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孙元良的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有何表现?

小树叶岑


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88师跟着飞将军毫无表现。

飞将军孙元良在淞沪会战中原本他的88师是殿后,但是飞将军只留下一个营在四行仓库坚守,幸亏指挥的这个营的是谢晋元,成功完成掩护任务,孙元良因此还被升官做到了72军长,88师仍归孙元良指挥。淞沪会战打完,日本紧接着进攻民国政府首都南京,逃过一劫的孙元良的88师又接过重担防守南京的任务。

结果孙元良不负孙跑跑之名,开战没多久就想跑路,但无奈被36师长宋希濂拿枪顶着脑袋逼回部队。巧合的是随着南京外围雨花台的丢失,老蒋认为南京守不住了,在后方发布命令部队撤退。等到唐生智召集南京守城的高官发布撤退命令,孙元良竟然混在难民营里逃出生天。88师师长都如此贪生怕死,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能有什么表现,一句话丢盔弃甲毫无亮点。


陆弃


孙元良的88师几乎在南京保卫战中全军覆没。该师下辖的3个旅中,在中华门外的2个旅基本拼光了,只剩下2000多伤员,2个旅长朱赤、高致嵩殉国。

孙元良让辎重营在长江边准备了200多艘小渔船,帮助部队撤退。

但这2000人撤退期间出现问题,被其他部队拦住。无奈之下,孙亲自前往交涉,最终才得以放行。

这被人曲解为孙要逃走,正是笑话。

令人震惊的是,这2000多先行撤退的伤员,竟然是88师唯一成建制撤退的部队。

在12日17点下达撤退命令后,孙元良仍然奉命在中华门继续防守。

在日军的攻击下,孙元良又死撑了2个小时。于是,该师剩下的部队又伤亡极大,日军认为中华门内的88师官兵遗体就有1000具。

该师剩余部队约一二千人,从中华门向南到中山码头撤退时,日军已经封锁了长江。

最终,这些部队几乎都没有撤退成功,连孙元良自己都被裹在城中,差点死于大屠杀。

至于有些家伙黑孙元良,说什么孙元良放弃部队逃走。

那么请问,国军在南京有差不多10万军队。其他那么多军长都撤退成功了,只留下孙元良一个人没走成,差点把命都送了。

都逃走了,为什么就他一个没走掉?这符合基本逻辑吗?

88师最终成功突围出去的仅仅二三千人,师长也险些送命!

之所以黑孙元良,是因为他说明一句名言:说国军消极抗日,真是天理难容!


萨沙


总体来说,88师的表现虎头蛇尾,当然这是有客观原因的。

南京保卫战中,按照唐生智的部署,88师和36、87师、教导总队、宪兵团等防守市区及幕府山、紫金山、狮子山、雨花台等近郊阵地。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卫战外围战斗开始打响。

88师的考验是从日军进攻南京复廓阵地开始的。当时,日军猛攻雨花台,受到了88师的顽强抵抗。

12月10日,雨花台第一线阵地被日军摧毁,88师退守第二线阵地。

12月11日,第二线阵地又被突破,88师被迫退守核心阵地。

12日,雨花台陷落,88师据守中华门与日军激战。

当日中午时分,师长孙元良率领部分军队向下关退却,被宋希濂挡回,重新回中华门作战。

12日下午,唐生智发布命令下令撤退。

此时,88师已经元气大伤。

大家知道,南京保卫战的撤退是十分混乱的,88师也未能例外。

这其中最为诟病的是师长孙元良扔下部队逃跑。

根据宋希濂的回忆,孙元良从长官部开好会后,就直接脱离部队,化装进了难民营,躲了一个月才逃出来。

本身88师就是上海战场退下来的疲惫之师,主官又扔下部队逃跑,自然军心大乱。

可是,按孙元良的说法,他是并没有逃跑,而是外围潜伏下来,收容了3000多名士兵在栖霞山附近打游击。

不管怎么说,在战斗后期,孙元良与部队失去联系是事实。

据统计,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6000余人,三个旅长阵亡两个,六个团长阵亡三个(韩宪元、李杰、华品章),营长阵亡十一个,连排长伤亡占全员的十分之八。

全师撤退时各自为阵,极为混乱,安全渡江者不过四五百人。

总的来说,88师在南京的表现是远不如上海的。

但是,88师从上海退下来,已经遭受极大损失,部队士气也远不如淞沪会战,加上指挥的紊乱,所以,我们也不应对其过分苛求。

正是有了这些先烈的英勇奋战,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

致敬英雄!


鄣南煮史


“逃跑将军”孙元良。在抗战时期中可以说是“导弹飞毛腿”,那家伙逃跑起来真的是所谓见缝钻缝、见洞钻洞就是这个道理,在军队违抗军令、临阵脱逃都不在话。

战败后逃过一劫

1927年,孙元良当时担任第一师第一团团长,负责南昌战役,战斗刚刚开始打响缺乏警戒的他选择了逃跑,因部队失去指挥官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很快导致战略要地失守。

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气急败坏,而且刚刚颁布了《革命军连坐法》,孙元良这时刚好撞上了枪口,蒋介石决定将他“就地正法”以立军威。


后来在薛岳、刘峙等人的劝说下也是黄埔军校国民党右派组织义学会的骨干成员,黄埔一期学员人本就数量有限,而且共产党员不在少数,其中赫赫有名的“黄埔三杰”中两个半都是共产党员,陈赓、蒋先云是共产党员,贺衷寒早期也是共产党员,之后退出加入国民党。

在军中能挑起大梁的人寥寥无几,考虑到以后夺取江山的资本,怎么能为区区南昌失守而杀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寒了黄埔其他学员的心呢。于是,蒋介石就找了一个替罪羊,把这事了结了,还资助了孙元良去日本镀金,就这样他不仅躲过了此劫,还因祸得福了。


“逃跑将军”贪财好色

1928年,孙元良镀金归来,气宇轩昂、洋洋得意,归国后任国民政府警卫第一旅炮兵团团长。

1931年,升任警卫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可谓是前途坦荡、风光无限、牛逼哄哄,官级像坐火箭一样猛的往上升。

之后参加了几次战斗,1935年,又一次从副师长升上师长,也就是88师师长,孙元良接任后率部队追击红军之基入川,当时孙元良虽然极其爱财、好打猎,但也非常厌恶赌博,在四川时军纪还是不错的。

1937年,淞沪战爆发,孙元良到也卖力,由于战役战术的失误迟迟未能攻下日军阵地,随着日军增援到来,国军不得不转入防御。

在这种僵持的状态下,孙元良贪财好色的本性露了出来,财政部为88拨了26万元国防公事费,结果所用的材料都属于垃圾级别的,工事防御效果及其的低,更不用说拿来抵挡敌人的炮火,这笔经费基本都落入了他的口袋。

据;葛天回忆,当时遇到上海学生代表在四行仓库88师师部慰劳,孙元良看到一个女学生代表眉清木秀,就开始花言巧语要这名女生在师部多玩一会,试图强奸。后来被副师长冯圣法知道后试图劝解,但孙元良竟然说“自古英雄都喜欢美人,尤其是我们这种作战有功的,做这点小事没有什么”。

之后又把慰劳物资变为现金,从中渔翁得利。

南京保卫战本色在现

淞沪会战失败后,成立了南京卫戍军,死守南京。

在日军居高临下攻击中华门阵地时,孙元良率部队向下关撤退,中华门被突破后孙元良发挥飞毛腿的本色,不通知部队独自逃跑,在南京外馆躲了起来,还有另外一说是,孙元良用金条收买老鸨躲入南京青楼之中。

后来在《拉贝日记》中,找到了孙元良在南京躲藏的佐证,原来是拉贝亲自将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顶层密室里居住,之后72军包括88师因为群龙无首所以成为日军屠刀下的亡魂。

1944年,孙元良重振旗鼓,率领部队克复独山,因此获得功绩,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之后常与高级妓女出入舞厅,可以说是又风光了一把。

1948年,蒋介石因为多方面的考虑,最后决定将孙元良推上第16兵团司令的高位,因此孙元良青云直上,仗着叔父与蒋介石两大背景大律敛财,冒领军饷和勒索等等。

在淮海战役中孙元良将飞毛腿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在突围战中孙元良直接斩断电话线,指挥部来的电报一律不收,孤军突围,一万多人在混乱中全部被歼,而孙元良居然化妆成中尉副官趁乱逃走,之后又化妆成农民逃到信阳。

孙元良的晚年

1949年,逃到了台湾,背着战败丧师之责,最后选择了退役从商,之后去了日本旅游一趟还开了一家名为天福园的面馆,1975年,重返台湾定居高雄,还开了一家针织品公司当董事长,他这一生可以说是极其的精彩。

孙元良在台湾逝世时103岁,这样的他还活了一百多岁,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好人不长命,小人…………


百里赤云


南京保卫战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场战役,而在这一场战争当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是孙元良带领的部队。有人说,他们在这场战斗中表现极为突出,可是还有人说,他们在这场战役中当了逃兵,不配用英雄的称号。那么,孙元良带领的这一支88师在这一场保卫战中的表现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下面就详细来聊聊。

其实我个人认为,孙元良在这场战争中表现是很突出的。战争中,不仅需要牺牲,有时候更需要保存实力。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只要有青山,就不怕没柴。孙元良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如果只是一味的牺牲,换取的效益并不大。反而留有余地,最后才有翻盘的机会。在这场战争当中,孙元良曾经就护送了一支队伍撤退。因此才有人说他们是逃兵,是狗熊。

其实孙元良护送的这一批人都是德械师,这些人都是当时稀少的人才。因此,孙元良才会不惜背上骂名,也要护送一批人走。当时他送走了2000多人,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新兵,基本没有上过战场。所以他们上战场,不仅帮不上忙,甚至还有可能拖后腿。而将他们送走之后,88师就不会全军覆没,之后再补充兵力到这支队伍里面,他们就又是一只强大的部队了。这种考虑在战场上经常会有,这就像在古时候人们钻木取火,常常会记得留火种是一个道理。

但是在当时,督战队并不准许这2000人撤退,因为他们的命令就是不准任何一个士兵后退。是后来孙元良找这些督战队的人说明了原因,再加上督战队的人本来就有从88师出来的,所以最后他们将这2000人放离。

但是这些撤离的人中,并没有孙元良。其实那个时候他如果想走,也不会有人拦着他。但他没有,他将这些人安顿好了之后就回到了前线,带着自己的兵继续对抗敌人。不过遗憾的是,南京城最后还是没有守住,日军依然攻了进来。之后为了保护这些被击溃了的散兵们,他带着这些人躲进了妓院中,这样才逃过了日军的追杀。

所以在我看来,孙元良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他并没有当一个逃兵,而是作为了一个大将思考到了后续问题。战场上的牺牲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无谓的牺牲并不是正确的举动。选择保有余地,最后才有机会壮大实力,重新来过。因此在我看来,孙元良的做法完全没问题,他是一位英雄!这是军队,也是英雄队伍!


紫禁公子


蒋介石是1937年12月7日凌晨飞离南京的,此时日军对南京外围阵地的进攻已经开始了四天,西路第6师团陷芜湖,九个师团正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合围压缩南京防御半径。



(南京保卫战第88师青年士兵)

1943年蒋介石还有一次在空中遭到日本战斗机拦截的历险,左右大惊失色,惟蒋介石正襟读书,甭管真的还是撑的,作为最高军事统帅,镇定的架势还是有的。

由于飞机载员不足,他的两个贴身侍卫班迟至12月11日才从下关码头乘船撤离,负责看管船只的宋希濂脑子还算灵光,未予阻拦。



孙元良已于淞沪战役第二阶段被晋升为第72军军长,不过只是架子军,手下的部队仍然还是一个第88师(组建了补充旅),在南京卫戍总司令唐生智的军事地图上,第88师的防区为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和城垣的中华门,是日军的主攻方向。该师左翼是俞济时第74军,右翼为王敬久第87师,雨花台山冈上筑有永备国防工事,以重机枪堡为主、战车防御炮碉堡为辅,各碉堡之间以战壕相连,阵地前沿布有雷区。

孙元良中将根据本部实际情况,作如下兵力布署:以第262旅朱赤(黄埔三期)所部和264旅高致嵩(黄埔三期)所部死守雨花台,亲率师直属队和补充旅坐镇中华门。此前,唐生智已颁布“背水一战”命令,下关码头大部船只开往上游,所余船只由第36师切实掌握,未经命令擅自渡江北撤者,格杀勿论。既然如此,各部也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孙元良的战斗动员很简单:“敌人不是打不死的”。



(第88师师长孙元良)

1937年12月10日下午1点,在唐生智拒绝了松井石根的最后通牒后,日军第6师团和第114师团对雨花台发起进攻,最先上来的是战力一般的末松茂治中将第114师团,日军先趟了地雷,再被重迫击炮轰,最后是猛烈的机枪火力扫射,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几个回合下来,主攻的第150联队战死中佐大队长以下数百人;次日,更加凶恶的第6师团牛岛旅团冈本联队担任进攻主力,在重炮联队没有到达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冲锋,又扔下500多具尸体。

战犯谷寿夫率师团主力到达战场后,首先呼叫第三飞行团对雨花台阵地狂轰滥炸,由于雨花台山顶平缓,日机捕捉目标极易,第88师阵地尽毁。随后日军在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每次冲到山顶又被打下去,然而第88师也出现了可怕的伤亡,两个旅四个团八名正副团长仅存一名,官兵伤亡超过6000人,血战至12月12日上午10时,雨花台阵地失守,朱赤和高致嵩两位旅长力战而死,残部由264旅副旅长廖龄奇(黄埔四期)率领向中华门撤退。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

孙元良的南京保卫战历程,跟唐生智一样,是标准的“虎头蛇尾”,发现雨花台陷落后孙元良立即下令炸毁了护城河上的桥梁,致廖龄奇残部无法进城,只能且战且走,绕城撤往下关码头。

中华门是南京最坚固的城门,总高超过20米,瓮城中有藏兵洞27个,城门上有88师的标语:誓复国仇(见照片)!然而在现代化的攻城武器面前,古老的南京城墙是无力的,日军在雨花台上架起加农炮,到下午4时即轰破数个缺口,中日两军围绕突破口展开厮杀。

(注意城门上的誓复国仇四字)

前一天安徽当途陷落,蒋介石即知南京守军已陷死地,嘱江北的顾祝同通知唐生智可以相机撤退和突围,结果唐生智心理动摇了,12月12日傍晚召集各部队长开会布置撤退,并要求各部队长在撤退令上签字(没有蒋介石的直接命令),孙元良第三个签字。随后唐生智下达了一个愚蠢的口头命令:变更原撤退预案,允第87、第88两师和教总跟随第36师一起自下关码头撤向北岸,要命的是宋希濂却没有接到这个命令!

12月12日晚,两个德械师和教导总队的残部涌向下关,非但渡船极少,宋希濂第36师还奉原命令开枪拦截,长江上的日军舰艇炮火连天,教导总队一名颇多战功的团长竟被活活踩死,其状惨不忍睹。第88师雨花台残部2000人由于不能进城,因祸得福最先到达下关附近撤出;孙元良则未及中华门陷落,即率师直属队逃往江边,结果被36师拦阻后折回城内,部队终被打散,第88师最后仅存廖副旅长率领突围的人马,余皆损失。



(第36师师长宋希濂)

孙元良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带司令部600人从龙潭附近渡江,经泰兴、淮阴等地,于1938年3月下旬到达武汉云云。”纯属自吹自擂。

实际情况是,孙元良的直属队被打散后,只身一人躲进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后来被德国人拉贝藏于学院一座楼房的阁楼,躲过日军搜捕后,1938年初逃离南京,辗转到达武汉,这一细节已经在后来出版《拉贝日记》中完整的记录下来,可惜当时没有人了解清楚。第264旅副旅长廖龄奇撤至武汉后,面呈蒋介石要求枪毙孙元良,理由就是惊慌失措、放弃部队和临阵脱逃,孙元良随即被陈诚扣押。



颇具讽刺的是,孙元良被审查42天查无实据无罪释放,“告御状”的廖龄奇(转任第74军第58师师长)却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后以“擅离职守”被执行枪决,虽然后来证明是冤案,不过成全了另外一位国军网红:副师长张灵甫,天上砸金蛋,意外得以转正。


度度狼gg


孙元良的第88师刚刚参加完淞沪会战之后又立即参加了南京保卫战。第88师负责守卫南京的南大门——雨花台。



南京保卫战中 ,雨花台是中日军队交火的主要阵地之一。负责守卫雨花台的是孙元良的所谓“德械师”第88师,该师下辖第262旅、旅长朱赤,第264旅,旅长高致嵩。进攻雨花台的日军为第6师团、第114师团各一部。




第88师的官兵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至1937年12月12日时,第88师的官兵大部分壮烈殉国。坚守雨花台的官兵有6000余人,经过连日的血战,伤亡了大半,到南京沦陷时,又一部分官兵未能撤退遭到日军的大肆屠杀,最后收容者仅仅只有四五百人。

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是不差的,但是身为师长的孙元良却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自己的部队而只身逃走,这与黄埔精神是不符的。


历史军魂


淞沪会战中,孙元良的88师已元气大伤。但孙元良的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依然十分顽强!

淞沪战场的上海,国军与日军的巷战打得非常惨烈。

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本当时战地记者拍的战事纪录片,上海巷战的场面完全是一片瓦砾。淞沪会战尾声,孙元良指定第262旅第524团第1营在中校团附谢晋元带领下,坚守四行仓库掩护大军转移,此即日后名扬四海的“八百壮士”。


淞沪战场

1937年11月,从淞沪战场撤离的孙元良带着第88师残部4000余人到达南京,驻防尧化门一带。部队随即补充了两个团,合编为一个补充旅。因三个多月的淞沪会战损耗颇大,部队没有恢复正常的战斗力。

淞沪战场

在淞沪抗战中国军营级以下的基层指挥官伤亡率极大,这就造成了在南京保卫战中新的基层指挥官一是缺乏实战经验,二是不熟悉自己的士兵,士兵不认可自己的长官,指挥系统发生了一定的紊乱。同时由于时间仓促,补充的新兵训练严重不足,一时也难以形成战斗力。

11月26日,南京卫戍部队战斗序列颁发,72军88师奉命防守雨花台、中华门等城南地区。

孙元良

孙元良以264旅527团、补充旅扼守雨花台,528团为预备队,前线并附工兵一营、通信营两个连、辎重营两个连;以262旅守中华门至光华门一线城垣。

图为日军战车向南京中华门发起突击。

在之后的南京保卫战中,孙元良的88师表现依然是很顽强的。

负责防守雨花台的右翼阵地是88师262旅,负责左翼阵地是88师264旅。从12月9日到11日,雨花台阵地不断受到日军的进攻。262旅和264旅凭借地形殊死抵抗,寸土未失。

殉国的第262旅长朱赤

88师朱赤的第262旅还担任中华门至光华门一线的城防。12月10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开始进攻中华门,第二天上午,城垣阵地多次出现险情。当晚11时,雨花台守军高致嵩的第264旅请求增援。朱赤留下第262旅第523团由孙元良直接控制,自己率领余部出城增援雨花台守军。

殉国的第264旅长高致嵩

战斗进行到12月12日凌晨,第262旅第524团阵地被日军突破,团长韩宪元阵亡。天亮后,日军调集重炮和飞机轰炸262旅阵地,激战至最后时刻,朱赤身中数弹浑身血污,甚至连肠子都出来了,仍手持两把驳壳枪继续指挥战斗......守军262旅全军覆没,旅长朱赤少将殉国。朱赤牺牲后,口袋里还放着几张结婚照片和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国民政府追赠朱赤为陆军中将。

南京保卫战后的中山门

264旅坚守到12月12日下午,高致嵩命令士兵把几十箱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打开,用导火索串连起来,摆在阵地前沿,等到日军进攻上来时,几百枚手榴弹瞬间引爆,冲在前头的日军被炸得血肉模糊。在日军重炮和飞机的联合打击下,264旅阵地最终失守,旅长高致嵩少将阵亡。国民政府追赠高致嵩为陆军中将。

至此,孙元良的88师已基本拼完了。

日军占领后的光华门

日军的进攻重点转向雨花台取得制高点后,继续重新向中华门进攻。至12日,守军74军51师302团团长程智殉国。但中华门守军依然死战不退。

12月12日下午,262旅上校副旅长华品章率残部一百余人杀伤大量日军后因弹尽全部殉国。

最终262旅全旅官兵尽数壮烈殉国。华品章时年35岁。

国民政府追赠华品章为陆军少将。

12日,光华门也再度被日军突破,被87师守军谢承瑞团长亲率战士用十余挺机枪的火力,将第二次入城的日军悉数歼灭,并用沙袋重新堵塞缺口。

12日下午5时许,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召集各军师长开会,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

撤退令下达后,各军师长大多未回部队,只是打电话将命令下达后就各自撤退,失去了指挥的撤退转瞬间就成了溃退。

在大多数部队溃退之时,光华门上谢承瑞团仍然在竭力反击。当撤退令下达到谢承瑞团时已是13日凌晨。谢承瑞团撤退下关途中,身负重伤体力不支的谢承瑞被溃散人群踩踏而亡。

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华门。日军第一一四师团步兵第六十六联队从南京中华门突入城内。

图为日军第一一四师团官兵在中华门庆祝。


限于篇幅,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或进入本头条号《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读私家历史,品黔台美酒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先来介绍一下孙元良。孙元良,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曾任国民革命军88师师长,第22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等职。1944年,率29军在独山阻挡日军进攻,这里也成了日军侵华的终点站,1949年后退去台湾,2007年在台北去世。



在南京保卫战中,乔装难民逃出南京

1937年12月12日,孙元良率师参加南京保卫战,是所在部队伤亡最为惨重的,阵亡朱赤,高致嵩两名旅长,阵亡韩宪元,李杰,华品章三名团长,另外还有旅司令部参谋主任赵寒星,工兵营营长王鸿烈以及十一名步兵营营长,全师百分之八十的排长连长殉国。1937年12983月13日还师撤退的时候,已经不足千人。在撤退的时候,孙元良与部队失散,后来乔装改扮难民,混迹于金陵女子大学难民营,躲藏一个多月才逃离险境。辗转经泰兴,淮阴,徐州,郑州等地,1938年3月到达武汉,觐见蒋中正时,蒋表示,你不要灰心,我立刻给你部队带。第二次见面时,蒋说,有人说你在上海军纪不好,发通行证给老百姓,你自己到军法处去证明。4月3日,就被撤职了。被关押在武昌银元局街军法执行总监部监狱,拘押了四十二天之久。时常有同窗好友去看望。后来经调查控告不实,获得军法判处释放。



孙元良也算是一个大人物了,基本上不会做出当逃兵这件事来了。只是因为师部死亡人数过多,其师部都已逃走,在进行抵抗也没有什么意义。只好离开。以图后志。且不论怎么逃。首先是要保命了。所以那些说孙元良逃跑将军的。只能说孙元良逃跑技术不咋地。


别人叫的大师


全师几乎全部阵亡,孙元良侥幸逃脱


其实在南京保卫战之后,有大批的人开始黑孙元良,主要聚焦点在于国民党消极抗日,孙元良率残部消极出逃。然而孙元良部逃出去了吗?没有,几乎全军覆没。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第88师的情况。

1937年12月11日在接到蒋介石的撤退命令后,然而最后除了陈广东的两个军和宋希濂撤了下来,其余几乎全军阵亡。而关于孙元良逃跑,是来自宋希濂所说:

88师负责的雨花台沦陷后,又全部转去中华门,之后孙元良率领2000残部向下关退去,企图过江逃跑。最后在宋的堵截下,孙又不得不率部回中华门,最后因为敌人火力太猛,撤离中华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被阻的88师是因为雨花台沦陷后,又无法从中华门进城,所以部队是绕城而走。而当时孙元良还在中华门的城楼上,在这之后才与部队汇合。并不是孙元良率部从下关撤退,而是该部队无法入城,又无法按计划从雨花台突围才走下关,这就涉及到了突围路线。

南京军的突围计划是在12日按照铁心桥――古里村――路廊桥的路线,中间必经之地是雨花台。 当时雨花台已经沦陷,冲上去是白白送死。而下关位置是留给长官部队的位置,孙是正面雨花台突围无望才走的下关。

总而言之,88师没有临阵脱逃,全军所有官员洒尽最后一滴血。该师的两个旅长,几乎一半的团长全部战死。除了廖龄奇率领残部2000人从下关坐船突围外,其他所有人全部死于雨花台与中华门。8000多人被日寇所杀,孙元良未能跟部队撤离,后隐藏民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