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芈月晚年想拉情夫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如何逃过一劫?

z刘红


秦宣太后芈月芈八子,无疑是手腕高超的政治人物,她从楚国嫁与秦惠文王为姬妾,小心翼翼左右逢迎,惠文王嫡子秦武王嬴荡举鼎而死,她与惠文后发动朝臣进行储君之争,争君位也是抢权位,最终儿子昭襄王继位,芈月大权独揽,风头无二。


再坚强的人也有柔软处,强势的芈月在政治上严谨得让对手无机可乘,私生活却一团糟,在历史上有“淫荡”的名声,她与义渠王私通三十几年,朝野尽知,最终吞并了义渠国,可说是为了国家大事,但她对另一情夫魏丑夫的所作所为,却只有男女之情了。


《战国策》记载,魏丑夫是战国时期秦宣太后的男宠,史书对他其他记载也少得可怜,想来应是深宫寂寞的王太后,偶然邂逅一男子,或者是因他才有所长,或者是睹新人如见故人,反正俩人就此好上了,如胶似漆,又是朝野皆知,魏丑夫因此成为宣太后唯一有名字流传的男宠。(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郎情妾意,欢娱苦短,死神不期而至,芈月临死前,交代要魏丑夫陪葬,真正实现生死相随的誓言,魏丑夫听后吓坏了,四处找人帮忙救命,大臣庸芮站了出来,对芈月说,“你觉得人死后是有知觉呢还是无知觉呢”?


不待芈月回答,庸芮又说,“如果是有知觉的,那么到了地下,你就要面临先王对你(养男宠)的责难,自顾不暇,魏丑夫下去也是送死罢了,怎么可能在一起”?“如果人死后是无知的,你又怎么忍心让心爱的人白白送死呢”?这番说词两头堵,芈月也无言辩驳,便取消陪葬的命令。

以今人眼光审视逝去故事,镜古烛今,我是南方鹏,欢迎关注。


南方鹏





可以说啊,中国古代的女性执政者基本上都有情人,而且是执政水平越高,情人越多。吕后,武则天,萧后,盖莫能免。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女性执政者,芈月自然也是有的。

中国古代的女性执政者守寡的时候都比较年轻,芈月守寡的时候不过三十多岁,正式女人最灿烂的,最迷人的时候,当然也是女人最如狼似虎的年纪。

芈月的性格是开放的,更为确切的说,战国时期的中国是个开放的时代,是积极向上的,芈月在和韩国使臣谈话的时候说:我和大王(指秦惠文王)在恩爱的时候,他做在我身上我感觉累,但如果大王趴在我身上,我却很幸福,不感觉压迫,作为一国太后与外国使臣谈话的时候,居然谈论自己的隐私,实在是惊世骇俗。也可见芈月是多么的奔放啊,多么浪漫啊。

至于魏丑夫与芈月关系,发生在芈月的晚年,那时候的芈月已经在后宫颐养天年了,老太后的儿子在自己的培养下成为秦国最伟大的君主,现在的芈月更加需要慰籍和爱护。因此选择一个叫魏丑夫的帅哥陪伴,她的寂寞和孤独让芈月更加离不开这个男人。也许小伙会来事,各个方面都让老太后满意,所以芈月留下遗嘱,我死后,魏丑夫给我殉葬。史载:为我葬,必魏子殉。

大帅哥魏丑得知以后差点吓死。但也只有硬着头皮去找朋友庸芮帮忙说情。庸芮答应帮助魏丑夫。于是亲自去找当朝太后宣太后。二人有着一段精彩对话。

庸芮问芈月。问道:太后,你认为死人有知觉吗?芈月道:大概没有。庸芮道:太后说的不错,既然太后知道人死以后无知觉,那为何让活着的爱人给即将死去的人去殉葬呢?假设死人如果有知觉,先王(惠文王)肯定对太后积怨很深(暗指芈月数次给他带绿帽)。太后故去以后定与先王会面。您还有机会和时间与魏丑夫幽会吗?芈月道:你说的对。史载:宣太后罢令,免魏子殉。

由此可见,芈月还是很理性的,还在想念她的丈夫惠文王。对于庸芮指责,而且是对自己私生活的谴责,芈月没有恼怒,庸芮如此直接,不遮掩,不避讳,谴责芈月的私生活的不检点,放荡,胆子也够大了,而芈月能够淡然处理,坦然接受建议。也是让人钦佩不已。就这一点来看,芈月不愧是女中豪杰。不让须眉。


清水空流


《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有芈太后掌权后养男宠的记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掌权者,她执政之后,在个人问题上是十分开放的。和武则天一样,她也建立了自己的小后宫。



芈月在历史上被称为芈八子,这里姑且叫她“芈月”。与武则天不同的是,她养小白脸不只是看颜值,主要看身体。芈月有一个大臣,因长相丑,被称为魏丑夫,但是其身体强壮,那方面很厉害。晚年的芈月很务实,心想脸好看有什么用?关键是有能力!


于是,魏丑夫就成了芈月的情人,果然,魏丑夫没让芈月失望,服侍得她很开心。慢慢的,芈月开始离不开他了。突然有一天,芈月冒出了个自己死后让魏丑夫陪葬的想法。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魏丑夫,魏丑夫吓得几乎要尿了。

于是,魏丑夫找到一个人,他叫庸芮,是朝中最有威望的大臣之一,也是芈月亲信。庸芮答应帮这个可怜的魏丑夫,于是去找芈月,对她说:“人死后还有知觉吗?”芈月一脸懵逼,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庸芮继续说:“若人死后有知觉,那么你将如何面对先王?你到了地下还有机会和魏丑夫相会吗?若人死后没有知觉,又何苦为难生前的恋人呢?”



芈月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改变了要魏丑夫陪葬的想法。从这件事看出,芈月是一个十分大度,善于纳谏的人。


历史密探


芈月传的最后结局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老年的芈月遇到了和黄歇长得一模一样的魏丑夫,从而将他当做了初恋情人,留在了身边。所以后来有人说芈月是非常爱魏丑夫才想要拉他一起殉葬的,这个说法值得推敲啊。如果说芈月一生真的爱过一个男人的话,绝对不是黄歇也不是魏丑夫,而是他的结发夫君嬴驷。

理由就是为了嬴驷的江山和他们的儿子,他愿意亲自诱杀陪伴了自己30年的义渠王,并且狠心把自己和义渠王的两个孩子统统杀了,从而一举灭了义渠。母性和江山之间的明确选择,自古以来柔弱的母亲们少有人做到这点,芈月对秦国的功绩绝对不比张仪、司马错这些名臣要小。

当然嬴驷也是一个值得芈月去爱的男人,他知人善任,连外国的大臣都敢重用,是一个大度的明君,也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男人。芈月是一个铁血女子,她的智谋胆略和她的风流史一并被计入史册,说到芈月的男人们,黄歇根本扯不上关系,但是魏丑夫绝对是绕不开的。

魏丑夫本是一名大臣,当然没有黄轩这张好皮相,乃是一个相貌丑陋的粗矿男子,所以被人称为丑夫,真正的名字倒被人遗忘了。芈月也不知为何和他好上了,在芈月的晚年生活之中独得这位太后的喜爱。

魏丑夫还想指望着芈月升官发财,岂料年老的芈月已经开始惦记着自己的身后事,想着死了之后将这个平生最宠的男人带到地下去。魏丑夫当时还年轻气壮,听到这个消息腿都打颤,还好他认识了一个颇有谋略的好友庸芮,连忙去找庸芮帮忙。

庸芮拜见了芈月,开门见山说了这件事情。庸芮列出两条魏丑夫不该殉葬的理由。第一,人死后如果没有知觉没有来生,活人给死人殉葬不合情理;第二,如果人死后有知觉有来生,芈月下去之后要面对自己的丈夫嬴驷,还要带着自己的小情人,嬴驷肯定是要不高兴的,芈月如何处理这样的多角恋关系呢?芈月听了觉得没错,就将魏丑夫的殉葬给免了。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大秦帝国里面的芈八子,尽管温良恭俭让一样没占上,也不符合儒家要求的贤德形象。甚至还充满权利欲比如给家人讨爵,还有点色色的,但是要比芈月传的白莲花更加贴合历史形象。还有就是魏丑夫设套路傍富婆和嬴稷使小性子膈应芈月的桥段,真实恰如其分,十分精彩。


木剑温不胜


芈月,即芈八子,是一个传奇女子。有多传奇呢?历史上诸如吕雉、武则天、慈禧等人都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威风八面。殊不知,这太后的称谓是从芈月才开始的,换句话说,芈月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女子。芈月和其他太后一样,既嗜权又嗜色,一生有很多男宠,其中以魏丑夫最为得宠。芈月晚年想让魏丑夫随从自己殉葬,那么魏丑夫是如何应对的呢?

芈月是秦国大名鼎鼎秦惠文王的妃子,而秦国正是在秦惠文王时期才开始在列国中突起,弃候称王的。惠文王不会想到,自己的妻子芈月也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什么这样讲呢?

惠文王有两个妃子,一个是惠文后,正牌皇后,魏国人。一个是芈八子,楚国人。而楚国人尚武,女子巾帼不让须眉,芈月自然也不是个温柔贤惠之女,相反的,行为颇为豪放。有多豪放呢?

芈月当了太后之后,大权独揽。当时楚国攻打韩国,包围了韩国的雍氏,双方僵持了半年时间,韩国困窘,于是派尚靳出使秦国寻求援助。尚靳急匆匆的赶到秦国,直接向芈月进言,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试图说服芈月。芈月却不为所动,她讲了一个很简单但很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

芈月说:当初我和惠文王恩爱时,大王将一条大腿压到我的身上,我感到承受不了。后来,大王将全身都压到我身上时,我就不感到难受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我感觉比较舒服。你们的战事也是一样的道理,秦国想要救援韩国,无兵无粮怎么救?况且救援每天要耗费的钱粮数以万计,这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

芈月讲的道理很明白,但是打的比方确实不雅,而且当时的场合还是两国正式交流,如此豪放的谈判,难怪诸国轻视秦风野蛮。芈月当然不是光嘴上说说,她不但嘴上轻浮,行动上更是让人感到震惊。怎么说呢?

惠文王在位时,芈月知道秦风野蛮,所以惠文王不管和谁姻亲,她都无法阻止。但是等惠文王归天,自己的儿子嬴稷即位,谁都管不了她了。而芈月之狠,狠出了高度,有多高呢?

嬴稷即位时年仅十九岁,而他的上位是靠母亲芈月和舅舅魏冉的扶持,因此嬴稷初立时,朝廷大权主要操纵在芈月和魏冉手中。先期秦国北部的义渠屡次侵犯秦境,被惠文王打残,虽然残了,但仍然有一定的实力。

等到嬴稷即位,义渠王前来朝贺,芈月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她做了一个决定。什么决定呢?芈月以色相诱引义渠王,两人私通,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当然了芈月牺牲色相不是白牺牲的,她一直在等待复仇。

后来,经过观察,芈月看出义渠国内局势混乱,于是和儿子嬴稷商议,再次召义渠王入秦。义渠王来了之后,芈月将他诛杀于甘泉宫。随之发动秦国军队攻伐义渠,义渠遭到灭国。

义渠王死后,芈月又找了很多男宠,其中最喜爱的男宠是魏丑夫。魏无知小心翼翼的伺候芈月,没想到在芈月晚年,却差点被芈月所算计。怎么回事呢?

芈月年老色衰,感到时日无多,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让自己生前最宠爱的男宠魏丑夫到时候为自己陪葬。她觉得魏丑夫会很高兴,能生死相依的追随太后是某大的荣耀,谁知道魏丑夫听说消息后差点吓死。

为了保命,魏丑夫赶快找到能言善辩的大臣庸芮,让庸芮救自己一命。庸芮找到芈月,对芈月说:太后觉得人死后有直觉吗?芈月说:没有。庸芮说:既然太后知道人死后没有直觉,为什么要置自己心爱的人于死地呢?如果人死后有直觉,那么先王早就对您恨之入骨,因为你给他带了太多绿帽子。到时你辩解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和爱人在地下继续私会呢?

芈月被庸芮说的哑口无言,只得取消了这项旨令。就这样,魏丑夫靠庸芮大胆之言而免遭殉葬之祸,成功逃得一命。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芈月是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并且称太后的传奇女人,其一生有许多男宠。尤其钟爱魏丑夫。为了死后也能和魏丑夫私会,她下令让魏丑夫殉葬。后经过大臣庸芮的劝谏,放弃了这一打算。看来,太后的小白脸不好当呀,你说呢?


每日趣评


秦宣太后芈八子,最近几年因《芈月传》为人们所熟知。芈月是秦惠文王的妾,秦昭襄王的母亲。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人,太后的称呼就是从她开始的。

芈月也是历史上类似于武则天一样的拥有极大权力的女性,在秦昭襄王即位之初,芈月作为太后长期执政。执政期间靠着手腕稳定了国内,同时通过色诱杀了义渠国的国王,灭了义渠国,消除了秦国西部的隐患,为后来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作为一个女性政治家,芈月做的是相当成功了,但在为人妻为人母上,她的做法被很多人都不赞同。最著名的就是她养的情夫魏丑夫,她对魏丑夫真的是十分宠爱了,甚至要在死后要求魏丑夫为她陪葬,死后也要陪着她。

但最终她放弃了这个想法,这要感谢庸芮了,庸芮是当时秦国的大臣,当时魏丑夫听说芈月要让自己死后陪葬就特别害怕,于是就找庸芮去游说,庸芮去找芈月先问她人死后是否能感知世上之事,芈月回答不能,于是庸芮就说如果不能感知世上之事,为何要让自己心爱的人陪葬呢,再说了如果能感知的话,那亲惠文王知道了世上之事必会找太后的麻烦,到时候太后还哪顾得上魏丑夫啊。一听这话,芈月果断的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我想可能还是庸芮后来搬出了亲惠文王才镇住了芈月,古时候的人说不迷信多多少少都是有一点的,对于死去的人有着很强的敬畏,一听庸芮说的这话,芈月哪还敢让魏丑夫陪葬啊。


夜深闲话


史书上关于芈八子(芈月)的记载只有区区几百字,但就这几百字却勾勒出了一个生猛、专权、好色、雄才大略的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太后”的女人,远比《芈月传》中白莲花式的塑造要鲜活得多,震撼得多。

芈八子是楚国王族出身,成为秦宣太后前,人生颇为波澜。她是以陪嫁的身份与姐姐芈姝一起嫁入秦国后宫的。起初,她只是秦惠文王的外藩姬妾,“八子”正是她在秦后宫的封号,当时秦后宫分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由此可见,她在后宫的地位不算高,秦惠文王也未必多宠幸她。

但她有一点很幸运,为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嬴稷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嬴稷继位成为秦昭襄王的过程十分地曲折,极具戏剧性。

秦惠文王死后,继位的本是惠文王的长子嬴荡,此人就是结局很悲催、很荒诞的秦武王。嬴荡继位后,芈八子和嬴稷的处境很糟糕,他们母子二人被发配到燕国当了人质。这种情况,没有上天格外垂青,能好好活下去就算幸事,至于一朝成秦王则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然而,历史的幸运儿注定是上天的宠儿,传奇人物向来是历经磨难,突然拨云见天。

谁能想到秦武王赢荡在玩举鼎游戏的时候,举着举着居然就把自个给举死了,而且连个儿子也没留下。

上天恩赐的机会就这么来了。

得知秦武王举鼎而亡,秦国大乱后,燕国抱着乱上添乱的想法,很是时候地把芈八子母子送还了秦国。

无疑,乱局之下,谁能力挽狂澜,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芈八子就是在这个时候走上秦国朝堂的,她联合在秦国做官,同父异母的弟弟魏冉,以雷霆手段诛杀了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驱逐了武王后,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朝中诸公。


因为争得君位的秦昭襄王年幼,芈八子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宰朝政的太后。

跟后世的吕后、武则天、慈禧比,芈八子上位之戏剧、之凶险、之惊心动魄,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要论历史机遇、历史功业,吕后上位是乱政,慈禧垂帘是腐政,似乎只有武则天可以跟秦宣太后芈八子比一比,但在承前启后这一点上,似乎还是芈八子更站上风。

芈八子老公秦惠文王是第一个敢称王的秦国国君,秦武王短暂过渡后,秦宣太后芈八子主宰秦国三十六年,值得一提的是,白起就是在这期间大放异彩的,可以说,秦王的强势崛起正是从这个女人开始的。

以上如果说是承前的话,那启后的色彩更浓烈,秦昭襄王向后传了三世,便出现了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也就是说秦宣太后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简单地了解过秦宣太后芈八子的概况后,咱们该来聊聊她的生猛以及性情了。

之所以说这个女人在历史上很鲜活,那是因为对她寥寥数百字的记述中,其生猛以及性情竟占了主要内容。与那些私生活不堪入目的后世掌权太后们还不同,秦宣太后在这方面虽然也很乱,但她乱得十分地厚重。

朝下聊,相信大家伙能感觉到这一点。

历史上秦宣太后的生猛事迹大概有这么三件,咱们逐个来聊一下。

第一件,朝堂之上,以房事为喻论纵横之道。

韩国雍氏城遭楚国围困时,韩襄王派众多使者向秦国求救,在这些使者中,秦宣太后觉得韩使尚靳说的还有些道理,于是接见了他。

接着就出现了让历史惊愕的一幕,秦宣太后在朝堂上竟拿自己与秦惠王的房事,论起了秦国对出兵救韩的态度,她对韩使尚靳说,我服侍惠王时,惠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倦不能支撑,当他整个人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感觉不到沉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对我来说比较舒服。秦国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食不多,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银两,如果不让我舒服,不让我得到好处,这事恐怕也会让秦国感到疲不可支,你说呢?

敢在朝堂上这么说,真是非凡之人有非常真性情啊!

第二件,不惜私通生子,诱杀义渠王,为秦国除边患。

义渠是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武装部落,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秦宣太后为稳住此人,竟用自己的风韵美色将其诱去了后宫,然后就是私通,送上风月囚笼。

更狠的是,在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后,秦宣太后便定下了诱杀义渠王,功灭义渠的计谋。公元前272年,义渠王被成功诱来秦国,跟着便命丧甘泉宫,而那两个私通生下的孩子也被同时杀掉了。

诱杀成功后,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可见这女人有多么的杀伐果断。

第三件,明令要情人殉葬,但经规劝又放弃恶念。

这件事便是这个问题提及的,它不是野史,而是明确记载在了《战国策·秦策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章》中。

原文很精彩——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这件事最能反映秦宣太后的生猛真性情,与此同时也能反映出这个女人虽杀伐果断,但也不做无故作恶。

魏丑夫是秦宣太后晚年失权后豢养的一名男宠,这种闺中秘事按理不应该被披露出来,但怎奈秦宣太后是生猛真性情的女人,要男宠殉葬,她居然颁布明令。

完全就是生猛的人生无需掩饰,更无需解释的范儿。

透过字里行间,男宠魏丑夫是个什么样的人,隐隐应该能感觉到。照现在的说法,应该就是个傍富婆的趋炎附势之徒。

所以当得知自己被宠爱的小命要玩完的时候,他不可能有任何殉情的想法,只会想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这家伙很幸运,找来的救命之人是个劝导人的高手,也就是文中的庸芮。

庸芮劝导秦宣太后的这段对话极其精彩,不仅呈现出了庸芮的高情商,也彰显出了秦宣太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庸芮上来没有生硬地劝秦宣太后放弃这个想法,而是高明地玩起了循序渐进。他先问秦宣太后,人死后有知觉吗?

注意秦宣太后的回答,她说,没有。

在那个崇尚鬼神的时代,这样的回答不仅难得,更能看出秦宣太后的境界,历经世事沧桑,这是个已到超脱境界的女人。

得到这个回答,庸芮跟着就说了,既然死后无知觉,为何还要让生前所爱之人去白白送死呢?

这话在丧心病狂的权力女人那里可能不奏效,但秦宣太后没有打断他的话,足以证明她还是一个有温度、有真挚情感的女人,让魏丑夫殉葬不是因为丧心病狂,而是因为爱,因为这个男宠是她晚年的情感寄托。

见秦宣太后没有打断自己,庸芮接着又跟上了一句话,他说,如果人死后有知觉,先王地下有知必定会怨恨你,到时候你补救都来不及,又怎能顾及到魏丑夫呢?

很明显,庸芮深知秦宣太后是个有良知、有惭愧之心的女人,否则这话能激怒她。

然而,秦宣太后在听了这番话后,最终的态度是,善。

聊这一段故事,很多人都说庸芮很高明,但没有秦宣太后人性的光辉尚在,再高明恐怕也是枉然。

所以说,救下魏丑夫是庸芮,更是宠幸他的那个女人。


黑句本


秦宣太后想拉魏丑夫殉葬,魏丑夫用其死去的丈夫秦惠文王吓唬她,中断了她的念头。

首先要说明,芈月这个称呼,是电视剧《芈月传》虚构的。这位历史人物真实的称呼,一般叫芈八子或秦宣太后,是秦国惠文王的小老婆。她是楚国宗室,但很可能是比较偏的宗室,不是如电视剧说的为楚威王的女儿,楚怀王的妹妹。在秦国,她的地位原本不算太高。但是她的儿子秦昭襄王继位后,依靠芈八子的兄弟们扫荡了其他争夺王位的竞争者。芈八子也因此成为了秦国至高无上的存在,直到她亲儿子秦昭襄王用范蠡的计策打翻老妈、舅舅,夺取主导权。

芈八子是一位非常豪放的奇女子,曾经亲自出马施展美人计,用肉体迷惑义渠国的首领。当韩国向秦国求援时,芈八子还曾拿自己昔日和秦惠文王在床上肉搏的事情作为例子,表示你们向我们求援,必须“给好处”。

这样一个豪放太后,在老公去世,自己成为秦朝实际上当权者的时候,如同历史上的大部分君王一样,荒淫好色。她的男宠中最漂亮的一个是美男子魏丑夫。所以在芈八子得病快死时,她留下命令,如果死了,就要用魏丑夫殉葬。

魏丑夫听到这话可慌了。我陪芈八子太后玩玩,只是为了博取富贵。牺牲肉体和精神倒也罢了,要是为此把命都赔进去了,那可太亏了!

幸亏魏丑夫有个朋友叫庸芮,很是聪明,就去问太后说:您觉得,人死了还有没有知觉、灵魂呢?

太后说:大概没有吧?

庸芮说:对啊,既然太后您如此英明,知道人死了没有知觉,那还何必为了无知的死者,就把您生前喜爱的情人给杀死殉葬呢?再说,如果死者有知的话,咱们先王秦惠文王对您的所作所为,只怕早已忍无可忍。您死后,在先王面前接受调教惩罚怕是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把殉葬的魏丑夫如何办理呢?

这样一来,太后明白自己的荒谬之处,于是停止了这道命令。

其实,庸芮的逻辑非常简单:太后您和魏丑夫之间那事儿,本来就是非法的,活着趁先王不在,胡搞一阵也就得了,死了就别老惦记着了。

这其实和那些偷偷勾搭已婚富婆的小白脸,捞够了之后,用对方丈夫来吓唬终止关系如出一辙。


巴山夜雨涮锅


历史上的宣太后芈氏(芈月为虚构名)作风非常豪放,虽然和屈原、黄歇并无交集,但是和义渠王、魏丑夫却有关系。宣太后在做太后的时候,就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后来还借此诱杀义渠王,吞并了义渠。这为国捐躯的精神实在可嘉。而且还会说荤 段子,韩国使者来请求秦国发兵救援,宣太后就用和当年和秦惠王的体位比喻,说先王把腿压在我身上我受不了,但是整个身体压上来我就很舒服了。

和使者都能讲黄 色 笑话,平时行为可想而知。义渠王死后,她又养了一个叫魏丑夫的男宠。魏丑夫虽然名字丑,但人不丑, 《芈月传》里的演员是黄轩。宣太后病重时还想要魏丑夫为她殉葬,魏丑夫的朋友庸芮就出面游说,问太后人死了还知道生前的事吗?太后说不知道。庸芮说既然不知道那为什么还要把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呢?如果知道的话,那先王不是把太后恨之入骨了?还怎么能把魏丑夫带下去?

一番话说得宣太后无言以对,最终没有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


林屋公子


芈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心计的政治女强人!

芈月原本是楚国的贵族之后,但是到了芈月这一代人便早已经没落。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芈月作为秦楚联姻的和亲公主嫁到了秦国,嫁给了秦惠文王嬴驷为姬妾,人称芈八子。年轻貌美的芈月深具楚国女子温柔细腻的皮肤和性格,一下子便俘获了有虎狼之称的秦国国君赢驷。但是芈月又不单纯的只有南方女子的温润柔情。更具有一颗善于谋略、察言观色的心。

秦惠文王嬴驷去世之后。继承秦国国君之位的是秦武王嬴荡。秦武王嬴荡生就一副硬汉形象,孔武有力,崇尚武功,养了一批大力士。此时的秦国已经成为了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于是秦武王嬴荡率领秦国军队前往东周国都。想要问鼎中原。给周王室施加压力,同时彰显秦国的势力。



面对象征天下九州的九鼎。秦武王嬴荡非要逞匹夫之勇,想要举鼎示威,但是象征天下九州的距离重有千斤。秦武王嬴荡耗尽全身力气勉强将巨鼎举起。但随之距离轰然落下严重震伤了秦武王嬴荡。随后不久,秦武王嬴荡便重伤身亡。可是秦武王嬴荡去世时尚无子嗣。因此秦国再次陷入争权的动乱时期。


随后在芈月和其弟魏冉的努力下,芈月的儿子嬴稷顺利的登上了秦国国君的位置。芈月也名正言顺的当上了宣太后。由于此时的嬴稷尚且年幼,芈月开始了临朝主政的时期。而其弟弟魏冉也当上了秦国大良造,也就是秦国的宰相。辅佐其姐姐芈月和其年幼的外甥儿嬴稷治理秦国。后来长大成年后的秦昭襄王嬴稷收回宣太后和其舅舅、兄弟们的权力,秦昭襄王嬴稷正式开始亲政。

宣太后不仅权利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权势欲望极强的宣太后在其丈夫秦惠文王嬴驷去世时尚且年轻。不忍孤苦伶仃的后宫生活守活寡的芈月宣太后,在自己的丈夫赢驷去世之后,豢养起了面首供自己淫乐。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魏丑夫。



相传这魏丑夫长的十分标致,唇红齿白,面容姣好。且身材修长,因此深得宣太后的喜爱和宠幸。晚年的宣太后在后宫之中不愿接近任何人。只许魏丑夫一个人服侍自己。后来宣太后芈月自感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将年纪轻轻的魏丑夫叫到自己跟前。心平气和的跟魏丑夫说道:“丑夫,我一直以来十分喜爱你,现在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想要在自己百年之后令你陪葬,这样你我就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相依相伴,寻欢作乐。”


听到这里魏丑夫吓得浑身直冒冷汗,不知该怎么应答。魏丑夫毕竟尚且年纪轻轻,并不甘心就此给宣太后殉葬。但是魏丑夫又不敢多言。只是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宣太后的眼睛。静静的等待着宣太后发话。

宣太后闭上了眼睛,接着说道:“我还是不用你殉葬了吧,毕竟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应该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倘若另外一个世界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那么先王赢驷恐怕早已经恨透了我。又何必让你给一个死人殉葬呢?”

就这样宣太后放弃了让自己宠幸的面首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