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理論」著力做好鄉村“五個振興”

著力做好鄉村“五個振興”

李海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著力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基於對“五個振興”重要性的認識,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應立足本地特色,集中優勢力量,緊盯關鍵環節,以強大的戰略定力推動鄉村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算好經濟賬,推動產業振興。做強特色支柱產業。立足產業現狀,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高農業附加值。創建名優精特品牌。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申請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開發力度,提升富有地域特色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大品牌競爭力。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活動,加強品牌質量保證與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業+”工程,強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科技支撐,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各種新型經營主體,以電子商務為依託將農產品變商品。

建好先鋒隊,推動人才振興。引導能人返鄉創業。繼續深化實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及創業創新各項政策辦法,推動人才向鄉村流動,資金向鄉村集聚,項目向鄉村傾斜。廣泛宣傳返鄉創業的政策措施和優惠條件,大力宣傳返鄉創業者先進事蹟,帶動更多本土人才返鄉創業。培育新型市場主體。推動項目資金、優惠政策、服務力量等各類資源向新型經營主體靠攏,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組織吸引力、富民帶動力的現代農業市場主體。採取掛職鍛鍊、科技下鄉、集中培訓等方式,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人才隊伍,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採取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訂單生產、技能培訓、勞務就業等多種方式,建立和完善市場主體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幫助農民就近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打好文化牌,推動文化振興。厚植文化根基。找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村落文化的結合點,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利用農村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弘揚淳樸鄉風。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快樂老鄉”“農村道德講堂”系列宣傳活動,大力培育和弘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再現鄉村記憶。正確處理保護歷史文化與建設美麗鄉村的關係,對有價值的古村落、古民宅和山水風光、奇花異樹進行保護、整治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

守好生命線,推動生態振興。提升鄉村環境綠化檔次。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通過規劃建綠、拆牆透綠、見縫插綠、立體掛綠等方式,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行動,以精品綠化提升鄉村品位。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大力實施“千村美麗、萬村整潔”行動和全域無垃圾示範行動,積極開展“三清行動”(生活垃圾清掃、清理、清運)和“廁所革命”,努力實現汙水治理全覆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衛生廁所全普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把嚴格治理與綠色發展相結合,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從嚴落實監管責任。認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獎勵辦法和補償激勵政策,不斷加大對環境保護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企業的扶持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屋潔的人居環境。

種好責任田,推動組織振興。夯實黨的基層基礎。深入實施“能人進村班子”工程,按照“雙高雙強”標準,選拔優秀人才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戰鬥力和凝聚力。深化群眾自治實踐。構建在黨組織領導下的農村社會治理新機制,規範議事決策程序,推進黨務村務公開,公平公正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和到戶到人的扶貧措施,引導群眾關心關注、主動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提高村級組織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水平。發揮新型經濟組織、新鄉賢、農村和事佬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立健全德治建設體系,把中華美德與核心價值觀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構築宣傳普法、行政用法、調處依法的生動局面。努力形成基層治理新氣象,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中共山丹縣委黨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