的。不仅他很能活,他的生母定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妃嫔,活了97岁!据说定妃对胤祹管教很严,胤祹有好几次也想参与夺嫡之争,但每次都会被定妃拦下来。最后胤祹能如此长寿,跟定妃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其次,胤祹的抚养人苏麻喇姑对他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位老奶奶的谆谆教导之下,胤祹的性格也比较偏佛系。懂得明哲保身,得之不骄,失之不躁。虽然他的一生起起落落,被雍正屡次找茬削减爵位。郡王降为贝子,贝子再降到镇国公。但是他的心态还是很好的,一直活的很洒脱。乾隆继位后,晋封他为和硕履亲王后,也没有表现的很嘚瑟,而是泰然处之。这说明,心态好的人长寿。

十六阿哥胤禄——病死(73岁)

十六阿哥是十五阿哥的同母弟,也是汉人王密妃所生。康熙在位时,被其它阿哥戏谑为“十六聋”。意思是耳朵不好使,经常听错话,经常的犯糊涂。(应该是明哲保身)在九子夺嫡中,十六阿哥表面上不支持任何一方,但实际上应该支持雍正的。理由是雍正继位后,对他的恩赏非常高!让他直继承了庄亲王的爵位。庄亲王有好几个侄子,但都不得袭爵,让胤禄捡了大便宜。别小看胤禄的庄亲王爵位,这可是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

(电视剧中的十六阿哥)乾隆继位后,胤禄继续委以重用,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后来可能是心态有点飘了,卷入了弘晳逆案,被乾隆给削了权。但最后也是善终,活了七十多岁才病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会站队才是最重要的!)

十七阿哥胤礼——(42岁)

十七阿哥胤礼也是王密妃所生,十五和十六阿哥的同母弟弟。话说这个王密妃挺厉害的,生的三个儿子,一个承袭铁帽子亲王,一个被封为亲王,一个封郡王。要论康熙妃嫔中的最大赢家,我估计非王密妃莫属了。很多人说,怀疑十七阿哥是四爷党,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值得怀疑的。雍正二年八月,雍正发上谕给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意思是说,老十三享受亲王双俸待遇,十七阿哥身为郡王,却能享受亲王的待遇。别的阿哥都可没有这待遇,唯独老十三和十七阿哥有这种加恩。这要不是四爷党就是见鬼了……

(十七阿哥亲自画的雍正像)

雍正六年,胤礼封亲王。乾隆继位后,又再次下旨,恩准胤礼“永赐与亲王双俸”。也就是说胤礼一家,哪怕以后降爵不是亲王了,亲王的待遇也仍然不变。不过,后来乾隆还是跟他翻脸了,找借口削了胤禄和胤礼的权。我估计乾隆可能只是想敲打敲打一下胤禄和胤礼,没想到居然就把胤礼给郁闷死了。这就让乾隆太尴尬了,不仅亲临胤礼的丧事。还把自己的六弟弘曕,过继给了果亲王一脉为嗣,承袭果亲王爵位。(胤礼没有儿子)胤礼和胤禄一样,因为会站队,下场都还是比较好的。

二十阿哥胤祎——病死(50岁)

二十阿哥胤祎属于年幼皇子,雍正四年才封为贝子,雍正八年封贝勒,这就是他的最高爵位了。(终生未能封王)

胤祎的性格比较二逼,曾两次以生病为理由抗旨,拒绝雍正派他去祭陵决定。因而爵位一降再降,由贝勒连降三级至辅国公。降爵都还是次要的,雍正驾崩后,胤祎被人告知,大行皇帝有遗命,胤祎没有资格殿内给雍正的遗体行礼。让他在现场尴尬的要死……后来还是乾隆降旨,令胤祎可进殿行礼,同时恢复其贝勒爵,并令他前往守泰陵。乾隆在谕旨中说:公胤祎乃皇考之弟,有服劳奉事之义,著晋封为贝勒,令其前往守陵……大意是,不是看在你是我叔叔的份上,这个贝勒爵位也不会给你。现在让你去守陵,是你身为皇族的义务,别给脸不要脸。当然了,胤祎的性格虽然二了点,但最后也是善终。

二十一阿哥胤禧——病死(48岁)

年幼皇子中排第二,胤禧的年龄与乾隆和弘昼相仿,只比乾隆大半岁。因此,胤禧虽然名义上是雍正的弟弟。但实际上,雍正把他当儿子看。按照惯例,雍正给他封了贝勒爵位,后来还晋封为郡王。与二十阿哥胤祎不同。胤禧为人低调,且文化造诣很高,雍正和乾隆两父子都很欣赏他。虽然没有封亲王,但是仕途很顺利。并且在他死后,乾隆将自己的儿子,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他为孙,封贝勒,后来封郡王,再封亲王。(胤禧也没有儿子)

二十二阿哥胤祜——病死(34岁)

众多小阿哥中比较不出众的一位,比乾隆还小几个月。最高爵位只是贝勒……后病死,应该是善终。

二十三阿哥胤祁——病死(72岁)

二十三阿哥胤祁也是出身比较低的皇子,但是他的心态绝对是所有皇子中最好的!雍正在位时,按例给他封了贝勒。但在乾隆十九年,因事故,又把他的爵位从贝勒连降两级到了镇国公。此后三十多年,胤祁的爵位一直都是镇国公。他是康熙儿子中,爵位最低的一个。

胤祁68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把他的爵位往上提了一级,晋封为贝子。胤祁70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重新将他的爵位恢复为贝勒。胤祁72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给他加郡王虚衔。虚衔,即不拿郡王食俸,还是贝勒待遇。而且胤祁也不是真正的郡王,他没有王号。同时他的儿子继承爵位时,只是贝子爵位。胤祁的一生很平淡,年轻时被乾隆削了他的爵位,年逾七十才给他恢复。虽然是圣祖康熙的儿子,但貌似也没人拿他当根蒜。不过,胤祁还是有亮点的:他是康熙儿子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二十四阿哥胤祕——(58岁)

康熙最小的儿子,比乾隆小五岁,比弘昼也小四岁。名义上是乾隆的叔叔,实际上乾隆待他如弟弟一般。我怀疑胤祕多半也是四爷党,或者曾经有恩于雍正。因为,在胤祕18岁的时候,雍正下旨册封他为和硕诚亲王。而且胤祕是跟乾隆和弘昼同时册封的。乾隆和弘昼都是雍正的儿子,册封亲王很正常。胤祕凭什么?对比一下二十二阿哥胤祜和二十三阿哥胤祁的贝勒待遇,胤祕的爵位简直高的没天理了!

(电视剧中的胤祕)

比较搞笑的是,康熙皇帝去世时,胤祕只有七岁。他的成人礼是雍正帮他主持的;而他的册封礼和拜师礼都是乾隆主持的。乾隆名义上是他的侄子,实则更像哥哥。胤祕的亮点在于,他是年幼皇子中唯一一个封亲王的。他最后也是善终。

总结:总的来说,未参与夺嫡的皇子下场都比较好。尤其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二十四阿哥的待遇最高。其次,十二阿哥和二十三阿哥的心态好,也活的很长寿。


佩瑶0707



康熙朝诸子争位也是有章可循的,当然,在康熙六十一年还没成年的自动就出局了,这就不消说了。


首先,汉妃所出的阿哥都不会被康熙帝考虑。


比如康熙帝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禄母亲是汉妃王氏,所以他们两人其实就自动告别皇位争夺了,康熙帝在这方面也非常注意。


比如顺懿密妃王氏,她于康熙二十九年就入宫了,三十二年就生下了胤禑、三十四年又生下胤禄,更为关键的是她在康熙四十年又生下了十八阿哥胤祄,从她生育记录也能看出她确实深得康熙帝的喜爱,而且十八阿哥胤祄夭折的时候,康熙帝悲痛欲绝,并且迁怒于当时太子胤礽,甚至成了日后胤礽被废罪状之一。


可即便康熙帝如此钟意王氏,但是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才册封王氏为密嫔。


而“嫔”在清室后宫制度里属于第五等级,相当于外命妇中的郡王妃。王氏给康熙帝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康熙帝钟爱的十八阿哥,可是康熙帝对王氏名分的给予是非常吝啬的,由此可见康熙帝对汉妃控制之严格。


既然康熙帝对汉妃控制都这么严格,汉妃生的孩子自然也自动出局了。


其次就是生母卑贱,且生母品级不高的阿哥也是被排除在外的。


比如康熙帝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他的生母虽然是满人,但是由于他母亲万琉哈氏出自正黄旗包衣人家,所以他也等于是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了。



康熙帝在这方面真的很像唐太宗李世民,他一方面把漂亮女性纳入自己后宫,但是另一方面又特别挑剔这些女性的出身,凡是出身寒微的,康熙帝是特别看不上。


如万琉哈氏是康熙二十四年生下十二阿哥的,可是她一直等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康熙帝册封为定嫔,当时她已经58岁了。


当然,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康熙帝第八子胤禩的生母卫氏也是包衣出身,为什么八阿哥就可以争夺皇位?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八阿哥是被康熙后宫四妃之一的惠妃抚养的,这就使得他身份高一档,比如雍正帝,他母亲德妃虽然出身不高,但是他可是从小被康熙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抚养的,所以雍正帝可以看做是孝懿仁皇后的半子,身份自然不同。


第二个原因就是历史上的康熙帝特别喜欢卫氏,康熙帝对他的后宫妃嫔管束很严格,可是唯独对卫氏例外,还专门让卫氏从良嫔升为良妃。


所以胤禩尽管生母出身一般,但是他和十二阿哥还是不一样的。


第三类出局者就是有先天缺陷的。


比如康熙帝第五子爱新觉罗·胤祺,他虽然生母高贵(宜妃),但是他从小是被孝庄皇太后抚养长大的,九岁以前都不会汉语,最熟练的是蒙古话。


康熙帝当时已经在有意无意压制科尔沁蒙古势力在清帝国的扩张,所以是肯定不会考虑胤祺这样亲蒙古的儿子继位的。



再比如第七子爱新觉罗·胤祐,他因为有残疾(脚跛),所以也就自然而然丧失了皇位继承的资格。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些没参与皇位争夺的皇子,除了极个别以外,大多活的很舒心。


未参与皇位争夺康熙帝皇子结局:


皇五子胤祺,封恒亲王,雍正十年去世,享年54岁。


皇七子胤祐,封淳亲王,雍正八年去世,享年51岁。


皇十二子胤祹,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去世后,享年77岁。


皇十五子胤禑,封愉郡王,雍正九年去世,享年39岁。


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乾隆三十二年去世,享年73岁。


皇十七子胤礼,封果亲王,乾隆三年去世,享年41岁。


皇二十子胤祎,封贝勒,乾隆二十年去世,享年50岁。


皇二十一子胤禧,封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享年48岁。


皇二十二子胤祜,封贝勒,乾隆九年去世,享年34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封贝勒,享受郡王待遇,乾隆五十年去世,享年73岁。


皇二十四子胤秘,封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去世,享年58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