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2歲識千字,8歲上重點中學的少年天才

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華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魏炳南是一名傷殘軍人,母親曾學梅是一家百貨公司的普通工人。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父母,可魏永康卻創造了“神話”一般的傳奇,為什麼呢?

看看他幼年時的經歷,絕對會震撼到你!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魏永康的母親

魏永康只有兩三個月大的時候,母親曾學梅就開始讀唐詩給他聽,還教他認字,儘管魏永康還不會說話,但是曾學梅的這種早教方式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歲的時候,魏永康就已經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時就基本學完了初中的課程。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家裡人還是把他送進了小學。但是魏永康在小學也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就結束了。

1991年10月,8歲的魏永康通過幾級連跳進入縣重點中學讀書。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報紙刊登魏永康

13歲時,魏永康就考入了湘潭大學物理系,然後順利畢業後。17歲的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碩博連讀


天才少年被退學

就在人們都認為這位創造了無數傳奇的少年前途會一片光明時,這位天才少年被退學了。

獨自一人來到北京後,魏永康就發現自己完全適應不了這裡的生活。

原來,曾學梅認為孩子只要把書讀好了,前途自然就有了。於是,曾學梅就把家裡所有的活都包下了,包括給魏永康洗衣服,洗臉,洗澡,盛飯等等。漸漸地,魏永康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曾雪梅接受採訪

為了讓孩子能安心讀書,曾學梅經常把魏永康關在家裡。有同學打電話找魏永康,曾學梅也會說魏永康不在家,他認為那樣會讓兒子分心。由於長期這樣,魏永康開始不愛跟同學說話,人們漸漸也疏遠了他。與人交往的能力,也成為了魏永康的短板。

突然沒有了母親在身邊,魏永康發現自己連穿衣服都穿不好。有一年冬天,魏永康穿著單衣,踩著拖鞋就跑到了天安門廣場,這讓周圍的路人紛紛投來了詫異的目光 。

在後來,由於自理能力差,以及知識結構不適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退學了。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大起大落後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

被退學之後,魏永康一度十分低迷,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看書、玩電腦,甚至還有過幾次“失蹤”。對於母親,他表示多少有些“怨恨”,因為自己之所以被研究生退學,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跟老師交流少,畢業論文沒有人給指導。這一切,都於母親曾學梅的教育方式有關。

曾學梅也反思起了自己的教育方式,開始經常教魏永康做家務,也鼓勵魏永康多去找同學玩。好在,魏永康並沒有被退學的打擊所擊倒,也積極配合母親,後來他的生活終於能夠自理了。

終於,在母親的鼓勵以及其他人的幫助下,魏永康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家裡來了魏永康知道主動給客人倒茶,晚上回來晚了也會打電話給家裡說明原因。經過不斷努力,魏永康以及能正常生活了。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魏永康娶妻生子

後來魏永康娶妻生子,但他表示自己最想幹的事還是讀書。終於,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魏永康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也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樣的結局已經很美好了。

在生活中,很多少年兒童在小的時候都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雖然不會像《傷仲永》的結局那樣極端,但往往後來就開始趨於平庸。

雖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魏永康的例子告訴我們,家長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妨給孩子送一套《爸媽不是我的傭人》勵志成長書。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這套書適合6-12歲正在上小學的孩子,書中結合精細的插圖和簡單易懂的文字故事,讓孩子在讀課外讀物的過程中輕鬆學到關於自理、自強、樂觀向上的人生道理。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這套書採用多彩的封面印刷,選用更環保,手感更好的輕軟紙張,加上大豆油墨印刷,環保健康而且字跡清晰,不傷眼睛。

書中內容使用圖文並茂的編排方式,讓孩子興趣盎然。增加了主人公的立體形象,讓閱讀更加生動有趣。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在每篇文章最後,都會附有成長箴言,讓孩子讀後有所思,有所想,從而養成良好的品格。

13歲讀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少年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現在全套10本書的價格只有68元,平均一本書不到7塊!對家長來說這些錢也就買幾包煙,或者一盒面膜,但給孩子帶來的是影響一生的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