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3·17”房地产政策两周年:“刚需是对经济学最大的侮辱”

刚性需求(Inelastic Demand)这一词,百度百科的解释: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也就是说,不管多少钱都得买。

这个词,现在已和各种地产宣传文案捆绑在一起。可以说,几乎提地产,就必须有“刚需”,否则这篇文章就不合格,久而久之,“刚需”成了房地产促销与涨价的潜台词——都“刚需”了,能卖得不好吗?

“3·17”房地产政策两周年:“刚需是对经济学最大的侮辱”

但背后的真相却被掩盖了。

我记得上大学时,我的教授讲述经济学供求关系的时候说:在之前,整个学界根本没有人认可这个词汇,“刚需”是现代社会杜撰出来的词汇,或者说这个词是地产商制造出来的,这几年用的多了,才被一部分学术界收录。

因为“刚需”如果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他的范围太窄了,所以压根不能算一个经济学的名词。人的必需品事物,水,空气和阳光,这些东西不论价格如何人必须购买,属于刚需。除了这些,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算刚需。

举个例子,衣服每个人都要穿,但是严格意义上衣服都不算刚需品。就说古代的人,必须有吃的喝的呼吸和晒太阳,但是没有衣服依然能生存。而现在社会衣服价格高的销量就会少,物美价廉的衣服就比较受欢迎。

这说明,刚需这个词连必需品衣服都不适用,何况房子。

“3·17”房地产政策两周年:“刚需是对经济学最大的侮辱”

教授说,地产行业把刚需用在宣传上,无疑是对经济学最大的侮辱。

对于住房的需求来说,其实就是大众为了财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投资手段,很大一部分资产是用来增值保值,不是居住,那么他受到价格的影响,房价涨炒房的多,交易活跃,房价跌交易不活跃,所以房子严格意义上和刚性需求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开发商而言,“刚性需求”可以用在不同场合。说白了,开发商们推崇刚性需求,一方面是要为其房价上涨制造理由,另一方面就是要借助强大的话语权用来忽悠普通购房者。

但是,开发商们所说的刚性需求,也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刚性需求就是涨不涨都需要购买。

那么,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做到房价涨跌都要买而且一直买?

这涉及到另一个词——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量。

通俗讲,一个人买的起并且需要才算需求。试问中国现在地产的价格,就说一二线城市,不用6个钱包,一家三口有几个这样的家庭不用贷款负担的起一套房,而且需要一直买房的,恐怕找不出来几个。

“3·17”房地产政策两周年:“刚需是对经济学最大的侮辱”

所以大多数人连需求都算不上,何谈刚性需求,充其量算需要,想买但是买不起。

如果想买这都算需求,那么多数人都想要人民币,这个需求更强烈,以这个逻辑看,很明显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地产商和媒体勾结起来,把这两个词混淆起来讲给大家,然后多数人一看房价持续上涨,就变成了没有思考力的伪刚需,最后受益者除了地产商、银行和炒房者,普通人拿不到任何好处。

再以北京住宅说,北京购买市场被认为具有“刚性需求”,这一直被开发商奉为金科玉律。

房价频繁上涨,当购买者出现追涨购买的背离现象时,开发商们会高调宣称,这是北京住宅市场的刚性需求所致。

2007年金融危机,北京房价在开发商们认为的刚性需求下频繁上调,结果房价上涨幅度和速度超过了购买者的承受力,交易量急速下降,所谓的刚性需求也就成了伪需求,开发商们所强调的那些刚性购买人群,因房价上涨太快,虽然需求依旧,但已经刚性不再。

由此来看,北京住宅市场的需求确实存在,但是否是刚性则需要另当别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每年都会有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北京,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潜在的住房需求者,但这些需求是否是刚性的,则很难定论。

举个例子,当一套房子的购买成本为50万元时,如果购房者手中有30万元,具有完全购买及持续支付能力,这个时候,购房者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同样也是刚性的。但当房子上涨到100万元,购房者无力承担时,虽然他的居住需求依然存在,但却“刚性”不足了。

事实上,2007年北京楼市住宅项目销售集体萎缩,就是对开发商们“刚需”的最大反驳,开发商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刚性需求,在销售停滞的客观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因为刚性需求是有条件的,当刚性需求被上涨过快的房价破坏后,这个刚性需求就成了伪需求。

同理“317新政”出台两年来,北京新房成交约50843套,比新政出台前两年的(2015年3月18日至2017年3月17日)92281套,下降约45%;二手房成交不足28万套,而新政出台前两年累计交易约48万套。

再从房价表现上看,2019年2月份北京二手房均价为59898元/平方米,较2017年3月份的高点仍下跌11.3%;此外,与“317新政”前业主频繁上调报价不同的是,“317新政”实施两周年后,业主报价趋于理性,成交周期开始变长。

这两个例子说明,房地产刚需群体并不存在,因为受政策,房价等影响太多了,完全不符合刚需的定义。

总结起来,房价一直上涨和刚需其实没有实质关系。

那么,没有刚需,为什么房子还一直涨呢?这个涉及的面就大了,和货币政策有关、和地方财政有关、和炒作有关、和附加在房子上的各种医疗教育福利等等有关,我们之后可以再来讨论这一点。

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刚需”只是地产商忽悠人的手段,再听到地产商讲这个词的时候,要多些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