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被別人誇獎,而不是批評。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正好驗證了這一觀點。


在某個學校裡,校長隨機抽取了學生組成一個班級,並且為其配備了老師。


但是校長對這個班級的學生說:“你們的老師,都是學校最好的老師。”對這個班級的老師說:“這個班級裡的學生都是尖子生、都是最優秀的學生。”


結果在這種引導暗示下,這個班級的排名每次考試都是前三。


這到底是什麼原理呢?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鄰居有一對雙胞胎,都是女孩子,周圍人對她們兩個的印象都很不錯。聰明伶俐、乖巧可愛,讀書成績又好,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可偏偏這姐妹兩的感情卻相愛相殺,經常吵架互相打罵。問她們為啥?她們還分別舉出了討厭對付的理由,姐姐說討厭妹妹的不獨立、妹妹說討厭姐姐的霸道。


但是現實生活當中,其實她們都並非像姐妹兩描述的一樣。


這又是為什麼,她們會有如此互斥的想法呢?


其實,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在心理學上,這種心理被稱為“期待效應”,其學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一效應來源,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希臘神話中說到,塞浦路由一位擅長雕刻的國王,名叫“皮格馬利翁”。有一天,他雕刻了一位出現在夢中的少女,他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這個雕刻少女身上。


終於有一天,愛神被其感動,賜予了雕刻生命。皮格馬利翁終於得以與夢中情人結為夫妻。


這也是為什麼,“皮格馬利翁效應”又名“期待效應”。當我們懷著對某件時間有著非常強烈的期望時,將對事情發展的走向產生相應的引導影響。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再來說說上面的兩個故事:


為什麼要告訴學生,他們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呢?又為什麼要告訴老師,這班的學生是最好的學生呢?


其實就是在引導他們產生“期望”。


學生堅信他們的老師就是全校最好的老師,會幫助他們提高成績,成為學校裡最好的班級;


而老師也同樣這麼想,既然都是最好的學生,那學生成績和綜合素質肯定不會差,成為學校最好的班級也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有了期待,才會有行動。


再來說說那對雙胞胎,其實她們之所以相愛相殺,正是因為她們把自己心中的期望值投射到了對方身上。


姐姐為什麼討厭妹妹不獨立,實際上是因為她作為姐姐,不能不獨立。這是她想要做但是不能做的事情。所以她討厭妹妹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只是把自己內心的喜惡投射到了妹妹身上。


而妹妹討厭姐姐的霸道,也是如此。她是妹妹、是小輩,是順從的代名詞。她真的討厭姐姐的霸道嗎?並不是。


只不過同樣是她想做但是做不到的事情罷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我們希望別人可以完成我們的期待~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在最近熱播的電影《囧媽》中,我們同樣能看出這樣的現象:


《囧媽》裡,伊萬的妻子袁泉對伊萬說了一番這樣的話:


你心裡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說什麼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契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而這番話,由徐崢飾演的伊萬同樣對自己的媽媽說了同樣的一番話:


你心裡面住了一個幻想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的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契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其實無論是伊萬的妻子還是伊萬自己,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


中國有句古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句話的定義其實就是代表了背後千千萬萬個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期待。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期待效應”所引發的從來都是雙向的。


作為期待者和投射者來說,把自己的期待交到別人身上,自然是想看到期待後的結果。


就比如《囧媽》裡的伊萬,他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什麼樣,他心安理得地投射到了自己妻子身上。


但是作為被期待者來說,卻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正如伊萬的妻子,最後甚至於無法忍受這種期待,導致兩個人直接分手。



在明白了“皮格馬利翁效應”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種效應的存在是正常的。


畢竟,只要是個人,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周圍的人,都一定會有相應的期待。


我們希望自己更聰明一點,希望和別人的相處再友好一點。


職場小白在剛進入職場的時候,也會希望自己的前輩能夠多多照顧一點,希望自己可以更快融入同事當中。


所以,正常的事情正常對待就好。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其次是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


作為投射者來說,一定要明白:別人是否能達到你心目中的理想值,不取決於你怎麼想,而取決於別人怎麼想、怎麼做。所以,即便是別人並未達到你心目中的理想值,也是正常現象。


在中國,經常有父母對子女期待值更高,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突出一點。一旦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值,父母對於子女就會過於嚴苛,辱罵也是常事。


但是在這種壓力下,孩子的心理壓力就會增大,甚至於發生一些過激的行為。


作為被投射者來說,其實面臨的壓力更大。雖說“皮格馬利翁效應”也是期待效應,看似蜂蜜,實則毒液。


因為期待越大,結果可能像氣球一樣膨脹,又或者是在一定概率上,完成了期待。


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什麼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


最後,理智看待“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上面所說的學校案例,發生的是被期待的結局,最後班級成為了學校裡的優秀班級。


但是如果情況沒有像理想中那樣發生呢?


學生的成績並沒有如同理想一般,大面積正常提高,而是小部分提高。部分差生拖了後腿,成績就是無法提高。這又該如何是好呢?


“皮格馬利翁效應”本質上來說,只是一種心理活動。而心理因素是最不可估量的,其變化和變化速度更無法測量。


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鼓勵別人,但也有可能給別人造成了過大的壓力。


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都應當理智看待。


所謂,甲之蜂蜜,乙之砒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