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覺得進清華等名校的人是天生的嗎?為什麼?

獵奇生活8


應該說想要考上一所不錯的211或者985院校,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但是想要通過考試或者是保送的方式進入清華,北大等國內超一線的高校,我認為是需要天賦存在的!



雖然我們經常強調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而最重要的就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我們很多人只知道前半句話,卻沒有看到後半句話。

這也是很多雞湯類文章所強調的。我在這裡不想空白的鼓勵各位同學奮勇向前,不著實際的努力。但是也不希望同學們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只是希望你們可以認清自己的現實,儘自己最大努力。


我始終認為,想要進入頂級的名校或者是在某個行業內有大的成就,就必須有超人之處。所以,我從不奢望自己能夠取得多麼超人的成就,只希望平平淡淡就可以了。因為,每個人的上限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對自己要求太高,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適得其反!

不過,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就輕言放棄,或者是自暴自棄,因為,這個社會是由無數個平凡的人組成的。

我們可以平凡,但絕不可平庸!


說文寫作


很多人一提到誰考上了清華北大等名校,無不羨慕得不得了,然後這些清華北大學生也不少在網上叫賣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經驗,學習心得。

其實我告訴你們:這些名校學生的各類經驗都是廢話,毫無價值。他的心得只對她自己有效,或者對一些能考清華北大的人有效,對大多數無天賦資質平庸的人來說,都是廢話。

為何這麼說呢,估計很多人不服氣,很多人會說,這些人難道不努力麼,這些人不考努力麼?我們努力就沒希望了麼?

其實我想說的是,想考北大清華,華東五校,甚至是普通985/211,先不說你努力不努力,你沒有學習的天賦,你還真不行。

當然先有天賦是第一位的,然後再說你後天努力不努力。

這個套用一句名言:考上211/985乃至清華北大的學生,是99%的努力加上1%的天賦,但是1%的天賦遠比那99%的努力重要,沒有1%的天賦,99%的努力也是0。

為何我敢這麼說呢,因為我也是曾經的211/985學生,也曾經是別人口中的學霸,其實我知道,我學習並不努力,我那叫天賦,當然在普通人眼裡是學霸,在清華北大學生眼裡,那是百分百的學渣。當然很多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有感覺,考上清華北大的時候是學霸,但是在清華北大校園發現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自己也成了學渣。

全國大學生,你能上一本,你已經是同齡人中的10%了,基本上就是很有學習天賦的人了,如果你高考考上了211,那基本在同齡人中是5%,絕對屬於有天賦的人。

當然考生清華北大,那只有0.06%,高考考生的前0.03%,絕對屬於天才級別的人物了。

比如考生清華北大的學生,他們高中其實並不是學校最拼的人,全國的高考考生都很拼,都很努力,

但是一些人在努力也只能考個三本,不是不努力,而是智商實在不行。

當然一些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那是天生的,因為他們的戶口是北京戶口,所以雖然笨一點,也能考上北大清華。

北京前2%可以上北大清華,但是在河南,你985都考不上,當然在北京能考上北大清華,在其他省考個211、985還是很輕鬆的,也是很有天賦的。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孩子的學習能力肯定不是天生的

1.我們說天生的也就是這個孩子註定就是上清華 北大的料 ,就目前各地區最好的學校在高三之前也沒有老師敢保證誰就一定可以進清華北大 ,我們的考試機制裡有一部分是平時基礎知識的積累,還有一部分是看臨場的發揮,兩者都很重要

2.我們會接觸很多學習力很強不太需要家長督促的孩子

自控力很強的孩子不太需要家長的操心,管教 ,自己就可以把學習任務安排的井井有條,這種學習自控力還會影響其他人

自控力強的孩子還可以幫助其他學生輔導一些作業 解難答疑,這個過程中也是檢驗自己的方式,更有利於自己成績的提高 。

3.還有一部分孩子是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愛學習,愛讀書的習慣的,他把讀書變成了樂趣,這就有了源動力,平時的堅持和越來越多的積累最終會讓這個孩子有不錯的成績和成就,更容易考清華北大等名校 。

4.相信大家都知道學校有個升學率,這個也是跟老師的教導有關的,同樣是這個孩子你把他放在普通縣城高中就讀,跟放在我們衡水中學就讀,所考出來的成績我相信會有大不同的,教育資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都有可能決定孩子是否能考出好成績,這個說白了就是好學校的學生容易考好學校,

5.家庭教育也是重點 ,高學歷父母更容易培養出高成績的孩子 ,或者是越重視教育的家長 孩子學的也就越多一些

學生階段接觸到的就是家庭學校 課外 這幾項 當資源更多的地方孩子成績越容易高 你說呢



軒寶很快樂


進清華等名校的學生是學霸中的學霸,是天資聰慧+刻苦努力+穩定的心理素質的結果,三者缺一不可。進入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學生首先要有個與常人不同的聰明的腦袋,進入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學生,其思考問題與一般學生不同,思維特別敏捷,方法獨到;其次要刻苦努力,光有腦袋還不夠,因為要考上清華等名校科科都要特別冒尖,如在湖南要達670分以上才能進入清華北大,語文要達130分以上,數學達140分以上,英文達140分以上,理綜達270分以上,這樣成績的取得不僅要有天賦還得靠堅持不懈地努力,第三,還要一個好的心態,只有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規定時間內發揮至極致,展現自己的實力。


HX教師


一聽到清華北大的學生,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天賦高或者非常努力,確實這是部分清北學生的特點,但這只是表面。

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不少清北學生不是隻憑高考分數考上的,他們中的不少都有加分,而這些加分大多數都是競賽的得來的。這源於他們對某一科目非常感興趣,並且肯鑽研,參加競賽獲獎得到了20到30分的加分,再加上高考分數總分達到錄取線。

而現在加分政策改變了加分變困難了,所以大部分都是靠總分了。可能很多人就會覺得他們一定很有天賦很努力,不然怎麼考上清北的?其實不僅僅如此,有些學生有很強的洞察力,考試在他們眼裡就像是一場遊戲。每次考試的評分標準,答題要素在他們眼裡都是有跡可循的,他們知道怎麼回答可能得到更高的分數,畢竟高考比的就是分數。

除此之外極少一部分才是大多數人想的那樣,可能別人學小學課本時他在學初中,別人學初中他把高中都溫習了一遍。學習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事,所以他們能考出很高的分數。

總的來說,清北學生是很有天賦也很努力,但絕不僅僅如此。


砮達


從教育學上來說,天賦(基因)是影響人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但是這個並不是唯一因素。

影響一個人的因素還包括:

環境因素: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

大部分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差別不大,其他關鍵的影響因素就是家庭環境了,家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們常說的家風,家裡人對孩子的態度,家庭背景等等

根據往年的媒體報道,從其中分離誇大性的描述之後,我們可以清晰的發現,考上名校的大多家庭具有下面的特徵:

  1. 對孩子合理的想法予以支持或者減少干涉。而目前整個社會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態度/想法來說,是主張對孩子進行控制。這樣的控制並不是說簡單的不讓做這,不讓做那兒,而是粗暴的切斷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想法,這樣就極大的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利於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2. 良好的家庭背景。這種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的經濟條件。接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總會不自覺得引導自己的孩子,使其避免自己曾經犯過的錯,此外,越高的教育水平越容易讓父母更開明,能夠去理解和鼓勵孩子。良好的經濟條件使得家庭有能力去支撐孩子的夢想。

個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自律,願意去學習,能夠主動去接受磨難的考驗等等.......

那些給釘釘打一星的“孩子”,基本上和名校無緣

不怕學霸不學,就怕學霸沒網還偷偷學,想盡辦法學。這就是差距。

高三學生蹭網學習,目標浙大

女孩蹭網學習父親蹲牆角陪伴

......

學習不是簡簡單單的找一份好工作,而是真的能改變命運!


海納百川歸海


一個人的成功是由方方面面因素決定的,有天賦的因素,因為有些學生確實學習能力比其他同學要強,學習東西也比其他人快。

同時也具備了後天的努力和勤奮,好成績的學生在攻克了一般題型之後,還會跟攻克更高難度的試題。

而且還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存在,畢竟高考的題型和心態都影響著我們考試的成績。

同時具備了這幾個條件,高考想不考出好成績都難。

所以能考上清華北大,不能片面的說取決於哪個因素,而是由多個因素決定。

不是我們學習的優勢,但是也離不開後天的努力,只有努力才能讓我們的天賦得到充分的發揮。

名校在現代也更多意味著家庭全方位的較量。


青檸嘀噠嘀



瀟灑走一回192957230


要說完全是天生的那也不可能,但是要說完全跟天生無關也說不過去。

如果說完全是天生,自己不用功努力去學習,也不可能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

但是要說沒有天生的話,有很大一部分人,讀書的確努力了,學校努力學習,回家也怎麼休息,還經常補課,卻考不上理想名牌大學。

也許有很多人說,她是努力了,但她沒找對方法,的確,就算她沒找對方法,但她已經儘自己能力在找方法了,也請教了別人,還是找不到好方法。

一個人一生下來智商,反應能力就不一樣,雖然能改變一些,但是你不可能改變的本來就比你智商高,反應快的人,因為他們也一直在努力進取。


負重前行的山裡人


習慣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思維習慣,學習習慣。如果是能不能考重本,可能就是努力不努力的問題,但能不能考清華北大就是習慣了。同樣都是馬不停蹄的努力看書,做題,為什麼人家就是清華北大,原因就是相同時間,人家的學習效率高,學習習慣好,效率才高,就像找東西,分門別類,井井有條,找啥都快;思維習慣好,腦袋就轉得快,越轉就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