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存在即合理”这个说法正确吗?

LBJ不够动人你别皱眉


这个理念特别重要,对我们想通很多事情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种种释怀。

话说,黑格尔的这句名言出自其《法哲学原理》,原文是: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英文翻译是:What is reasonable is real; that which is real is reasonable. 另译: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


从哲学的角度看,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精神,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乎理性(vernünftig)的,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wirklich)的。反过来讲也同样成立。这才是“存在即合理”的本来意思。要知道,黑格尔在那个时代,可谓是欧洲哲学的灯塔,在学术界是所向披靡的,因而他的思想,包括“存在即合理”,影响极大。

有句话,可以说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呼应——“对于我来说,历史过程中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任意的或偶然的了。”这倒是呼应了当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通俗地理解黑格尔的这句话,对我们意义重大。比如说,我们有时会后悔当年如何如何,本来该如何如何,但其实呢,以我们在当年的状态(身心状态,认知水平,思想境界等等),你必然会那样做,而且几乎没有做成别的样子的可能。因为,你是在自己人生的发展轨迹,于那时,做出的合乎理性、必然会做的事情。

这对我们认知过去的种种,包括历史问题,也很有帮助。比如古代社会的一些局限性,我们大可不必去批评什么,因为即便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也必然会适应那个环境与礼法,也会大致做出相似的反应。人是很难超越历史的。所以说,伟人与圣人,都是罕见的。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水滴。明白这点,我们可能会淡定许多,也更容易接受人世间的种种别离与忧伤,还有那些遗憾与失落。


应该说,这句话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断章取义,滥用、乱用,甚至居心叵测地偷换概念。比如说,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事情,有人说,存在即合理吗。这就是狡辩了。也是不懂得这句话真是含义的表现。这个合理,不是我们常说的那个合理,是合乎理性,是时代潮流。


社科院张国庆


存在即合理,是黑格尔说的,任何一句话被单独拿出来,无数次被解读和放大之后都会有问题,更何况这是以艰深晦涩难懂著称的黑格尔说的话。如果按照题目的思路,简单的回答只有这一句话的话,答案是这句话是错的,至少在我们社会生活方面,存在即合理成了很多问题的遮羞布,这句话被严重扭曲了,还不如直截了当的说,这句话是错误的来的斩钉截铁。


我们理解的合理,是针对社会现象来说的,所谓合理大概得意思就是说,凡事存在的,都是有一定道理,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这在认识论上有很大缺陷,会让人丧失主观能动性,陷入到无法自拔的无力感之中。

孔子说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就是说做事从不问能不能做成,只问应不应该做。如果全社会都在嘲笑穷人,有个人大声疾呼,这样做是不对的。那么他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君子,做事只问该不该做。如果抱着存在即合理的想法,嘲笑穷人肯定是有原因的,哪怕是你也感觉到这样做不对,但很快就被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打败了,失去了改造社会的信心。


话不能断章取义,但现实总是会约定俗成,以讹传讹很多话都失去了原来的意思,朝三暮四呆若木鸡,都是很好的例子,这句话我无意去反驳黑格尔,只是在普通人认识的角度,做一下这句话的澄清和反对。


昭烈名臣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但你理解的对不对就难说了。

汉字博大精深,不要被翻译骗了,理解这句话千万不能望文生义,这里的“合理”不是指合乎道理,而是指合乎理性,即有原因。

我们先从出处分析,“存在即合理”出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前言部分,原文是: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 德文看不懂我们看英文,这句话的英文翻译是:What is reasonable is real; that which is real is reasonable. 另译: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 其中reasonable翻译为合乎逻辑,有道理,rational翻译为基于理性的,这两个单词都对应“存在即合理”中的“合理”,所以综合来看,对“合理”的准确理解应该是合乎理性,即有原因。

再简单点,《西方哲学思维观》一书对该名言的解释是,“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由。” 基于这一解释,这句话就只是阐明了一个客观事实: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对应中国的俗语就是“事出有因”,按这个理解,这句话的正确性就毫无疑问。

但是有人却用这句话为罪恶辩驳,把“存在即合理”曲解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道理的。这就真的冤枉黑格尔了,“存在即合理”是一个哲学论题,不是勘误的标准。曲解这句话的人认为所有罪恶的存在都是合乎道理的,因为“存在即合理”,所以抢劫、杀人现象的存在也是合乎道理的,这样理解当然不对。但这句话的本意只是说抢劫、杀人现象的存在是有原因的,而没有说这个原因是合乎道理的。抢劫、杀人当然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为穷,可能是因为精神问题,可能是被欺辱... ...但不代表我们要接受这些原因。

把黑格尔的这句话翻译成“事出有因”其实更准确,虽然俗了点但也就没这么多误会了。外国文学来到中国就应该本土化,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很喜欢的本土化的翻译,李诞把“all in the game”翻译为众生皆苦。


张兆杰说


存在即合理这个说法当然不正确。

二战甲级战犯东条英机被执行绞刑!

这句话虽然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提出的,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世界上存在的很多事物,其实并不合理。比如杀人恶魔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的存在就没有其合理性。因为这些战争狂魔,为了一己私利将整个人类置于一个危险的、甚至万劫不复的境地。好在人类的理性光芒还是将其逼向穷途末路,最终使其灭亡。如果我们认为他们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其他无辜的犹太人、欧洲人和亚洲人的无辜死亡就也被成合理的。那么人类的灾难就会延续下去。这显然不合理。

世界是复杂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出现,但是不一定合理。就往小了说,以前国内很多地方存在车匪路霸。这当然不合理,所以公安机关就会严厉打击,现在基本上这些歹徒销声匿迹了。而随着智能化公交卡的出现,很多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已经没有售票员了,但是由于有突发的恶性纵火案和伤人案件在公共汽车上发生,因此又有安全员出现在公交车上保护乘客安全。可见不合理的事物会不断存在,人类必须积极应对。


地震博士


看完这一段,你再也不会被这句话困扰了。

“存在即合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有一些时候,尤其是当一些人用这句话为坏的现象辩护的时候,我们格外想反驳,却总是无能为力。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

多数人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很多时候是遇到了难以解释的“坏事”,这个人怎么能这样?这些人怎么被欺压成这样?这个国家怎么穷成这样?

这时候,“存在即合理”成为了很多人思考不了复杂问题时的省事推辞。

但是,这句话是有两层含义的。我们经常使用的这种意思,指的是,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好”的。这里面隐含了价值判断。所以会让我们觉得总有哪里不对劲。

但这句话的本意,更像是一种不带价值判断的循环论证,也就是存在的东西都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这只是一种哲学的表达,并不能为任何事情辩护。

当然,这句话的歧义和中文翻译也脱不了干系。这句话里的“存在”和“合理”,黑格尔用的词是“real”和“reasonable”,更简单直接的翻译,“理性的是真的”。能更明显的看出,这是偏向第二种含义的。这样的翻译肯定不准确,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供参考。



晓题大作


这句话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原著中,这句话是“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法哲学原理》11页、《小逻辑》43页)(还有一种翻译为“凡合乎理性的即是真实的,凡真实的即是合乎理性的。”)

那么,这样一句话中其实涉及到一个概念,不厘清这个概念,永远都不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个概念?

“理性”!什么是理性不理解清除,一切都是白搭。一般人们认为: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那么,合乎理性的意思就是“又存在的理由”!

再把这句话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凡是有存在的理由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有存在的理由”。

现在,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这句话,我举几个极端的例子:

故意杀人,毫无疑问是违法犯罪的,你能说他是“合理”的吗?但杀人,一定都是有理由的,即使是所谓的“激情杀人”——激情,不就是理由吗?

你看,从“合乎理性”也就是“有存在理由”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可以解释了?

不然,你说都是合理的,既然都合理了,那凭什么要严厉打击呢?

刚才举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再以自然界为例,某地一座山,山上两个狼头相对而嚎,那是栩栩如生(见下图),你说,这个存在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呢?你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说是什么神狼变化而成——可以解释,但缺乏科学理性;我们是否可以从力学、环境学的哪个角度去分析成因?显然是可以的,你看,这就是‘存在的,都是有理由的’也就是“合乎理性的”!


三水三心


存在即合理并不是单纯的指存在就合乎道理,顺应道德。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然和偶然性。世间有善也有恶。在善者眼中,恶者是恶,可在恶者眼中,善非真善。白马非马,理非道也。

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世间有善亦有恶。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可小孩为什么会撒谎,在诚实面前,撒谎是恶的。可在真实的存在中,它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善恶同源。古人云,人性本恶。这句话也有其合理之处,杀人者,放火者,抢劫者,为什么有这种真实的恶呢?贪婪的欲望是众恶之源。存在即合理——这个理是指人性本恶。

我们不管看什么书,判断什么事,一定要分析调查,不可以断章取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存在即合理”,这句话不管原文如何,也不管翻译如何,客观事物的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也有它存在的偶尔性。不管是善是恶,都是相互依存而又不可分割,而所有的欲望都在人类的浅意识之中,一念之差,可入天堂,可入地狱。

在生活中,学会宁默勿躁,宁拙勿巧;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淡然处世,修身养性,方保无恙。


水寒雅芙


这是很脑残的一个句子,不管它是谁说的,都难掩它的弱智。

都不需要复杂的论证,如果存在即合理,那就没有不合理这件事。因为你也不可能说不存在的事物是不合理的。不存在还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存在即合理,那就没有不合理的事了。多简单的论证就能推翻。如果存在即合理,那蚊子叮你时,你又何必打它呢?你干嘛要使用蚊帐、灭蚊器呢?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更多会被恶贼用来解释不合理、不公的事,大家回想下是不是这句话就是这类人的口头禅。其实我们现实当中,有很多名言是属于恶言语录。比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比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等等。存在即合理也属于这一类。

存在究竟属于什么,其实我觉得不应该有感情色彩,存在只是一种平衡。如果你觉得不合理,打破平衡,就可以让他消失。反之如果你觉得合理,那你维护它,就让它继续存在下去。


國病


这个说法当然正确,而且只有心胸和大自然一般宽敞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我们生活的这片环境就是这么做的,自然宇宙也正是因此诞生、爆炸和膨胀得如此广袤博大,有着百亿年的长久和百亿光年的长度,如果不是为了包容下更多的“存在即合理”,这样巨大的长度和长久又用来容纳些什么呢?而说出这句话的人也仅仅只是看到了这一点把它总结出来罢了。

存在即合理与众生平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视同仁、万变不离其宗、佛渡有缘人、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话一样,都有着异曲同工、不约而同的此类意思。看来在这方面,东方和西方、科学和宗教都是有着莫大的默契的,因为大自然就是这样兼收并蓄的,作为她孕育教化出来的人理应认识和继承这一点,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基础之上谁合理,谁不合理?地平线上我们容纳谁,不容纳谁?谁被允许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又不被允许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伟大的时间和空间又宽容过谁,嫌弃过谁?让谁存在,不让谁存在?所以“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本身就具有合理性,惟有他的合理才是一切存在与合理的基础;如果连他都不合理,一切都免谈。

存在即合理,当然是这样,只是我们要看看合谁的理?我认为他首先合得是非生命物质的理,即物理:因为纯粹的物质本身没有分别心,没有生命的感情色彩,没有挑三拣四,他就只是单纯的存在而已,而存在即合理首先指得就是这一点。

当各自独立的存在打破了各自独立的静态状态时,物质与物质之间发生了会合、汇合、融合、化合,而产生了许多新的物质,直到遇到了一个适合的环境产生了生命,又发展出了人,人有了感情之后就有了分别心,也就有了属于人的挑三拣四、黑白是非、喜好憎恶、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自律与自由、利益和朋友。人是感情动物,而我们可以把这一切都看做是人这种感情动物的物理,即人类感情的情理。属于整个宏观物理总量的一部分,即整个大自然的一部分,宇宙全体的一部分。倘若不合理,存在这一切的必要性又在哪里?

想起一句关于“垃圾”的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显然这句话讲得是我们人的问题,用到的时候是宝藏,不用的时候便是碍手碍脚的垃圾。那么这些被称作垃圾的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宝藏?答案很明显,就在这句话里:因为人的问题,他们只是被放错了地方。垃圾通常都被我们认为在某个时间段里是无用的、占地方的和碍手碍脚的,但如果到了另外一种情景中我们需要它们了呢?它救命稻草的模样是不是又显露了出来?

万事万物的存在能为不断变化、演进和发展的自然提供一切所必须的资源和原料,这些都是自然进化所要用到的必需品。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自然是个消费者,万物则是供养者。

人是万物之灵长,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哪一个时期不需要各种存在的事物对我们进行影响、教育和营养?只是许多时候因为我们自己的问题才产生了许多糟糕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从客观、旁观和主观三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客观是用一种“众生平等”的眼光在看待一切,是世界观,是佛之哲者、哲学家的观点;

旁观则类似于作家写的文章、故事和小说,写的是人的事情,所以旁观对应的是人生观;

最后是主观,每个自我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对事物的价值、是非、黑白、色彩、好坏的评判,所以主观对应的是价值观。

依照这“三观”不同角度和范围的评判,一个拥有着非常宏大的世界观的人才能有博大的胸怀俯视自然,看待宇宙,对待万众与万种事物,自然的发出一种“存在即合理”的描述和感叹。

这样的人在亿万大众之中确属少数,但古今中外千年的积攒却历历可数。要知道他们都有谁,无非马克思、爱因斯坦、毛泽东、老子、孔子、韩非子.....

因为他们跟你我一样,都是自然的、存在即合理的孩子。


圆小言方小语\n


人家说“存在即合理”指存在的客观现实是因为有原因导致了其发生,是合乎理性的,现实性是理性发展的必然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符合自身本质规律,都有一种生成过程。不是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对的的/合乎情理的,这样理解存在即合理带有强烈的宿命论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偷窃行为,其存在发生都有一个过程(内在),其缘由是有利益驱动的(外在),但应不应该,符合不符合所谓规则,那都是看人怎么认识存在,而人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存在,事实存在,认识和理念都是相对的,没有强调其必然性,而强调的是合理性。

所以我理解为“存在即合理”更强调的是一种内在关系,而不是说外在关系也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