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仁寿县虞丞乡:变“输血”为“生血”产业脱贫创奇迹

四川新闻网眉山3月6日讯(廖春梅 邱毅 文/图)“你耕田来,我织布”是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你搞产业,我打工。一起挣钱,又顾家”,这是仁寿县虞丞乡贫困户们的脱贫致富写照。李红和李惠是虞丞乡马贤村的一对小夫妻,他们是既搞产业又在打工的精准贫困户。2020年2月18日,李惠带着健康证明,坐上了村里安排的信利返岗车。“在家,要好好照看鸡场,要多盯着俊逸的学习”,李惠叮嘱道。

仁寿县虞丞乡:变“输血”为“生血”产业脱贫创奇迹

李红介绍,在党的关怀下,他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不但有了居住的房子,还有了自己的小家。在党的教育下,懂得了自力更生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 李红通过产业扶持项目和贫困户小额贷款政策,发展起了生态鸡养殖场。年出售鸡蛋10万个,生态鸡3千只,入股蜂糖李产业,年收入约26万元。小伙子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到了票子,建好了房子,娶到了老婆。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脚步,又能兼顾家中老人、小孩,小夫妻商量,一人在家发展产业,一人前往信利务工。2019年10月,妻子李惠前往信利集团仁寿分公司务工。 “每月有 3400元的工资,还有保险、食宿。放假就能回家看孩子,做农活。孩子大了,来城里读书,也方便照顾”,李惠说。今年,李红家收入基本不受疫情影响,出售生态鸡、生态蛋,加务工收入,总收入可达35万元。

仁寿县虞丞乡:变“输血”为“生血”产业脱贫创奇迹

脱贫致富,产业是根本,合理引导外出务工是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复工复产是重点,关注贫困户的生产、收入更是重中之重。虞丞乡的贫困户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走出了一条“家里产业+家门口务工”特殊的脱贫路,造血与输血并举之路。一方面鼓励贫困户积极把握产业扶持政策在家发展产业。

像李红李惠夫妇一样的还有张仕伟、罗红、周龙等贫困户,他们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成为虞丞乡产业脱贫的先进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