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佛山區域廣,景點多,今天為大家分區域來推薦遊玩地(禪城、南海、順德、三水、高明)。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佛山—三水

三水 建縣於明代嘉靖年間,明清兩代屬 廣州 府管轄。然而 三水 城區基本沒有留下古蹟,就一個明代的魁崗文塔,還只是在城區的西邊近郊,而且2002年已經去過了。 三水 的郊區倒有一批古村古建築,如 樂平 鎮的大旗頭古村,蘆苞鎮的蘆苞祖廟,尤其是前者,近些年比較火。

廣州-三水

廣州 到 三水 只有五六十公里,汽車客運很方便,很多個客運站都有到 三水 的車。不過我還是喜歡高鐵,選擇了從 廣州 南站到 三水 南站,28分鐘,15.5元。由於 佛山 西站正在建設中,導致從 廣州 南站到 三水 南站這一段行車緩慢,經常只有70公里/小時,在個別路段,甚至只有35公里/小時,所以拉長到了28分鐘。如果恢復到正常速度,14分鐘就行了。

三水 南站出站口對面便是公交車站: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一共有9路公交車經過: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我要到 三水 汽車站門口的“人民醫院(汽車站)”公交站轉車,上述647、666、667、668、233都可以到,等到了5分鐘左右,233先來了,於是跳了上去。由於廣佛同城,可以順利刷羊城通卡。

公交站前的出 租車 上客區: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看樣子這些出 租車 都不打表,得與司機議價。

三水 南站離 三水 汽車站,直線距離不過六七公里,然而公交車繞了一圈,路延伸到了12公里以上,花了25分鐘才到。

233路的終點便是 三水 汽車站,它居跟長途客運大巴一樣開進站場裡,乘客下車後,它徑直開到汽車站的登車卡位裡,等待上客。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233路的終點便是 三水 汽車站,它居跟長途客運大巴一樣開進上圖的站場裡,乘客下車後,它徑直開到汽車站的登車卡位裡,等待上客。

汽車站外景: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一、大旗頭古村

三水城區-大旗頭

人民醫院(汽車站)是一個公交換乘樞紐,有大批線路經過: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其中661路可以到大旗頭村,等了約15分鐘,行駛距離約25公里,由於不堵車,乘客不多,只用了45分鐘便到了。我全程都有座位。

途中經過了荷花世界,從汽車站到荷 花世界,大約用時為15分鐘。

大旗頭村前有兩路公交車經過: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公交站前面的公路向右拐了,上圖正前方有遊客走出來的方向便是景區入口。

大旗頭是首批入選的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之一,同批入選的還有 西遞 村與 宏村 。

(一)全貌

南門入口: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門票10元,然而沒有人在門口售票。原來幾個售票的老頭騎著小電動車在村中往來遊弋,看著誰像是沒買票的樣子便上來吆喝,很不正規。

由於村落旁側河涌建有大橋,即稱此村為大橋頭,至清代光緒年後,該村鄭姓第六代世孫鄭紹忠(曾任廣東 水師提督,加尚書銜)死後,葬於村西南向的老虎崗,由村裡遠眺,紹忠墓如大旗飄展,於是後人改此村名為大旗頭,該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一進門,右邊有口水塘: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水塘對面是觀看大旗頭古村正面全景的較佳位置: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右邊還有一截是這樣的: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十九世紀末,時任清朝水師提督的鄭紹忠,因母親過逝回家守孝,慈禧太后聽聞鄭紹忠在老家尚無像樣的居舍,下旨國庫撥金,在 三水 大旗頭村修建私宅,陸續用了20年時間方才建成,氣派非凡,是 廣東罕見的大型府第式建築組群。

大旗頭古村採用的是粵中地區典型的梳式佈局,集民居、祠堂、家廟、府第、文塔、村前廣場以及池塘於一體,村落佈局完整,每家每戶都採用硬山頂鑊耳式、封山牆以及“三間兩廊”式樣,整個古村相對完整地表現了 廣東 農村民居的特點。

從更近的距離,分成三截看古村。左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中間: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右側: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村子整體坐西向東,南北延伸,從村南門進,村落的中心是鄭氏宗祠,宗祠對面是水塘,據說代表洗筆墨池,不遠處的一座三層六角的古塔就是 中國 鄉村中常見的文塔,被稱作是筆塔,再加上塔底下的兩塊形似墨硯的巨石,以及村前彷彿鋪開的白紙般的曬穀場,就組成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寄託了人們希望後代“讀書做官,出人頭地”的美好願望。

曬穀場被看作硯臺,“硯臺”是遊客能到達的最高的“高地”,在此看鑊耳山牆比較有氣勢: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古築頭頂的官帽樣屋牆

古築頭頂的官帽樣屋牆,又叫“硬山頂鑊耳式封火山牆”,也有人稱“鰲魚牆”, 遠看牆體高聳嚴整,頓覺肅穆。

“鰲魚牆”的兩耳是厚厚的麻條石牆,可起到隔離山火的作用,這種造型象徵官帽兩耳,後引申為“獨佔鰲頭”的意思,只有擁有功名的人才能採用。在 長興 裡、積善裡和安寧裡都能看到,各巷長約120米,青磚牆麻石鋪地,兩面是高聳的鑊耳山牆。

(二)振威將軍家廟

從 定南 門一進去,左邊便是振威將軍家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比較令人不解的是,大旗頭村有一批相對比較重要的建築,全都是大門緊閉,拒絕人們參觀。我到的時候,恰好有一夥人在祭祀,估計是祖籍在此處,平時在外面發展,清明時分回來祭祖,所以特地為他們開門。我當然不客氣,跟在他們後面擠了進去。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祭祀時間很短,上圖是出來後拍的,負責管理的老頭很迅速地把門鎖上了。

兩邊都有青雲巷: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這是家廟的第二進建築: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嶺南的祠堂都是這種結構, 大同 小異。

這裡號稱是 三水 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牆上有些展覽: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上圖是曲藝,下圖是飲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往前十米處還有一個“裕禮鄭公祠”: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這裡鎖都鏽了,祭祀的人都不進去。

剛才那一組建築在 高臺 之上,下了 高臺 繼續往前,又有一批宗祠和民居。

(三)鄭氏宗祠

這是唯一一座保持較長時間開放的建築: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二進德蔭堂: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三進的祭祀硝煙還未散去: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四)尚書第

旁邊緊挨著的是尚書第: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這裡號稱是清代軍事陳列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裡面自然有一些武器陳列: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還介紹了鄭紹忠的戎馬功績: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這裡同樣是跟著祭祀者混進去的。

最外層臨街的建築就這麼幾間,現在已經到了盡頭,旁邊便是拱北門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一出拱北門,是兩株大榕樹。

(五)雙榕掛月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出了拱北門後,換一個角度看雙榕: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榕樹旁邊是一座矮矮的文塔。

(六)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本來開著門,但我懶得登塔了。

文塔的東邊,有一塊所謂的“硯臺”。

(七)硯臺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就是這樣一塊平地: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八)建威第

建威第在尚書第的正後方,隔著一個廣場。廣場上有鄭紹忠的塑像: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建威第外觀: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這裡號稱是村史必爭之地和名人館,但開放還是不正常,又是跟著祭祀者進去的。

村裡的古建築群模型: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村史展覽: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民俗: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旁邊還有射箭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很快管理者就威脅要鎖門了,跟我一起混進來的還有幾位,指著下圖的牌子質疑(當時是11:30):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然而管理老頭置若罔聞,面無表情地把門鎖上了。

像樣的建築參觀完畢,後面還有一大塊普通民居院落 。

(九)普通院落

村子裡的民居幾乎都是一樣的——有著鑊耳式封火山牆的青磚大瓦房,整齊地排成數列。每列房屋之間是窄窄的青石板街,每走幾步街邊就會出現厚厚的石板,小道四通八達,如果第一次走,怕是很容易就會迷路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這些全荒廢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不僅無人居住,而且無人管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不過建築結構大體保持完整,只是院裡長滿了雜草而已。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由池塘、文塔、曬坪、 塔下 方石組成的景觀,建築群按照筆、墨、紙、硯的擺放格局來設計,“文房四寶”就出來了。

整個建築群坐西向東,正前方有一口池塘, 即墨 池,北側的文塔代表墨筆,文塔旁邊的曬穀場是硯,振威將軍家廟門前的小廣場則代表紙。

隊了上述比較集中的一大塊主體建築群之外,南北兩側各有一些古建築與現代民居混雜的區域。

(十)北部

以北部為例,雙榕的北面便有一塊這樣的區域,修了一個小小的池塘,像個公園: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上圖的左側混了一間古建築,走近一看,是下面這間: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叫做鄭大夫家廟,但也不開放。

前面還有一小塊公園: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公園東面有一卒還算像樣的旅遊公廁,是唯一的一座。

繞到這一片區域的背面(西面),也有零星的祠堂與舊民居: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大旗頭村到處都有標語,號為“ 廣東 第一村”,還標榜是 廣東 省文化廳評選的。 廣東 省文化廳真不知道是幹什麼吃的,連“文無第一,武元第二”的道理都不懂,非常輕率地弄個“第一村”的稱號,這樣其餘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的 廣東 村落情何以堪!我去過的 東莞 南社村、塘尾村, 番禺 的大嶺村、 沙灣 北村, 中山 的翠亨村, 順德 的碧江村,都不比大旗頭村差,有些特色是大旗頭村無法企及的。大旗頭村的主要特色是鑊耳山牆建築成塊地保持得比較完整,可這只是因為它的建築年代短(在光緒年間才建成),當然顯得新一些、完整一些啦 。如果上這樣算的話, 廣州 珠江 新城 一帶的建築可是夠新夠完整的。這能說明什麼。所以說這個“第一村”稱號顯得過於狂妄。 廣東 方面鬧這樣的笑話不止一次了,比如 說,前些年,海珠區的小洲村被 冠以“ 廣東 最美的村落”,也很容易淪為笑柄。

這一天在大旗頭村到的遊人不算多,在裡面呆了近兩個小時,累計碰到的遊人約在100人左右。

我於9:00從 三水 南站出來,10:31到達大旗頭村,到12:10,已經在村中轉了幾個來回,比我預計的時間要早。村中看不出哪裡有小食店,也許池塘對面的現代民居那一側有,不過我懶得找了。事先我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帶了麵包與牛奶,在雙榕樹下的石几上坐下來,慢悠悠地吃完,奔向下一個目標:三水 博物館。

出村回城方向,還是這兩路公交: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這一側的公交車站倒有個小小的涼亭: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大旗頭古村

第了5分鐘左右,661就來了。乘661路返回人民醫院(汽車站),依然用時45分鐘,全程都有座位。本想轉乘271去博物館,但一看到站牌上說的發車間隔為30-60分鐘,暗想不妙,不能傻等。於是隨便跳上一輛佃,只乘1站,到郵政局站,向前走200米左右,再向右拐彎,走600米左右,過一個涵洞,到了 三水 森林公園門口。 三水 博物館便在一進門左邊的位置。

二、三水博物館

三水 森林公園門口頗有幾家農家菜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正前方是森林公園的入口: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左邊是 三水 博物館的入口: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上面這塊牌子的措詞令人不快,“警告”應該改為“敬告”,這樣比較友好。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上圖紀元塔兩側的白色低矮房子便是博物館的展館,紀元塔本身是博物館的一部分,這時候卻不對外開放。

三水 博物館的官網 http://www.sanshuimuseum.com/ 上吹得天花亂墜,說常設展覽有三個:歷代文物展、世界貨幣展、銀洲貝丘遺址發掘成果展,實際上歷代文物展被拆散了,世界貨幣展完全不知所蹤,銀洲貝丘遺址發掘成果展則閉門謝客。來到此處,基本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上文參觀示意圖中的內容反而 非常靠譜。

右邊二樓是 三水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廳,全是牆上的說明文字: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學邊還有萬曆年代航海展,當年我在 廣東 省博物館看過全套,懶得再看。

下到一樓,是 三水 農耕文化展,是唯一一個布展有些水平的展廳。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三水 是北江、 綏江 、 西江 三江 匯流之處,下圖的牆上便是展現 三江 匯合的場景: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實際上, 綏江 注入北江之處,離北江與 西江 匯流之處有10公里左右, 三水 一帶又沒有相對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山峰,在平地上是看不到 三江 一起匯流的。上圖中的繪畫,與王維的《雪裡芭蕉圖》一樣,屬於寫意畫。

一些農耕場面的再現: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另一幅 西江 與北江匯流圖: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事實上北江與 西江 並不是像嘉陵江注入長江那樣交匯,只不過二者在 三水 境內有一段5公里長的江面是平行並流的,而且兩者之間相距很近,只有1公里左右,甚至兩江通過一段幾百米長的水道聯通起來。如下圖: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上圖中畫了紅線的水道便是聯接 西江 與北江的水道,從上圖可以看出, 西江 與北江並沒有完全交匯,在連通後,迅速各自拐彎走掉了, 西江 向南,北江向東,再次分道揚鑣了。出現在 廣州 市區的河段,實際上是東流的北江河道,只不過分成了很多岔而已。

三水 轄區圖: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對面是銀洲貝丘遺址發掘成果展廳: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然而不開放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銀洲貝丘遺址是新時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遺址,這本來是 三水 博物館最有看頭的部分,然而吃了閉門羹。一問工作人員,得知停開有好幾年了。再問其原因,答曰該項整理工作由 北京 的教授(估計是北大考古學專業的)負責,教授平日 要上課,每年只能抽空來幾趟,所以進展緩慢。我繼續追問,為什麼不就近請 中山 大學考古學專業的師生幫忙,工作人員答不上來,只說是領導決定的。也不知道拖到猴年馬月才能真正開放了。

有個同事是 中山 大學考古學的碩士,回來後把情況向她介紹了。據她說, 廣東 省考古研究所是北大幫的, 廣州 市考古研究所是中大幫的,而銀洲貝丘遺址是 廣東 省考古研究所發掘整理的。也許這就是答案。

旁邊還有 三水 區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成果展,照我的理解,這就是古代文物展了。

有一批清代近代的文物: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東漢的陶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宋代的銅錢: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甚至還有新石器時代的石器製品: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另有一批館藏文物介紹: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博物館

三水 博物館貨不對板,令我失望。如果要與同屬 佛山 市的 順德 博物館與 南海 博物館相比,完全被拉出了好幾條大街的距離,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三水 的經濟水平雖然比不上 南海 與 順德 ,但博物館事業滯後的程度實在是太遙遠了。

門口有619與271兩路公交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由於 三水 博物館沒什麼看頭,14:10wgjq 基本看完了,回程的高鐵票是19:36的,餘下的時間尚多,卻只乘下了魁崗文塔一個目標,所以我臨時決定去蘆苞祖廟。剛才經過人民醫院(汽車站)站時,順手拍下了車站的站牌,這時候派上了用場。我打開手機照片放大查找,發現人民醫院(汽車站)站有662、614、615可以到蘆苞舊車站,下車後再走1公里左右便可到蘆苞祖廟。這比用手機上網查百度地圖一類的導航工具要靠譜多了,導航工具或許會提供過時信息,我這可是最新的公交線路圖。

乘619返回人民醫院(汽車站),過天橋到對面的車站,等了幾分鐘,622就來了,一路疾馳,用了45分鐘,走了22公里左右,到達了蘆苞舊車站。路上經過了寶苞農場,這是一處 新興 的週末親子游去處。不過在車上看了看,那個方向是一片曠野,如果遊玩的時候碰上了烈日當空或風雨大作等狀況,幾乎無法抵擋,只能硬扛。

如果從大旗頭村直接去蘆苞祖廟,可以少繞很多路。在大旗頭村乘661路,坐8個站,到達終點奧斯特萊廣場,再換乘662路,8個站便可到蘆苞舊車站。比起繞回城區,再到蘆苞,可少走30多公里。

蘆苞舊車站有一批蘆苞鎮內的鄉鎮公交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三、蘆苞祖廟

蘆苞舊車站離祖廟還有1000米左右,按下圖的路線行走: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上圖的紅圈圈出的十字路口是一個容易混淆的路口,應該沿下圖中的黑白二車所處的車道往前走: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如果向左拐入下圖中的道路,則會走些彎路: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很不幸,我就是這樣走錯了,導致多走了百來二百米。

不過最後還是回到正道上來了。快到蘆苞祖廟的時候,路旁還有一座關帝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蘆苞祖廟,古稱胥江祖廟,座落於蘆苞鎮之北郊,背倚龍坡山,面臨北江河,是一間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祖廟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8年),距今約有八百年曆史,為 三水 最古老的寺廟,是 廣東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祖廟歷經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特別是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和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重修,更使這座廟宇瑰麗多姿,成為一座藝術殿堂,更集天地之靈氣,朝覲者甚眾。與悅城龍母廟, 佛山祖廟並列為 廣東 省最有影響的三大古廟。

胥江祖廟古建築群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文物景區150畝,景區內山水相連,樹木鬱蔥,環景優雅,集文物觀賞和休閒遊樂一體;有靈光普照牌坊、青雲直步牌坊、躍門牌坊、禹門牌坊;有百步梯、 望江亭、普濟橋、 華山 園、奇石園、太婆山、神仙樹等景點。門票為13元。

到達蘆苞祖廟的時間是15:40左右,這時候天色開始晴朗起來,利於拍照。

(一)禹門牌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我事先對蘆苞祖廟的瞭解不多,看這“禹門”牌坊,加上它座落在北江邊,不禁聯想到這座祖廟可能跟治水有些關係。

牌坊後面的祖廟全景: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三廟以北帝廟作為主廟居中,左有觀音廟,右有 文昌 廟,均有前後殿。雖祖廟歷盡倉桑,但廟內不論陶塑、木雕、磚雕、灰雕、石刻、壁書等裝飾,仍瑰麗精巧,栩栩如生。

在上圖裡,三廟處於中部。圖片的左部還有一批建築,是近年來重建的 華山 寺。

牌坊與三廟之間隔著一個水塘,視野開闊,景緻生動,這種佈局應該是動了一番心思的。

沿著牌坊左邊的一條水中堤往祖廟走去,左邊也有一個湖: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有水的地方往往有幾分靈氣。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二)“水德靈長”牌坊

道路的正前方是“水德靈長”牌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這再度印證了我的猜想,此處應該是個變異了的水神廟。

蘆苞祖廟是三教合一的廟宇。左邊是佛教的觀音殿:

(三)觀音殿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雖然看多了嶺南建築的陶脊瓦塑,仍然覺得此處的陶脊有特點。主要是上面雕刻的人物故事與陳家祠、佛山 祖廟、悅城龍母祖廟等地的不重複。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磚雕也栩栩如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正殿: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正殿的黑色木雕工藝非常精美,這是在其它嶺南古建築中較少見到的: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門上的灰塑挺精緻: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磚雕則有些破損: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正中又稱玄武殿,又叫北帝殿。

(四)玄武殿

雖然蘆苞祖廟是三教合一的廟宇,但道教居於中心地位,所以玄武殿也當仁不讓地居中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這裡的陶脊損壞得比較嚴重: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北帝殿脊的‘雙龍戲珠”陶塑造型優美,光彩照人,壁畫畫工精細,生動傳神,堪稱嶺南古建築壁畫之精華。北帝廟的階級旁有一古井稱‘金沙聖井”,相傳金沙聖井水曾作為貢品,冬暖夏涼,久存不腐。可惜這口井我沒怎麼注意。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這裡也有黑色木雕: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右側的磚雕是“梁山泊聚義”故事: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左側則是“三英戰呂布”: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五)文昌殿

前面的玄武殿與觀音殿始建於宋代,損毀後不斷重修,現在看到的是清代建築。而 文昌 殿雖然也是清代建築,但此殿是遲至清代才增建的,歷史不能跟前面兩殿相比。此殿代表的是儒家。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不難看出, 文昌 殿中的磚雕、木雕、灰塑等都比較少,與玄武殿和觀音殿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在玄帝殿前回看“禹門”牌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週六下午,來此上香的信眾也頗有幾十個。聽說每年三月三的北帝誕,場面十分隆重,人潮洶湧。

(六)華山寺

與胥江祖廟齊名的 華山 寺位於祖廟右側,始名“華胥古梵”,是1994年按原貌重建的。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門前還有一塊清碑: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從 華山 寺門口往北走一段,向右拐彎,共走兩三百米,可以看到遇真宮。

(七)遇真宮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主殿叫三豐殿: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這裡的殿名都是玄武、遇真、三豐一類,武當色彩極濃。原來此處被稱為“南武當”。

遇真宮對面還有一座小山丘,好像叫太婆山,由於時間緊,我沒有上去。

在蘆苞祖廟呆了40分鐘左右,算是不那麼走馬觀花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上圖是在北江大堤拍的,祖廟後面的小山便是太婆山。而景區門前的停車場規模也不大。

北江干流: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蘆苞祖廟

蘆苞祖廟門前的公交車站: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這個站雖然建好了,但卻沒有投入使用。據小賣部的人說,原先還有公交車到門口,線路調整後反而沒有了,搞不清為什麼本地的知名景點不通公交車。

門前這條公路倒是時不時有 清遠 - 三水 、 清遠 - 佛山 的綠色中巴通過,這種不走高速的車,只要車上有空位,估計是揚手即停的。不過我沒敢坐,還是公交車比較熟悉。

疾走12分鐘左右,回到蘆苞舊車站:

蘆苞舊車站的公交線路: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615與662等線路,雙向的車都要拐到這個車站,所以上車前要問清楚司機是去哪個方向的。

這次也只等了5分鐘左右,615便來了。一路無話,依然用了45分鐘到達人民醫院(汽車站),再換乘636路前往文塔公園,只等了幾分鐘,8站路,路上也只花了十分鐘多一點。

到達魁崗文塔已經是下午五點半了。

四、魁崗文塔

此處已經開闢成文塔公園,在公園門外遠眺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根據史料記載, 三水 建縣之初,縣內“文無翰林,武無侍衛,財無十萬”。有趣的是,當時的封建統治階級竟然把 三水 落後的原因歸結為文運不濟、風水不好,於是時人李希孔提議在縣城所在地河口建一座文塔,以召喚、吸納和蓄養四方文氣。

魁崗文塔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完工的文塔共9層,高42.3米,每層配有8個玲瓏的琉璃角,塔身高入雲霄,擎天而立,頗為壯觀。文 塔塔 頂還裝有一個高4.7米,重260公斤的銅葫蘆。

整座文塔猶如倒插的巨筆,筆尖就是塔頂的銅葫蘆,整支筆直衝藍天白雲,氣勢壯闊恢弘。

塔成後文人輩出

巧的是,文塔建成後, 三水 文人輩出,有記載的白坭上樑村人梁軫於明永樂年間被選送到文淵閣管理書籍, 樂平 古灶村人胡澧於明正德年間任工部員外郎,後任郎中。而到了上世紀初, 三水 出了個大名 鼎鼎的北洋政府內閣總理梁仕詒,“文無翰林”的歷史可謂真正終結。

1986年,魁崗文塔被列為 佛山 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文塔吸引更多人來此參觀。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公園的門朝北開,所以一開始只能由北向南走過去看文塔,有一點逆光: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2002年曾經到一位老家在 三水 的同學家中拜訪,他領我來過此地。對這個塔依稀有點印象,不過公園裡的橋應該是後來修的。 塔下 的樹也是近年才種的。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這塔是不開門的,無法攀登。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廣東 境內於明代萬曆年間建的這批塔,基本上都是為扭轉文運而建的風水塔,而非佛寺中的舍利塔。

塔剎是普通的葫蘆狀: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在西側的橋上看塔,光線較佳: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公園裡的人不多,多為本地居民,來此休閒。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魁崗文塔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三水 的公交車線路較多,幅射的區域很廣,密度也大,一般不用等太久。

今天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來到“人民醫院(汽車站)”公交站了。在車站旁的快餐店吃了一份炒麵,已經是18:35,離動車的發車時間只有一小時了。根據早上的印象,前往 三水 南站的公交車相對比較難等,須得早早出發為妙。

返程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乘坐233路,居然要從汽車站的候車大廳進去: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然後在3號檢票口上車: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等了10分鐘也沒見來車,我心想不妙,還是不要再等下去了,因為公交車的運行時間在20分鐘以上。趕快溜出汽車站,到路邊攔了輛出 租車 ,司機說去 三水 南站得50元,因為要過 三水 大橋,年票制已經取消了,每次過橋都得收費,來回得收他20元。我同意了司機的開價,同時讓司機打開了計價器。的士的速度倒是快,10分鐘左右便到了 三水 南站,我讓司機把車票打出來,一看只有7.76公里,計價為24元。不得不說, 三水 大橋的收費確實太高了,人為地製造了一些阻礙。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停車場: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三水

公交站與出租站: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第五站·三水|這個好山好水的長壽鄉,最適合慢生活親子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