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2017⇆2019,網貸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又是一年歲末時,2017⇆2019的梗突然之間在網絡上刷屏了。時光飛逝,彷彿2017還在昨日,轉眼已經過去了三年。年終回顧,大家紛紛在網絡上曬出生活的變化:

他——2017到2019的自拍,歲月磨平了稜角,三年時間,足以讓一個人褪去稚氣;

她——2017到2019的情感狀態,從單身到一個孩子的母親,三年時間,記錄了角色的轉換;

他——2017到2019的賬戶餘額,從剛畢業的入不敷出,到如今攢下一筆積蓄,三年時間,成就了他在社會上的蛻變。

對於伴隨互聯網浪潮發展起來的網貸行業而言,三年時間,也經歷了滄桑鉅變。下面,請跟隨小盈的腳步,一起回顧一下這三年來網貸行業的發展歷程。


投機餘熱散去

監管出清引導網貸良性發展

2017⇆2019,網貸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2017年以前,移動互聯網帶來一場科技革命,讓數字經濟崛起勢如破竹,不少資金湧入金融科技行業,使得網貸從風口上斬獲了一波爆發式增長紅利。

然而與此同時,由於法律規範不健全、監管制度有漏洞,不少企業的瘋狂炒作引發了金融科技的風險,掀起了網貸平臺倒閉潮。2018年集中引爆的那場雷潮,想必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因此,加強金融科技市場治理,設置合理的金融科技市場和金融網絡平臺業務准入標準,成為了網貸轉型期間的監管重點。

三年來,監管從技術風險、信息風險、數據風險和合規風險四個層面入手,依次出臺網貸資金存管指引、信息披露指引、專項整治整改驗收、逃廢債納入徵信、“三降”政策等文件,在肅清海量信息帶來的風險、引導平臺良性退出和個人隱私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隨著行業清退進入最後階段,網貸存量風險得以加速釋放,必將促進行業駛入健康運行軌道。


科技助力資源配置

提升金融核心競爭力

2017⇆2019,網貸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論壇上指出:金融科技是未來全球金融競爭的制高點,誰掌握好這一先進的生產力,誰就擁有最強的金融核心競爭力。

網貸行業這三年的發展歷程,讓我們見證了金融科技業態給中國帶來的重大影響。回望過去幾年,移動金融產品的使用並沒有像如今這樣廣泛。而今年年初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互聯網金融類應用下載量達到1067億次,成為超千億下載量的八類互聯網應用之一,躋身用戶最常用工具。

在大數據的作用下,金融科技通過信息獲取、成本低廉、操作便利等方面的優勢,全面彌補了傳統金融在信息獲取、用戶體驗等方面的不足,逐步構建起一種新型信用關係和行業生態,在改變人民生活方式和財富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除此之外,作為貫徹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式,金融科技有力推動了小微發展,不僅優化了金融資源的配置,也對促進我國創新型經濟發展、提升金融核心競爭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大亂之後迎大治

金融科技未來可期

2017⇆2019,網貸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如今,平臺清退步入尾聲,監管試點工作重啟,行業秩序得以重建,網貸從野蠻生長的風波中突圍,來到了理性發展階段。

三年間,網貸行業的行業監管趨嚴縱深發展。監管部門通過上線“金融服務平臺”APP、設立實時數據接入機制、深化徵信體系建設,在預防金融風險、應對老賴重疾、保障用戶合法權益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期間,匯盈金服堅守誠信合規的經營原則,緊隨監管第一時間自查,在夯實平臺建設、助力行業發展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

三年間,國家在制度層面不斷查漏補缺,深化金融科技法制建設,把“互聯網金融法”列入年度立法計劃安排審議,積極探索構建監管科技應用框架,打造中國版監管沙箱,充分體現了國家大力支持金融科技發展、讓科技創新服務普惠金融的美好期許。

站在2019年末,回望過去幾年網貸行業的滄桑鉅變,我們感慨萬千但也躊躇滿志。作為幫扶小微和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的價值不言而喻,高層的一系列定調和發聲,也為網貸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相信,大亂之後必大治,匯盈金服將會秉承建立之初的深耕精神,為普惠金融發展、我國經濟轉型貢獻更多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