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红色头雁”助复产

九江新闻网讯(钟晖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谢雯)看住了疫线滚动的“车轮子”,转战春耕生产的“菜篮子”,又忙于丰富村民的“钱袋子”……疫情发生以来,修水县一群“红色头雁”奔波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尽心尽力守护父老乡亲康宁,尽职尽责谋划兴村富民之道。

让机器响起来,村民就业有盼头。“哒哒哒……”2月27日,修水县四都镇诚恩内衣扶贫车间内机声不辍,村民们戴着口罩,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当地政府下发复工复产通知后,石坵村党支部书记聂云华第一时间联系企业负责人,带其办理相关手续,并主动当起“红娘”,搭建企业用工需求和待业村民双向供需渠道,让扶贫车间及时恢复了生产。“没有聂书记的帮助,我们还指不定什么时候开工呢。”该扶贫车间负责人周衍华说。政企联手、共克时艰,诚恩内衣厂还向四都镇政府捐款1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让防控严起来,车间一线堵源头。“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2月24日,白岭镇清水桥村铭耀服装织造扶贫车间正式复工复产,“村支书”晏高祥就带着疫情防控宣传海报走进扶贫车间,向车间负责人、员工宣传防疫知识,并督促实施到位。“我一遍不够说两遍,一定要让大家养成习惯,从戴口罩小事开始,只有从源头把控,大家才会绷紧心中的那根弦。”晏高祥说道。当了解到车间口罩紧缺时,他多方筹措,第二天就为扶贫车间送去了口罩150个。目前该车间已带动就业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人。连日来,大桥镇山口村党支部书记樊秋林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向村民介绍现在疫情防控的情况,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体温计,并将村里的扶贫车间用工需求和防疫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上班。

让销路通起来,生产发展有劲头。港口镇幕村家庭农场扶贫基地现有员工26人,贫困户7人。疫情当前,农场物资运输、生猪销售成一大问题,农场负责人卢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龙井村“村支书”黄从靠获悉后,立即与村“两委”干部商量对策,并和卢丹一道走访或联系镇政府、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各方努力,短短几天时间,扶贫车间解决了物资运输难题,并打通了南昌、九江、温州等地销售渠道,首批2800头生猪销售有了着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