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大數據時代,你的個人信息安全嗎?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成就了我們現在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的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於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進而為我們所用。因此,怎麼用,如何用,就成為了關鍵所在!

大數據時代,你的個人信息安全嗎?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大數據技術是實現企業發展的重要助力。企業通過大數據,深刻挖掘客戶消費習慣和屬性,動態調整產品和服務,做到有的放矢,有利於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技術使用的原則和底線卻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我認為,保障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是原則,是底線,是紅線,不可觸碰!

大數據時代,你的個人信息安全嗎?

美國Facebook公司,世界500強,美國第一社交公司,擁有海量的用戶信息,公司市值高達5000億美元。前不久,爆料出其公司幾千萬用戶信息洩露,引起軒然大波。有消息稱,美國政府要對其進行20000億美元的罰款。這意味著Facebook公司將直接破產,倒閉。可見,用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針對此事,百度總裁李彥宏先生曾發表“中國用戶對信息安全不太注意,中國人願意讓渡自己的隱私以獲得更多便利”的言論。對於這樣的觀點,我不敢苟同。沒有誰願意出賣自己的隱私和信息安全,只是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APP都強制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個人用戶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企業可以無償使用這些個人信息,但是不能濫用,隨意曝光和洩露以謀取不當得利。

大數據時代,你的個人信息安全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用血的教訓和慘痛的事實告訴我們,個人信息安全多麼重要。滴滴公司,作為一個知名企業,沒能恪守企業準則,盡職盡責保護好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反而在平臺隨意公開和分享用戶信息,給用戶造成了嚴重的個人安全隱患。此次事故,滴滴公司責任重大,不容狡辯。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合理範圍內合法使用用戶個人信息,這本身無可指責。但與此同時,企業也應該做好用戶隱私和信息的保護工作,這也理應成為企業的分內之事,企業責無旁貸。美國和中國雖然國情不同,但是其在用戶信息安全領域的重視和做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在企業自律尚未融入企業內心和血液的時候,我們的他律就要及時站出來,發揮應有的作用,用制度和法律保護好用戶的信息安全。

大數據時代,你的個人信息安全嗎?

大數據時代,用戶信息安全更重要。作為關乎切身利益的大事情,我們個人用戶要有清醒的認識,運用法律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只有國家,企業,個人都各盡其責,通力合作,用戶信息安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