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濟南有個粟山殯儀館,當地人說還有個慄山殯儀館,這是怎麼回事呢?

指動濟南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濟南城區的東西兩部各建有一所殯儀館,東部的通常被稱為“蓮花山殯儀館”,建設時間最早、位於西部的濟南市殯儀館則被稱為“西郊慄山殯儀館”。

請注意,是“慄山”,栗子的“慄”。這幾乎是90%以上的老濟南人通用的稱呼。

其實,這也是老濟南人在清明節裡的最大口誤。如果此時,你要問老濟南人“老師兒,麻煩問一下粟山(小米)殯儀館怎麼走?”對方八成會說:“你說麼?俺大濟南沒這麼個地方。”

濟南市殯儀館

慄(lì)和粟(sù )。兩個字上偏旁都是西,一個的下面是木,一個是米。

那麼,到底是慄山殯儀館?還是粟山殯儀館呢?

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唐朝說起。唐朝有個詩人叫李賀,他有一首詩《夢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注意倒數第二句,“遙望齊州九點菸”,齊州本意是指中國,古代中國人把華夏大地分為九州。此句的意思是:詩人遙想能飛到天空眺望中國九州大地。

千佛山齊煙九點坊

這句詩和濟南有啥關係?往下看:

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歷城知縣葉圭書,登千佛山時向北眺望,所見之處有九座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山體,所以手書“齊煙九點”。這裡,葉圭書借用李賀的詩作、巧用濟南古稱“齊州”一事,用4個字形象的描繪了濟南的9座山體。

那麼問題來了,9座山都有誰?

一、華山

東北部,黃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稱“華不(fū夫)注”,歷史名山。

二、鵲山

黃河北岸,與濼口碼頭相對。傳先秦名醫扁鵲曾在這裡煉丹,死後葬在這裡。

三、藥山

因產藥用價值很高的陽起石得名。《齊乘》載:“藥山,出陽起石,極佳”。山上還盛產半夏、遠志、千頭菊、菌陳、柴胡、生地等。相傳是醫聖扁鵲的採藥地。

四、粟山

西北部,因山體較小,用“粟”來比喻。粟,就是民間所稱的小米。

齊煙九點之一的粟山

五、匡山

西部,“山石方隅,皆如筐形”得名。也就是說,這座山原名“筐山”,後因“筐”字不雅,改為“匡”。

六、臥牛山

又名九里山,東北部,形似臥牛。

七、北馬鞍山

北部,形似馬鞍。因為濟南的南部也有馬鞍山,所以此山叫“北馬鞍山”。因兩個山頭呈圓形相連,又叫“日月輪山”。這裡曾為古戰場,齊晉鞍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八、標山

元朝散曲家張養浩《標山記》有載。這座山位於古濟南北部的河澤之地,平地突起一山,在一片水澤之中有標杆、標誌作用,所以得名。

九、鳳凰山

與標山相近,位於標山的東部。山名寄託了古人對吉祥、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祥瑞之意。

粟子通常被濟南人稱為小米

濟南愛喝小米稀飯

1963年10月,濟南第一家火化場——粟山火化場建成啟用,其依託齊煙九點之一的粟山而建。上世紀80年代,粟山火葬場經過改擴建形成如今的規模。粟山火葬場後來更名為濟南市殯儀館,地址為天橋區粟山路25號。

問題又來了,從齊煙九點中的粟山,到粟山火葬場,再到濟南市殯儀館的粟山路25號。這裡一直是粟(小米)山,而不是慄(栗子)山。那麼,為什麼老濟南人都叫慄山(栗子)?而基本不叫粟山(小米)呢?

原因很簡單!

粟,在濟南的民間早被稱作“小米”了,基本沒有稱呼其古稱,如果你跑到超市、菜市場,給人家說“老師兒,給俺稱兩斤粟米”,估計人家會讓你找個地方涼快去。

糖炒栗子很受濟南人歡迎

現在,即使有賣粟米的,濟南人通常也會把它稱為“穀子”。

慄,在濟南的知名度就太高了,濟南的南部山區很多村莊都種有慄樹,趕上農村大集,光擺攤賣栗子的就能排上一長溜。過去人們靠栗子面飽腹,現在大街小巷賣“糖炒栗子”,你敢說不識“慄”字?

所以,使用頻率高、無人不識的“慄”字,就把“粟”字給淹沒了。況且它們倆長得又那麼相似,“粟山”也就只好委屈自己被老濟南人稱為了“慄山”。


指動濟南


粟山路,地標是這麼寫的。齊煙九點包含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