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農村土地徵收的6項程序,缺一不可,你需要看看,面對徵收不迷茫

導語:

對於土地徵收,大家常常接觸到的內容都是一些關於補償款、安置、強拆、維護權益、評估等一些在徵收拆遷中最常見到的,也是比較關鍵的內容,在我們的辦案經驗中,除去上面所描述的一些問題外,在徵收程序上,徵收方往往也會產生問題,而被徵收方,卻往往無法察覺,以農村土地徵收為例,我們來看一下,徵收程序應該有哪些步驟:

農村土地徵收的6項程序,缺一不可,你需要看看,面對徵收不迷茫

1、 擬定徵收土地方案。

徵收土地方案由擬徵收土地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定。其中,徵收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區內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的土地,由縣、市人民政府根據土地利用計劃和對建設用地的需求情況擬定,城市建設用地區外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按建設項目實施徵地的,由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建設單位或建設主管部門的建設用地申請擬定。

徵收土地方案,包括徵收土地的目的及用途,徵收土地的範圍、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的種類及數量,徵收土地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勞動力安置途徑,原土地的所有權人及使用權人情況等。

農村土地徵收的6項程序,缺一不可,你需要看看,面對徵收不迷茫

2、 審查報批。

徵收土地方案擬定後,由縣、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批准權限,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後,報人民政府批准。

其中徵收農用地,農用地轉用批准權屬國務院的,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時批准徵收土地,農用地轉用和徵收批准權屬於省級人民政府的,省級人民政府同時批准農用地轉用和徵收土地;農用地轉用批准權屬於省級人民政府,而徵收土地審批權屬於國務院的,先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後報國務院批准徵收土地。

3、 徵收土地方案公告。

徵收土地依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當地予以公告。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

農村土地徵收的6項程序,缺一不可,你需要看看,面對徵收不迷茫

4、 制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

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准的徵收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制定徵地補償、人員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等具體的方案。

5、 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並組織實施。

徵收土地的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予以公告,並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對徵地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並向被徵地單位和農民支付有關費用,落實人員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方案。

農村土地徵收的6項程序,缺一不可,你需要看看,面對徵收不迷茫

6、清理土地和實施徵收土地。

徵收土地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實施後,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徵收的土地進行清理,並組織實施徵收土地和供地。

在以上所列舉的徵收程序中,我們作為被徵收人,看似只有第五條和第六條與我們有關,實則我們可以從第五條中獲取很多信息,如第一條中列舉的,土地被徵收後的用途等內容。

農村土地徵收的6項程序,缺一不可,你需要看看,面對徵收不迷茫

同時在徵收過程中,如果我們的利益受到侵犯是因為徵收方程序違法,那麼我們進行復議和訴訟時可以申請信息公開,以此來了解徵收方是否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了徵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