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互聯網金融打得火熱,供應鏈金融開啟新賽道?

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供應鏈金融不僅成為銀行業戰略轉型的加速器,也成為當下熱火的互聯網金融追逐的目標,那麼供應鏈的新賽場在哪裡?

企業通過導入供應鏈金融可以極大改善上下游緊繃的資金鍊關係,現代商業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只有整個供應鏈鏈條上的企業的四流順暢後,整條供應鏈才會具備競爭優勢。

互聯網金融打得火熱,供應鏈金融開啟新賽道?

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從2011年到2013年,國際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年增長率約為30%至40%。在2020年之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年增長率將不會低於10%。而最新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報告顯示,當前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元。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接近20萬億元。

瑞通供應鏈金融就是利用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信息優勢、資金優勢和樞紐地位,將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為上下游中小企業等相關參與方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核心企業不僅自身實力比較強,而且它在與上下游中小企業的長期經營活動中,積累了包括各方資金流水情況、合同履行誠信情況等寶貴的數據信息,可以有效評估融資對象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

這使得核心企業可以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有力的融資擔保。面向企業的傳統融資模式多以不動產為抵押對標,而供應鏈金融可以讓中小企業憑藉形式多樣的資產做抵押來獲得融資。

可以看到,供應鏈金融一方面能夠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可以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係,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

從效果看,供應鏈金融在解決融資難,提高上下游產業鏈條中的融資安全性,加快資金循環,提高資金效率等方面有較明顯優勢,而在“互聯網+”理念下,供應鏈金融不止是線下到線上的延伸,還是一種突破性的轉變,能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更多活力,並支持企業通過供應鏈協同、互聯網化、商業模式轉型,實現增長方式轉換和發展升級。

供應鏈上佔據優勢的核心企業,將成為本輪互聯網金融創新後半階段的重要參與力量。隨著融資規模的不斷增大以及需求模式的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產業巨頭將加入到供應鏈金融玩家的行列,從而催生出全新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從產業來到金融去

當前,除了傳統銀行外,供應鏈金融的主要玩家主要集中在電商平臺、物流企業、技術服務商、P2P平臺、行業核心企業等方面。不同的玩家依據自身在資產端、資金端抑或打通資產端和資金端的資源整合能力,依據自身的行業、產業特徵在不同的供應鏈金融場景獲得競爭優勢。

比如電商企業主導的模式,利用平臺上交易流水與記錄,進行風險評測,確認信用額度進而發放貸款,除了賺取生態圈上下游供應商的金融利潤,也保證了生態圈健康發展。在這一模式中,電商是整個交易的核心,依靠多年積累起來的一套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體系,這讓其發展供應鏈金融成了一件水到渠成、順勢而為的事情。

再比如物流企業主導模式,在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物流企業是參與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方,在“互聯網+”時代,物流企業憑其在行業常年來上下游的深厚關係,轉身從事電商進而延伸至供應鏈金融業務。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三流合一”是物流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關鍵。

供應鏈金融根植於產業轉型的時代,得益於互聯網金融的催化。基本面上,在傳統產業產能過剩以及盈利能力下降的壓力下,核心企業憑藉自身優勢,完全可以嫁接金融業務;而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增長為供應鏈金融的火熱提供了重要契機,特別是互聯網平臺在篩選和彙集同等特徵用戶群、利益相關企業群方面的優勢被集聚放大,併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堅實基礎。

此外,供應鏈金融本質上是O2O模式的演化。不同於一般線下體驗、線上提交需求的O2O模式,產業供應鏈金融的O2O模式中線下因素更為核心。線下產業因素是供應鏈金融的根基所在,掌握了核心渠道或具備核心品牌的企業轉型供應鏈金融業務最具優勢,其核心位置被其他企業代替的可能性較低。線上平臺最大的作用在於供給、需求信息匹配效率的提升,以及對運作效率的提升。

因此,供應鏈金融具有產業和金融兩個屬性。產業視角下,金融業務僅作為主業的補充,其存在目的仍在於強化主業,對金融業務的體量沒有過多期望;金融視角下,供應鏈金融業務定位於傳統業務轉型的標杆方向,且以金融的思維謀求業務推進。

供應鏈金融發展基石

解決中小企業徵信評價、貿易真實性

金融科技對於供應鏈金融的提升主要是基於交易數據的徵信以及自動貸後,能夠把原來單純依託靜態的、事後的,有可能會人為加工過的財報類的數據,延伸到交易數據層面。以前的財報基本就是平面上的一個點,現在拿到的則是一個立體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從更多的維度去觀察和分析,造假的難度和人為加工的難度非常大。真正解決人工確權、貿易真實性和自償性問題。

通常來講,數據經過脫敏的處理,對企業數據相關敏感性是在企業自願的情況下脫敏化處理之後再到中心端,中心端基於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在本質化效率提升的數據基礎之上,結合行內數據、其他外源數據,再把模型分析做好,就能夠真正做到量化授信,分級預警,在這當中不止有實時監控,甚至在模型裡面還有一些預測性的指標,幫助金融機構更早、更及時性地解決相關問題。

解決供應鏈上下游信任關係

供應鏈金融首先解決的是以核心企業為依託的上下游問題,但本質上供應鏈金融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的問題。在很多傳統的解決方案中,僅僅依賴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配合和數據,而核心企業往往只掌握部分交互類的數據如下游預付渠道融資中的客戶訂貨數據。

對中小企業的徵信需要高效、完善的動態數據管理模型,對海量、碎片化的大數據進行挖掘、整合、關聯、清洗,剔出虛假信息,獲得有效、準確的信息。數據成為了供應鏈金融發展的要素之一。當然,在積累足夠的客戶信息之後,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對客戶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並分析也是無法有效的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區塊鏈:解決與鏈式非信任關係問題

作為風控的主要數據,通常主要來自於已經數據化的信息,比如供應商訂單和已發貨物。對於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其主要的資產可能是存貨和應收賬款,因此傳統的就是存貨質押和應收賬款質押,在供應鏈金融中,融資客戶的違約成本可能在於其在整個供應鏈條中業務機會的喪失,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因此,供應鏈一定程度上通過核心企業的方式能夠保證還款的能力,規避不想還款的意願。

區塊鏈所解決的都是一個核心的問題,即信任問題,來自多方的數據,比如供應鏈金融的貨押業務,就會涉及金融機構、企業、倉儲、服務提供方、倉儲監管方等五方,包括企業那邊可能還有買方和賣方,在這當中獲取數據和數據之間的來回確認相對會比較麻煩,由於他們各自都有信息記錄的方式,所以五方一起去對賬非常繁瑣。

產業之間本身也有上下游的關係,比如原材料和化工,和日化品的品牌商、汽車的主機廠和汽車零配件的產業就是一個上下游,這也會有相關的縱向的協同。

更好的方式是大家各自都往區塊鏈記載分佈式的賬本,大家最終又有一個能夠達成的共識,所以,區塊鏈解決的就是供應鏈金融在非信任的體制下怎麼達成一個信任關係。

企業在佈局供應鏈金融需要充分梳理並不斷優化自身供應鏈,嚴格把控風險,才能在新賽場上越走越問,前方的路才會越來越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