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微距拍攝為何用小光圈,有不同光圈對比圖嗎?

橙子攝影教程


微距攝影是記錄微小事物的攝影類別,如拍攝昆蟲,花芯或花的局部特寫,水滴露洙等平時人們用肉眼不易觀察清楚事物,近距離的拍攝獲得較淺景深效果來背景虛化突出主體,拍攝微距時鏡頭的焦距一般在100mm左右,已起到了較淺的景深效果,如此時再用大光圈景深就更小。這對拍攝者難度加大,如鏡頭稍微有晃動或風吹草動就很難保證主體清晰,在拍攝距離和鏡頭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只有使用小光圈獲得較大的景深保證主體清晰。








齊文小馬哥


微距攝影為何用小光圈?我想,應該這樣說,沒有硬性規定微距攝影一定要用小光圈。但,微距攝影中使用(中)小光圈的理由是:在充分利用鏡頭的最佳成像光圈(f5.6-16,其中以f8-11為佳)下,尋求景深的最大化。為什麼呢?


1,
要說明這個理由,先簡單的瞭解下微距攝影的3點相關常識。(1)微距攝影的定義:在攝影界,國際公認的說法是,影像比(即放大率1:x)在1:1-1:4左右的攝影都屬於微距攝影。在影像比(放大率)1:X中,左邊的“1”,指的是相機成像的影像大小。右邊的“X”,指的是被攝物體的實際大小。影像比(放大率),就是指相機成像的影像大小和被攝物體實際大小的比率。比方說:影像比(放大率)為1:4,則表示影像大小是被攝物體大小的1/4。


(2)
微距鏡頭在微距拍攝段的拍攝才屬於微距攝影。不同焦距的微距鏡頭有不同的微距拍攝距離段。以佳能百微2代為例。其微距的拍攝距離段在0.31-0.48m之間。在這個微距拍攝距離內進行拍攝,百微2代的影像比(放大率)能達到≥1:3。如下圖例中,百微2代鏡頭上的“放在率和距離刻度”指示窗。
(3)

攝影中的鏡頭拍攝距離,指的是被攝主體到鏡頭焦平面(也叫焦平面,相機頂端的Ф標識)的距離。而不是被攝主體到鏡頭最前端的距離。

2,微距鏡頭在微距拍攝段的景深極為狹窄,可用“薄如層紙”來形容。即使在中小光圈下,景深也是很狹窄,因而景深範圍外的前景,背景均可達到很好的模糊虛化的效果。在微距拍攝中,儘可能的充分利用中小光圈帶來的景深,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微距攝影中使用中小光圈的一個理由。如下圖,百微2代在光圈f7下拍攝的微距片子,景深範圍的狹窄狀況清晰可見。
3,微距鏡頭的特殊構成,在微距拍攝距離段,即使是在中小光圈,都已經能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前景+背景的模糊虛化效果。我們為何要放棄鏡頭成像優質的中小光圈而去使用大光圈呢?這是在微距攝影中,儘量使用中小光圈的另一個理由吧。如下面圖中,均為中小光圈拍攝的微距片子。

4,那麼為什麼會時常的看到有的影友說,微距攝影要用大光圈呢?我想,不外乎二個原因:(1)接觸微距攝影不久的攝影人,誤將近距離拍攝當成了微距攝影。即使在用微距鏡頭拍攝時,也是在拍攝距離上大大的超出了微距拍攝距離段的最遠端(如百微2代的0.48m)情況下,進行所謂的“微距拍攝”。在這種情況下,希望通過大光圈淺景深來達到模糊虛化前後場景物的效果。(2)或者是說這“微距攝影用大光圈”話的“攝影人”自己沒怎麼玩微距攝影,只是錯誤的人云亦云而已。當然,如果是要為了追求特殊的個性化效果,在微距攝影中使用大光圈也是可行的。這與在微距攝影中儘量的使用中小光圈不矛盾的。

(原創圖文,分享實拍感受,如有疑惑請留言。謝謝您的觀看支持與讚賞)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


閒人小攝fjsm


微距攝影,是一門記錄微小事物的攝影門類。

主要特點就是拍攝主體微小,拍攝距離近,背景虛化。

景深三要素:光圈、焦距和拍攝距離。

拍攝微距攝影時:

首先,微距鏡頭的焦距一般在100mm左右,屬於中長焦,起到了較淺的景深效果。

其次,微距拍攝的一大特點就是對焦距離近,進一步讓景深更小。

此時再用大光圈,景深小到幾毫米的範圍內,如果鏡頭稍微晃動,就會拍砸。所以一般建議使用較小光圈。

小光圈的好處

1、獲得較大景深,保證主體清晰。

2、後期處理方便

如果對小光圈的大景深的效果不滿意時,可以通過後期轉換成小景深效果是很簡單的,但反過來就不行了。

3、當你要特意表現小景深時,也支持使用大光圈,但一定要做好防抖、對焦操作。





徐來情緣匯


大家好,我是茶瑜飯候去溜達的老馮。關於網友提問“微距拍攝為何用小光圈,有不同光圈的對比圖嗎”,我來談點自己的看法,並附上一組不同光圈的對比圖。

微距拍攝一個特點是對焦距離近,讓景深更小。如果微距使用大光圈,景深會小到毫米的距離,略有抖動,就可以拍砸了,把微距本應拍清楚的細節拍模糊了,所以才建議使用小光圈的。

我使用佳能5DSR,EF100mm2.8LIS USM,在室內燈光下,光圈優先模式,分別用不同的光圈拍攝一組照片,供大家參考。光圈值標註在照片上了。

期待各位網友的關注,希望能通過這個平臺結識更多的朋友。











茶瑜飯候去溜達


光圈大小的使用與焦段要配合好,焦段越長光圈就越要收小點,拍完後在取景器裡放大看一下,確保被拍攝主體清晰,焦外虛化要適度,如果靜物最好用三角架拍攝。以下是我用佳能新百微拍的,光圈f8左右。








雲軒vision


微距攝影根據畫面需要靈活調整光圈大小,但時刻要注意焦平面,有時候小光圈拍的片子反而沒有大光圈拍的片子畫面好!用好焦平面的話大光圈也能拍出銳利的照片。我這兩張片子第一張用的是大光圈,第二張用的是F8的光圈。光圈大小要為畫面服務,並不是越大或越小最好。




幾檔光圈


微距拍攝,大光圈凸出前景,陽光照耀下玉蘭花苞上的絨毛。拍攝時如果是手持機身,一定要屏住呼吸,夾緊手臂防抖。拍出你想要展示的細節。




豬媽媽555





梧桐樹上的小船


光圈大小決定於景深範圍的長短,比如1/125的速度、光圈是f8和1/60的速度、光圈是f11它們的曝光量是相等的,景深範圍是不一樣的。





周hong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