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市***8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

築底企穩 溫和回升

——2012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積極克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緊密圍繞加快發展和改善民生兩大主題,著力推進“兩核四極”、“五場八區”、“六業十園”、“七點三線”等四大戰略,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築底企穩、溫和回升的良好態勢。

  築底企穩表現在:經濟增速連續三個季度穩定在10%的階段性水平,在全國經濟相對困難的大背景下,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溫和回升表現在:與前兩個季度相比,部分指標“V”型反彈,小幅上揚,下滑趨勢得到遏制。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9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8.59億元,同比增長10.7 %;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0.68億元,同比增長15.3%;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8.14億元,同比增長23.2%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60.55億元,同比增長29.78%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30.5億元,同比增長29.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 億元,同比增長 %。

  與四平市其它六個縣(市、區)相比,我市 等幾項指標排名靠前, 等幾項指標排名靠後。總體情況好於去年同期。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一覽表

單位:億元,%

指標名稱

1—9月累計數

全年計劃數

完成百分比

1—9月增速

增速在七個縣(市、區)排名

1.地區生產總值(GDP)

208.6

382.0

54.60(不變價)

9.0

4

2.全口徑財政收入佔GDP比重

0.051

——

——

——

——

3.地方級財政收入

8.14

12.25

66.5

23.2

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260.55

400

65.14

29.78

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73.44

105

69.94

17.3(可比價)

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130.5

172.9

78.48

29.92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5.5

124.72

68.55


  二、經濟運行基本特徵

(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1—9月,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46.58 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94.24億元 ,同比增長14.2%; 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67.77億元,同比增長10.9%。與上年相比,一二產業增速回落,第三產業發力上揚,三次產業自2008年以來首次實現“三二一”梯次增長良性格局,比重為22.33:45.18 :32.49 。

  1、農業發展依然穩健。抗災保糧成效顯著,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有望突破85億斤歷史最高水平。“五八一”工程深入推進,農村新型社區發展迅猛,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觀。1-9月,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 76.80億元,同比增長3.3 %。

  2、工業生產窄幅回升。“六業十園”格局日漸清晰,一汽四環汽車工業園等102個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落地開工。1-9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60.55億元,同比增長29.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3.44 億元,可比價同比增長17.3%;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完成7.73億元,同比增長42.1 %;規模以上工業稅金完成3.26億元,同比增長16.3%。相對於去年60%以上的高增長率,四項指標增速均大幅回落,但從環比看,三季度生產復甦跡象明顯,形勢略好於一二季度。

  3、服務業增勢強勁。“七點三線”工程全面實施,各式特色風情小鎮、小村、小區啟動建設,一批田園式、花園式、庭院式的新型商業綜合體漸露雛形,第三產業增長持續活躍。1-9月,我市傳統服務業(包括商貿流通、餐飲、交通運輸等)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綜合增長速度達到10.9 %。

  (二)三駕馬車此消彼長

  投資、消費和出口號稱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長期以來,我市“三駕馬車”始終處在“投資強勁,消費適中、出口薄弱”基本態勢。2012年,隨著消費市場的持續活躍,上述格局悄然改變。

  1、投資相對疲軟。1-9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0.5億元,同比增長29.92 %,較去年同期低1.88個百分點。從貢獻來看,1-9月,投資拉動GDP增長5.5 個百分點,仍是三駕馬車中的絕對主力。

  2、出口增長乏力。1-9月,全市出口總額861 萬美元,同比下降4.0%,比去年同期減少10個百分點。從貢獻來看,1-9月,由於進出口貿易在全市經濟發展中所佔份額很小,仍是三駕馬車中的“軟肋”。

  3、消費呈現“井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商貿佈局更趨合理,居民消費信心增強,商品市場日漸活躍。1-9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5.5億元,同比增長 %,較去年同期提高 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高居榜首,兩項佔比分別達到 %和 %。從消費熱點看,文化、通信、汽車、旅遊、裝潢、休閒等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高檔次商品需求持續走高,漸成市場主流。

  (三)三項收入不容樂觀

  財政收入、企業效益和居民收入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1-9月,我市“三大收入”增長緩慢,說明經濟運行還沒有完全擺脫低谷,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將長期存在。

1、財政增收趨緩。1-9月,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 10.68 億元,同比增長15.3%,較去年同期低19.4個百分點,完成全年計劃的 %,沒有達到時間與進度同步的基本要求。從收入級次看,地方級財政收入相對較好,完成8.14 億元,佔年計劃的66.5 %,上劃中央級收入相對較差,完成 億元,佔年計劃的 %;從徵收部門看,地稅部門完成 億元,財政部門完成 億元,分別佔年計劃的 %和 %,國稅部門完成 億元,僅佔年計劃的 %,與均衡繳庫進度要求差 億元。

2、企業效益回落。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7.73億元,同比增長42.1%,相對於去年同期下降36.15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累計減收408萬元,同比下降2.5%。此外,煤炭開採洗選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傢俱製造業效益也出現較大降幅。

  3、居民收入增長。1-9月,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3850元,同比增長10.5 %;農村人口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7056元,同比增長20.0 %。工薪收入增長和社會保障制度落實力度加大是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的主要因素。

  三、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結構不穩。隨著人均GDP跨過3000美元門檻,我市產業結構初步實現了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良性過度,經濟增長方式也由原來的二產引領向三產引領轉變。但從長遠看,由於第二產業“先天”薄弱、成長性差,第三產業總體虛高、後繼乏力,支撐我市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內生動力並不充足,三次產業格局相對國際公認的英格爾斯現代標準(12~15%:40~43%:45%),仍有較大差距。

  (二)城鎮化步伐偏慢。城鎮化是工業化的載體。根據世界公認的“錢納裡模型”,人均GDP 1000美元以上的國家或地區,城鎮化率(即本地區城鎮人口占本地區總人口的比重)應在60%以上。我市現階段的城鎮化率卻僅為41.9%(省縣域辦核定的2011年度數據),至少落後上述標準18.1 個百分點,與全省55.0%(省縣域辦核定的2011年度數據)的城鎮化水平還差13.1個百分點。此外,就城鎮化與工業化進程而言,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二者的比值應在1.4—2.5之間方顯合理。我市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之比僅為1.01,低於上述標準,說明城鎮化水平仍然滯後,這種狀況延續下去,必將延緩甚至阻礙工業化的發展進程。

  (三)財政依存度偏低。1—9月份,全市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即財政依存度)為5.12%,較2011年末提高了 0.5個百分點,但仍遠遠低於全省22.90%(2012年上半年)的水平,說明經濟增長質量整體不高。從全省縣域經濟考核指標體系構成來看,GDP和財政依存度均屬於綜合實力指標體系,要想兩項指標同時進位,就必須在財政收入有限增長的前提下,合理確定GDP增長的最佳契合點,單方面做大GDP,只能導致財政依存度整體下行,最終影響實力排名。

(四)能源消耗滯後。在當前科技條件下,能源消耗與經濟發展速度之間應該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反觀我市,1-9月,GDP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總值增速分別達到10.7% 和29.78%,供電、農電公司大工業電量消耗同比分別下降10.01%和42.45%,普通工業電量消耗同比分別下降5.73 %和12.38%。這樣的結果,對尚處工業化中期的我市工業主體來說,運行趨勢有違常理。

(五)重卡市場持續低迷。受其影響,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汽車配套企業普遍迎來銷售寒冬,市場份額嚴重萎縮,生產利潤大幅下滑。以金優公司為例,1-9月,僅售出改裝車2949臺,遠低於去年同期4680臺的銷售業績。

(六)農產品加工企業遭遇“價格剪刀差”。一方面,國內玉米價格持續攀升,達到每公斤2.3元的歷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主要下游產品玉米澱粉價格持續走低勢,最高降幅達到300元/噸。受其影響,黃龍和中糧利潤同比分別減少 萬元和 萬元。

  四、面臨的形勢

  主要有以下幾個判斷:

  (一)今年的經濟形勢類似2008年。2008年上半年,美國金融危機和國內宏觀調控雙重壓力導致2008年下半年經濟增速大幅度下滑。今年歐債危機和國內宏觀調控的雙重壓力導致經濟發展速度大幅度下滑,形勢更為嚴峻。

  (二)目前的政策取向類似2009年。經濟發展速度大幅度下滑,國家緊急調整宏觀政策,啟動地方版4萬億投資,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今年經濟有望在四季度持續回暖。

  (三)堅持投資拉動仍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當前,我市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需要大量投資。只有投資拉動,才能保證經濟平穩快速發展,才能解決就業問題。

  (四)從制約因素上看,全市經濟運行尚存在兩大不利條件。一是由於要素市場的不確定性,全市經濟運行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二是全省30%的工業增長“限速令”,固化了第二產業的增長空間。受此影響,完成全年任務指標難度加大。

  五、幾點建議

  (一)推動體制創新,實現三產優先發展。要重視服務業集聚區發展主體的培育,學習借鑑外地經驗,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激發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市具有相對優勢的科技服務和社會服務業,對接省會經濟培育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現代物流、服務外包等產業。要推動“七點三線”服務業集聚區加快發展,建設一批規模化、專業化、 網絡化的現代物流企業群, 將其打造成影響和帶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

  (二)優化平臺開發,培育戰略新興產業。要積極推進開發區整合提升,實施項目引入分工合作機制,加快形成“六業十園”格局。依託大平臺,集中土地、環境等資源要素,深入做好接軌長春和招商選資工作,加快引進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一批畝產效益較好,資源消耗較少的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抓好政策引導,加快工業轉型升級。一方面要不斷完善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財政扶持政策,進一步鼓勵有效投入、創業創新、品牌創建、開拓市場、綠色發展和高效產出。另一方面把握經濟較快發展有利時機,加快建立輿論導向、項目准入、節能減排、畝產考核、用地效率、價格槓桿等倒逼機制,逐步淘汰落後產能,加快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利用品牌優勢兼併重組,盤活我市相對比較優勢弱化的存量產能。

(四)緩解要素制約,保障經濟持續發展。一是電力供應。探索實施電力分配與企業能耗、稅收掛鉤,實施更為科學有效的有序用電方案。二是土地供應。要牢固樹立“畝產效益”理念,加大對存量土地的開發利用,鼓勵企業“零增地”技改,進一步推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三是資金支持。一方面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銀政對接、銀企對接步伐。另一方面要用足用好國家、省組織實施有關產業專項機會,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民資參與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項目建設。

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