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巢湖被合肥吞并之后,经济呈现了怎样的变化?

M视频剪辑


三分巢湖 合肥独享了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八百里巢湖。老家烔炀和肥东桥头集交界 ,说是开发旅游,弄了个烔炀古镇,但是去玩的人不太多啊。 芜湖分到巢湖地区最富的无为县,顺带抢走了和县沈巷,和当年从当涂抢走大桥如出一辙。马鞍山刚建了博望新区,还没什么发展就去弄江北新区了,钱没少花,说是这两年就有成果了,大家拭目以待吧。 商合杭没马鞍山的事,本来宁宣黄高铁听说走博望新区,现在又泡汤了,绕道走芜湖了。没办法合肥芜湖一个老大一个老二,安徽都是围绕这两个市转,其他的城市就等等吧。不要跟巢湖似的被分解了就不错了。


博浪的水手


首先纠正一下,巢湖不是被合肥吞并,而是被拆分,其中无为给了芜湖,和县给了马鞍山,巢湖市和庐江给了合肥,大概是这样,不知道有没有记错。那么为什么要拆分原巢湖地级市呢?第一是巢湖污染治理,巢湖因蓝藻泛滥,一到夏天,臭不可闻,在这之前,巢湖被合肥和巢湖市共有,责任不明确,步调不协调,治理起来难度非常大。其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巢湖夹在合,马,芜之间,是经济洼地,而马鞍山和芜湖因为发展的需要,已经没有用地指标了,而合肥迫切需要向南发展,于马芜连成一片,形成安徽经济发展的高地,错失这次机会,安徽将很难发展起来了,所以必须拆分巢湖市,大家看看地图就知道了。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为了全局的胜利,必须牺牲局部。一个省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说远点,淮河泄洪,为什么不在河南泄洪,因为河南是上游,这是地理位置,还有就是人口和经济,为什么不在下游江苏泄洪呢?江苏经济比安徽强太多,所以只能在中游的安徽泄,因为安徽经济弱,损失最小。两害取其轻就是这个道理。回到题目,不拆分巢湖市,巢湖市肯定发展不起来,还拖累合马芜的发展,拆了巢湖,巢湖也许能发展起来,也许不能发展起来,但是合马芜有了更多发现空间,他们能发展起来,进而带动整个安徽的发展,你说当领导的会怎么办?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断臂求生。从现在来看,巢湖被拆分后,经济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在巢湖半岛规划了大健康产业园,环巢湖大道已经建成,下一步合肥在规划环巢湖旅游度假区。而和县和无为县,目前经济发展也相当好。最后请大家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巢湖夕阳。





皖美乡村之鸟人拍鸟


1.经济发展很差很差。撤市时说3年就让巢湖进全国百强,5年GDP达到600亿,如今一个没实现,差的远呢。巢湖,庐江两地7年来没有新进驻一个支柱性企业,经济后劲不足,全靠卖地硬撑。经济增速、百姓收入与房价上涨速度严重不匹配(巢湖庐江房价7年来翻了一倍多)。

2.巢湖污染治理仍不力,中央媒体多次报道过,很有名的如合肥岸上草原,以保护之名行开发之实,以至于上级出台硬性政策,沿湖1公里范围内不得开发。

3.巢湖,庐江两地人口净流出率增大,三产疲软,巢湖更为严重,商业凋零,消费外流。


巢州太守


巢湖在被合肥吞并后,已经没了巢湖市,只有县级市的巢湖市了,隶属于合肥管辖。

合肥之所以吞并巢湖,是因为合肥发展的需求,并不是为了巢湖市的发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一直没有依山傍水的优势,唯一靠近的湖泊还是属于巢湖,为了扩张需求只能撤销巢湖市,为了使巢湖变成合肥的内陆湖。


而吞并后的曾经的巢湖市区虽然改姓合肥,但是却没有更多更好的政策去发展,反而由曾经瞩目的老大变成了合肥边缘化的县。而随之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巢湖县现在与合肥隔的可是一个巢湖啊!经济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反而有点跌落。

而此时此刻,纳入合肥囊中的巢湖北岸因靠近滨湖,又有政策上的建设,可谓如火如荼的建设着。

沿岸生态公园,环湖大道,万达茂,岸上草原,渡江战役馆,美术馆,名人馆,等等。巢湖成了合肥的宠儿,巢湖市却成了合肥的边缘城市。
希望合肥能将巢湖建设出比较好的生态圈,也能让所有巢湖市市民心里存有一份慰籍。


娱乐最新


从这可以看出合肥的仇恨有多大,明明是三分巢湖,非要说合肥吞了巢湖,巢湖是地级市,合肥也是地级市,怎么吞并呀,地级市吞并不了地级市,合肥虽然是省会,但也是地级市,城市行政级别不够,怎么吞,吞并一个地级市,行政级别要副省级以上,像南京杭州这样就可以吞一个地级市,这个是有规定的。三分巢湖也是形势所迫,巢湖发展落后了,被强市包围,长久下去,更难发展,并且挡在中间,影响别人发展,巢湖市行政级别最先就是县级,现在只是回归县级,行政级别提升到地级市也没多少年时间,所以作为巢湖人也没什么计较的,因为之前就是巢县,之后提升到地级市,也是为了发展,但发展不起来,最主要原因还是底子在弱,可能让省会代管二十年,把底子带上来,在做回地级市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是三分巢湖,但合肥得到也是最少的一个,只有庐江县划入合肥版图,现在的县级巢湖市只是代管,助其发展,连接马芜城市圈,到时候巢湖市还是地级市,在说了,合肥要吞并,也不会吞并巢湖市,巢湖市离芜湖马鞍山太近了,就是离南京太近了,不可能在往东发展,分巢湖,那是国家的意见,合肥也没办法,合肥也不想找这个麻烦,合肥的发展方向一直是向南向西,不存在往东,现在多个巢湖市,没办法往东意思意思,但主要精力还是向南发展向西发展,合肥最想吞的是六安,这才是壮大合肥的捷径,而不是什么巢湖市。


小国毅


观点:合肥合肥,合并了才会肥!

如果离开能让你过的更幸福,我愿意选择离开。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任它千言万语非议,选择离开不后悔。

曾经的三分天下,今日的三分巢湖。

历史总会重演!

①2011年,巢湖被一分为三。由地级市流落为县级市。最大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起来,一潭死水,被拆分是明智的。这其中受益的是芜湖,马鞍山,最大的是合肥。从此巢湖成为合肥的内陆湖。



原居巢区和庐江被划归合肥,合肥的地皮面积,人口,一下子大增,实力瞬间提高。有了人口,有了地皮,未来发展才会有更大空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合并之前,合肥常住人口2010年493.42万。合并之后2011年人口增加200多万。截止到2017年末,合肥常住人口达到742.76万。

来源安居客的数据:合肥区域的房价,均价都超过一万。而偏在一方的巢湖,房价紧跟其后。恒大帝景,新开的万达广场附近楼盘,纷纷过万。连半汤区域,高铁附近的楼盘也轻松过万。

小小楼市,被炒成什么菜。真的是合肥的【后花园】吗?

再看看合肥的GDP变化,2011年合并巢湖之后,经济并没有那么想象的给力。只是稳中求进。有待提高。

②而同期的巢湖,除了沿湖周边被各开发商抢购开发建楼盘,建别墅,建养老产业,教育产业。工业方面真的没什么起色。富了一大批拆迁户,苦了一大批刚需客。

要致富先修路,通往合肥的公路,铁路,公交不断开进。方便了来往,也带动了巢湖经济。

城市规划,绿化带建设,卫生建设,比合并之前的的确确好多了。

③不管划分与否。老百姓还是老百姓。你不劳动,照样饿死你。

今天又是下雪天,正在去巢湖中庙的路上。有空的话,下午就直播直接带大家看看巢湖的水,雪天的巢湖湖面。

最后期待:巢湖能借上合肥的翅膀飞的更高更远!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谢谢!


无言歌说数据


省会合肥含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后增加庐江县巢湖市,这样面积又扩大了,为合肥定为大都市创造了条件。众所皆知,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崛起不是面积大小所决定的,经济发展强大才是硬道理。安徽属华东地区,合肥是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和南京杭州福州武汉郑州成都差远了,可比西部城会城市要强。一个省会城市的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徽定型发展农业,忽视轻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十六市经济不尽人意。为了把省会建设好,安徽省近十多年积全省之力发展合肥,以合肥带动沿江和淮北地区经济发展,为安徽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安徽农村广播听评员


昨天在网上看到安徽经济发展十强县,原巢湖市的无为庐江居巢三县赫然在列。说明巢湖拆分对的,原巢湖市的管理水平太差,当时十强县与巢湖没啥关系。现在除了和县含山其他县发展都是很好的。


我的太阳146879639


原来巢湖即有"西半湖″是合肥市属,"东半湖″为巢湖市属的。现在仍是这样的,只是巢湖市归合肥代管轄。


用户黄山路老芋头


无知,上来就说合肥吞并巢湖,我不知道编者是什么用意,巢湖最富最大的县分给了芜湖,和县含山分给了马鞍山,不管有没有治理好,反正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你要是觉得治理巢湖很简单你可以来试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