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阿里云之父王坚当选院士,纵观他的“飞天”之路

欧界报道:

据悉,11月22日,阿里云之父王坚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次入选的共有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民营企业极少有人入选院士,王坚作为阿里云计算系统研发主导,最大的成绩就是带领阿里云工程师共同研发了“飞天”这套中国云计算操作系统,完成中国云计算从0到1的突破。

阿里云之父王坚当选院士,纵观他的“飞天”之路

​王坚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2008年加入阿里巴巴,主要研究用户大数据,入职时他的职位是首席架构师,负责整个集团的技术架构,也就是这一年他邂逅了云计算系统,他认定了云计算今后将取代传统IT设备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基础设施,并积极的朝这个方向发展。最初阿里云计算2010年开发出来只供给阿里内部使用,到了2011年后正式对外开放使用,支付宝最后一台IBM小型机于2013年下线,也标着云计算已经全面代替过往传统的计算系统,也是这个时候云计算为阿里了赚了近7亿人民币,云计算系统的使用遍及金融、娱乐、医疗等单位和领域,云计算系统的出现为更多互联网用户获取利益。

阿里云之父王坚当选院士,纵观他的“飞天”之路

​王坚未入职阿里前,阿里的IT架构传统且单一,IBM小型机、Oracle商业数据库和EMC集中式存储是淘宝和支付宝计算系统常用的。之后随着用户逐渐增加,客户信息数据存储越来越多,计算器服务器使用率日趋飙升,一度达到98%,但是当时的传统数据处理器无法跟上爆发式的客户数据的存储和转换,而几个常用的处理数据库系统中,Oracale作为亚洲最大的最基本的企业数据库,但在面对淘宝用户量爆发式的增长速度,也无法支撑其业务迅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算力不足,之后淘宝将数据大规模迁移至Greeplum和Hadoop两个数据存储系统,但依然无法承载日益庞大的用户数据以及用户资料的安全性。

也正是阿里巴巴计算系统遭遇瓶颈期,让王坚决心要研究一套新的计算系统技术架构,然后逐步重建阿里巴巴的旧存储架构并换掉引擎系统,但是新架构不仅要便宜而且还要能够满足阿里庞大的计算存储任务,这样的话只能从最原始的零代码开始建立新的计算存储系统,就这样云计算系统逐渐被研发出来,然后投入到淘宝和支付宝用户数据上实践使用,而这套如今我们看起来神奇无比的云计算系统当时起名为“飞天”。

阿里云之父王坚当选院士,纵观他的“飞天”之路

​这套云计算系统“飞天”作为首个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在整个架构上要做好全局整合管理,又要做到逻辑区分的资源管理。在当时这套云计算系统及时解决了虚拟化技术路线造成的计算资源易分难聚、弹性力不足的难题,要实现计算系统资源在各个领域存储数据中心的扩张和调试,就要尽可能实现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中国电子学会认定:“飞天系统核心技术完全可以自主控制,整体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飞天云计算系统面向全球各个领域的互联网产业具有重要的发展推动作用,云计算为企业的计算核心提供了关键性创新技术,也是企业关于数据处理计算系统的一次创新性突破。

2017年,阿里云主导的“飞天”云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和产业化”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技术奖设立15年以来首个特等奖。这也预示着我国对智慧云计算系统的研究开发越来越重视。王坚做为云系统研究开发主导者入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后将全面投入钻研云计算系统项目。

阿里云之父王坚当选院士,纵观他的“飞天”之路

​王坚曾坦言在阿里云内外交困的时候,他将“飞天奖”颁发给全体员工,然后略带悲情的说了一句话“坚持就是伟大”,“飞天”云计算能有今天的辉煌,正是因为他执着的追求,为阿里创造一套全新的云计算系统也经历了千锤百炼。如今,王坚今日的成就除了阿里员工的共同努力,一直坚定支持他的还有马云、蔡崇信、曾鸣。如今云计算系统的使用遍及全球各个领域,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中国骄傲的事呢!

来源:线上采编,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者寻求报道,请及时联系欧界传媒网 o2ojie.com!

欧界传媒 | Jie Media

七年专注有深度的互联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