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開學“收心”最全指南!老師、家長、學生都有了

開學在即,孩子可能出現瞭如下症狀:

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和被窩難捨難分,和電腦藕斷絲連,和電視依依不捨,和手機形影不離。到了學校,老師可能會發現孩子們上課老是走神不認真聽講,作業也不好好完成。

這時候,家長和老師們都該注意了,他們可能患上了“開學綜合症”!

“開學綜合症”是學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開學“收心”教育至關重要!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教師、家長、學生的開學收心指南,不要以為離開學還早,開學再收就晚了!

開學“收心”最全指南!老師、家長、學生都有了

教師必讀指南

四個方面幫孩子收心

1. 以身作則,率先“收心”

我的觀點是:比讓學生“收心”,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反思。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自己能夠駕輕就熟地處理各種情境下的教育問題,沒有必要進行反思了,那就意味著,你的教育正以你沒有覺察的方式步入僵化。不僅你的學生,連你自己也將越來越少地從教學中收穫到快樂。

沒有深刻的反思,富有挑戰的、令人激動的教學工作就會變成機械枯燥、按部就班的“體力勞動”(希望這樣表述不要讓你以為我輕視體力勞動)。

弘揚“工匠精神”在教育領域事實上倡導的是“匠心”而不是“匠氣”,匠氣十足的“教書匠”並不是教師的追求,匠心獨具的好老師才是目標所在。

經過一個假期的休整,

如果說孩子們真的需要“收心”的話,那麼教師是不是更應該深入反思,如何更富有成效的開展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如何創造更優質的教育從而讓自己的教育人生更有意義也更有意思?

“為什麼收心?”這是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

大家都在談論“收心”,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也曾告誡我們要“收心”,難道就因為這個,就要把“收心”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嗎?這樣的反思,會讓你覺察出也許自己已陷入到“路徑依賴”的陷阱中,是慣性在控制著你,而不是專業的判斷和理智的思考讓你做出的選擇。

你能不能給出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必須要“收心”的理由?

比如你會說“收心”的目的在於讓孩子把心思從生活的狀態轉向學習的狀態。

這個答案也許讓你覺得滿意,但是你想過沒有這個答案的前提是把學習和生活割裂,甚至把學習和生活對立。

杜威曾說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不能在課堂上體現,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不能在生活中應用,這是巨大的浪費。

難道學習和生活真的是對立的嗎?

你會在心裡嘀咕:“當然要收心了。”可這真的是一個值得認真反思的問題。

如果你連“為什麼收心”都無法給出一個經得起推敲的答案,那麼你下面所採取的行動及產生的效果,真的就無法預知了。

所謂收心,就是把假期生活的那些心態“收”起來。假期生活,首先是放鬆的心態,其次是快樂的心態。

為什麼非要把它們“收”起來?這樣就有利於學習了嗎,是有利於學,還是有利於教?

通過這樣的反思會讓你發現在你的內心深處藏著一個名叫“刻板印象”的東西,它一直左右著你的思維方式。

也許在你的心底一直堅信,學習就是一個“苦差事”,“三更燈火五更雞”嘛,學習就是要在緊張的狀態下進行,學習不可能是輕鬆的,更不可能是快樂的,輕鬆和快樂不但不會促進學習反而會傷害學習。

可是,學習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怎麼收心?”這是我想到的第三個問題。

我們暫且使用上面得出的結論,“收心”是把假期生活的輕鬆、快樂的心態“收”起來,因為學習本身就是“苦差事”,要在高壓狀態下進行。那就採用強制和壓制的辦法唄。

先考一次試,給他們迎頭一棒——“都考成這樣了,還不把心收回來!”再開一次會,明確各項紀律要求,鄭重警告:看你還敢不把心收回來。會不會有效果?當然會,以我的經驗來看,效果還不錯呢。

但是,通過這樣的反思你有沒有發現,你對自己的作用的定義是否出現了偏差,你是否存在著錯誤的“職業認知”?你是一個教育者,你的作用不是威懾和恐嚇孩子。

我要說明的一個問題:

教育教學,必須要伴隨著教師的深刻反思,讓學生“收心”,遠不如讓教師反思更加重要。

通過反思,我們會發現自己是否陷入了“路徑依賴”、是否存在“刻板印象”、是否存在錯誤的“職業認知”。


作為老師,首先自己要精神抖擻,給同學們做榜樣。教師自身要“收心”,率先從假期狀態中調整過來,這樣才能帶領孩子們告別“開學綜合症”,在新學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2. 檢查作業促“收心”

每所學校都要給學生布置假期作業,完成作業是學生假期學習的主要形式,假期作業必須做到有佈置、有檢查、有批改、有講評、有總結。否則,一些學生將養成應付假期作業的習慣。


3. 開展活動助“收心”

學校可以通過校會、班會、隊會、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收心”教育,讓學生了解收心的意義與方法,知道所在學校、班級、團隊的奮鬥目標,使學生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


4. 精彩課堂引收心

開學初,教師課堂教學最為關鍵,教師要精心備課,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語言、抑揚頓挫聲音、張弛有度的教學節奏緊緊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把他們從對精彩的電視劇情和刺激的網絡遊戲的回想中吸引過來。

開學“收心”最全指南!老師、家長、學生都有了

家長必讀指南

做收心教育的先行者

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假期裡,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最瞭解孩子的習慣。


為此,“收心”工作應從家長做起。臨近開學和開學之初,家長要以樂觀的態度、正確的方法、鼓勵的話語,正面引導孩子收心,讓孩子從心理上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信心。


1.為孩子提供安靜的“收心”環境

開學前,要按孩子所在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起居,家長不喝大酒,不打麻將,不在家裡組織娛樂活動,按時準備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時午睡,早睡早起,調解生物鐘,適應開學後的“時差”變化。


2. 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長曆程及在賽事中的表現、某電視劇觀後感想,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


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多鼓勵多溝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開學了學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此外,早晨起來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更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3. 鼓勵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春節宅家期間就可與孩子共同擬訂新學期計劃,在商討中完成從假期到開學的“頻道轉換”工作,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杆、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家長怎樣配合等內容一一納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後的失落感。


作為家長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計劃和學習計劃,購買一些名著以及歷史、人物、勵志等方面的書籍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人文素養,有利於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學孩子感覺到家庭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覺得“不僅我一個人在學習,我並不孤獨”。


學生必讀指南

學業上別欠賬

對於學生來說,能否順利通過開學過渡期最為關鍵,只有及時收心並排解開學前的焦慮,才能思想上不掉隊、行動上不落伍、學業上不欠賬,才能跟上新學期的新進程。

因此,學生只有做收心主動踐行者,才會是最大的受益者。濰坊市小記者協會提醒學生要從三個方面主動收心。


1.調節生物鐘

假期裡,很多同學因為觀看電視劇、玩網絡遊戲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鐘錯亂,開學前必須調整,要按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飲食起居,開學前三天,不要因為作業欠賬而開夜車,影響生活規律的形成。早晨起床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保證開學後有旺盛的精力。


2. 備齊學習用具

開學前,要購置工具書、教輔資料等必要的學習用具,條件允許的學生,可以幫助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以此來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低年級學生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準備學習和生活用品,高年級學生要自己將衣服、鞋帽等洗刷乾淨,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


3. 轉移注意力

多數學生假期以休息、娛樂為主,以學習為輔,老師和家長都沒有過多幹預,開學前,學生對電視節目和遊戲往往意猶未盡,此時,學生要接受家長的意見,主動剋制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查一查哪些作業需要完善,哪些知識還模糊,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


作業完成後,可以複習舊知識,預習新學期知識,讀一些有用的書籍,以此進行開學前的熱身。開學後,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課堂上,為防止精神開小差,要耳、眼、手、腦、口並用,要認真地聽、細心地看、積極地想、仔細地寫、按要求去讀,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4. 溫故而知新

學生首先要安排時間“溫故知新”。如複習上學期學過的英語單詞、數學公式、物理定律等,喚醒大腦裡儲存的記憶;提前制訂一份可行的學習計劃,提前預習新學期知識,這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通過預習,可以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瞭解,從而有重點、有目的地去聽課,尤其是自學弄不懂的知識,更要注意老師的分析與推理,學會正確的思維方式,對課文中關鍵知識點、知識結構可圈可點,可做些筆記。


這不但能夠加深學習的印象,而且能為以後的學習積累資料,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預習的時間和科目可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基礎薄弱的學科應堅持課前預習,這樣在聽課時就可做到有的放矢,爭取學習主動。

開學“收心”最全指南!老師、家長、學生都有了

總之,孩子的“開學綜合症”是正常現象,就像成人放長假後不願上班一樣,這種現象既不可無視,又不可小視,只要孩子努力地調整,再配合家長機智地引導、老師科學地施教,學生就可以儘快地“收心”,定會以更飽滿的熱情開始新的征程。

收心策略


收心策略1:掌握時間點

暑假收心最好是選在開學前一到兩週進行。在這段時間內,不要再讓孩子們安排耗時耗力較多的娛樂活動,提醒他們保持精力,逐步從散漫的玩樂狀態進入學習狀態,並找回上學時的良好習慣。


收心策略2:以狀態調整為主

包括:生活狀態的調整,讓學生們調整生物鐘,開始按照上學時的要求規律作息和飲食;心理狀態的調整,幫助學生們認識新學年的學習內容和目標,感受到一定的學習壓力,提起前進的勁頭。


收心策略3:收心落實到知識學習上

不論是複習舊知還是預習新知,投入學習就給前進通道上了潤滑劑,開學後才能暢通無阻。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不用給學生們佈置太多學習任務,在完成暑假作業的基礎上,可以拿來下學期的教科書進行預習。


收心策略4:討論新學期打算

可以開學前與孩子一起討論下新學期的打算。在交談中家長可以讓孩子總結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麼打算,還可以問問需要提供哪些幫助。不用一次談完,家長可以借一些日常談話機會,介入這些話題,這樣也可以達到一種“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


難題支招

1.孩子的假期作業書寫潦草,一心只想玩,怎麼糾正?

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孩子的作業書寫潦草,若是因為忙著去玩,時間不夠,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制定好假期計劃,每天按計劃完成,完不成或不能達到規定的標準就不能去玩。剛開始需要家長每天檢查督促,以後孩子習慣了,就可以抽查,如果不合乎要求,溫和而堅定地要求孩子必須重做,達標為止。有些家庭執行不了,往往是因為家長的態度不夠堅定。孩子是很聰明的,他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


2. 晚上看電視很晚,早上又不願起床,怎麼辦?

不管是平常上課還是假期,為孩子建立必要的生活秩序是很重要的。很多家長認為假期就是給孩子放鬆的時段,因此任由孩子晚睡晚起,臨開學了才開始著急。其實在放假初期,就應該和孩子一道商量制定出自己的假期計劃和作息時間。此時可以循序漸進地提早睡覺時間,慢慢向上學時的作息規律靠攏。


3. 每天都跟小夥伴一起瘋耍,根本不看書,怎麼辦?

孩子看書是需要家長引領的,可以多開展一些親子共讀活動。我們提出“共讀”——

首先,要營造家庭讀書的氛圍,為“孩子找到他此時此刻最需要的書”。不妨多問問自己:這本書,對於孩子當前來說是合適的嗎?當前我將為孩子選擇什麼書?

其次,要適當交流,陪伴,但別催促。孩子讀書,是精神成長的過程,不要孩子讀完一本書,就迫不及待地問:你讀到了什麼?收穫了什麼?要知道,某些暫時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穫,是需要時間去反芻、消化的。

最後,我們還要明白:要在孩子和書本之間建立一種“愉悅”的聯繫是需要花很長時間來培養的,所以經常和孩子談論作家和書的故事會是非常好的一種辦法。

開學“收心”最全指南!老師、家長、學生都有了

另外,讓孩子收心,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逐漸與學校上學時間同步,避免患上“假期綜合徵”。

其次,不妨帶著孩子去逛逛書店,添置學習用品,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