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寶寶一哭鬧就會找“媽媽”,就算爸爸怎麼哄也“不為所動”,相信這讓許多的爸爸們失落又苦惱。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明明自己每天都會抱寶寶、親寶寶,跟寶寶一起玩,這到底是哪裡出了錯?是不是剛出生的寶寶就不需要爸爸?所以有些寶爸眼見自己搞不懂小寶貝的需求,也哄不住Ta們的哭鬧,覺得男人不懂得怎麼照顧小嬰兒,乾脆就當個“懶爸爸”,其實並不是小寶貝不喜歡爸爸,而是在寶寶出生前,他們就已經和媽媽“共處”了10個月,再加上母乳關係,所以寶寶自然會對媽媽更加依戀。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可是寶爸們也不必因此感到失落,更要積極打造更多與寶寶親密接觸的機會,寶寶便會逐漸習慣爸爸的方式與感覺,所以“不懂寶寶”,絕對不能成為懶惰的藉口,寶寶是夫妻兩人甜蜜的負擔,寶爸們應學會分享和承擔,留給妻子充足的休養時間。

☛爸爸們該怎麼加強自己與寶寶之間的親密關係呢?

1、給寶寶換尿布

寶寶出生後,換尿布就成了最頻繁的事情,寶爸們不妨主動給寶寶換尿布,這是加強父子心理關係的一個好機會,寶爸一開始難免會手忙腳亂,媽媽們也不必及時“救火”,嘗試讓爸爸用他的方式去安撫寶寶。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2、給寶寶洗澡

新生兒小小的、又軟綿綿的,新手爸媽都要花一些時間,才抓到抱寶寶的訣竅;但抱是一回事,幫寶寶洗澡洗頭又是另一回事抱得太緊怕弄疼寶寶,抱得太鬆又怕手滑寶寶掉到水裡,不懂姿勢很容易把水,弄到寶寶的眼睛鼻子.....這些對於新手爸爸來說絕非易事。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3、給新生寶寶做撫觸

新生兒撫觸,可謂是大大增進父子之情的催化劑,與寶寶親密接觸,雙目相對不時的微笑與輕聲話語,都會讓寶寶無比喜悅,並接受爸爸的安撫與親近;不僅如此新生兒撫觸,還能緩解寶寶的腸胃不適,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促進寶寶行為發育、協調能力、自我認知能力、和智力的發展。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4、父子專屬的遊戲

遊戲對孩子的吸引力毋庸置疑,開發幾個父子之間的專屬遊戲,就相當於在寶寶心目中佔據了一塊不可替代的位置。

如果說媽媽是孩子穩定的照顧者和保護者,那麼爸爸就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玩伴和榜樣,孩子需要媽媽帶來的安全感,更需要爸爸帶來的創造力。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父子游戲完全可以根據爸爸和孩子的興趣自己設計,只要用心,哄孩子開心並沒有那麼難,說不定自己玩得比孩子還開心。

男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們在學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到社會上也更容易成功。教育專家們同樣認為,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他們一般會有計劃地培養孩子某些方面的品質,注意發展孩子某些方面的才能,而母親恰恰缺少這些。在開發智力、傳播知識方面,父親的知識面相對要比母親廣博,天文、地理、歷史、生物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能讓孩子眼界更開闊。在培養日常的生活習慣方面,父親更能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對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有研究證明:如果在出生5個月左右,父親經常和嬰兒一起玩,嬰兒的眼睫毛反應會很快,不會出現常見的遲緩現象。這樣,當小蟲或異物接近眼睛的時候,睫毛的反射神經就會立刻作用,擋住對眼睛的攻擊。這種敏捷性一般都是在和爸爸玩耍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如果寶寶與爸爸交流不足,睫毛就不會常常眨動,比較遲鈍,異物就容易進入眼睛裡了。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父親的男子漢硬派作風,彌補了媽媽、女幼兒教師養育、陪護寶寶時缺少的陽剛之氣。當媽媽限於給寶寶講故事、背歌謠的時候,爸爸能夠把腦海裡的探險、狩獵、賽車、奔跑等知識傳授給寶寶,擴大寶寶的知識面。所以,爸爸一定要在寶寶還小的時候就和他們多加親近哦。

寶寶一哭鬧就找媽媽,為什麼不喜歡爸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