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濫用抗生素,危害有多大?(走出健康誤區)

曾幾何時,抗生素已成為各個醫療機構一舉成名的得力武器。不管是頭暈身熱,還是大病如枯,也不管是大醫院還是小診所,只要你一踏進那個門,迎接你的就是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危害有多大?(走出健康誤區)在那個抗生素氾濫的年代,就是祖國醫學亂法時代。在那時候,幾乎尋找不到守真的中醫。《黃帝內經》《傷寒論》已經是面子工程上的傳說;什麼“取類比象”什麼“格物致知”的精髓,也只是在應試教學中詞面上的意義。舉著中醫的旗幟,掛著頭孢、青黴素的吊瓶招搖過市。普遍都這樣,也確實不覺得羞愧。反正一切都要向“錢”看。沒有錢,就連病也沒得看。

2011年10月18日,中國衛生部表示,在中國,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達到70%,是歐美國家的兩倍,但真正需要使用的不到20%。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濫用抗生素行為。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濫用?我想,只有某些人才想得明白!

根據我們中國人的習慣錯誤思維,越多人用的東西,就是好東西,如果不是好東西,會有那麼多人在用嗎?是的!好像都對。那什麼是抗生素?我相信很多人都只知道這三個字,卻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是啥東西。

抗生素,簡單地說就是抗病原微生物的元素。是在低濃度下就能選擇性地抑制某些生物生命活動的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及其化學半合成或全合成的衍生物。抗生素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藥物。抗生素不僅有抗菌作用,其作用還包括抗腫瘤、抗病毒、抑制免疫、殺蟲作用、除草作用等。

無可否認,抗生素的出現,給人類健康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沒有抗生素,真不敢想象生物界會被不斷繁殖變性的致病菌蹂爛到什麼地步!所以,在維護人類健康和平的鬥爭中,抗生素功不可沒!

然而,科學家們很快發現,雖然新的抗生素層出不窮,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藥菌也越來越多,耐藥菌的傳播令人擔憂。2003年的一項關於幼兒園兒童口腔衛生情況的研究發現,兒童口腔細菌中約有15%是耐藥菌,97%的兒童口腔中藏有耐4—6種抗生素的細菌,雖然這些兒童在此前3個月中都沒有使用過抗生素。一項由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和蒙特利爾的McGill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揭示,在一歲內的嬰兒應用抗生素,明顯的增加其在7歲前罹患哮喘的風險。該研究的結論是,在1歲內曾接受抗生素治療非呼吸道感染的小孩在其7歲時罹患哮喘的風險是在1歲內未曾接受過抗生素治療的小孩的2倍。接受治療的次數越多,其罹患哮喘的風險越大。

這些研究成果在中國並不少見!在那個要求少生優生優育的年代,孩子稍微一有點不舒服,家長就緊張得不得了,馬上去看醫生。每次都要吊瓶,吊完針回來沒過幾天又要去。無獨有偶,幾乎醫生都是統一觀點“孩子喉嚨發炎、支氣管炎、肺炎”無知的家長也無可奈何,只能怨自己生出來的孩子稟賦不足,身體弱於常人。孰不知是孩子一出生就給人為得摧殘了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醫學的發達,也正在為自己的成功付出代價。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力的抑制了普通細菌,客觀上減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競爭,但同時也促進了耐藥性細菌的增長。並且,抗生素在抑制病源菌的同時,也抑制了機體正常的細胞再生,而且會誘導再生細胞變性。

所以,濫用抗生素最簡單的理解,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菌群失調、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以及細菌的耐藥性增加、二重感染,甚至是延誤病情導致死亡等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濫用抗生素,危害有多大?(走出健康誤區)醫學研究者指出,每年在全世界大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而中國這一比例超過80%。這是什麼概念?

在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抗生素通常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輕易買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普通群眾的濫用、誤用。而當地的醫生在治療病人時就不得不使用藥效更強的抗生素,這再度導致了病菌產生更強的抗藥性。正是由於藥物的濫用,使病菌迅速適應了抗生素的環境,各種超級病菌相繼誕生,形成了惡性循環。例如,過去一個病人用幾十單位的青黴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幾百萬單位的青黴素也沒有效果。由於耐藥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無法控制,最終導致病人死亡。

現在,世界各國的醫學家們,都在致力尋求一種戰勝超級病菌的新藥物,但幻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何年何月才能實現,是否能實現,還是一個未知之數。不僅如此,隨著全世界對抗生素濫用逐漸達成共識,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備受懷疑的同時,也遭到了嚴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時,抗生素的研究和發展卻漸漸停滯下來。失去抗生素這個曾經有力的武器,人們開始從過去簡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尋找對抗疾病靈感。找到一種健康和自然的療法,用人類自身免疫來抵禦超級病菌的進攻,成為許多人對疾病的新共識。

2016年,我國衛生部強制性​執行控制抗生素的應用。強調必須從90%的應用量,降低到3%,並且大力推廣發展中醫藥事業,以中醫“治未病”作為主導思想,全面開展了健康中國的中國夢建設。中醫又可以揚眉吐氣了。這是中國的福音!是世界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