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切脈診病:中醫把脈的原理

切脈診病:中醫把脈的原理

中醫診病有四法:望聞問切,其中“切”是指切脈,也叫“脈診”。早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時候,我國就已經出現了脈診的例子,後經戰國神醫扁鵲發揚光大,確立為四診法之一,並且一直流傳到了今天,這可以充分的證明了中醫把脈的強大生命力和其重要的科學依據。

現代脈象研究證實,脈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心臟的功能、血管的機能、血液的質和量。這三方面決定了脈象出現某些形態的改變,即脈動應指的形象,也即脈象。脈象首先可顯示這三方面因素的病變,其次可據其推斷其他的病變。顯然,脈象是有其客觀存在因素的。

中醫脈診原理

心臟泵血是脈象產生的主要原因——通過動脈血管搏動的應手頻率、力度,中醫理論將脈象分為諸多類型。而如冠心病、心功能低下、動脈硬化等疾病都可以造成脈搏頻率改變;而符合中醫“胃氣不足”分類的胃腸炎等急慢性疾病也就是“浮細無力”。

血管的舒縮運動,反映了血液流動的質量與速度等信息。血管本身的病變,如動脈硬化等也可反映在脈象上。

正常人的脈象是什麼樣的

正常人脈象,又稱平脈,常脈。常脈為三部有脈,一息四至(每分鐘脈搏早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節律均勻,從容和緩,流利有力,尺脈沉取不絕。稱為有胃,神,根。其中有胃,就是有胃氣,脈搏表現和緩,從容,流利,有神;有神,是指脈搏應指有力柔和,節律整齊;有根。主要表現為尺脈沉取不絕。

祖慈肩頸健康顧問表示,脈象與內外環境的關係十分密切。由於氣候,年齡,性別,體質,勞逸及精神狀態等因素的影響,脈象也會發生某些生理變化。例如一年四季,脈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變化;年齡越小,脈搏越快;嬰兒脈急數,青壯年脈多有力,老人脈稍弦,婦女脈象較男性脈象弱而略快;胖人脈稍沉,瘦人脈稍浮;勞力之後,飲酒,飽食或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脈來較弱;腦力勞動者脈多弱於體力勞動者等。這些均應與病脈相鑑別。另外,少數人橈動脈走向異常,脈可不顯現與寸口,如有的顯於寸口的背側,名曰“反關脈”;有的從尺部斜向手背,名曰“斜飛脈”。這都不屬於病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