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小學生學古詩應該先理解後背誦,還是先背誦後理解?

開心小海馬2018


課標規定的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共155首。我們翻看這一百多首詩可以發現,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名篇,並且朗朗上口,文意理解起來也並不難,加上現在各類小學生詩詞類的書,譯註,翻譯,賞析,包括詩歌創作的背景,詩人的情況,都交代的很清楚。所以目前來看背誦與理解,這並不是誰先誰後的問題,兩者之間不構成對立。


那麼具體的方式上,我的意見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三年級以下)應以熟讀,熟記為主,不必追求完全的理解,理解的多麼深刻透徹,把作者的創作背景,審美意境,詩歌中的修辭想象,象徵意義,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等諸如此類的賞析,都放一放。這是古詩文閱讀鑑賞時要做的,而不是此時要做的事情。此時只需要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節奏之美,培養閱讀的語感,那麼既然培養語感,就要多朗讀,掌握好斷句的方法,與語氣語調的變化。此外,這樣的方式對未來作文的寫作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有一定道理的。

到了高年級,對古詩語的學習就要由淺入深地進行分析與理解了。此時不能再僅僅停留在表現的文字上,而應思考詩歌的意境,作者的心境,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將這些放在一起加以分析、歸納,概括,總結。慢慢地領略詩歌的內涵,瞭解詩歌背後的文化意義。這樣,理解了詩,才能更牢固地記住詩。


綜上,不同的年級,在識記詩歌上的方式應是不同的,但詩歌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要本著一顆敬畏之情去學習、去領悟。《朗讀者》的主持人董卿曾在接受採訪時講過,能讓她一讀再讀的,唯有唐詩。


我是林老師,如果您覺得我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或受益,請點贊或轉發支持。任何有關孩子語文學習的問題都可以與我交流。我將竭盡所能幫助家長朋友。


林老師講作文


先背誦,後理解

1、幼齡宜背誦

幼兒,學生階段,記憶力比較好。儘量讓多誦讀,針對短而精的古詩必須要先背誦,如果增加理解會導致混亂。

2、理解鞏固要加強

每個人對傳統文化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力,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強制理解不宜太早,能瞭解基礎性的詩詞,文化功底足夠的情況下小學生自我理解能力並不會太差。

3、不宜拖拉

先理解,後背誦,實際背誦的內容更多,有詩詞,還有理解的內容,詞句,容易造成學習厭倦心理。

4、階段性調整

針對性教育,階段性調整,一二年級邏輯思維比較差,三四年級鞏固練習逐步形成個人理解能力,五六年級的孩子如果夠優秀能夠自我分辨。

5、愛國學,不僅僅詩詞

如果喜歡,孩子還可以多讀讀古文,從古白話文開始逐步深入,比較難的可以先記憶背誦,逐步理解,學習並非樣樣通,能夠熟讀也是不容易的。


羅本-卡布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古詩的美,在格律美,在韻味美,在簡潔美,在意境美……

而有些美,只可體會,都不可言傳的。

因此,說對於小學生而言,還是先會吟誦,再去理解、分析、鑑賞。

通過吟誦讓孩子感受美,讓孩子愛上古詩,古詩也可以像唱歌一樣去背。根據平仄的規律,有調的吟誦,學生會非常有興趣,會吟唱了,自然也就會背了,那就有著豐富的積累了。

為了讓孩子們會背誦,我們教師與家長一定要讓背誦變得有意思,那孩子背誦起來就是有意義的,不會是死記硬背了。

例如,我讓學生打著拍子背誦,效果比起單純地背誦好多了,學生記憶的速度也快多了。

這扇興趣的大門,還得我們教師好好地引路,不過,現在好多媒介材料都很豐富,我們完全可以借鑑,帶動孩子全面運用,讓孩子們因吟誦而把學習變得更輕鬆。


六和麥田


先背誦後理解。原因有三:1,要相信老祖宗的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於小學課本的古詩詞都是精挑萬選的精品,背誦出來才能更好理解。2,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遠不如他的記憶能力,用比較差的理解能力去參透古詩詞比較費力,而且理解的不一定對,但是小學生記憶能力很強,背誦出來真的不難。3,小學生多背誦對開發記憶力好處也是大大滴,而且小時候記下的東西對相當於給他埋了種子,以後說不定經歷了什麼事就會突然理解詩詞的意思。


小徐小視頻


先背誦,後理解。

在大學裡,要把老師講的內容理解透都很難。

我們的一生,都是先背誦,然後慢慢品味,慢慢理解。

先把知識壓縮到腦子裡,然後慢慢解壓縮!


彭如心老師


小學生學古詩應該先朗讀。古詩都講究平仄對應,押韻對仗,很有韻律美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且容易熟讀成誦。小學階段必背古詩75首,大部分都是五言七言絕句外加部分簡短小令,對於小學生來講背誦起來並不難。等到背誦熟練以後大致瞭解詩人背景及詩意即可。


馭文江湖


先背誦後理解。詩讀百遍其義自現!


語文迷


先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孩子先在讀中促使他去近一步理解思考詩中的含義。熟讀後確定是在正確理解領會的基礎上去背誦,很快就背下來了,一舉四得


馨馨237582218


小朋友難理解,只好先背


趙棹1


先背誦然後再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