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賣脫銷的雙黃連能“抑毒”?醫學人士:搶到也不能盲目吃

新京報訊(記者閻俠 劉成偉 實習生趙方園)一則“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一夜之間讓這種中成藥變成了時下最緊俏的商品。不過,對於雙黃連口服液是否真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些醫學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月31日晚間,新華網報道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聯合發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當晚,新京報記者查看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發現,大部分商品顯示無貨或下架。2月1日,記者走訪北京數家藥房,雙黃連口服液均無貨。

普通民眾搶購雙黃連口服液,背後有“亂投醫”的心態,也有對醫學研究理解不到位的困惑。那麼,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的研究結論可靠嗎?雙黃連口服液真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嗎?

2月1日,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其表示,“他們剛出的結果我們都沒看到,對治療結果是否有效,我不清楚。”

“實驗室有效,不一定代表臨床有作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病毒離開人體環境後是很脆弱的,有些病毒放點鹽也能殺死。”

張煒說,這次病情在中醫裡屬於“寒溼疫”,所以在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等一批中藥製劑被列為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雙黃連口服液並不是治療“寒溼疫”的藥品,所以不在其推薦當中。

張煒還提醒,搶到雙黃連也不能盲目服用。“雙黃連口服液一般適用於咽喉疼痛、感冒發熱等症狀,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而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是肺和下呼吸道感染。另外,雙黃連也有服用禁忌症,服用前一定要詳細閱讀說明書,體質虛寒的胃腸道功能弱的病人並不能服用”。

呼吸內科醫生郝希純已經從事醫療行業10年,他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公佈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做法值得商榷。

“告訴公眾,雙黃連口服液會對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很容易對公眾造成誤區。因為,在研究者和公眾眼中,‘抑制作用’的含義是不同的,公眾會誤認為這種藥物可以預防甚至治療病毒,而科學研究是分為多個階段的。” 郝希純說。

據郝希純介紹,藥物的研發分為三個階段,依次是體外試驗、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其中人體試驗也叫臨床試驗,臨床試驗通常分為三期,其目的是驗證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從目前的信息來看,他們只對雙黃連口服液進行了體外試驗,臨床試驗沒做或者非常少,對於我們臨床醫生來講,他們發佈這一消息的證據不夠充分。”

郝希純說,“首先,醫學研究是科學,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說雙黃連口服液有抑制作用,必須細化到是在哪個階段有抑制作用,是體外,還是動物體內,還是臨床試驗階段,不同階段是完全不一樣的。其次,藥物研發成功,之後能不能上市銷售,還需要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批准,所以公佈某種藥物對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並且能夠應用臨床(公眾使用),不應該由他們(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來做,應該是更權威的機構來發布。”

醫藥專家史立臣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目前沒有臨床數據,只是做了一個初步的驗證。”史立臣介紹,初步驗證很易操作,只需要把分離出來的病毒放入雙黃連口服液中,觀察病毒是否減少或者死亡,史立臣認為把這個結果公佈出來是很不負責任的。

“雙黃連口服液是中藥不是西藥,它的成分非常複雜,與病毒接觸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具備多種可能性。”史立臣解釋道,“證明某種藥物是否對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結果必須來自臨床一線,一線的醫生真的用某種藥物成功治癒了病人,才能證明此藥有效。”

“只有他們(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拿出來切實的數據,並且一線的醫生真的應用了,我才會相信這個藥有效。”對於目前雙黃連口服液脫銷一事,史立臣認為這屬於“羊群效應”,是非理智的行為,“如果真的有藥物可以抑制新冠病毒,一線的醫生會告訴我們的。”

另有醫藥行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沒有數據證明此藥(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以破壞病毒的核酸或者蛋白質。”

人民日報2月1日早間也發佈微博提示,“抑制並不等於預防和治療”。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

新京報記者 閻俠 劉成偉 實習生 趙方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