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血壓差大是怎麼回事?是血管堵塞嚴重的徵兆嗎?

857562554


人體的血壓通常在正常狀態下時,有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兩個測量值,這兩個值之間有一定的差值,當差值大於60mmhg時,就屬於“壓差大”的問題了,先來說一下,高血壓患者壓差大,跟血管堵塞關係不大,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壓差大”的問題。

壓差大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首先說一下可能引起壓差大的相關疾病:

1. 主動脈關閉不全,這個問題可能是長期高血壓不控制,心臟長期高負荷運作導致,也可能是風溼性心臟病,梅毒性心臟病等心臟疾病所導致,通常通過心臟超聲等診療手段可以確診,這種情況的壓差大通常是收縮壓高,而舒張壓降低,導致壓差增大。

2. 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時,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快,收縮壓增大,而甲亢患者的外周組織的耗氧量增大,會使血管擴張,因此又會造成舒張壓降低,從而引起壓差大的問題。甲亢通常會出現心悸,出汗,進食增多但體重下降等問題,如果壓差大且有上述症狀,應排查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問題。

3. 嚴重的貧血:嚴重貧血時,身體內的血流速度會發生代償性的流速變快,心輸出量也會有所增加,從而導致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升高不明顯的壓差大的現象。嚴重貧血引起的壓差大很容易判斷,因為這類人群一般都膚色蒼白,一般被稱作“白色高血壓”。

如排除上述身體問題引起的壓差大,其他的壓差大的情況則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發生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後,會引起收縮壓的升高,而舒張壓則升高不明顯,從而導致壓差大的問題。

壓差大了怎麼辦?

如果發現壓差大的問題,首先排查心臟有無主動脈關閉不全的問題,也可根據身體表徵及相關症狀判斷是否存在甲亢或嚴重貧血等相關疾病的問題。如果不存在上述問題,則主要考慮動脈硬化引起的壓差變大。

壓差大一定要引起重視,壓差大雖然不是表示血管堵塞嚴重,但壓差大確實引起心梗,腦梗等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高危指徵,因此,如果出現壓差大的問題,一定要進行處理,不能不聞不問。

對於由於血管老化的問題引起的壓差大,通常沒有什麼好辦法,通過服用降壓藥物控制好血壓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動脈硬化引起的壓差大,是身體給予的一種警示,在這種情況下,更是要控制好高血壓和其他引起動脈硬化的相關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問題,儘量的延緩動脈繼續硬化的進程。

對於疾病引起的壓差大的問題,第一種主動脈關閉不全的問題,主要還是考慮控制好血壓和引起關閉不全的相關疾病,對於甲亢和貧血的問題,主要是對症治療甲狀腺問題和補血,病情得到改善後,壓差大的問題也自然會有所緩解。


李藥師談健康


我們測量血壓後,會得到兩個數字。大的那個數字被通俗得稱為高壓,小的那個數字稱為低壓,兩個數值相減的值稱為脈壓差。

脈壓差正常在20-60mmHg之間,如果超出了這個數字,就是脈壓差過大,那麼就提示身體可能存在著如下幾種毛病

1.甲亢

甲亢時,新陳代謝增高,心臟射出的血增多,脈壓差增大。如果同時還有情緒暴躁,脖子大,眼睛突出,愛流汗等症狀,那麼要懷疑是否得甲亢,需要進一步抽血做甲狀腺功能檢查。

2.心臟疾病

一些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會導致脈壓差增大,如果查出來脈壓差大,一般醫生都會建議再做一個心臟彩超。如果還有活動後氣喘,嘴唇發紫,胸口疼痛等情況,那就更要懷疑是不是心臟的問題

3.嚴重的貧血

嚴重的貧血也會引起脈壓差過大。如果同時還有嘴唇、眼瞼、指甲蒼白無血色,疲勞等症狀,應該進一步抽血查是否貧血,並進一步找貧血的原因。

4.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佳,長時間後導致心臟受損也會出現脈壓差增大。

血壓高了,心臟就會超負荷運轉,以滿足機體的需要。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有高血壓,但是不吃藥不控制血壓一樣沒有什麼事的原因,但是,時間一長,身體的代償能力用盡之後,各種情況就會出來。就像一根皮筋,如果一直處在被用力拉開的狀態,時間一長,彈性就會消失。

脈壓差增大並不常見,一旦出現,往往提示的病情均較為嚴重,因此需要引起重視,及時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爭取控制住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人體探索者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血壓是什麼,脈壓差又是怎麼產生的呢?下面我用抽水機(心臟)、水管(血管)理論給大家講解解釋一下!



血壓與脈壓差:

血壓就是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側壁單位面積的壓力。說的形象一點:就像一臺抽水機在抽水,這臺抽水機呢壞了,一分鐘抽一次,然後一條有彈性的軟管在輸送水,盡頭呢是一個氣球,當抽水機在抽水的時候,水管裡的水就多,對水側壁的壓力就大(相當於收縮壓也稱高壓),在間歇期,水泵沒抽水了,壓力就減小了(相當於舒張壓也叫低壓),中間的差值呢就叫脈壓差了。

脈壓差為什麼變大呢?

脈壓差=高壓—低壓,因此,只要影響到高壓或者低壓的因素都會導致脈壓差的變化,脈壓差變大可見於以下三種情況:高壓變高、低壓變低;高壓變高、低壓不變;高壓不變、低壓變低。(說的專業一點就是說任何影響收縮壓和舒張壓形成的因素都會影響到脈壓,首先我們要明白血壓的形成與以下三個因素有關,即足夠的血液充盈、心臟射血和外周阻力。由於有外周阻力,心臟每次收縮期射血大約只有1/3進入外周循環,而2/3儲存在擴張的大動脈內,這時候對應的血壓主要為收縮壓,故收縮壓主要與心臟射血量和大動脈壁的彈性有關;而在心舒張期,心臟停止射血,大動脈彈性回縮,儲存在大動脈內的血液又持續不斷的流向外周,這時的血壓為舒張壓,舒張壓與大動脈的彈性相關性也很大,外周阻力對舒張壓影響也有顯著影響。)

脈壓差變大常見與哪些疾病呢?

1.大動脈硬化,當水管管壁變硬了,那麼在相同水流量的情況下,水管彈性差了,容積相對變小,自然抽水的時候壓力就大了,水泵不抽水的時候,水管也不能回彈,水對水管的壓力是不是就小了呢?高壓變大、低壓變小,自然脈壓差就變大了。

2.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抽水機的閥門壞了,每次泵出去的水有一部分流回來了,這時水管裡的水少了,低壓低了;但是抽水機(心臟)會通過Frank-Starling機制增強抽水機的泵水能力,反射性的導致泵水增加,高壓升高,脈壓差變大。

3.甲亢.患者的代謝會增強,水泵的能力加強,每次泵水增加,高壓變高,同時由於代謝增強導致承受壓力的氣球爆了,水就直接流出去了,低壓就變小,脈壓差變大。

4.貧血.貧血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相當於抽水機的功率變大了,每次泵水多了,高壓就變大了,同時由於貧血氣球變大了,外周阻力就小了,低壓變低了,脈壓差就變大了。

5長期高熱.高熱導致抽水機功率變大,高壓變大,同時高熱也會擴張外周小血管,導致氣球變大,舒張壓變小,脈壓差變大。


所以脈壓差變大並不代表血管嚴重堵塞,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脈壓差變大,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醫學小偵探


  血壓差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醫學上又叫脈壓差,壓差大很可能是血管硬化的表現,特別是老年人需要注意,脈壓差增大說明動脈彈性差,即動脈壁的結構和功能受損,管壁變硬。

  一般情況下,高壓、低壓的壓差為40~50mmHg,一般大於60mmHg,稱為脈壓增大,小於20mmHg稱為脈壓減小。壓差超過50mmHg,往往提示患者動脈內存在粥樣硬化斑塊。壓差等於85mmHg要比脈壓差等於65mmHg發生心肌梗死和中風的危險性增長10%以上,前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幾率顯著大於後者。

  引起脈壓過大的常見疾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貧血、風溼性心臟病、梅毒性心臟病、部分先天性心臟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細菌性心內膜炎等。例如:老年人由於主動脈及其他大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現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舒張壓正常,脈壓增大。

  一旦發現脈壓異常,應該及時到醫院查明原因,治療原發病。例如器質性的主動脈關閉不全必須依靠心臟手術來解決。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每餐七八分飽,戒菸限酒。提倡吃複合糖類,如澱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高血壓定義,血壓大於140/90mmHg稱之為高血壓,正常脈壓差30–40mmHg,而大於60mmHg為脈壓差過高,小於20mmHg為脈壓差過小。



很多人問尤其是年輕人問為什麼低壓高,也就是脈壓差過小,我們常常說是年輕,血管彈性比較好,也確實如此。

那麼脈壓差過大呢?原因是什麼呢?

引起脈壓差過大的常見疾病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貧血、風溼性心臟病、梅毒性心臟病、部分先天性心臟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細菌性心膜炎等。


老年人的脈壓差增大是普遍現象,這是由於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血管硬化以致血管彈性下降所引起的。

血壓差過大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心腦血管病主要危害是損傷患者心臟、大腦、腎臟等器官,是由於小動脈的痙攣、重構,導致小動脈硬化、增厚和大動脈的一些硬化,從而出現這些臟器供血、供氧缺失,致使這些器官功能受損,從而出現系列的受損症狀。

所以壓差過大其實是引起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至於如何控制,一些年齡問題引起的壓差過大也沒有辦法,但是不要過分擔憂吃了高血壓藥把血壓降沒了。

至於有原發病引起的壓差過大,那麼就好好治療原發病即可。

心血管王醫生於2018.6.18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血壓差大是怎麼回事?是血管堵塞嚴重的徵兆嗎?

首先,來談一下血壓差是什麼?血壓差這個名詞並不標準,確切地說應該稱之為脈壓差。我們都知道血壓由收縮壓(所謂的“高壓”)和舒張壓(所謂的“低壓”)組成,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就是脈壓差。在一個心動週期中,當左心室收縮時,左心室內的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以及其分支,這些動脈由於具有一定的彈性會如同注灌水的橡皮管一樣發生擴張,當擴張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可完全容納左心室射出的血液,此時血管的擴張達到最大,血管側壁承受的壓力最大即為收縮壓;隨後,左心室開始舒張,大動脈內不再有新的血液進入,具有彈性的大動脈開始進行收縮,以驅動大動脈內的血液進一步進入中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當大動脈回縮到初始狀態時不再發生回縮,此時血管側壁承受的壓力最小即為舒張壓。

其次,來談一下脈壓差及其影響因素。如前所述,脈壓差是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正常情況下脈壓差在30-40mmHg之間,脈壓差小於20mmHg稱為脈壓差減小,反之如果其大於60mmHg則稱為脈壓差增大。脈壓差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如下三個:(一)每博量:即每次左心室收縮射出的血容量。每博量越大血壓相對越高,當然以收縮壓增高更為明顯,此時脈壓差增大。(二)外周血管阻力:神經、體液等因素(主要是前者)可通過調節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或舒張來調節血管的口徑來影響外周血管阻力來增加或減少收縮期進入大動脈的血容量從而影響脈壓。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時血壓升高,以舒張壓升高更為明顯,此時脈壓差減小。(三)大動脈彈性。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因素均可使動脈彈性下降,此時血壓升高以收縮壓升高更為明顯,脈壓差下降。

再次,來談一下可導致脈壓差增大的疾病。如前所述凡能影響每博量、外周血管阻力和血管彈性的因素均可能導致脈壓差增大,常見的疾病有:(一)心源性疾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動脈導管未閉,兩者均可導致舒張期大動脈內血容量減少,使得舒張壓下降,從而導致脈壓差增大。(二)代謝性疾病:甲亢性心臟病、貧血均可使心臟代償性增加博出、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使得血壓升高以收縮壓為主,因此脈壓差增大。(三)動脈硬化性疾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均可使血管彈性下降,可引起血壓升高,以收縮壓升高為主,也可以導致脈壓差增大。在這種情況下,脈壓差增大可以提示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狹窄或堵塞,但其程度並不代表血管堵塞的程度。

綜上所述,脈壓差增大有可能是身體患有上述疾病,也有可能提示血管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狹窄或堵塞。


高波濤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人的血壓有收縮壓和舒張壓這兩個值,就是老百姓說的所謂的高壓和低壓;而血壓差呢,實際上就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臨床上我們一般叫脈壓差,它的正常值在30-40 mmHg。一般> 60mmHg,就可以稱為脈壓增大。一般脈壓差大最常見的原因是血管硬化。就是說動脈血管的彈性變差,即動脈壁的結構和功能受損,管壁變硬。脈壓差大我們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脈壓差大雖然不是表示血管堵塞嚴重,但脈壓差大確實是腦梗、心梗等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危險指徵,因此,如果出現脈壓差大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老年人由於主動脈及其他大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動脈壁的彈性和伸展性都有明顯降低,導致了脈壓增大,繼而有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此外,臨床上還有一些常見的疾病也會引起脈壓差增大。

1.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可能是長期高血壓控制不佳,也可能是風溼性心臟病,梅毒性心臟病等心臟疾病所導致,這種情況的脈壓差大通常是收縮壓高、舒張壓降低,導致壓差增大。

2.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時,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收縮壓增大,而患者的外周組織耗氧量增加,使血管擴張,同時又會造成舒張壓降低,從而引起壓差大。甲亢通常會出現心悸、出汗、進食增多、體重下降等問題,如果壓差大且有上述症狀,應排查一下是否是甲亢造成的。

3. 嚴重貧血:嚴重貧血時,身體內血流速度會發生代償性的流速變快,心輸出量也會有所增加,從而導致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升高不明顯的脈壓差大的現象。

因此,一旦發現脈壓異常,應及時到醫院查明原因,要積極的進行檢查和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爭取控制住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藥事健康


血壓差大,就是指收縮壓(高壓)與舒張壓(低壓)的差值大,正常情況下,兩者的差值應該在20~60毫米汞柱的範圍內,大於60毫米汞柱就認為脈壓差過大,往往我們在測量血壓的時候比較關注高壓和低壓,其實脈壓差的大小也跟高低壓一樣是具有臨床意義的。

脈壓差增加一般是由於大動脈硬化、血管壁彈性和延展性降低所導致的。心臟收縮時,血管不能有效彈性擴張,造成收縮壓增高;心臟舒張使,血管又不能有效收縮,造成舒張壓降低。如此一來,高壓升高,低壓降低,導致兩者的差值增加。

所以,一般來說,脈壓差過大,說明大動脈硬化程度高。

但是一些疾病也會造成脈壓差增大,比如甲亢、嚴重貧血、心臟病(主動脈瓣閉合不全等)。所以出現脈壓差增大也應該先積極排除這些疾病。

如果是動脈硬化導致的脈壓差增大,那麼動脈粥樣硬化發展下去確實會導致血管狹窄或者阻塞。

動脈硬化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的,最初是脂紋期,接著是纖維斑塊期、粥樣斑塊形成期,最後是繼發性的病變。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這些疾病與動脈粥樣硬化都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分擔心,除了日常要通過健康的飲食和作息控制好血脂血糖血壓等,有必要的情況下他汀類藥物對降脂也有很好的效果,瑞舒伐他汀已經被證實具有逆轉斑塊的作用。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首先沒完全明白你問的是什麼意思,血壓差大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下你的分析。

1、很多人說的高壓和低壓的差較大,也就是我們說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距(簡稱脈壓差),一般正常情況為20-40mmhg,小於20mmhg常見於主動脈狹窄、心包積液或者比較嚴重的心衰患者。如果脈壓差超過60mmhg常見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還有雙上肢血壓值,正常差別在5-10mmhg,如果測得血壓差距較大的話常見於多發性大動脈炎或者先天性動脈畸形等。

3、還有上下肢血壓差,正常差別在20-40mmhg,如果超過此範圍可見主動脈縮窄、胸腹主動脈大動脈炎等。

4、整體血壓和平時波動大,血壓波動大還表現在突發疾病如腦血管意外引起血壓升高,消化道出血等引起血壓降低等。

所以你說的血壓差大還看你具體指的哪一方面,但是不管是哪一方面我們在治療的基礎上儘量明確病因。以好針對性治療。


餘千蘭


收縮壓即高壓是指左心室收縮時射出的血容量和對大動脈衝擊的壓力(當然包括中、小動脈的衝擊壓力,因為動脈是相通的),所以收縮壓與心臟射血壓力和動脈弾性(主要是主動脈一緩衝能力)有關。舒張壓指左心室舒張時已被擴張的動脈血管回縮時對血液的反作用力,通常講收縮壓在心射血分數分數正常時與動脈硬化(主要是指主動脈)造成緩衝力下降有關,而舒張壓主要與全身動脈阻力有關,如肥胖導致肌肉內小動脈受壓阻力增大或工作緊張壓力大小動脈常處於收縮狀態有關,當然與動脈硬化後彈性差也有關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左心室舒張時外周動脈回縮力下降有關。如果舒張壓太低、尤其老年人要注意是否有瓣膜鈣化性心臟病引起主動脈關閉不全或主動脈弓擴線擴張、主動脈瘤引起相對關閉不全,若不及時治療會要命的。

原發性高血壓早期因動脈彈性尚好主要表現為舒張壓髙,五、六十歲後隨著動脈硬化加重非但舒張壓髙、收縮壓也越來越高。七、八十歲後全身大、中、小動脈血管硬化加重,心臟射血時緩衝小了,收縮壓會更高,同樣心臟舒張時血管回縮力也小了,因此脈壓差越來越大舒張壓反而更低,這反應動脈粥樣硬化加重了。這種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醫學上稱為ISH收縮壓超過140mmHg-160mmHg甚至更高而舒張壓往往小於70mmHg這時不能一味追求收縮壓降到140mmHg以下,加重降壓藥的同時使舒張壓更低,但舒張壓它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血流灌注的重要指標,長期舒張壓太低對這些重要器官非常不利。

有些中老年人從年輕時血壓始終偏低,有時會發生體位改變時頭暈甚至暈厥而跌倒,可以長期服用一些參類保健品可能對某些人有用,但不是人人都有用。原因是你從小不愛運動造成心肌儲備功能弱、心臟射血指數較低血壓當然上不去。所以從小要愛運動。西藥中藥補藥千萬別亂吃,一是無用有時還會損害肝臟、腎臟。當然做一些自已能所力及的運動如快走、體力好的跳舞都會對心臟儲備功能有好處。低血壓的老人躺著、坐著、尤其是夜間解手動作一定要慢,扶著東西站穩了再走,男性夜間儘量用尿壺,女性可用放在床邊的椅子式坐便器。

2017.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