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松腰”的五阶段

太极松腰五阶段

一、松腰的含义: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达到站立时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时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椎骨轻轻重叠在一起,古谓“形如九曲珠”,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

“松腰”的五阶段

陈正雷太极拳北京总馆刘家瑞老师拳照

二、松腰的简单标志:站立时腰能随着呼吸自如地外凸和回缩

具体做法:(1)命门外凸(2)松骶髂(3)松带脉松尾闾(4)松肋腾膜(5)松经松骨

(1)命门往外凸

自然站立,吸气时,肚脐和命门同时往外凸,凸得越大越好,呼气时还原。腰椎能做上下蛹动和左右转动。

(2)第二步就是必须松骶髂,也就是骶髂往两边拉开,又叫骶髂外翻。此举也使整个脊柱也往后突,变动了整个脊柱生理结构。这一关节的打开,也意味着整个丹田领域的扩大。

一般人站着的时候,第四第五腰椎就是卡在骶髂里面,是很难摸到的。

从生理结构来说,骶髂关节是个假关节,藉由软骨连接、韧带把我们的骶骨耳状面跟髂骨紧密地连接在一块。所以松骶髂一松韧带,二化掉那个软骨。

因命门往后凸到一点程度,由于两个骶髂关节紧紧地卡死了,固定了骶和髂,这个时候命门再往后突已经不可能了,如果骶髂不松就很难再往后突了。

“松腰”的五阶段

陈正雷太极拳北京总馆刘家瑞老师拳照

(3)第三步松带脉

腰俞一打开以后,整个腰部的气血就会越来越旺盛,腰部里面气血的畅通使腰部肌肉、经膜、韧带、腰椎的松动加快,同时也使带脉的气血变得充足活泼,使我们整个人的上下气血得到很好的调整。

骶椎的马尾神经,一直可以通到脚底心。随着腰部、骶髂、阳关、腰腧、长强、尾闾的松动,马尾神经堆下肢的支配能力就会更强,两下肢的气血就会更加旺盛,气机就会更加充实。由此下肢的关节、肌肉、经脉气血调整加快,特别是开关通窍,一些大的穴位如环跳、血海、三阴交、足三里、丘虚,涌泉等都会前后松开,里外交融。

马尾神经从尾闾尖上出去的,所以尾闾的松动使体内的气机更灵活,更无碍,主要是它是直接连入大脑,且通到脚底心的缘故。

随着带脉和腰部越来越快的松开,命门随着腰椎的松动幅度加大,和精化气的越来越充足。当人的气血越来越旺盛,慢慢的命门内窍得到展现。命门内窍联动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深处,合着我们全身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生命基础。

(4)第四步松肋腾膜

接着气走的是一般躯干的两肋,属于半表半里。两肋是成年人体唯一生产红骨髓的地方,其它骨头随年纪增大而退化,不能生产红骨髓。因红骨髓可以生血造血的,所以两肋是人的造血器官。气上冲两肋,首先是把那个肋部气血阻碍不通的地方冲开,恢复肋的造血功能。

因为命门内窍是躯体混元气的中心,随着阳关把生精的功能一闭上后,整个精都来化气了。命门内窍气越来越充足,气就要往周身去走,供应我们的生命活动,全息的混元气上升营养大脑。因为中心气充足了,全身的气慢慢也跟着充足,它跟全身气是连在一块的。

一般肋的病灶有几个部分,首先肋本身它是扁骨,一些老人家驼着背走路,因肋是憋进去,红骨髓少了,血造的很少了,生命力衰弱了,太太为什么背驼着,看看她的肋部是瘪进去的,没多少生命力了,是气血衰了,老太太两个肋往里憋住了。中医气功说气为血帅,就是帮助那个血走,所以这个时候就反应首先冲动一个人的肋病灶,恢复肋的造血功能。

随着肋部气血旺盛、通畅,连着肋骨的隔膜的气血慢慢充足,隔膜的功能强化。隔膜是人体的小太阳,像是人体的能量发源地一样;另外一个原因是隔膜是连接后天气(肺)和先天气(肾)。膈肌运动的收缩和放松(动力),使肺肾的混化充分,同时膈脚连着腰椎,使我们的每一个呼吸都,和腰部发生关系。

这个过程中腰部的松动越来越大了。在松肋腾肋的过程中,肝胆部(主要是肝胆经脉敷布两肋)、肺部、膈肌隔膜、肋胸关节、胸椎、胸椎脊髓的调整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相互增强,慢慢彼此连成一个整体,过程中有疼、涨、闷、酸都正常。

“松腰”的五阶段

陈正雷太极拳北京总馆刘家瑞老师拳照

(5)第五步松经松骨

随着松肋腾膜的加快,人体的气血越来越旺盛,打开在第六、七肋间的大包穴。大包管理着全身的络脉之气,这样使气可以向更深层的地方渗透,接下来开始松经松骨。松经松骨,是从命门后凸开始;等到骶髂关节的松开,经骨已开始大幅度地松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