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吃了發物,我的類風溼反覆了”,果真如此嗎?


“吃了發物,我的類風溼反覆了”,果真如此嗎?


Q:“韋大夫,我的手指(關節)又腫了,晨僵的厲害,肯定是前天嘴饞吃海鮮的原因,快幫我看看吧。”


A:“吳阿姨,您都吃了什麼海鮮呢?”


Q:“韋大夫,我吃了幾個蝦,吃了些魚,之前我感覺手指(關節)都好了,我聽別人說得了類風溼不能吃發物。”


看到這,你是不是也覺得吳阿姨是因為吃海鮮導致病情加重呢?其實,這也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最關心的一類問題,得了類風溼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多吃什麼有助於控制病情,少吃什麼可以延緩病情?“發物”會加重類風溼關節炎病情嗎?

“吃了發物,我的類風溼反覆了”,果真如此嗎?


這些問題該怎麼回答,讓很多風溼科醫生也一頭霧水,似乎不能吃,又好像能吃,但都缺少證據支持。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發物”是什麼?網上關於“發物”的解釋很多,概括地說,“發物”應該是一類富含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或在口感、氣味上具有一定刺激性的食物。這類食物容易讓人出現上火、口舌生瘡、便秘等生理病理變化,甚至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這類食物種類繁多,如海鮮、牛羊肉、狗肉、雞鴨蛋、韭菜、蔥薑蒜、酒類、蘑菇等都是常見“發物”。

“吃了發物,我的類風溼反覆了”,果真如此嗎?

我國傳統習俗中,也有得了皮膚病、瘡瘍病、外傷性疾病的患者不能吃“發物”的說法,其中有的已經得到了現代醫學的證實,如過敏性哮喘的患者儘量不吃雞蛋、鴨蛋、海鮮等異種蛋白,銀屑病患者應戒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等。由此可見,發物禁忌在疾病治療及飲食養生中確實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發物”在這些疾病中多扮演疾病誘發因素的角色,即屬病因中的飲食因素。

“吃了發物,我的類風溼反覆了”,果真如此嗎?

那麼類風溼關節炎發病是否也存在飲食因素呢?


就目前研究結果而言,類風溼關節炎發病更多與遺傳、環境、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關,而與飲食並無直接關聯。因此,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日常飲食並無特殊要求,也就說可以吃“發物”。部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甚至還應多進食“發物”,如處於病情活動期,炎症程度較重,身體處於消耗狀態,多合併貧血、低蛋白血癥,此時需要增加蛋白質、脂肪、糖分等營養物質的攝入,如魚肉、蝦、瘦肉、牛奶、雞蛋等。


長期口服激素,或合併有骨質疏鬆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飲食中需要增加鈣劑的補充,如蝦皮、骨頭湯等。目前備受推崇適合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地中海飲食也包括海鮮、牛肉、乳製品、酒類等“發物”,但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降低類風溼關節炎整體病情活動度。

那麼使吳阿姨病情加重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們客觀想一下,如果類風溼關節炎病情真的穩定,因為吃海鮮就導致病情加重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其實,吳阿姨說自己的類風溼關節炎好了,是因為她之前接受了關節腔注射藥物治療暫時感覺關節不疼了,但實際上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症指標並沒有正常,病情依舊處於活動期,一旦藥效消失關節疼痛會再次出現,並不是因為吃海鮮才導致病情加重。


“發物”沒有明確的概念,且種類繁多,包含多種食物,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對於“發物”不存在絕對禁忌,“發物”對類風溼關節炎病情活動度的影響很小。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能否進食“發物”更多應取決於個人體質與身體狀況,如是否患有與飲食因素關係密切的疾病,糖尿病、高尿酸症、痛風、高脂血症等。


“吃了發物,我的類風溼反覆了”,果真如此嗎?

如有異議 聯繫刪除

“吃了發物,我的類風溼反覆了”,果真如此嗎?


大家好,我是韋尼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請大家持續關注我,我會每週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知識。如有疑問,歡迎大家在後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