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想起“家家”的高粱饼

想起“家家”的高粱饼

五月阳光灿烂,田野里,高梁蓬勃拨节,空气中流淌着氲氤的气息,我仿佛嗅到一股清新香甜的味道,那是高梁饼的味道,是“家家”做的高梁饼的味道。

我是“家家”带大的孩子,没有爷爷奶奶的我,是在“家家”家里长大的。“家家”一手拉扯我,那时村里人总爱说“外甥外甥,疼大了是外人”,可“家家”待我比亲孙子还亲。

她温暖的怀抱和慈爱的面容,是我童年快乐幸福的源泉,至今回想起来,都有天堂般的感觉。“家家”把所有的关爱给予我,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但当时的生活条件却是清苦的。

想起“家家”的高粱饼

那时,父母每天在外劳作,又有两个小弟弟要照顾,根本无暇顾及我,“家家”心疼不过,就让我到她家里,和她吃住在一起。

“家家”的家是一个大家庭,平常吃饭就有六七口人,又添了我这张小嘴,每天准备一家子的饭菜就更不易了。

那时全家人吃的菜只能靠地里种,遇到蔬菜淡季时就更为艰难,于是晒酱、咸菜就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菜。

但“家家”总能别出心裁,千方百计改善一家人的伙食。

想起“家家”的高粱饼

蕃茄还青青地挂在枝头,“家家”就从菜园里摘下来,切成丝和辣椒一起炒,酸甜脆辣,格外下饭。

地里芝麻长高了,“家家”薅完草,顺便捋一大把芝麻叶带回来,用开水泹了,再洒上香油和盐花,别有一番风味。

削下的冬瓜皮,“家家”舍不得扔,切成细丝用盐腌了,第二餐用辣仔一炒,又是一盘香喷喷的佐饭好菜。

实在没有什么菜可做,“家家”也想方设法照顾我,尽量让我吃饱吃好,或是用鸡蛋炒一碗油盐饭,或是从猪油罐里掏出一大勺平常做菜都舍不得多放的猪油给我拌饭。

想起“家家”的高粱饼

那时候,“家家”小小的厨房是我最神往的地方,仿佛变戏法似的,“家家”总能从她那个万能的厨柜里拿出诱人的吃食。

我印象最深的是童年的一个秋天,金色的阳光洒进“家家”的土屋,我病恹恹地躺在竹椅上,已经好几天头昏脑涨,茶饭不思。

“家家”很着急,变着花样,尽可能做出各种好吃的摆在我面前,可我一点兴趣也没有。

正好“家家”从地里打下一竹筒高粱。在我们那,高梁一般用来喂鸡鸭,很少有人食用。因为壳很难脱去,又没有机器能加工,只能靠人工一点一点的舂。

想起“家家”的高粱饼

那时的我晕乎乎的,只感觉到“家家”在屋前庭院忙碌。

“家家”将一碗热乎乎、红灿灿的饼团端到我眼前,怜爱地望着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尝尝刚做的高梁饼吧。”

一股清香扑鼻,沁人肺腑。我似乎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尝了一口高梁饼,又软又香又甜。顿时,藏在我小小身体里的那个小馋虫又苏醒了。

看着我津津有味的吃相,“家家”锁着的眉头伸展了,满脸慈祥的皱纹由于微笑而更深更密。

长大后,生活一天天改善,各种吃食应有尽有,却再也难以体会到儿时吃着那些粗茶淡饭时的那种香甜,那种乐趣。

也许是生活的充足,使人少了饥饿的体验;也许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令人的味蕾麻木。也许是……

岁月静流,童年的记忆如同金子般深埋在心灵深处,“家家”的高梁饼时常在我的梦里飘香……

关于作者

滠水农夫,黄陂人,70后,出身滠水边农家,在武汉工作,热爱家乡、热爱黄陂,喜好黄陂人文掌故,愿结交家乡志趣贤达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