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湖北京山漳河村:党员前挺,组成抗疫铜墙铁壁

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漳河村,与孝感安陆市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漳河村50名党员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不辞劳苦,不计报酬,严格管控,反复排查,并带头捐款捐物,

为全村346户1389人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截至目前,漳河村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无留院观察人员。

严格管控,39天没有1人进出村

1月25日,京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封村命令后,漳河村立即成立了防控志愿服务队(6名党员带头、成员共22人),在当天下午就完成了全村10个卡口的布控任务。

湖北京山漳河村:党员前挺,组成抗疫铜墙铁壁

党员和志愿者守在防控卡点

63岁的老支书杨绍科带队值守在村葡萄园243省道卡口,当天晚上他与队员在汽车驾驶室里过了一夜。农历正月初四,得知邻村出现1例确诊病例,杨绍科立刻在附近4个村民小组进行宣传,提醒村民做好个人防护,并查找与病人密切接触人员。

村党支部原副书记杨贵林与党员周春武值守在与安陆市王义贞镇接壤的路口。村里有27户村民在安陆市吉庙集镇购置了商品房,其中有8户在漳河村有老房子,这条路虽然偏僻,但平时走的人较多,这次设卡布控恰逢春节期间,这里就成为漳河村“输入”和“外流”的最前哨。面对想越卡闯关的村民,杨贵林总是耐心宣传和劝导,没有让一个村民出入。

党员李德军值守的,是又一个与安陆市王义贞镇接壤的卡口,旁边就是他家老屋。李德军设置了两道路障后,吃住在老屋,昼夜值守。

2月15日,5级北风加中雪,漳河村10个卡口值班人员个个在岗。当天晚上气温降到0℃ 以下,大家没有一人离岗,或守在帐篷里,或守在汽车驾驶室里。

反复排查,346户1389人天天点名

1月27日,村里组织两个宣传排查组,逐户上门发放宣传单,宣传疫情防控形势和防控要求,排查从武汉回村人员,并监测体温。经统计,全村346户共1389人在村,其中从武汉归来132人,外地留村人员24名。

首次排查后,村里对2名普通门诊发烧病人进行了居家隔离,并24小时追踪服务。发现从武汉归来的一村民体温超过37.3℃,立即上报并送京山市中医院留院观察。令人欣慰的是,几天后,3位村民均已退烧,并无其他症状。

湖北京山漳河村:党员前挺,组成抗疫铜墙铁壁

村里的防控标语

2月8日,全村组织第二次人员排查和体温监测,人员数据与首次排查一致,在村的1389人体温正常。

2月17日,村里组织第三次人员排查和体温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湾落巡查和每日点名制度,将全村32个湾落划分为16个片,由16名党员每天巡回宣传,逐户点名,了解健康状况,确保349户无外出活动人员。

2月20日上午,团山社区一精神病患者突然发病失踪,村党支部书记陈先明带领7名党员和12名志愿者在周边进行地毯式搜寻,次日将人找到并送回家。

2月22日,村里组织第四次人员排查和体温监测,人员全部在家,体温正常。

党员带头,199户村民捐赠7万余元

早在2月5日,为筹集资金购买口罩、防护服、测温器、消毒液和解决孤寡老人、贫困户的生活困难,村“两委”向村民发出了抗击新冠肺炎捐款倡议。

广大党员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原村党支部书记李元坤率先捐款2000元,村“两委”成员你1000元他500元,紧跟着捐了款。全村在家党员50名,有46名党员捐款17300元,带动了全体村民和成功人士踊跃捐款捐物。截至2月29日,全村199户捐款70600元,捐物折合人民币17400元。

村成功人士李宏,关键时刻惦记着村里的孤寡老人及贫困户,为村里捐赠了100袋大米和100提食用油(价值12000元)。

服务村民,党员干部当“快递员”

村民居家抗疫,三五天没问题,时间长了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尤其是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

村党支部首先想到的是孤寡老人和贫困户,在封村的第6天,就组织党员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低保户、贫困户送去了米、油和蔬菜水果。同时动员大家捐赠蔬菜,帮助解决外出务工回村人员生活问题。

湖北京山漳河村:党员前挺,组成抗疫铜墙铁壁

村党支部书记陈先明为村民代购生活用品

2月6日,村里建了三个微信群,由村党支部书记陈先明和支部委员邱冬玲、程运英分别担任群主,村里组织了物资采购专班。村民们缺少什么生活用品,只要在群里说一声,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就会帮助购买后送到村民家门口,一个月来,共为村民服务2560次,“网购”金额29500元。

结合疫情防控宣传、人员排查,村里还定期为每户送去口罩等防护用品。村消毒喷雾班每4天为全村32个自然湾落做一次消毒作业。

湖北京山漳河村:党员前挺,组成抗疫铜墙铁壁

组织喷雾消毒

目前,漳河村党支部扩大了“网购”项目,成立了农资服务队。只要村民在微信群里说明需要的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服务队就会立即送货上门,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王立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