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谁来种田,如何种好田”是“三农”发展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破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明确提出“必须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让农村成为了创业的热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农村创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选择在农村创业,把种地当成事业的年轻人——郭川平。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农历腊月,川西坝子进入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可在禾丰镇镇江村的一片萝卜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30多名村民正在拔着萝卜,刚拔下来的萝卜成排地摆放在田里,装满了萝卜的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机械的轰鸣声和村民的吆喝声构成了动听的乡村旋律。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正在拔萝卜的大娘叫李春蓉

今年61岁

虽然她看起来略显苍老

可她的身体很是硬朗

干起活来非常麻利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李春蓉告诉记者

现在屋里基本没有田

都租给小郭了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李大娘说的小郭就是这片萝卜地的承包者郭川平,郭川平是一名80后,来自重庆,他的父母从事建材行业,家庭条件也很殷实,可他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选择了跨界发展,成为了一名职业农民。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禾丰镇镇江村种植大户郭川平说:“大家都觉得农业脏、累、没有前景,但是我觉得农业还是比较可以,国家的政策扶持比较好,优化了扶持力度。”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2018年,郭川平来到什邡

在禾丰镇流转了1500亩土地

专门从事萝卜种植

再让土地流转的村民在他的种植基地干活

增加收入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禾丰镇镇江村村民刘永发说:“我们把田地租给他们,在他们手里打工划算些。我们种菜要花本钱,比如说买肥、打药,现在我们直接就可以把钱挣回去。”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正如刘大爷所说

如今在农村,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他们经济的唯一来源就是土地和种植技术

在将土地流转后

又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可谓一举两得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我们年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在外面打工,进厂没有人要,因为年龄大,保险系数低,在这里打工很近,工资也能兑现,又有安全感。”禾丰镇镇江村村民李春蓉如是说。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相比村民的一举两得

承包户郭川平要面临的

风险和挑战就大得多

为此

他也为了这块1500亩的承包地付出了许多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郭川平称

汗水和心血都是次要的

应该在三到五年

才有明显的收成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作为“半路出家”的职业农民,基地建起来以后,郭川平每天都会往返于种植区和库区,种植、采收、运输、清洗、分拣、装车发货,每一项工作流程,郭川平都会亲力亲为,不仅是为了带着村民干,更重要的是为了积累经验、学习技术。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入一行要爱一行,如果说跨行搞其他行业的话,你要花一些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其实,只要肯干,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相信自己会有不错的成绩。”郭川平如是说。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郭川平做事踏实有干劲

而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他也早有规划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郭川平说:“因为我们是第一年来,确确实实不知道这边气候的特点,所以才流转了一千多亩土地。等我们真正了解了这边的天气变化后还会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万亩蔬菜基地就是我们的初步规划,在没有摸透天气行情的情况下也不敢盲目地扩张。”

一个重庆人跑到什邡,用小小萝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农村是个好地方,如今越来越多像郭川平这样的人选择到农村大展拳脚,他们通过集中土地、集中经营、集中加工和集中销售,实现土地流转增值增效,形成了“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效果。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使得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土地收益率大大提升,促进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