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死刑犯最后一夜是如何度过的?

Avril--aili


贪生惧死是人之常情,无论是作恶多端的悍匪,还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犯人,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几乎都是崩溃的。

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女死刑犯的纪录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死刑犯伏法前的那一天。

她是因为贩毒被判处了死刑,之前在镜头中她显得很开朗,和狱友一起劳动,一起吃饭。当她被带进了一个独立的房间之后,女狱警提出可以满足她一些小要求,她明白,自己的死期到了。她罗列了一些喜欢吃的食物,要求穿一身红色的衣服。



可是,当她要求的食物被端来后,仿佛突然间没了胃口,她只是象征性地吃了一点点。

接下来,她开始写遗书,她本来是不打算写的,可是突然间改了主意,总觉得还是写点好。看得出来,她写遗书的过程很煎熬,这一刻她才发现,自己想要说的话太多了,自己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太多了。一边写,一边任眼泪无声地落下。

那天晚上,她始终没有睡着,后来在女狱警的注视下,几位女狱友开始陪她打牌。这期间,她显得很兴奋,嗓门要比平时大了很多,或许,这是一种心理自卫现象,她下意识地提高嗓门想让自己忘记明天将要面对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女狱警给她端来了鸡蛋和面条。这次,她仍没有吃完。她把自己的衣物留给了身边的狱友,再一次打起精神,准备漂漂亮亮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惩罚。

她最后一次见到了亲人,隔着铁窗她还是想强装镇定,倒是那头的亲人们早已哭成了一片。她叮嘱亲人们不要难过,说要他们告诫小孩千万不要违法犯罪。

她说,自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感觉来的太快了,现在后悔也晚了。

那次,和她一起伏法的还有三个女死刑犯,其中有一个在现场痛哭流涕。




可见,在死亡面前,人类都是脆弱的。

还有一些事情是听在监狱工作过的朋友讲的,他说死刑犯中很少有那种真正不怕死的,基本上每个人在临行刑前都是崩溃的,甚至有人大小便失禁。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不值得同情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发人警醒,切记不要触犯法律,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夜雨如书


死刑犯的心哪怕大的像大海,我想在执行的最后一夜也不可能泰然处之,呼呼睡觉。这一夜肯定会伴随着后悔、回忆、思念、留恋之情,可能还有巨大的恐惧。

当生命进入最后的读秒时刻,想一想这种预支死亡的事情,应该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估计整个人都是恍惚的,但有什么办法,谁让你犯事儿呢。还是那句老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记着前些年凤凰卫视做过一个纪实节目,讲了一个被执行死刑犯的女人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那个女死刑犯要求把自己最漂亮的一件衣服穿上,而且监狱好像还给她买了一双新鞋子,清晨很早的时候,有几个女狱警陪她说话,还给她准备了最喜欢吃的饭菜。

在受刑之前,警方会安排净身洗澡,他们都是在单独的监舍进行隔离的。在他们的最后一夜,警方会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要求,要求只要不过分,一般都会得到满足,比如我们经常讲的,可以抽烟,可以吃点自己想吃的东西,但我听说好像是不能喝酒的,而且也不允许和亲属见面,但可以留遗言。


元芳有看法


对应题目,又是一个酸楚的回忆。



十四年前,正月十七的一个晚上,天很冷,我九点重新把炉火烧旺,没到一个小时,熟睡的女儿就用小脚丫蹬开了薄薄的被子。

我轻柔的擦了擦她头上渗出的小汗珠,重新给她盖好被子后,把腿伸进了妻子的被窝。但是,清清楚楚记得,那夜竟奇怪的心乱如麻。



第二天黎明时分,习惯的六点起床却因失眠而提前到了四点半。怕打扰还在睡梦中的娘俩,我轻轻来到厨房,坐在土炉旁望着微弱的炉火发呆。过了一小会儿,似忽觉得有些迷糊,便起身回屋准备来个回龙觉。

当我正准备躺下时,发现妻子的一双眼晴正盯着我,着实我吓了一跳。

“怎么起这么早”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宿了,心特别乱”!

“我也有点心忙”!



吃完早饭,给女儿冲完奶粉,我心里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忽然我浑身打了个冷战,心想,坏了,要出事儿!

(其实什么事儿我心里清楚,因为年前就感觉邻居的眼光和以前不一样,但我当时认为“犯的事儿”在单位已经瞒过去了,可能是自惊吧!所以也就没在意)。

想到这,我连忙对妻子说:“我那事儿肯定犯了,这么忙叨肯定是预感”!

“什么事儿啊”!

我刚想说……

她忽然指着窗外……

“唉!怎么公安进咱家院儿了”

我刚想跳后窗,一想,没用,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等我被“客气”的被按住时,后窗的四个警察绕到了前院儿。

妻子哭了,女儿直勾勾看着我(两年后邻居告诉我,年前公安就调查取证了)。

我说:“没事儿,回娘家吧!一时半会儿我是回不来了”!

妻子好像没听见,还是哭,这时候孩子也哭了。我止住哆嗦正想抱一下,警察一推,我忽然感到屋外冷风扑面。



就这样,我从家里“转”到了看守所,经过警察同志耐心的“说教”,我以一个好态度“检讨”了过去,看清了未来。承认了错误后,庆幸的“亲手种下”了一年零六个月的苦果。

说到这,朋友们肯定会问,那有什么庆幸的?不就是牢狱之苦吗!

非也,因为和一个小伙子比起来,也就是出了二年的门儿,还可以回家。而这小伙子,出了一辈子的远门,再也没能回去……走得很远……很远……

我不算幸运吗!更何况,我还有机会发奋图强,一直到现在。

1996年八月份的一天的晚上,“大灶”的饭开完了(监舍的饭,我们那就这么叫)。我收拾收拾回到监舍(留所帮厨),躺在阴凉的铺板上正翻看着无聊的报纸时,忽然号门打开了,值班班长那阴沉的脸挤了进来:

“xx,出来”

我不奈烦的赶紧“到”了一声,出了号门一看,四十多岁的女管理员笔挺的站在六监室的铁门前,似乎在与“里面”的人交流着什么。

“xx,过来”,

我小跑“走了”过去,看见了巴掌大的透气孔贴着一張白净的面孔,一番旁听后,才知道今晚是他在世间的最后一夜。



按管理员交待的一切,还有那个小伙子跟管理员提的要求,我那个晚上开始为他服务。

当我把小鸡儿炖在锅里后,把烤的羊肉串撸到一个塑料碗里和值班班长来到了六监小窗口。到了窗口我才发现,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的脸还贴在上面,面额已被压出了一小圈儿痕迹,号里面铺板上坐着两个,他后面还站了一个。



班长说对我说:“这是安排好的,那些同监室的人今晚轮流“看护”,所有值班管教也特定监护”。

我嘟哝了一句:“长的真好”!

唉!班长斜了我一眼。

那小伙子把塑料碗接了过去,没回头,铺上那位接了过去,转而起来了一堆……叭叽……叭叽……

“你吃点吧”!

我倚着窗台,拉开了距离开了口,班长在边儿上审视着号里。

“我那边还给你炖了一只小鸡呢”!

他全都没回答,眼睛一直盯着窗外,我这才发现,他……哭了!

“大哥,能不能给我摘点柳树叶”

“去吧”!

班长挺直了腰杆,把话接了过去。我伸手透过窗户摘小柳树叶时,听班长对他说:

“别这样,一会小鸡出锅了吃点儿,好好睡一觉,有事儿报一声”!

他哽咽着声音进到了我心里:“谢谢班长”!

我把二十几片柳叶递了过去,他捧在了手里。

“谢谢大哥,你真幸运,听管教说你还有半个月就回家了”?

我……嗯了一声,眼光挪开了他低垂、吸吮树叶的脸。



当我把小鸡端过来时,他已回到铺板上,一个犯人流着口水下了地。

“吃点,骨头都剃出去了”

他苦笑了一下,还是一口没动,泪水又涌了出来,两边还坐着那俩人,不知在劝什么。

另一边的铺板上,叭叽的热火朝天。班长看了一眼,一声没吭,对我说:“等着收盆”,然后巡查各监。

那个小伙子冲我摆了摆手表示谢意,眼睛却一直盯着我。片刻,拖着“哗啦,哗啦”的脚镣下了铺。

“大哥,能再给摘点………”!后面声音是挤出来的。

我又撸了一把,这次我懂了,他拼命闻了闻,都塞进了嘴里。

接塑料盆儿时,那犯人说:“他吃不下,一天了就这样,啥也没吃,今晚上不可能睡了,也根本睡不着,我们得陪着”!

他站在那人身后,没动,眼睛一直望着漆黑的窗外,我也回头望了一下,但我看见了一个弯弯的月牙,那个距离,他根本看不到,但眼晴好像在努力往外挤。



我赶紧又撸了一把柳叶,他也赶紧捧了过去。

我说:

“睡吧”!

他使劲闻着,我转身跟着班长屁股后离开。

“谢谢”!

我不经意回身点了一下头,发现他已泣不成声。

第二天八点左右,看守所大门开了,一台没写着公安字样的大警车开了进来,前面是两台“正常”的警车,很多人,威风凛凛,其中有挎“长枪”的……。

我烧水的时候,听见监室走廊内有各种“声音”出现,还有换镣铐的声音。

九点,一切恢复平静。

我给管教组送水时,经过那棵小垂柳,发现就那么几个细枝儿,基本被我撸光了。

中午开饭时,我看见另一个犯人从那小伙子铺位上走了下来,那“豆腐块”叠得整整齐齐。

晚上,我问过管教:这样的犯人“最后一夜”是怎么度过的,都想些什么,“还能”做什么?

管教说很快就回了一堆话:见多了,甭管怎么过,都得老老实实的,自己做的事儿,只能自己承担后果。心里想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没人多问一句。至于做什么……睡觉,想吃什么提点要求,涮牙,洗脸,不过被褥就不用叠了……。

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可怜归可怜,可被害人的家呢。所以,别管什么原因被判了死刑,那都是咎由自取。遇事不冷静,遇事不三思,视法律为不顾,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有时候是真可恨。早知今日,可必当初,害人又害己”。这些话,好像管教们说的都差不多。



是啊!

我想,那个小伙子那晚是不是也在悔恨中度过呢!

有些事儿,不适合亡羊补牢。


骁勇34


说一下女死刑犯在枪决前最后一夜是如何度过的。

大家之所以会对死刑犯最后一夜如何度过感兴趣,无非出于一种猎奇的心态,因为无论任何人在面临生死的时候,即使他平时拥有在强大的心理,也无一例外的会感到恐惧、害怕,甚至大小便失禁。电视中演绎的死刑犯在面临死亡的最后一夜,表现得或悲痛欲绝,或失魂落魄,或歇斯底里,或想着拉一个垫背的……种种如是,但我们始终无法理解人在临死前一夜的心理。

对于死刑犯来说,他们绝对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今天要说的是女死刑犯在临死前的一夜是如何度过的。

首先在这里表明一点,一般一审宣判死刑后,正式执行死刑会在一年之后,而这期间死刑犯只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了,并不能确切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也许在刚宣判死刑的那一刻,内心是彻底死寂,免不了情绪失常,但慢慢冷静下来后也就开始不断忏悔自己的过往。

而到了临死的前一晚,虽然自己不知道具体哪一天执行死刑,但从管理人员的种种迹象上也都可以知道一二。比如执行死刑前几天,管理人员会尽量满足死刑犯的需求,也会刻意为其改善伙食。其实到了这个阶段,女死刑犯应该感到的是一种解脱,再也不用为死亡倒计时了。

而管理者一般也会在这几天安排家属见面,如果死刑犯想见的话。但不到最后一刻管理者很少会提前告知死刑犯执行的具体日期,这也是为了防止“临死前拉个垫背的”事情发生,为完成最后的任务做最万全的准备。

听爸爸那辈人说过,女死刑犯在临死的最后一晚,一般会提出洗澡的要求,而此时管理者基本上都会满足的,而且为了让死刑犯走的安心还会特意做上一碗鸡蛋面条餐,大多数情况下刚开始都是吃不下的,想通了也就开始吃了。女死刑犯在最后一晚,狱友和管理者普遍会保持最欢乐的气氛,没有人刻意去营造悲伤的气氛,甚至管理者还会安排积极向上能逗乐乐观的狱友跟她一起,大家有说有笑,尽量让女死刑犯保持放松的心态。

我听说有的女死刑犯在临死前的一晚,还会认真梳妆打扮一下自己,让狱友帮着整理头发,涂抹指甲油,化妆等。如果死刑犯比较放松也许会提出吃顿饺子或肉夹馍等等之类的要求,管理者也都会满足,只要不是提出最后一晚想啪啪的要求,应该都会尽量满足。

当然了,每个人的求生欲都是与生俱来的,即便最后一晚心情多轻松,到了第二天也逃不了情绪的崩溃,稍微了解一下就会知道,死刑犯在上刑场之前都会用绳索扎紧裤脚,就是为了发防止犯人因紧张大小便失禁造成的收尸麻烦。

但不管如何,最后一晚的女死刑犯都是希望自己能够美美的离开这个人世,为自己这罪恶的一生画上句号,来世做个好人。

并不是说“红颜薄命”,而是告诫我们法律的底线不可触碰,任何人都怕死,人生本应该是美丽的,违法犯罪的事莫沾啊。


李阿冰


这个问题我来答一发,有个老哥在看守所工作,以前问过他。

死刑犯的最后一夜都是在看守所里面的铁椅子上度过的,死刑的执行需经过最高法复核,再交付地方法院执行,执行的具体时间是机密,虽然在执行前由于有家属会见等程序——据我这个老哥说,很多家属接到通知也是不肯来的,还需要法院做工作——犯人自己是知道快要执行死刑的,但是具体哪一天,也要等到前一天才清楚,因为在前一天死刑犯会被单独关押,由干警24小时看守陪同,大多数地方,其实用不到24小时这么久,是在下午看守换班之后从集体号里面提出来,一直看到第二天押走执行死刑。

那么这最后一夜死刑犯在干什么呢?主要是写遗书,留遗言,其实犯人一被单独关押,也就知道了要被执行死刑,普遍进入一种崩溃的状态,哭喊昏厥失禁的都有,所以看守所的医生也要陪着,我这位老哥说见过不少死刑犯,只有一个连环抢劫杀人的最后一夜睡着了,还打呼噜,其他的基本上就和精神病人差不多,需要一直有人安抚,而现在看守所用的铁椅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再怎么折腾,也没法闹出来太大的动静,他遇到过有想自残的,就戴上摩托车头盔,磕坏了算警察输,安抚好了以后,基本上就都是后悔内疚,安排后事,所以死刑犯的最后一夜在干啥?

主要是坐在铁椅子上面写遗书,不会写遗书的也可以留遗言,有录音。

期间吃、喝、抽烟和管教聊天,据说以前还允许喝酒,但是后来被禁止了。

这一夜管教是会给犯人一些特殊待遇,比如说想吃什么,不要太离谱都可以安排,点名吃饺子和面的很多,当然这是在北方,南方就不太清楚了,我这位老哥给犯人安排过肯德基,要烟和水也都满足,有烟瘾特别大的,一晚上抽了半条,但是第二天早上这顿饭,一般是面条加荷包蛋,很多人都是吃不下去的,人到了那个时候,其实生理上感觉已经很麻木了,主要是脑子乱,经常说车轱辘话,等到需要押解走的时候,很多腿都软得走不了路,需要武警拖到车上去。

我这位老哥和我感叹,死刑犯也是人,不管如何穷凶极恶,都有他的软肋,到了最后的时刻,软肋就会暴露出来,而越是对别人凶狠的人,自己就更加软弱,软弱到他自己都无法面对,直到一声枪响,尘埃落定。

那个在最后一夜睡大觉的杀人犯,押上囚车的时候,一样走不动路。


一笑风云过


九五年的深秋,运城看守所北院16号牢房进来一名人犯,当牢房的黑色铁门在他身后关闭的时候,全号的人都在同时打量这个人犯,个子不高,留着平头,右手满手凝固的血。大约两个小时前这小子在运城梨花巷杀死两人,一男一女。这小子一看就是那种人狠话不多的主。一个多月后这小子就被检察院提审起诉书被他带了回来。半年前,家住阳泉农村的江小平新婚一个多月的妻子突然消失骗得他家三万元彩礼,致其父病亡。江小平根据口音和照片找到河南其妻家中,后经打听其妻与一名中年男子合租在运城梨花巷。半年的千辛万苦,三万元的高垒债台,其父的一条人命终于压跨了江小平的理智。他就近买了把杀猪刀,趁这对狗男女黄昏吃饭的时候痛下杀手,他没有逃跑,当警察给他戴上手铐的时候他泪流满面。两个月后,江小平开庭回来就被砸上了脚蹽,看守所的规定是死刑犯牢房必须二十四小时有同牢房的人犯轮流值班,以防死刑犯闹事,或者自杀。死期临近的日子江小平过得很平静,记得那是冬天,第二天就要开公审大会,看守所墙头的武警都变成了双岗,号里四个人值班,看守所所长亲自去各号安抚死刑犯们,江小平依然很平静,手里不停的干着活,当时所里糊纸药盒,所长给江小平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给他留了盒烟就走了。半夜,我被窗外墙头上的叫号声惊醒,问了下值班的人犯几班了,回答得知再过一个小时就轮到我值班了,于是拿出纸,板和笔开始写,心癌。正在我灵感崩发,笔走龙舌的时候突然听到江小平发作了,面前堆积小山一样的纸盒被他打得乱飞嘴里大声嘶叫着我们听不懂的方言,那四个没精打采哈欠连天的值班人犯都傻了,快踢门啊!我赶紧提醒他们,很快值班干部带领着劳动院的十几个人犯把江小平按到了通铺上,后半夜16监全号人犯被所长勒令陪江小平直到天明带出执行。 二十多年过去了,江小平的暴怒被十几个人压住时那绝望的眼神我永远也不会忘记。90年代运城看守所的水土是很硬的,江小平就凭

那冒寒光的眼神愣是没人敢欺负,但他得屈服于法律。尽管他有让人同情的犯罪动机。



克隆真爱


死刑犯的最后一夜,就是一个痛不欲生的不眠夜,足以让他对之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

一般来说,当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死刑以后,他还有一次上诉机会,即使犯罪分子明知道上诉没有希望也会提起上诉,因为上诉以后至少能多活几个月。当二审法院维持一审的死刑判决后,犯罪分子也不会马上就死,因为还要经过最高院的死刑复核。

这时候,该死刑犯就会被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内,等待着最高院的最终决定。以前,死刑犯还会戴着手铐脚镣单独关押,而现在本着人道主义考虑,只要不是具有人身危险性,也会和其他犯人关在一起,让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不至于太过寂寞。

当最高院核准死刑并签发死刑执行令后,死刑犯应当在七天以内交付执行。但是,看守所并不会提前透露死刑犯会哪天上路,因为提前告诉他会让他惶惶不可终日,这样做太不人道了。等到了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晚上,管教才会告诉他明天该上路了。当死刑犯听到这个消息后,会立刻吓得六神无主,整个人都神游太虚般说不出话。 管教等他稍微平复一下后,会问他要不要写遗书、临死前有什么想做的等,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一般都会满足他的,比如给他抽一根烟之类的。

当天晚上,死刑犯基本上是睡不着的,只能够痛苦不堪、坐立不安地熬到天亮。天亮以后,管教会给他送来一顿好的,让他吃饱了再上断头台。死刑犯吃完以后,就会被送去和家人临刑会见。临刑会见的场面是非常压抑的,铁窗内外都哭声一片,外面的让里面的一路走好,里面的说对不起外面的。

临刑会见以后,押解人员就把死刑犯给押赴刑场了。在这过程中搀扶手的任务是最重的,因为死刑犯早已吓得魂飞天外,身体已经是一滩软肉,没办法用力走路了。另外,这时候死刑犯是戴着手铐脚镣的,裤管紧紧绑着里面还塞着卫生纸,以防他大小便失禁弄脏刑场。


总的来说,死刑犯的最后一夜,会让很多人都不敢再作奸犯科。


冰焰


不同的死刑犯在度过最后一夜时有着不同的状态,不过,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后悔、绝望。

曾经看过一段对一个死刑犯的纪实采访,该犯人为一男性,30多岁,他犯的是故意杀人罪。所杀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杀人理由是因妻子与多名女同事和一名男同事出差,他认为妻子出轨了,因他自己内向、多疑而不相信妻子的解释。趁妻子熟睡时将其杀害,且手段比较残忍。后被判死刑。

根据规定死刑犯有上诉的权利,他也进行了上诉,最终维持原判。在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他全程几乎都面无表情、但流着眼泪。记者问道:“后悔当初的行为吗?”他说:“当时在做哪些时时并没想那么多,心里只有埋怨和恨。现在十分后悔,因为我很爱她,可能我的这种爱有点心理扭曲,否则也不会对她下那个手。只可惜后悔也没用了。我对不起她,到了下面我会为她做牛做马,偿还我欠她的。”

记者又问:“面对即将到来的结果你害怕吗?”他迟疑片刻说:“我这几天晚上几乎都睡不着,没有想到自己在这个年纪会面临这样的结果。每天晚上以闭上眼睛就会想象自己被执行的场景。”在说这些话时,他眼神中带有绝望和恐惧。他接着说:“从来没有想过死亡是什么样子,现在自己只剩下最后一天,说实话,特别害怕,毕竟,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活着。今天晚上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晚上,我要睁着眼度过,否则再也没机会了。”此时的他已泣不成声。

他说出了大多数死刑犯在最后一个晚上的状态——睡不着。他在嘴上谈及死亡时,多数处于理性。而真正要面对死亡时,没几个人可以淡定,所以,大多数死刑犯的最后一晚都是不眠之夜。这最后一个夜晚会对一辈子做全程回顾,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爱人,更多的是不舍。同时也白随着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恐惧。

大多数死刑犯在最后一晚都很难平静,没多少人有那么强大的内心。在那一晚他们都是脆弱的,没有人不惧怕死亡。而且,不少死刑犯在最后的时刻,都会奉劝他人,一定要奉公守法、不要犯罪,珍惜生命,好好过日子。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很多死刑犯在执行的前一天晚上都是比较反常的,基本上很难睡好觉。

对于监狱的生活以及死刑犯的事情,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比较好奇的。毕竟,这种经历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并且我想绝大多数人也不想有。但是,这就像鬼故事一样,反而让人会更加好奇。那么,在监狱的死刑犯最后一晚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呢?

因为我之前有个表哥在监狱工作,所以,我对这些事还是要比一般人知道的多一些的,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

首先,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死刑犯被判死刑,然后宣布立即执行,那么基本上在一周之内就会执行死刑。所以,这时候不仅仅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在被宣布执行死刑以后到执行死刑这段时间,这些死刑犯都是很反常的一种状态。

比如说,有些人会开始懊悔,悔恨自己之前犯下的错误,和自己经历的一生,时而大笑,时而哭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是比较差的。而这种状态的人则是需要有人换门看护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防止他们伤害其他犯人。

还有一些人则是会提一些要求,比如说想吃点好吃的,想要见家人,想要梳洗打扮一下。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监狱方面也都会尽量满足。而这种人基本上在要求被满足以后,还是感恩的心态多一些,一般也不会说什么故意去找事之类的。但是,悔恨痛哭那是一定会有的。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人,这些人在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晚上,真的是会大闹特闹,搞得所有人都不得安宁。比如说,有人会容易爆粗口,有人会骂人,甚至还有打人的,这些都是存在的。不过,一般来说,这样的行为也都会被及时制止,并且也会给这些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避免他们的情绪影响其他犯人。有时候也会把他们单独隔离起来,进行特殊看护。

总的来说,大多数死刑犯肯定还是会恐惧的,并且基本都会哭。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一定要遵纪守法,失去自由的日子都不好过,更不用说失去生命了。


趣多金


大多数死刑犯他们在最后一夜都是听天有命,从内心来说,他们剥夺了别人生命,却自己不想死。他们在死前还是老祖宗传下的话:“人之将死言也善,鸟之将死鸣也哀"。



山西杀人犯胡文海的最后一段话:警察:知道为什么逮你吗?胡文海:知道,杀了点人。警察:杀了一点?你杀了十四个!胡文海:不止十四个吧?警察:那你说多少?胡文海:我记着是十七个。警察:死了十四个!胡文海:我不记得还有活的,我都拨拉过,看谁象没死的,就再给两枪。看来那就是没杀净。警察:后悔不后悔?胡文海:咋不后悔?有个娃娃不该杀,人家是串门的。再就是,该杀的没杀净。警察:你知道后果吗?胡文海:知道,知道,我得給人家抵命。

原因是:村支书和村主任,三年挥霍和贪污至少五百万,三个煤矿让他们卖了二个,四百万元被他们瓜分。胡文海和村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检举反映,都石沉大海,官老爷们给尽了白眼。最后有几个人借口吵架,往胡文海头上劈了三铁楸,胡文海被缝了几十针。于是,就产生了报复杀人。

1987年11月16日,上海虹口区东体育会路一家银行储蓄所,一名女职工朱亚娣被于双戈枪杀,这是上海建国以来,第一例持枪抢劫银行杀人案。7天后,于双戈在宁波被抓。(有人说是杭州被抓)三个月以后,于双戈被判死刑。临死前,给他的女朋友蒋佩玲写了一封四十页的遗书,蒋佩玲看后大哭。后来上海滩有一句俏皮话:娶妻要娶蒋佩玲;嫁人要嫁徐根宝,原因是两人都死保于双戈。


湖南常德张君团伙犯案十余起,杀死、杀伤50个人,2000年被警方抓获,2001年被判死刑。张君被抓时,发出象牛一般的吼叫。但是,在临死前却留下了这样的话题:“儿子,我是爸爸。你们可能看到这条录像,也有可能看不到。如果你们看得到的话,你们要记住:千万不要走爸爸着条路,也千万不要作恶,要自食其力,即使别人掉在地下的钱不要捡……不要学爸爸……爸爸其实爱着你们的……"

真是:人之将死言也善,鸟之将死鸣也哀!希望天下无贼,也不需要警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