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红楼梦》中,“金玉良姻”是薛宝钗有金项圈,“木石前盟”是怎么出来的说法?

君笺雅侃红楼


“木石前盟”是警幻仙界针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所给出的一个说法。而在凡尘世界里的说法是“木石姻缘”。



“木石前盟”是指贾宝玉与林黛玉在投胎之前的一段渊源。林黛玉元是生长在西方灵河岸边的一棵绛珠仙草,为“木”,得到贾宝玉原身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得以幻化成女体,得道成仙,贾宝玉出生之时嘴里所含的“通灵宝玉”,原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所以留下来的一块“顽石”,是“石”,绛珠仙子后随神瑛侍者投入凡尘,以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因此第五回中,贾宝玉在梦游境幻仙界时所听的曲子《终身误》中有“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的语句。



贾宝玉对林黛玉一片痴情,针对着贾府流传的“金玉良缘”提出了“木石姻缘”的说法。第三十六回,一次中午,薛宝钗到怡红院找贾宝玉,贾宝玉正在午睡,袭人有事要出去,就让薛宝钗暂时顶一会班,薛宝钗顺势坐在袭人原先的位置上,替宝玉绣肚兜,刚绣两三针,听到宝玉梦中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我想宝玉大约将自身所佩戴的“金玉良缘”中的“通灵宝玉”看作是“一块顽石”,而“林”字拆开正是两个“木”字。也许当时宝玉只是根据金木水火土而信口胡诌,却暗合了他们前生的真实身份。



总之,“木石前盟”也好,“木石姻缘”也好,都是指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情投意合的感情。


萍风竹雨123


应该是贾宝玉自己内心的表达。


如果说“木石前盟”这种说法,书中似乎只说过一次,就是在《终身误》的那首曲子当中,与金玉良姻同时出现了木石前盟。所谓“前盟”,这肯定是加入了神话的色彩,就是这两人的前生,林黛玉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是“木”,而宝玉是神瑛侍者,也就是“石”。也可以说贾宝玉他说那一块顽石,有很多人说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而那块顽石转化成他佩戴的那一块玉,其实都是一样的。

不过,《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根本不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只有作者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才能说出这个话。本书的主人公贾宝玉,他曾说过类似的话,“木石姻缘”,就是在说梦话的那一次。

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金玉姻缘,我们都知道啦。是指两个人,一个薛宝钗戴着金,一个贾宝玉戴着玉,这两个人将会有一段今世的姻缘。


那么“木石姻缘”怎么来的呢,是贾宝玉自己提出来的。别人都拿他配戴的那块玉来说事,找个配戴金锁的人和他凑成一对儿。这样他心里很着急,因为他心里的林黛玉没有“金”,那只能从名字入手啦。“林”当然是木了,而他自己叫宝玉,宝玉就是“石”啊,这就提出了木石姻缘。

说来有意思,这不就成了“木”与“金”之争了吗?五行上来看就是金克木啊,怎么争。你就不能编个“火”的吗?


三十有五而志于学


宝玉游太虚幻境,有十二舞女唱十二仙曲红楼梦曲,其中〔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在终身误中提及木石前盟。而宝钗一次中午在怡红院绣肚兜,宝玉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木石前盟是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所听,基本是他现实生活中面对宝钗与黛玉时,坚持自己喜欢的林黛玉。玉是他出生含之玉,宝钗有金,被薛姨妈传成金玉良缘。贾宝玉对此传播到耳的话不满,以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认为自己戴的是石头,而林黛玉姓林,取其木,认为是木石姻缘。是两个人没有门第观念只重个人心灵的姻缘,木石不似金玉,门第全无。平凡如木如石,遍地都是,不如金玉可贵。这是贾宝玉不重门第重个人情感的思想意识,突破了家族联姻的思想,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觉知。


青木皮


木石前盟指的是宝黛的前身,宝玉投胎前曾是灵河边上的一块顽石,黛玉的前身是一棵绛珠仙草。顽石对仙草有浇灌之恩,仙草对顽石有还泪之义。宝玉初见林妹妹时,说过一句话:这个妹妹我是见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应了曹公对于木石前盟的交代。


smallorange1


“木石前盟”出自红楼梦十二曲子的《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木石前盟”是宝玉和黛玉的前缘,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宝玉佩戴的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神瑛侍者用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恩,绛珠仙子随着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生的眼泪还他。


绛珠草即是木,木即是黛玉,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如黛玉自白“我不过是个草木之人罢了”。女娲补天所剩顽石化成了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宝玉自白“弟是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所以木石前盟,是林黛玉的前世绛珠仙子和贾宝玉前世神瑛侍者的前世约定。

“金玉良缘”是指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用来借指姻缘前世注定的说法。薛宝钗的金锁是“癞头和尚送的”,上面的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出世所衔的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儿”,薛姨妈说“金锁是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所以特指宝玉和宝钗的婚姻。



书中第36回,宝玉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与“俺只念木石前盟”是相似的。“俺只念木石前盟”是蓦写宝玉婚后所说的话。

象征着封建婚姻的“金玉良缘”和自由恋爱的“木石前盟”,一边金玉,一边木石,双方激烈对抗,寓意“金克木”,最后宝黛爱情以失败告终,黛玉泪尽而逝,宝玉和薛宝钗成亲,但是没有爱情的“金玉良缘”,“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玉悬崖撒手,弃家为僧,宝钗空闺独守,抱恨终身。所谓“金玉良缘”,实际是“金玉成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