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藥品和防護用品需求量激增 價格和質量如何監管


藥品和防護用品需求量激增 價格和質量如何監管

3月2日,工人在位於彭州市的雷鳴服飾有限公司生產民用口罩。彭州市出臺加快防疫物資生產十條措施,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擴能轉產,目前已有47家企業擴能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羅國楊攝(視覺四川)

重點針對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實施監管,堅決保障質量

疫情防控期間,藥品和防護用品需求量激增,如何確保供應、穩定價格、保證質量,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

3月5日,在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十三場)上,省市場監管局、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直面記者提問,回應群眾關切。

加快審批 實行容缺受理過程補充特事特辦

疫情發生後,省藥品監管局第一時間開闢應急審批綠色通道,支持醫藥企業復工復產,助力疫情防控藥品醫療器械供應保障。

“對疫情防控急需藥品、醫療器械實行容缺受理、過程補充、特事特辦。”省藥品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永紅介紹,目前已應急審批新增醫用口罩生產企業9家,新增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4家,口罩、防護服等醫用防護產品審批註冊只需要1天-2天;應急批准4箇中藥製劑,指導企業復產擴產急救藥品。

數據顯示,目前我省涉及疫情防控的33家藥品生產企業、23家醫用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產。

擴大生產的同時,如何保證產品質量?陳永紅表示,省藥品監管局將防控藥品分為血液製品、中藥注射劑、化藥製劑、中藥製劑、中藥飲片5個類別,對所涉及的33家藥品生產企業開展監督檢查;針對社會關注的口罩等防護產品,組織省市縣三級聯動、精準檢查、嚴懲違法,保證質量安全。

加強監管 查辦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用品行為案件299件

“‘兩監管’,就是既要對市場價格監管,又要對質量安全進行監管。”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昌勇表示,其目的就是要維護市場秩序。

全省對防疫物資生產經營者的未明碼標價、價格欺詐、串通漲價、囤積居奇等行為,已發放3萬餘份提醒告誡書,開展1500餘次行政指導、行政約談,立案調查價格違法案件481起,引導1.6萬餘家藥店作出價格承諾。

在質量安全方面,我省重點針對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實施監管,堅決保證質量。“尤其是對普通口罩等防護物資,我們加大了監督抽查和打擊假冒偽劣力度。”宋昌勇說,全省查辦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用品行為案件299件。

市場監管部門下一步將按照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春雷行動2020”,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加強防護物資和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監管,堅決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違法行為,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保障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市場經營戶加快復市,既確保市場安,也確保市場旺。”宋昌勇說,將繼續引導企業開展“保質量、保價格、保供應”活動,確保價格穩定、質量安全、供應充足。(記者 袁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