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军事史上有哪些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武器?

wangshuiyiyu


在人类的武器历史中,有一类武器非常特殊,那就是基于原型开发的变种,用一个比喻就是不是原创的新武器。特点就是,本身是有一个基础的原型框架,但外形和内部设备已经被改的完全面目全非。那么今天我就来盘点这类武器。

第一个就是我国的59坦克,这款苏联t54坦克的国产仿制品,在中国人手里开启了长达60多年的魔改之旅,前后的改型达到了16中。就拿火炮来说,从最早的100炮,到59d的105炮,而在外销的型号里,59-120装备了一门48倍120主炮。59-125型中,丧心病狂的中国设计师给只有30多吨的59装上了125毫米的巨炮。除了火炮,外形也有巨大的变化,为了打开市场,北方工业公司为把59的炮塔改成了楔形的装甲,并全身覆盖反应装甲,乍一看还以为是某个三代坦克!

第二种要说的的就是米格21,作为销遍全球的经典飞机,它的变种更是达到了20多种,其中我国的魔改是最夸张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超7和枭龙,从披露的图纸看,超7这架在米格21基础上改进的武器,样子可能连米高扬都认不出来了,而难以相信的就是枭龙的图纸就是超7做的改进,换句话说,枭龙和米格21是直系亲属!

第三种,要说的就是ak47。这款世界名枪已经无法统计被改了多少次,从爱好者到军队,过了70多年,依然不停的修改!改的类型有,50发弹夹的ak,无托ak,霰弹ak,长管狙击ak,5.56版ak,.50口径ak……


水镜晓先生


改造嘛,只能越改越好,照好了改嘛,当然那些借鉴设计无算,你比如有人说,我们的99式坦克来自T-72的底盘,这也算吗?应该说不能算的,照这种说法,T-72也并非开创,还要上溯到上一代,这样不停地往上找祖宗,也就没个完的,因此借鉴技术思路不能算,至少得倒差不差看着七分像。今天我们来说一款运输机,乌克兰安-24“焦炭”,1963年开始服役的老飞机。1969年改进为安-26,空重增加了2吨,最大起重增加了24吨。1976年换装了新型发动机,空重比之安-24增加近4吨,最大起重增加了6吨,这个就开始有点面目全非了。

安-24正式入役的23年以后,中国成功仿制而出运-7,由于设计过于老旧,装备我军数量不是很多,西飞不甘心,经过一再改进,运-7-200A渐趋成熟,1988年当时的他们想,能否由此而打造一款民用支线客机型号呢?可以的,有梦想就会有成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嘛,西飞成功了,2000年后世界开始为他们鼓掌点赞,从此踏上了一段神奇之旅。

运输机改客机,苏修自有传统,改得飞机不少,么么都改,改来改去,没有卖出去几架,伊尔-80化身伊尔-96,只得3架左右。我们很好,大量使用了西方航电,并加装了一款美国普惠加拿大分公司的PW127涡浆发动机,化腐朽为神奇,卖得很火呀,维修跟得上,中间出过一次事,不过已然查明,这不怨我们。

我们这么庞大的市场,不能使外国的飞机满天飞,卖得疯就要大造特造,设计78座级,满载航程1500千米,满可以了,完成设计,制造正在路上,计划2019下线首飞。

回首运-7之旅,33年间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安-24早自在它的母国消失,而中国不过刚刚开始。武器充作民用,也用得很好啊。


魂舞大漠


说到59式坦克,题主是想说59D和那“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对负重轮”的VT-3外贸坦克吧!其实中国对59系列坦克的改进还相对温柔,因为59式的远房亲戚T-54/T-55系列也有许多被改的他妈都认不出的型号,尤其是那些让人数不对负重轮的“叛徒”!

6对负重轮的“叛徒”——罗马尼亚TR-580

TR-85是罗马尼亚用TR-77(仿制于T-55)坦克改进而来,与T-55系列最大区别就是将原本的5对大直径负重轮换成了6对小直径负重轮,让其“下半身”看起来比较“时髦”!其发动机仿制于德国豹1坦克的MB838柴油发动机,型号8VS-A2T2,最大输出830马力。此外,TR-85坦克的变速箱技术也来源于豹1坦克。

侧面已经完全看不出属于T-55系列的TR-85M1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仿制T-72坦克的TR-125项目失败,加上缺钱,导致罗马尼亚陆军仍在用已非常落后的TR-85作为主力坦克,除此之外只有29辆稍微算的上先进坦克的T-72M(原本30辆,一辆拿去和中国换了等离子喷涂设备,用于提升坦克发动机零件寿命)。没办法的罗马尼亚只有继续拿TR-85捣鼓,最终搞出来了侧面完全不带一点T-55影子的TR-85M1。TR-85M1换装了新的8VS-A2T2M发动机,最大功率增至860马力。值得一提的是,TR-85M1的战斗全重达到了50吨,成了该坦克唯一可以与第三代主战坦克相比的参数!!!!

美国帮埃及改装的拉美西斯二世坦克

埃及也曾在美国帮助下用M60A3坦克的发动机和行动系统以及火控系统对T-54进行升级,搞出了6对负重轮的拉美西斯二世坦克。改装工程于1984年11月启动,由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负责,主要为了加强火力和提高机动性,该坦克最早被称为T-54E。拉美西斯二世坦克的换装的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908马力,比早期的T-72动力还强劲,使得最高速度可达69公里/小时。不过该升级方案最终并没有被埃及广泛采用,仅极少数T-54被升级为了拉美西斯二世。

俄罗斯用T-55改装的6对负重轮版T-55M6

除了罗马尼亚的TR-85系列和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坦克外,苏联的正统传人——俄罗斯也曾在T-55基础上改装出过6对轮的异端,也就是上图中的T-55M6。T-55M6的车体被加长,增加了一对负重轮,并且全改用T-72坦克的负重轮,炮塔也经过修改,前方像T-72B那样加装了接触-5反应装甲,主炮换成了125毫米滑膛炮,换装了690马力新发动机,战斗全重43吨。俄罗斯号称T-55M6坦克的防护能与T-80U持平,但是该坦克一辆都没卖出去,因为改装一辆的价格足够买新的T-72了!


军车研究社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

被魔改的武器有跟多种,在这里就简要介绍一种。早在2014年的北京警展上,就出现了一款这样的武器——CS/LR-14自动步枪。没错这把枪就是下图中所展示的这货。

乍一看是不是外观觉得很时髦,透出着一股浓浓的西方皿煮气息有木有?这个画风跟国产的95式自动步枪系列和03式自动步枪系列,完全是两个感觉嘛。而且这种枪,单纯从外表上看已经分不出亲爹是谁了。

但是注意一下细节就不难发现,这款看起来高大上的CS/LR-14自动步枪像极了一款曾经大量装备在解放军的国产自动步枪。没错!CS/LR-14自动步枪的亲爹就是历经战争重重考验的国产81-1式自动步枪,俗称“八一杠”。

其实不用疑惑,CS/LR-14自动步枪确确实实就是“八一杠”的外貌版本。这把枪就算是“八一杠”的终极魔改版本。大家可以从枪的枪机部分和导气孔部分就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来,但是普通人乍一看真就是无法分辨这款枪是大名鼎鼎的“八一杠”。

据悉该枪的各种参数跟“八一杠”无异,它除了使用自用的7.62*54毫米全威力步枪弹之外,同时还可以使用北约标准的7.62*51毫米全威力步枪弹以适应海外市场。


迷彩派军事


题主既然提到了59,那么同样大名鼎鼎的轰六想必也不会陌生吧。现在的轰六K除了外型和最初的轰六原型机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之外,已经被改的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就是另外一台飞机。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轰六的发展史。

(长文多图预警,流量党慎入)

最初型号:图16

1957年9月中苏友好条约签订后,苏联决定协助中国建设一座中型轰炸机制造厂,同意中国生产原产于苏联的图-16轰炸机。中方随即开始仿制工作。1959年9月由散件组装的第一架图-16实现首飞,这台国产图16被命名为轰六原型机。

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尽数撤离,但中国对轰六的魔改历程才刚刚拉开大幕。


1964年:轰-6甲

图-16完全国产化型号。在苏联技术支援撤离后,中国工程师们利用手上取得的图纸与实物进行仿制,并根据当时中国的工业能力对部分材料结构及生产方式进行了修改。

1971年:轰-6Ⅰ

轰六搭载核武器的战略轰炸型号。我军的魔改技能在这里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为了增加航程,我们用4台产于英国的“斯贝”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替代2台涡喷-8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两台位于机翼根部原发动机机舱内,另两台采用吊挂方式装在机翼起落架舱外侧。。。

1972年:轰-6乙

在轰-6甲基础上研制的轰-6侦察型号。在机腹炸弹舱内安装3台大型侦查用照相机,为适应远程侦查的需要还改进了导航、通信、飞行控制、自动驾驶仪等设备。

1977年:轰-6丙

轰-6的电子干扰型号。在轰-6甲基础上加装主被动干扰设备、雷达探测对抗设备,并在机身外部、弹仓安装各种用途的雷达天线。该机型极为神秘,至今全网没有实机照片流出,下图为苏联的图16RM电子战型号。

1981年:轰-6丁(D)

搭载反舰导弹的对海攻击型号,曾经出口4架,下图的墨绿色机型装备了伊拉克空军。我军工程师在机翼下增加额外的挂架用于挂载“鹰击”-6空对舰导弹,以及配套的机载雷达等导弹火控装置。

1990年:轰-6U

加油机型号。该型号最大的特点是用封闭的雷达罩取代了原来机头的透明领航罩,并在机翼下方挂载了加油吊舱。至今仍在我军服役。

1998年:轰-6H

携带空地导弹的具备初步防区外打击的型号,具备低空突防的能力,机腹带有数据传输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机头领航罩下方的装有对地搜索雷达的造型诡异的雷达罩。

2001年:轰-6M

轰-6H型的进一步改进型号,增加电子压制能力,部分老旧型号仍保留了机尾的机炮,这也是该机型最为显著的特征。

2004年:轰-6G

超视距打击改进型号,为适应YJ-83K、YJ-12等超音速反舰导弹对机载系统进行了升级。

2007年:轰-6K

轰六K的各种照片想必大家已经见过很多了,这里不啰嗦了。就补上一张大多数年轻网友没见过的、曾经大名鼎鼎的照片。这张照片正是轰六“战神”绰号的由来。

魔改到面目全非。

这些,还是你认识的轰六吗?


强武堂


英国暴怒号,从一艘战列巡洋舰改成了航空母舰,而且是分步骤进行了多次改装。先是前半甲板改成跑道,然后后半甲板改成跑道,最后整个打通了前后跑道成为直通甲板和双层跑道,然后改成单层跑道,然后增加舰岛。原先的暴怒号设计为装备2门457毫米主炮,满载排水量22890吨,航速32节。在1917年建造过程中临时改为飞机母舰。改造也比较简单,把前457毫米主炮取消安装,铺设飞行甲板。也就是下面两张图展示的,第一张图可以看到舰艉巨大的457毫米主炮炮塔,第二张图可以看到舰艏已经改成一段长甲板。

1917年11月,也就是暴怒号服役5个月后进行改造,将后甲也抹平。下图可以看到舰尾巨大的炮塔和桅楼消失了,改成一段86.6米长的飞行甲板用于降落飞机,配备了比较原始的阻拦索,此时的暴怒号是一艘分为前后两段甲板的航空母舰,中间有2条3米宽的通道连接。

由于两段甲板操作实在是太麻烦,1922年6月-1925年8月,暴怒号再次进行改造,改造成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而且还是双层飞行甲板。下图就是此时改造完成的暴怒号,可以看到上面已经彻底平了,而且连舰岛都没有,完全是平的。

英国在使用中发现这个双层甲板确实很鸡肋,飞机尺寸、调度等等都很麻烦,还容易易倒灌海水,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也需要改进,所以1931年-1932年暴怒号接受现代化改造。双层甲板改为单层甲板,拆掉了一部分5.5英寸火炮,增加了4英寸火炮。下图就是再次改造的暴怒号,

1939年暴怒号增加了一个舰岛,194110月-1942年4月在美国进行了改造,延长飞行甲板并加装高射炮,此时的暴怒号基本是最终状态了。二战期间,暴怒号作为二线航空母舰继续服役,1944年9月15日后备役用作训练,于1948年3月出售解体。

上面就是暴怒号的发展史,他从一艘搭载457毫米主炮的战列巡洋舰变成半个航母再变成完整的航母,虽然过程很复杂甚至走了弯路,但是在那个航母发展的初始阶段暴怒号的改造史就是航母探索的发展史,为之后航母的设计建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雏菊西瓜Peterpan


被改为航母前的巴库号载机巡洋舰。


看了这么多回答,忽然发现大家都忘了一个大家伙,那就是苏联海军的巴库号载机巡洋舰。他是一艘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当然很多人叫他航空母舰,但是我们从本质上说,基辅级仅能搭载雅克38战斗机和卡25反潜直升机,并不具备以航空器材作为主力参加海空决战的能力,他的战斗力更多还是来自于其搭载的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和对空导弹,雅克38战斗机仅能在航母视距范围内作战,而且航程短、载重小,不能使用导弹武器,仅能发射火箭弹和常规航弹,这样的战斗力仅限于驱散敌军的进攻机群。因此苏联载机巡洋舰的舰载机是用来驱散敌军进攻机群,并且配合防空导弹消灭敌机使用的,能单独消灭的恐怕只有反潜机和防空能力脆弱的地面、海面目标了。

如今被改的面目全非的超日王号,也就是以前的巴库号。


但是就是这么一艘载机巡洋舰,被改造成了货真价实的航母!巴库号最终在苏联解体后被印度收购,在俄罗斯北方造船厂接收改造,改造后改名为维克拉马迪亚号航母,也就是超日王,他拥有两条交汇在一起的起飞跑道,可以同时起飞一架战斗机,但是他却拥有一个斜角降落甲板,可以用3道阻拦索来降落米格-29K舰载战斗机,他可以搭载30架左右的米格29K,其X型设计的全新飞行甲板可以同时操作16架米格29K,拥有两部在舷内的升降机,但是没有装备挡焰板,因此起飞战斗机时升降机不能使用。

但是即便如此,该舰仍然被改的面目全非,成为了一艘45000吨排水量的中型航空母舰,成为了如今印度海军的当家花旦。

超日王还有个名字叫维克拉马迪亚号,虽然成为了航母,但是其巡洋舰的底子没有变,注意其悲剧的舰岛位置,对飞行员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米格-21是前苏联研制的一款经典第二代战斗机,也由此诞生了多个不同的版本和型号。时至今日,米格-21仍是一些国家的空中主力,其改进的脚步也一直未停下。近日,一组被称为“魔改”版米格-21战斗机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不过,可以看到,这些米格-21战斗机被安装上了机头整流罩,把整个机头进气道遮住,还被刷涂上了美国空军的标志和编号。其实这只是一家匈牙利电影公司的杰作,这些已经被改得几乎认不出来的米格-21战斗机只是电影道具。


米格-21的改进型,增强了航电设备、武器系统和多功能大功率雷达。该机型装备的Kopyo多功能大功率雷达属于关键性更新,安装于机头和机身,对空对地能力显赫。另外米格-21-93装备有R-77空对空导弹(RVV-AE,即AA-12“蝮蛇”中距空对空导弹的出口型),Kh-29T电视制导空对地导弹和Kh-31/P2空对地反雷达导弹,是中国外销型战斗机“


T54/55型坦克是由原苏联设计的中型坦克。其原型于二战结束前的1945年3月问世,量产则开始于1947年。其后,T-54/55型坦克迅速成为苏联及华约国家的装甲主力,并被输出到众多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各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因而,T-54/55型坦克几乎参加了20世纪后半叶的几乎所有武装冲突。T-54/55系列坦克也是有史以来产量最大的坦克,其总数据估计高达86,000-100,000辆。


在苏联,T-54/55型的主力地位很快被后继的T-62和T-72所代替,但在其他很多国家,T-54/55系列被沿用多年。直到今天,仍有50多个国家在使用T-54/55及其种类繁杂的改型


猴子军师


首先就是现代版M14步枪了,很多人在看到M14EBR、MK14这些步枪和原版M14自动步枪时,甚至都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把枪。原版的M14步枪使用的是木质枪身,而且设计思想十分保守,采用的依然是当时传统的枪托握把一体设计,而当时的其他自动步枪普遍已经采用了分离设计。

后来M14被打入冷宫,M16取代了它。不过到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时期,美军迫切需要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步枪,于是将M14步枪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加装了改装套件,这才有了如今的M14EBR等步枪,不过已经是面貌全非了。

皮卡其实也算是一种魔改的武器。最初很多武装力量缺乏作战车辆,于是给皮卡加装了重机枪来提升火力,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后来又开始将火箭发射器,反坦克导弹,甚至是装甲车辆的炮塔装到了皮卡上,极大提升了火力。

AIM9导弹,这是美军一直使用的一种空空导弹,从50年代的第一代一直改进到如今的第四代,性能越来越强,如今的AIM9X可以说是空空格斗弹中的明星,依然被包括美军在内的多个军队装备使用。

AH1武装直升机。其最早是越南战场的AH1Q,但是AH1被美海军陆战队用到了现在,其改进版AH1Z综合性能完全不亚于美陆军的AH64E,也算是一款传奇装备了。


战争之王


扶桑 伊势 魔改


(扶桑出厂)


(第一次现代化改装前)


(改装后)


(第n次现代化改装˛(ˊʙˋ)੭˒˒)


(扶桑舰队(ʃ◔౪◔)ʃ)

伊势


(伊势级一号舰伊势号战列舰)


(改装俯视图)






(莱特湾海战真空上阵不带舰载机)

这时已经改成了航空战列舰了Σ(゚∀゚ノ)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