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新年伊始,全国进入了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战斗中,我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在这场严峻斗争中,长宁团区委向全区团员、青年发起志愿者招募,招募岗位包括专业医护、心理疏导、社区服务、大数据整理、重点人员转送和外语翻译志愿者等。目前,共收到1156条志愿者报名信息,已有728名志愿者参与奋战在疫情的最前沿:


430名专业医护和心理疏导志愿者

由区卫健委统一安排,作为具备专业技能的医务志愿者,支援上海市援鄂医疗队、市区级疾控中心、重点隔离集中点等防控一线。

243名青年志愿者

负责协助社区干部排摸返沪人员情况、楼道、公共设施消毒、送菜、发放通行证、测量体温等工作,守护小区大门防线。累计服务时长近25000小时。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37名外语翻译志愿者

助力长宁区域内外籍人员较多的虹桥街道、天山街道、程家桥街道和周家桥街道,陪同社区居民干部上门,对返沪外籍人员排摸疫情情况提供翻译,发挥中外人员沟通的友谊桥梁作用。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12名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处理志愿者

这支队伍由学校团干部、大队辅导员等青年组成,他们每日负责汇总区域内所有企业、员工及居民上报的2万余条海量数据,更要在短短3个小时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上报并做到“零差错”。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9名“南瓜车”造型师志愿者

为缓解医务人员防控期间的理发难问题,主动请缨为长宁区域内10家医院的328名医务人员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7名重点人员转送志愿者

甘冒风险、勇挑重担,24小时驻扎在区内集中医学观察所,接送和陪护区内重点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在指定医院和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之间来回。在为期10天的志愿者工作中,他们共出车20余次。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年轻的脸庞


疫情当下 医者仁心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来自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95后”团员青年汪阳,小年夜接到医院群里的援鄂医疗队报名通知,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得知可以作为增补队伍去武汉,既紧张又激动的她当场就答应了,为了这身工作服,她觉得义不容辞。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95后”团员青年秦明作为护理界的“新兵”,当年毕业时,他有两个选择,可以去从事健身格斗,也可以从事护理。最后,他选择了能救死扶伤的护理。作为一名团员青年,面对驰援武汉,他也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就为帮助更多的人。


疫情急招 使命担当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00后”大学生夏闻欣参与区疾控中心的重点人员陪护志愿者,谈及为何要来做志愿者,小夏说是受到父亲作为一位投身于防控一线的人民警察的言传身教,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他觉得正是需要志愿者的时候,可以帮助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肯定和全力支持。作为一名“00后”团员青年,使命是一直支撑他完成任务的信念。


为疫情数据“加速前行”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张优悠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主动报名,成为了长宁区大数据处理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累计服务70小时。在岗期间,她主要负责汇总和上报外来人口数据,并进行查重、查错和分析。在面对平时较少接触的工作内容时,她也积极思考,通过笔记的记录,以截屏和标注的方式将步骤程序化并形成了一套《防疫数据汇总操作手册(图解版)》,帮助其他志愿者们更快掌握操作流程的同时提高效率降低出错率。


疫情时刻 人文关怀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疫情当前,长宁区的医务人员始终坚守疫情防护第一线,简单修整自己头发是很多医务工作者的心愿。长宁区领军人才卢鑫所创立的企业“南瓜车”造型了解到这些需求后,造型师志愿者们积极响应,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为此次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理发服务,解决他们的“头等大事”。


上阵母子兵 抗疫心连心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当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避之不及的时候,却有很多人选择勇敢地站出来,新华路街道左家宅居民区有一对特殊的“逆行者”,他们是一对母子。母亲蔡颖报名参加了社区防控志愿者,儿子李采扬是东华大学大一的学生,被母亲的举动所感染一起为社区疫情防控并肩作战。母子二人为居民区电话排摸长租租户信息和录入返沪人员信息,他们互相配合,默契十足,这种战友般的微妙情感将母子的心连在一起,他们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普通人,也是我们坚信终究能打赢这场战役的最坚强的保障!


我志愿 我抗疫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大学生都放弃了自己的寒假生活,积极报名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在华阳路街道有一位吉林大学社工专业的大学生朱寒枫,从年初开始就驻守在社区防控第一线,在工作中他发挥了自己语言上的优势,及时与外籍居民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到目前疫情的情况以及居委会的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插上一把心头“平安锁”。


几十年如一日的公益之路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上海向阳花青年公益社是长宁区一家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在疫情期间,多次向基金会、街道捐款捐物资。负责人孙冰是个热心公益的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本人积极支援一线工作,报名参与仙霞新村街道社区志愿者服务,为社区居民登记、发放口罩,得知虹桥火车站将会有大量入沪人员,又参与到虹桥火车站入户登记工作中。了解到浦东城格工厂正在赶制防护服的任务,迅速集结了一批青年志愿者前往帮忙,投入生产大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孙冰和向阳花公益社的身影,从事公益事业十几年,他始终保持着充满大爱的奉献精神!


自我防护 守望相助

1156、728……长宁这群好青年奋战在战“疫”的最前沿!


在春节期间,得知疫情肆虐,上海长宁区启明青年医生公益发展中心第一时间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筹集捐款58万。为了隔绝疫情的传播,大家都自觉待在家中隔离,互联网成为防控工作的有效抓手,作为一家医疗类社会组织,他们就利用网络,制作了3部疫情防控视频“七步洗手法”“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液”和“肺部保健操”,指导大家在家做好疫情防控的正确方法,缓解、疏导大家对疫情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