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書中以20世紀20年代末的軍閥混戰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底層車伕祥子在經歷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後,徹底放棄自我,逐漸走向墮落深淵的故事。

《活著》是餘華的代表作。該書仍然以20世紀作為大時代背景,講述了主人公福貴在經歷了家道敗落、親人相繼死去,最後暮年時只有一隻老牛陪在身邊,但即使這樣,老人依然充滿希望地活著的故事。

兩個故事的主人公,無獨有偶,一個叫祥子,一個叫福貴。兩個作者起名的深意似乎都是希望主人公的一生都能夠像他們的名字一樣,獲得幸福祥和

但諷刺的是,叫祥子的並沒有安詳幸福,叫福貴的也沒有福分貴氣。兩個人卻都在混亂的時代裡,經歷人生的種種磨難。

1、年輕時,一個是為理想奮鬥的青年,一個是混跡於賭場妓院的少爺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駱駝祥子》裡的祥子本是一個善良、健壯的年輕小夥。在這北平城裡,他想買上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那是他為之奮鬥的目標。這個時候的祥子對生活充滿熱情與希望。

可是在他辛辛苦苦買來的第一輛車被大兵搶了去時,他心生怨恨和不滿,他歇斯底里地喊出:“憑什麼?”但即使這樣,祥子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經過幾天的頹廢期,祥子重新振作起來,又開始了自己的漫長攢錢買車路。

《活著》書中的福貴,年輕的時候那可是富貴人家,地主家的少爺,不愁吃喝。可福貴沒什麼遠大理想和抱負,即便娶了年輕漂亮的家珍,福貴也沒丟了自己愛去妓院的癖好。

都說嫖和賭是一家,就像肩膀連著胳膊,分不開的。福貴也沒例外,除了逛妓院福貴還學會了賭,一賭起來便忘了分寸,即使面對懷孕的妻子也毫不理會,甚至因為輸了錢而動手打了家珍。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這兩個人,年輕時一個是社會底層的貧苦百姓,想著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一個是地主家的兒子,從出生起便含了金湯匙,靠著祖輩積攢下來的財富過的逍遙自在。一個善良、樸素、健康,另一個卻吃喝嫖賭、惹事生非。

任誰看來,這兩個人都是不同世界的兩個人,可誰也不曾想到,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背景下,誰都有誰的影子,誰都逃不過命運這個東西兩個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卻在冥冥中有著某種聯繫。

2、命運對兩人開了個玩笑,順便把苦難的種子灑在了兩人身上

祥子一直相信只要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勤奮,再買上一輛車只是時間問題。福貴一直相信家裡的財產足夠他逍遙快活一輩子。可是,命運似乎對他倆開了個玩笑,並把叫做苦難的東西帶給了他倆。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祥子僅存的30塊錢被狡猾的孫偵探搶了去,祥子的清白之身被虎妞騙了去。那個倔強的祥子被眼前這個三十七八長得又難看的虎妞纏上了,自己愣是沒有一點辦法。

懦弱又憋屈的祥子妥協了也認命了,娶了這個老姑娘。本以為會過上安寧的日子,可虎妞帶著未出生的兒子難產死了。

即便丟了車丟了錢,丟了老婆與孩子,苦難兜兜轉轉仍沒有離開祥子,生活反而給了他一記重拳

祥子喜歡的姑娘受不了“白房子”(一種下等妓院)的折磨,逃跑自殺了。在死之前,祥子連心愛人的最後一面也沒見到。

心上人的死,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祥子墮落了。從此,年輕的祥子不再認真地拉車掙錢了,而是學會了嫖和賭,把自己的理想信念統統扔掉了,從一個健康有理想的熱血青年變成了一個墮落、自私、滿身髒病的社會棄兒。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王小波曾說:“活著就是忍受苦難”。祥子受不了這苦難,於是選擇了自我放棄,而福貴卻選擇在歷經苦難之後,平靜坦然地面對生活

福貴自從沾上賭博後,黴運便從沒有離開過他。一夜之間,福貴輸掉了祖上的百年家產,變成了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福貴的爹受不了打擊去世了。老丈人也把自己懷孕的妻子接走了。看著年邁的老孃和年幼的女兒,福貴心裡很不是滋味。心裡那個悔恨啊,可是恨來恨去,還是最恨自己。

為了生活,福貴從一個少爺開始學著如何種好一片莊稼。半年後,家珍帶著兒子有慶回來了,這個家也就團圓了,福貴心想。

哪知道,真正的苦難才剛開始。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家珍回來不久,福貴娘便病倒了。福貴揣著家裡僅有的兩個銀元去請大夫,沒想到中途被抓了壯丁。這一去就是兩年,兩年後福貴死裡逃生,回到了家鄉。孃親已經去世了,女兒也因為大病一場成了啞巴。

但看著一家子再次團員,福貴心裡想只要人活著,這比什麼都強。

苦難可從未離開。平靜的日子過了沒幾年,兒子有慶在學校獻血,抽血過多死了。女兒好不容易找了個好人家沒想到生孩子時難慘死了。妻子家珍終究牽掛兒子女兒,病了不久後也跟著走了。

唯一的女婿在做工時,被兩排水泥板夾死。福貴帶著唯一的外孫,想著從今以後這就是自己的命根。可人算不如天算,外孫苦根最後吃豆子被撐死了。一大家子人,只剩下孤苦無依的福貴了。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這時候死對於福貴來說也許很簡單,但是要堅強地活著卻需要莫大的勇氣。年輕的祥子在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墮落了,吊兒郎當的福貴在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卻與生活握手言歡。

3、當苦難來臨,一個選擇放棄自己,一個選擇勇敢面對

祥子是悲劇的,在時代的背景下,任誰都不能獨善其身。除去時代的因素,祥子悲劇的人生與自己亦有很大的關係。面對苦難時,祥子也曾努力過,掙扎過,可是當接二連三的不幸降臨時,祥子終究沒能戰勝它,他選擇了自我墮落,用最愚蠢的方式與社會抗爭。

反觀福貴,從衣食無憂的少爺淪落到連飯都吃不飽的莊稼漢,福貴沒有一蹶不振。即便面對親人一個一個的離去,福貴依然充滿希望地活著。正如餘華作者本身寫的那樣: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祥子認識到了生活的艱辛與磨難,卻沒能參透生活的本質。不幸的事雖然接踵而至,但是起初即便遇到大兵,祥子也沒丟了性命,反而撿的幾匹駱駝回來。即便與自己不喜歡的虎妞成親,但虎妞確實帶給他家的溫暖。後來遇到曹先生一家,遇到高媽,這些都是祥子的幸運與希望。

可祥子卻忽略了這些生活中的美好,只把生活的不幸全都咽在肚子裡,然後用一種自甘墮落的方式來反抗命運的不公。

福貴也認識到了生活的種種磨難,從輸掉祖上的田產開始,苦難就沒有離開過他。眼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相繼離去,福貴內心也是苦悶的、傷心的。

但生活無論怎樣殘忍對他,他依然堅強,依然勇敢平靜地接受這一切。因為福貴知道他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不離不棄的妻子,有孝順懂事的兒女。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福貴抓住了人生中的每一次幸福時刻,也許對別人來說,福貴一生是悲慘的。但他看清了這生活的本質,從最初地為家人而活到最後的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福貴用一種不悲不喜、不怨不恨的態度與生活交手。

祥子與福貴,本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卻又因為生活在同樣的混亂時代而有著千絲萬縷般的聯繫。兩個人相同的命運卻是不同的結局。

一個行屍走肉般活成了社會的棄兒,一個心平氣和成了垂暮的老者。與其說祥子仍然活著不如說他已經死了,因為沒有靈魂的活著只能是一具會動的軀殼。福貴的活著,乃是看透生活本質,直面苦難的活著。

面對苦難,看透生命的本質,堅強地活著才是一種自我救贖之路

兩個故事,兩個結局,無疑都講著同樣一個道理。面對苦難,我們活著,就應該倔強有尊嚴地認真活著,保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唯有這樣才是對抗苦難最強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