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宋人,真香

作者香樟樹 博物館丨看展覽 今天


宋人,真香


“香者,知其香、養其德,道也!”


中國的香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經過漢代和西域的貿易交流,以及唐代的全面發展,香文化在兩宋期間達至全盛,形成了一種儒雅的社會風尚。

用香不僅僅侷限於皇宮貴胄,文人雅士乃至市井巷陌,都開始流行,香文化之普及為歷代之首。

宋人吳自牧《夢梁錄》裡記載當時臨安俗諺說:“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是對當時文人生活的形象概括。


好一個“四般閒事”!

從此,香道和花道、茶道、琴、棋、詩、書、畫一起,成為文人雅士之追崇,亦發展到了很高的成就。


宋人,真香


宋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


這些文化盛景,和兩宋經濟之發達、生活之安逸是密不可分的。雖偏安一隅,宋代在航海貿易、工業商賈、科學探索、製造產業等方面卻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經濟總量亦是盛唐的數倍之多。

國富民安是一個因素,皇室及社會對士大夫/文人階層的尊重亦是歷朝未曾有過的,因此文藝盛行、文化昌隆,是自然的結果。

宋代香事之盛,從古代遺存文物中亦可窺得一二:

在描繪汴梁風貌的《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不少與香有關的場景:比如一間香鋪門前立牌大字書寫“劉家上色沉檀楝香”,頗為氣派。

宋人,真香


在《東京夢華錄》也有相關行業的記載:在北宋汴梁,士農工商,各行各業,著裝各有規矩,而香鋪裡的香人則需要戴頂帽、穿披背。

可見,“香人”已經成為一個專門的行當且有自己的行頭——他們包下固定的店鋪,每天去製作香篆模子,按月收取香錢。

《夢梁錄》卷十三,“諸色雜貨”條雲:“且如供香印盤者,各管定鋪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請香錢而已。”

而《武林舊事》中對杭州市井生活的記載也很有趣:南宋臨安的酒樓中,有老婦人專門為客人提供選香燃香的服務,稱為“香婆”。

“有老姬以小爐炷香為供者,謂之香婆。”

可見,香已是宋人生活之必備品,早已走出皇家貴族的府苑,進入尋常百姓人家。此外,“焚香擺案,讀書品茗”的場景,亦見諸於當時的文人畫卷中。

因了這種盛世,很多名人雅士制香、贈香、交流香事,遂成風氣;更有文人將其集結成冊,流傳至今。

例如宋人丁謂的《天香傳》,著重與沉香的品鑑和理論總結;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的《志香》,總結蜀地出產之香品;葉廷珪的《名香譜》和《海錄碎事-香門》、顏持約的《香史》,洪芻的《香譜》,不一而足。

而北宋末年陳敬的《陳氏香譜》,則是集各家之大成,收錄了十一部前人著作,並總結為“香之品、香之異、香之事、香之法”四卷,可謂宋代香道之大觀。此風氣一直延續到明代,之後陸續有相關文集出品。

另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宋人的香事之樂——斗香。

和“鬥茶會”“鬥詩會”如出一轍,斗香會上,文人們亦是用盡解數,將自己最好的私藏香品拿出來,彼此一較高下。

明代《香乘》一書中就專門記載了斗香的熱鬧場面:文人雅士各自攜帶名相,相聚比試,一較高下,叫做“香會”。

“ 韋武間為雅會 , 各攜名香 , 比試優劣 , 曰香會。”

當然,香會亦是一種社交活動,不僅有香,亦少不得茶,酒,詩,書,畫,自然風景 ——這風雅之至的生活,可謂宋代文人的寫照。

在宋代,制香不僅僅是一門雅趣,更是一種身份象徵:名人會自己研究、調製、創新特有的香譜,以獨特香氛昭明自己的品味,即所謂的“私家香”。這些私家香的香譜通常密不外宣。

比如,北宋書法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就自號“香痴”。


宋人,真香


宋 黃庭堅行書君宜帖頁 故宮博物院藏


他自創多種香方,其中以意和香、意可香、深靜香、小宗香最為知名,被稱為“黃太史四香”,均收錄於《陳氏香譜》中。

不過據後人考證,“黃太史四香”並非黃庭堅所創,只是因為與他有關,因此揚名。如:“意和香”,是賈天錫所有,但他以意和香換得黃庭堅作小詩十首;“意可香”,此香初名為“宜愛”,但黃庭堅認為其香殊不凡,所以易名為“意可”;“深靜香”的製作者是歐陽元老,是特別為黃庭堅所制 。

在工商業發達的宋代,制香已成為產業,亦有了品牌的概念。記錄於文字的如廣州的吳家香業,在《坦齋筆衡》中有記載,其揚名於廣州,尤其以龍涎最為出名;而吳氏出品的另一種香方在《陳氏香譜》中亦有收錄。

此外,《陳氏香譜》還記錄了楊古老龍涎香、蘇州王氏幃中香等當時知名的香品。

在香型上,有天然香和合成香之分,而後者更為宋人所喜愛。

宋代陳敬在《香譜》中對合香有解釋:他認為合香的妙處在於將眾多香氛融合為一體,比如最為常見的沉香、檀香,沉香結構頑實且油脂豐富,須將其碎細,易於和其它香氣調和;而檀香木質堅固但性情燥熱,須經多道工序去除燥性才好 。

在調製過程中,更需要講究藥理,藥性不相剋,香氣不相干擾,才可以合成好香。

“合香之法貴於使眾香鹹為一體。麝滋而散,撓之使勻。沉實而腴,碎之使和。檀堅而燥,揉之使膩。比其性,一等其物而高下,如醫者則藥,使氣味各不相掩。”

這般講究,和宋人對柔和之美的欣賞是相輔相成的:單一的香氣過於簡單直接或濃烈刺鼻,需要多種香氣彼此消長、彼此互補,取其幽遠之意境。

合香為古代用香主流,直至明中葉以後,單品香的品鑑才逐漸取而代之。

在諸多合香中,宋人獨偏愛花香,調製花香味的薰衣香,是宋人合香的特色。在陳敬的《陳氏香譜》中,記載有模彷梅花與蘭花香味的薰衣香。

此外,牡丹花,杏花,荼蘼、瑞香、茉莉、梔子花、柚花、桂花, 等等,亦是各領風騷。

所謂“花氣蒸濃古鼎煙,水沉春透露華鮮”,正是對花樣香氛的描繪。明代周嘉冑《香乘》,對歷代合香方的總結收錄,達四百三十七種,六大類,其中一大類就是 “凝合花香”。

宋人,真香


宋人,真香


馬遠《竹澗焚香圖》


說起宋人用香之廣泛,可謂極致:

首先,日常生活起居:穿衣要使用薰衣香,起居臥室甚至臥榻內要使用居室香,香氣須隨四時不同心情不同而變化;生病會採用藥用香,可燻亦可內服。

這種風氣早在唐代已有,並隨鑑真和尚東渡到了日本,日本的貴族們開始學習唐人品香、制香,薰衣香在日本平安時代是比較名貴的香品。

《源氏物語》曾描述,前齋宮入宮時的禮物中“以薰衣香尤為珍稀,乃精研細磨,特別調製之珍品”。

後來,制香之風在日本又經“和風”薰陶,遂發展成今天的“日本香道”。


宋人,真香


宋 李嵩《聽阮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有仕女在一旁焚香


其次,重大宴客場合:所謂“燕集焚香”。宋代竟有提供這一服務的專業機構“四司六局”。

若要大宴賓客,可交給專業的“四司六局”操辦:平常人家,遇到重大禮慶,也可以請他們代辦宴席,豐儉由人。

“常時人戶,每遇禮席,以錢請之,皆可辦也”,“雖廣席盛設,亦可咄嗟辦也”

而“四司六局”中的“香藥局”,就是專門負責辦理香藥的部門,掌管“龍涎、沉腦、清和、清福異香、香疊、香爐、香球”及“裝香簇細灰”等事務,專司香的使用;其收費亦合理,自有一套規矩規程,不會出錯。

宋人用香之普及可見一斑。


宋人,真香


宋 趙佶《聽琴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再者,重大科舉場合:在唐代及宋代,於禮部貢院試進士日,都要設香案於階前,先由主司與舉人對拜,再開始考試。

更甚者,香木建築:這樣的建造習俗的淵源,是和中國古代以木結構建築為主的建築傳統息息相關的。

古代皇室建築會使用西洋杉建造整座宮殿,一方面是由於其杉脂香甜的氣味,另外則是因為杉木是天然的驅蟲材質。

這個習俗從漢代就已經開始流行:例如早前一些出土的漢代墓地,採用“黃腸題湊”—— 即去皮的柏木方材,層層堆疊;開墓後往往香氣迎面,久久不散。

後來的歷朝歷代亦延續此作法:在滿清皇室在承德的夏宮中,其樑柱與牆壁都是西洋杉所製造,而且刻意不上漆,讓木材的芳香能夠直接滲入空氣中。

除了這些“實際”用途,宋人更加將“品香”提升到一種境界,逐漸發展出一套禮儀制式,對品香方法程序皆有所約束。比如,開始是香具準備、埋炭、爐灰造型、置入香品,然後才是品香。


宋人,真香


宋 龍泉窯三足爐 故宮博物院藏


而品香應該連續緩慢感受三次:第一次是驅除雜味,第二次鼻觀,觀想趣味,第三次回味。這樣的程式類似茶道和參禪,已經將“香事”提高至“香道”的高度。

不過,這種過於“規矩”的做法並非為所有文人所欣賞,“隨之所興”是另一類品香的態度,講求的是隨性自然,無拘無束。

不過,無論哪一類品香方法,皆講究“清心,靜心,環境雅緻,意境幽遠,品味高致”——這是宋代文人自身修養的至美之境。

作為品香使用的香器,也就不僅僅侷限於實際的用途,更多的是要表達出主人的品味和情趣。

在這方面,宋人在前人的基礎上亦有開創性的發展:獅子,蓮花, 博山、臥禽、石香鼎等都顯現出更加優美雅緻的造型,常常見諸文人筆端;它們除了用來品香,更多是被文人雅士觀賞和把玩。

宋人稱香器為“出香”,一個“出”字,把薰香的動態加了進來,多了幾分靈動和趣味。

宋代“出香”以瓷為主,這和宋代制瓷工藝的成就密不可分。熟悉宋瓷的人都知道,青色瓷在宋代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天青、卵青、粉青、梅子青、影青等等,皆為上品。

宋人繼承了古人的燒造工藝,進行創新並將瓷器出品品質提升到很高的程度。特別是汝窯的天青色,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潤飽滿,尤其符合宋人清淡雅緻的審美追求。


宋人,真香


宋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故宮博物院藏


從香說開去,可以聯繫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見香在宋人生活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香道”不僅秉承了宋人對世事之美一以貫之的追求,更是那個人文昌隆盛世的見證之一。

參考文獻:

《香識》,揚之水 著,人民美術出版社

《畫堂香事》,孟暉 著,南京大學出版社

《古香遺真:圖說中國古代香文化》,範緯(主編),文物出版社

《香典》(包含《香乘》《香譜》《陳氏香譜》),(明)周嘉胄,(宋)洪芻,(宋)陳敬 撰 / 江俊偉,陳雲軼 譯註,重慶出版社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吳鉤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東京夢華錄注》,(宋)孟元老 撰/鄧之城 注,中華書局

《武林舊事(插圖本)》(宋)周密 著/李小龍、趙銳 評註,中華書局

圖片來自博物館官網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