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以色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王磊vlog


對於沒去過以色列的人,大部分可能還是從新聞了解吧,是不是人物這裡戰火紛飛,甚至還有點神秘?


對於去過以色列的人,會告訴你,這裡很發達,很安全,文化很獨特,也有很多特色的旅遊景點。

如果要說以色列,能夠談太多,還是找重點說吧!

木叔之前在以色列採訪、工作,對當地認知最深的有兩個國際關係層面的問題,大家可以從這些來理解以色列是什麼樣的國家。

1)以色列為啥和歐美關係好?

以色列其實和美國差不多,是個歐美人為主體的移民國家。

猶太人的群體主要分阿什肯納茲和塞法迪,他們都和移民有關,要麼是歐洲,要麼在中東其他地區。此外,以色列建國後歐美移民依然源源不斷,

1947年聯合國分治決議,以色列才得以復國。此前有歐美人逐步向巴勒斯坦移民,開荒、買地建造城市和集體公社,最終定居。

從當年只有80多萬人,發展到如今800萬人,可見移民的力量。

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美國立國差不多,也是很多歐洲移民墾荒拓殖,最終建國,然後在一張白紙上畫最美的圖畫。

所以你在以色列感覺當地很多城市就是歐美風格,這就是移民國家的特色。你問大部分以色列人,他們都會說父母或者祖父母的祖籍來自歐美等地。

2)以色列為啥和俄羅斯關係也很好?

以色列有歐美特色,不等於排斥俄羅斯。甚至被很多俄羅斯人視為獨聯體國家。

以色列復國的很多先賢都來自俄羅斯和東歐地區。也就是前蘇聯的勢力範圍。他們的意識形態和歐美不完全一樣,但是在以色列依然能生活得很好,還創造了獨特的集體農莊制度。

蘇聯解體後,100萬俄羅斯和東歐人來到以色列,更壯大了這些猶太人的實力。

以色列說俄語的人口比例,比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中的11個都要高!俄語是以色列第四大語言,有俄語媒體和俄國人社區。這讓很多俄羅斯人甚至把以色列看成是自己的另一個國家,或者說是獨聯體的一部分。

比如英切爾西俱樂部老闆阿布就是猶太人,去年入籍以色列。


木春山談天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個故事。

薩沙去過世界上很多國家,也曾被反覆檢查過,單獨檢查也有。

然而,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機場,我被盤問滯留了接近一個小時。

原因很簡單,我3年前去過馬來西亞。

誠然,馬來西亞同以色列沒有矛盾,也沒有發生過任何戰爭,甚至不是阿拉伯國家。



但馬來西亞是穆斯林國家,這一點就足夠了。

首先,檢查了我的護照以後,一群安全人員開始用電腦調查我的底細,應該看看我從事什麼工作,什麼信仰,去過哪些國家,會不會是伊斯蘭恐怖分子。

查了應該沒啥問題,卻來個了美女(其實是胖女),反覆盤問我當年去馬來西亞幹嘛。

我說是旅遊,還帶著妻女一起去的,後者也不作罷。


沒多久又換另一個人來問,問題是一樣的。

接著就是檢查。

薩胖其實已經預計到會有問題,這次我去以色列根本沒帶箱子,就一個小包。

包裡面根本沒什麼東西,就幾件衣服,一個筆記本電腦,一個相機。

然而,這個包被反覆檢查,現實過了X光,然後過電子儀器檢查裝置,然後又被打開一件件的翻。



我給媳婦帶的一些小樣化妝品,隨身攜帶的,都被要求扔掉了。

更誇張的是,我買了一些約旦的椰棗,塑料袋包裝,也被挨個戳洞,怕裡面是氣體炸彈。

然後就是檢查人,現實過了掃描全身的機器,然後用手一點點摸(還是的肌肉女摸過,嚇得我),摸了兩邊,最後還不放心,要求脫下鞋子和皮帶仔細檢查。

這樣前後折騰了差不多1個小時,這才放過去了。

說真的,朝鮮平壤機場我都去過,沒見過這麼誇張的檢查。

為啥?

很簡單,因為以色列幾乎可以說是戰區。

當年特拉維夫機場就爆發過大規模恐怖襲擊,人家不得不防。

所以搞了我這麼久,態度很一般,但薩胖也是能理解他們的。

都是工作嗎,也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可以理解。



寫到這裡,我想起去馬來西亞的時候,同行的一位女士被海關解僱攔住索要小費,不給錢不放人過。

這也許就是他們打不過以色列的原因吧。


薩沙


在一般人眼中,以色列非常陌生。他們瞭解的以色列不是恐怖襲擊就是中東戰爭,除了打仗還是打仗。

可戰爭只是以色列的一面,不是以色列的全部,以色列還有好多不為人知的地方,今天就個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

科技巨人以色列。

以色列人口才800萬左右,領土面積1.49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廣州市面積那麼大。人口只有廣州人口的一半。但人口上的"侏儒",卻是個名副其實的科技巨無霸。

以色列建國短短七十來年,已經為人類貢獻了10名諾貝爾獲獎者。

不僅如此,以色列境內還有一個科技人才集中營,這裡人才濟濟,有世界"第二硅谷"美譽。 在這個第二硅谷,聚集了計算機、生命科學、計算科學和電信技術等一系列高科技領域的超世界一流公司。

有了梧桐樹,就會飛來金鳳凰。因為科技研發能力厲害,這裡成了世界互聯網大腕的大本營,雅虎、谷歌、微軟、惠普和英特爾都在這裡安營紮寨建立了研發中心。

書海以色列。

說以色列是書海有兩重含義。一是以色列國家重視教育,二是以色列人愛好學習。

到過以色列的人都知道以色列有兩多,軍人多,名校多,

以色列周圍強敵環伺,被十數倍自己的敵人包圍,他們都想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因此以色列全民皆兵軍人多,打起仗來人人都會扛槍。

除了軍人多,以色列名校也多,因為以色列政府對教育的高額度投入是居世界之最的。

世界上教育投入最多的第一梯隊是美國、瑞典、芬蘭、挪威這些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佔GDP的6%以上。

教育投入的第二梯隊是德國、日本和韓國,他們在教育上的投入佔GDP的4%以上,中國在教育上的投入逐年增長達到了4%.

以色列的教育投入佔GDP的比重是多少呢?說出來嚇人:10%.

有耕耘就會有碩果累累,在世界名校綜合排名 榜上,以色列有七所大學入榜,其中希伯來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榜上有名。

除此之外,以色列的魏茲曼學院,特拉維夫大學,巴伊蘭大學,本古裡安大學,海法大學也都躋身名校之列。

以色列中東一個彈丸小國,能擁有如此多的世界一流大學,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就是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視教育。

以色列法律規定以色列適齡兒童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而且是免費的教育。同時沒有補習班。

與此同時,猶太人本身有愛好學習的傳統。猶太民族數千年來到處漂泊,歷經磨難。

猶太民族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遭人白眼,被人排斥、受人歧視。

猶太人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祖國,沒有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因此猶太人比別的民族更勤奮好學。

在以色列的公園、路邊、海灘甚至是候車室、公交車上,隨處可見埋頭讀書的人,這和我們到處都是看手機的人有的一拼。不過我們這裡不是玩抖音,就是看快手,要麼刷微博,要麼聊微信、吃雞、戰王者榮耀。我們是"遊戲"的海洋,人家是書的海洋。

沙漠奇蹟以色列。

以色列第二任總統魏茨曼有句名言:"只要給我們一碗水,一顆種子,這個民族就能活下去!"

魏茨曼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絕不是信口開河,因為以色列人自信,自強不息,有超強的生存能力。

1948年建國時,一片荒野,伴隨著沙塵暴,以色列幾乎沒有一寸可耕種的土地。

在這裡建國,不被阿拉伯人弄死也會被餓死。

以色列人喊出了"向沙漠要糧食,用糧食保獨立"的口號,他們白手起家,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發達的大腦創造了足夠全國人填飽肚子的麵包和黃油。

曾幾何時,全國一半以上地區屬於典型的乾旱和半乾旱氣候,沙漠覆蓋了大半國土。

而以色列人硬是不服命,不服輸,發名出一套獨特的農業技術,把荒無人煙的沙漠變成了一望無際的綠洲。這就是後來滴灌的雛形,然後慢慢改進,開始探索在沙漠中耕種的辦法。

七十年代,以色列人發明了滴灌,使以色列所有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在以色列,你無論都到哪,到處綠樹成蔭。

在糧食種植、種子培育、生物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研發等方面,以色列處處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為全球農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今天的以色列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還把自己的農產品打入歐盟等奉行最高品質標準的市場。

當中東其它國家抱怨沙漠、鬧饑荒的時候,勤勞智慧的以色列人民卻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個沙漠奇蹟。

你可以對以色列人有偏見,有成見,但你不得不承認,以色列是個發達國家,更不能不承認,以色列的猶太民族是勤勞、勇敢又智慧的民族。


歷來現實


說到以色列就不由自主會想起很多,比如無人機、滴灌、死海等等。這個相隔萬里的地方,於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將無邊荒漠變成處處良田、花海的國度,隨時都在訴說著人定勝天的道理。

總體而言,以色列是個怎樣的國家呢:

  • 第一,小而貧瘠、資源匱乏,自然環境相當惡劣;
  • 第二,中東地區的矛盾焦點所在;
  • 第三,經濟與科技發達世界聞名。

雖然歷史悠久,但以色列的歷史就是一部充滿血淚的悲歌。《聖經》中將巴勒斯坦地區描述為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截然相反——以色列實際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但一半以上是荒漠,除了極少數地中海氣候區,幾乎都是荒漠氣候,終年降雨稀少高溫乾燥,水資源稀缺。

但即便生存環境如此惡劣,以色列還是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經濟與科技發達的國家。而這一切主要依賴於以色列對於人力資源的高度開發。

以色列重教育,四分之一以上勞動力擁有大學學歷,中東十大名校以色列佔了七所。無論是識字率、受教育程度,以色列都位居中東之首世界前列。

因教育對於科技的強力推動,以色列成為中東工業化程度最高、商業環境最佳的地方。以軍工、電子、計算機軟件、醫療、機械、航空等為主的以色列高科技工業聞名於世,競爭力很強。中東地區不乏富庶之地,而以色列卻是唯一一個不依賴石油的,而且以色列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沙特等。


以色列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其農業。可以說以色列的先天環境對農業發展相當不利,然而以色列卻創造了農業奇蹟。

憑藉對水資源的完美利用,今天以色列糧食基本自給自足,還大量出口水果、鮮花、優質種苗與乳製品,牛奶單位產量世界之首,是歐盟第二大鮮切花供應地與最主要園藝植物供應地,被譽為“歐洲冬季廚房”。

小小的以色列,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納斯達克上市的以色列企業僅次於美國與加拿大,不依賴自然資源,其經濟發展水平超過了很多歐洲地區。以色列的確相當令人敬佩,如果要將其擬人化,以色列就像一個生於逆境卻從不服輸,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讓自己奮發向上的人。



澹奕


以色列是世界上非常奇特的一個國家,首先他是世界上領土面積很小的一個國家,但是又被稱為是最小的超級大國。這是因為以色列國雖小,但是它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它的軍事力量在整個世界上也是能夠排名前列的。

以色列之所以擁有這麼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它周邊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以色列作為一個猶太民族為主體的民族,在中東這個地方顯得格外的扎眼,因為中東其他的國家都是阿拉伯民族為主的國家。而猶太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離開了這個地方,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通過聯合國的決議,重新在此地建國,自然讓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感到相當的不滿。

以色列建國第一天起,就處於戰爭狀態,因為阿拉伯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對以色列發動戰爭,當時在阿拉伯人看來,打敗以色列滅掉以色列只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而已。但是,後來的發展卻讓人大跌眼睛,以色列在自己的努力下,同時也在美國的幫助下,一次次的打敗了阿拉伯聯軍,頑強的在中東這個大亂局的地盤上紮下了腳跟。

通過戰爭,以色列鍛鍊了一批大批武裝人員,擁有了世界上幾乎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經濟科技軍事方面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阿拉伯國家在多次打擊以色列無果之下,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分化,真正完全和以色列為敵的國家現在已經很少了。只不過以色列也不敢麻痺大意,因為阿拉伯國家最終妥協,還是因為有美國在背後支持,一旦美國勢力衰弱之後,以色列的境況也不會有多好,所以以色列一直在努力發展自己的軍事和科技力量。

總之以色列能夠在中東這個地方紮下根來,也算得上世界上一個奇蹟,現在以色列的經濟發展相當的不錯,軍事力量在中東乃至世界上都首屈一指。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以色列🇮🇱是亞洲四個發達國家之一,有著“袖珍超級大國”的美譽。自1948年建國之後,歷經五次中東戰爭而屹立不倒、屢戰屢勝,所以更是被冠以“中東小霸王”的稱號!



以色列在常年戰亂的中東地區保持著強大的軍事威懾力。其軍隊擁有梅卡瓦主戰坦克、F16、F35戰鬥機、“海豚”級潛艇、“愛拉特”級護衛艦等大量先進武器裝備。並且其還擁有核武器這個王牌殺手鐧。

梅卡瓦主戰坦克

以色列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眾所周知,猶太人以高智商而聞名於世,愛因斯坦、卡爾·馬克思、弗洛伊德、馬克·扎克伯格等都是猶太人。猶太民族以0.2%的人口拿到了23%的諾貝爾獎。


以色列科研一流,許多國際著名科技企業都在以色列設有研發中心,如微軟、甲骨文、谷歌、蘋果、英特爾。以色列在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數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以色列開發的滴灌技術使得其不僅能做到糧食自給而且還能大規模出口,鮮花、魚類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要知道以色列地處沙漠地區!


以色列雖然人口僅為871萬,國土面積僅2.5萬平方公里,並且地處中東自然、地緣環境惡劣,但是其創造了讓人驚歎的成績!2017年其人均GDP已經高達40270美元。所以我們應當認真學習研究這個最小的“超級大國”。




仲夏輕颺


以色列是不起眼的國家,因為它面積太小,是個彈丸之國;以色列又是了不起的國度,因為它在不毛之地上建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發達王國。

在外漂泊上千年,以色列人卻一直手牽手,心連心,團結如一人。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故土,面對一片戈壁沙灘荒漠,他們沒有心灰意冷,垂頭喪氣,而是煥發出熱情和鬥志,將民族固有的智慧充分發揮出來,找水源,建設施,謀發展,展宏圖,在與周圍國家鬥爭的同時,千方百計搞建設,最終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拔地而起。

以色列深知,要想在敵人環視的地方立足,唯有不斷髮展壯大,讓自己變得無懈可擊。多年來,經濟、軍事、科技等多管齊下,“挑燈夜戰”,“披荊斬棘”,銳意進取,在短短數十年時間,便把原本貧瘠、荒漠化嚴重的荒山野嶺打造成各方面都具先進性的現代化的強國。

如今,雖然不被阿拉伯世界乃至所有伊斯蘭人待見,但只要自己活得有尊嚴、有氣節,就比什麼都強。亞運會、亞足聯等不讓參加,無所謂,與歐洲哥們一起玩,照樣玩得開心自在。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要是周邊阿拉伯國家沒有對以色列構成威脅,最好不要去偷襲人家,雖然襲擊可以起到恫嚇、嚇阻的作用,但同時也加深了彼此間的仇恨,那有何必呢?

如果有朝一日以色列能回到它真正所在的亞洲大家庭,那說明“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它與周圍阿拉伯世界徹底實現了和解。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若此,中東和平就有了盼頭,穩定安定的局面就不再遙遠,人民的幸福便指日可待。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我雖然沒去過號稱“流奶與蜜之地”的以色列,但我的老師在以色列讀的博士,給我們講課的時候,說了他的一些觀感。另外,我還讀過《以色列:謎一般的國家》(楊曼蘇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這本書。
以色列由講希伯來語的猶太族為主體,被稱為“貢獻了聖經的民族”


。這個民族明星璀璨,尤其是會做生意,掌握著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很多財富。

其實很多的少數民族因為各種因素,往往會被多數民族同化。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民族他們雖然散居在各國2000多年,但是依然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依然保持著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等特性。這個民族非常有名,就是猶太民族。猶太人在滅國2000多年後復國,被視為奇蹟。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人的幫助下復國,被稱為“古老而又年輕的民族”。這個中東小國,自從成立就遭到了阿拉伯世界的仇視和圍攻,這就是著名的“阿以衝突”,持續至今。

1950年,以色列宣佈承認新中國。1992年1月,兩國正式建交,以色列在北京設有大使館,在香港、上海、廣州設有總領事館。勤勞的以色列人,經過移民開發,成為發達國家,其滴灌等農業科技大量被我國採用。

以色列這個國家也是軍事強國。這個年輕的國家是在戰爭中成長和強大起來的。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佈立國的第二天,就爆發了與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戰爭。之後,又爆發了四次大規模阿以戰爭,每次戰後,以色列領土都得到擴張。



旅遊觀光業是以色列重要的產業,是全域旅遊和文旅結合的世界級樣板。其優勢在於以色列國內大量而又珍貴的歷史和宗教遺蹟,從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及其他獨立教派)、伊斯蘭教、到巴哈伊教等都有。另外以色列的溫暖氣候和豐富的水利資源也是優勢之一。以色列的觀光業包括了圍繞於聖地的各種歷史和宗教景點,也包括了現代的度假海灘,以及各種考古學觀光、古蹟觀光、以及生態旅遊等特種旅遊。


以色列全境有耶路撒冷區、特拉維夫區、北部區、南部區等地區。我國和大部分建交國家駐以色列大使館駐地都在特拉維夫。


慈善文化研究


猶太人一直宣稱自己的家鄉,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是一個“流著奶和蜜的土地”,然而,瞭解以色列地理環境的人會知道,實際管轄面積僅有25,740平方公里的以色列,2/3的國土是沙漠山地,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量,甚至都不及我國西北地區的降水量多,整個以色列全境總人口,也僅有800多萬。

然而,就是在這一片貧瘠荒漠上,以色列人卻創造了一個令世人驚歎的奇蹟。7000多家高科技公司遍佈以色列,該國擁有的科學家多達3.8萬名,光是這個國家的高科技部門,就貢獻了以色列總就業的10%,每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數量,更是僅次於美國與中國。在貧瘠荒漠上成長起來的以色列,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

以色列地形圖

拋開環境因素不談,以色列人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他們的教育,這個國家的教育,與世界各國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拜雞湯文所賜,關於猶太人的這個習慣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猶太人從小開始學習,那麼身邊必備兩本書,一本是用希伯來文寫成的聖經,一本是記錄了世世代代猶太人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塔木德》,這兩本書籍將伴隨以色列人終身,他們通過反覆閱讀的方式,從這兩本書中獲得智慧與力量。

而且,在以色列人的教育中,擔負最重要教育職責的人是猶太婦女,從祖母到母親,她們都要擔負起教育子孫後代的責任,這種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一直持續至今,作為母親的教育責任,其實主要就是給孩子講述前文中所提到的這兩本書的故事。

以色列領土的擴張

以色列人也非常講究學習儀式,從孩子第1天開始唸書起,父母要給孩子準備新衣服,他們給孩子灌輸上學是一件快樂的事這樣的理念。到了學校以後,孩子的第1堂課是熱烈歡迎新同學,隨後再用蜂蜜寫字母,他們會舔掉自己用蜂蜜所寫的這第1個字,這種教育理念是告訴孩子們,學習是一件甜蜜的事。有了父母老師的引導,以色列人在這種傳統教育的方式下,敢於懷疑並且挑戰真理,這才讓以色列成為一個極具創新力的國家。

耶路撒冷

再來談一談以色列的軍事,猶太人千年流浪、備受欺凌的悲痛歷史,已經深刻的印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以色列人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身邊強敵環伺,所以,以色列形成了一種全民皆兵的氛圍。為了擁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以色列幾乎無所不用其極。

如同世界上大多數尚有野心的小國一樣,以色列實行義務兵役制,所有以色列的青年,必須無條件服兵役,表現最優秀的還將進入軍隊的研發系統;同時,以色列政府在軍隊高科技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以保證以色列軍隊可以在殘酷環境中得以生存。

俯瞰以色列城市

事實也證明了以色列的對於軍隊的這番苦心的重要性,自以色列建國以來,以色列就成為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從1948年第1次中東戰爭以來,在短短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內,以色列就與中東國家爆發了高達5次戰爭,而這5次戰爭,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東國家零頭的以色列,卻都取得了極為輝煌的勝利,並最終奠定了以色列如今的國家地位。以色列用自己的經歷,向我們詮釋瞭如今世界貌似文明、實則弱肉強食真相。


鳶飛九天2018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其建國史就是一部血淚的發展史。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獨立建國,次日,附近的阿拉伯國家便集結軍隊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此後,以色列和附近的阿拉伯國家發生多次衝突,以色列越戰越勇,其逐步控制了約旦河西岸地區。以色列的實際控制面積也隨著四次中東戰爭不斷擴大。因此以色列是典型在炮火中成長起來的城市,以色列還是全球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公民擁有高等教育學歷比例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口預期壽命也位居世界前列。

以色列在1948年獨立初期,可以說是在外交上屢屢受挫,比如遭到鄰國的集體抵制。因此以色列不得不走出中東,他們尤其和美國的關係搞得好,這一境況在1991年馬德里會議後才得以改觀。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的國防力量。以色列實行義務兵役制度,現役部隊約18萬,還有45萬的預備役。而以色列的人口總數約在844萬。大多數以色列人在18歲時都被徵召入伍。而且以色列還據說是中東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但是他們從未公開承認過。以色列的中程導彈技術冠蓋中東地區。而且以色列還擁有海豚級傳統動力潛艇。以色列多年來吃夠了火箭彈的苦頭,因此他們還研發出應對的“鐵穹系統”,用來防禦超低空的火箭炮。

以色列還將最優秀的學生送去學情報,例如8200部隊和Talpiot,這些成員幾乎不用考大學就能直接創業,能力也非凡。摩薩德也是以色列最致命的情報組織之一。1969年,法國總統戴高樂曾禁止以色列代建的導彈快艇運往以色列,而摩薩德活生生將這幾艘快艇偷了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