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上網課不好好學,天天玩遊戲,叛逆不聽話怎麼辦?

絕地求生凱瑞


我家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外孫女,一個是外孫子;一個是初三學生,一個是剛剛上小學的一年級“小豆包”。

為了防疫情,孩子們在家裡已經關了兩個多月了。要說一直平安無事也不對,但是上初三的那個,學習這塊是一點也不用愁,平常學習都很主動,現在這個非常時期就更專心了。網課開始時認真聽講,下課了,也是主動找老師,解決臨時遇到的難題。

她媽媽除了幫她預約老師(當然是課外的了),再就是搞好後勤。

現在讓人頭疼的是這個小的。

小傢伙剛剛七歲,(馬上七歲),正是“討狗嫌”的年齡。正常上學時,倒是把老師的話當聖旨,只要是老師佈置的,什麼樣的作業都可以按時完成。可是現在不行了,一到上課點,他就比誰都忙,不是要做樂高模型,就是想給小貓擼毛。

如果有本校老師視頻還能鎮住他,但是沒有“活的”老師瞅著他,那他可就沒法摁住了。她媽媽的辦法是,看到他過分了,就把他摁在身邊擺一通大道理。也別說,這招也管用。就是總得拿出來用一用,總之,每個一到兩天,娘倆就得認認真真地開一通批評會。


5273098381631楓韻


首先說下,我還沒結婚,這個只是目前我的一個設想,沒有實際應用過。

其實現在的學生尤其是初中高中生,他們的叛逆心理比較重,家長越是不讓做什麼,他們越要做什麼,那麼這種時候,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每天必須讓他們打遊戲,比如說王者榮耀,每天必須打十把排位,勝率必須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不管什麼原因,只要勝率達不到,或者是玩的局數不夠,就不讓吃飯不讓睡覺,或者被批評。

這個只是我的一個設想,不知道真是情況下怎麼樣😂😂


五彩斑斕的黑色世界


上網課,不光是對孩子自制力的考驗,它也是對家長提出的一個親子難題。
畢竟在家裡待著,孩子難免有一種放假的錯覺,要想讓他們就像在學校那樣認真聽講、不玩遊戲,真的很難。即便是大人,拿起手機來可能也常常放不下。
看著孩子玩遊戲,不著急是假的:又怕耽誤學習、又怕把眼睛看壞了,更怕孩子從此染上網癮。

你的這些擔心,想必也是說過無數遍了,但是不管用啊。


可是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正是因為我們說了“一百遍了”,孩子才會不停地玩!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馬克吐溫講過一個故事,說他有一次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

十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

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

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拿走了兩美元!

牧師的滔滔不絕,讓馬克吐溫聽煩了,非但不願意捐款,甚至連別人的錢都拿走了,心理學家把這種因為說得太多而引發的逆反心理,叫做“超限效應”。
所以,有時候說得太多,效果還不如不說,因為這種情況下孩子老玩遊戲,除了喜歡遊戲之外,還多了一個動機,就是“跟你對著幹”。
可孩子玩遊戲,不管也不行啊。那該怎麼辦呢?
有一次在地鐵上,我看到有一個媽媽抱著小孩上車,當時地鐵上人不多,但座位已經坐滿了,其中有一個小夥子躺在座位上睡覺,一個人佔了大約兩三個座位,孩子哭著鬧著想坐,還用手指著那個叔叔,但是那個小夥子應該是假裝沒聽見,依然躺著睡覺。
這個時候媽媽安慰孩子說:“這位叔叔一定是太累了,讓他睡一會兒吧,他睡醒了,肯定會騰出座位來的。”
幾分鐘之後,那個年輕人果然醒了,坐了起來,讓了座位。
為什麼小孩子哭著鬧著要坐,小夥子不理不睬,可是媽媽的一句安慰的話,卻讓這個他客氣地讓座?
其實是因為這位媽媽用“正面的評價”改變了這個年輕人,剛開始他可能抱著比較無賴的想法:“我就是不讓座,看你們能把我怎麼辦?”,但是當他聽到那個媽媽的話,他對自己的自我認識也就悄悄地變成了:“對,我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會兒。”
孩子也一樣,他會通過別人的評價,來確定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當他對自己的認識變了,他的行為也會跟著變的。
所以,如果我們看到孩子沒有認真聽課,可以問問他:“老師這段講的是不是有點難?”或者當他玩遊戲的時候,不急著否定他,而是說:“最近不能和同學玩兒,呆在家裡有時候也真是無聊,的確玩會兒遊戲放鬆一下。”
慢慢地,他可能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學習不用心”而是“我只是這個地方需要幫助”,會覺得“我並不是天天打遊戲,只是玩會兒遊戲放鬆一下,然後就可以滿血復活,專心學習了”。
所以,“少嘮叨、多肯定”,可以培養出更自律的孩子,你不妨試一試。

媽媽V幫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途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不好好學,天天玩遊戲,叛逆不聽話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導語

孩子上網課不好好學,天天玩遊戲,叛逆不聽話,與父母溝通不暢,不知感恩,處處和他們對著幹,就是不服管,就是不聽話等現象,這些就是叛逆期的表現。當我們家長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還小,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還有的家長認為引導的,慢慢引導引導也會改好。也有家長認為孩子還是打的輕,打一頓就好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所有“叛逆期”的表現,根源在於家長先入為主,為孩子所有的行動做主,變成了孩子人生的守門員。於是家長和孩子方面,就生活的主動權展開了激烈的對話。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說到這裡我們家長很多人都會說是青春期叛逆。嚴格上來說不太正確,因為青春期叛逆是指兒童在青春期時由於心理和情緒引發的叛逆叫青春期叛逆。孩子的叛逆其實是個好的開始,最關鍵的是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這個關鍵時期怎麼做了。家長做了正確的引導,那麼孩子將會受益一生。但是如果家長錯誤的教育孩子,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陰影。

孩子為什麼會深陷手機遊戲?

這跟家庭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有關,舉個例子說吧!在日常家庭環境中,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很少,一回到家由於一天的工作壓力想放鬆放鬆,拿出手機玩幾局遊戲、刷一刷抖音等等,給孩子的陪伴太少,潛移默化中慢慢地影響到了孩子。

孩子心理會怎麼想呢?既然你們能玩為什麼我不能玩,久而久之孩子由於最初的接觸到最後的沉迷,因為手機遊戲的設計用戶粘度非常的高,這是因為遊戲在開發時做了大量的心理數據分析。

請你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心理數據分析,它足以讓千萬青少年深陷手機網絡遊戲當中,因為孩子們的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非常的薄弱,不單單只是孩子,連成年人對手機遊戲的誘惑都是無法抵擋的。

青春期,是告別孩童時代的時期。此時,孩子的身體會分泌非常旺盛的激素,這些激素刺激孩子的身體發生變化,心理也漸漸趨向於成人。但孩子的成長永遠不是一蹴而就的,心理年齡和成人還有很大差距。

關於手機遊戲成癮,這件事我覺得孩子其實是受害者

。為什麼呢因為近幾年來我發現太多的家長,都是因為自己忙沒時間照看孩子,為了圖省力,就把手機交給孩子,讓孩子看動畫片。

現在我們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也不忘在玩手機,甚至還出現過因為玩手機導致孩子走失都不知道的事情發生。我們的家裡也出現過這樣的場景吧,就是週末在家,我們一家子都在家裡待著,孩子在看動畫片,我們家長在玩手機。因為看電視時間長對眼睛不好,我們就說孩子不要看電視。孩子非常的不情願。

如何戒除孩子手機成癮的壞習慣?

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然後再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更好、更快速的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很多網友說沒有“網癮”這一說法。的確,網癮這一說法可能說得有點重,早在前幾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孩子的這一現象(網癮)被定義為“遊戲成癮”,在2018年6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遊戲成癮”列為一種疾病,歸類為“精神疾病”。

與其說戒除我們不如說如何預防孩子過度沉迷於手機遊戲,因為完全戒除根本是不可能的,在將來的社會,誰離開了網絡又能受得了呢?

所以說,在日常的家庭環境當中,父母可以慢慢地引導孩子手機對自己的危害,包括心理危害和身體危害,經常熬夜打遊戲第二天上課必定無精打采。過度的沉迷於手機遊戲對學習自然會慢慢地喪失興趣。

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生活,比如說在家中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上網的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通過戶外軍事化拓展鍛鍊孩子的意志力等等。方法有很多,只需要父母慢慢地幫助孩子遠離手機、預防孩子手機成癮其實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

非常疫情時期,孩子待在家裡難免無聊。筆者建議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們玩一玩地圖尋寶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學會看地圖,而且能夠鍛鍊他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孩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類似的活動非常多,比方說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變著花樣兒做一些麵點或是菜餚,能夠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基本的生活能力。有的孩子喜歡畫畫、唱歌、寫作,我們就可以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一些創作。家長可以把孩子們的作品在朋友圈裡曬一曬,有的可以推薦給老師或是媒體,讓孩子來提高基本功的同時,也能夠很好地體驗到自己勞動帶來的快樂和價值,增強孩子的成就感。

為什麼要叛逆?

其實一個人一生中有三次叛逆期,第一次是在2-3歲,第二次是7~9歲,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青春期叛逆,大概在14歲左右。這三次叛逆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只不過有的孩子表現不明顯,有的孩子表現非常明顯。明顯的孩子更多的是我們早期教育的失誤造成的,而不明顯的孩子可能父母的早期教育非常好,而且在孩子心智發展成熟之前,給了孩子非常好的心理的干預。

第一次叛逆期,是孩子尋找自我,“客”“我”兩分的關鍵期,所以家長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接納和順應孩子。第二次叛逆期,孩子反抗的目的是挑戰權威,比如家長或老師的權威,這個時期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孩子達到他的目的,所以這個時期的教育方法就是堅決管教。第三次叛逆期,孩子叛逆的目的是尋求獨立自主,覺得我長大了、成人了、可以自己做主了,所以這個時期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不要強行打壓,要多和孩子商量溝通

因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裡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隨便操縱的“棋子”了。

面對成長中的孩子,就需要家長徹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童心,因為“強權”解決不了問題,更無法撫慰孩子的叛逆。

1.父母以身作則

子女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如果父母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範作用,自然無法要求子女,也就沒有權威。許多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有空閒的時間,也會整天拿著手機或對著電腦上網聊天、玩遊戲等,孩子也在悄悄的學著大人呢。所以呢,要想孩子不沉迷於電子產品,首先大人就要先做到不沉迷於電子產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2.多對孩子說肯定句

面對能走會跑的孩子,家長最常掛嘴邊的倆字便是“不要”。而“不要……”是孩子最不喜歡的表達方式,也是最容易激起孩子逆反心理的說話方式。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的潛意識都不接收否定的詞彙,越是“不要做”的事情,潛意識越會告訴你“要做”。比起“不要再看電視了,洗手吃飯”,孩子更樂意接受“寶寶去洗手吧,我們要吃飯了”。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得到了尊重,所以他就會變得順從。所以,家長要注意用肯定的句式,明確地告訴孩子“你可以做什麼”,給孩子指明方向

3.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明智的家長應懂得如何熟練地運用批評藝術

分清場合和措辭。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

批評措辭要適當,切忌“你簡直不可救藥”、“你怎麼不如某某學習好”、“你真笨”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

對事不對人。真正懂得批評的家長,著眼點應該放在如何促進孩子改正缺點上,而不是揪著缺點不放。即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適當冷處理。當孩子情緒反應強烈、言語衝動的時候,家長可以採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衝動後再作批評。

4.合理使用替代法

可以用戶外活動代替。比方讓孩子打球、野餐、游泳、踢球等,就是用一個更讓孩子著迷的活動來代替。家長要付出一點代價,可能要花時間,要陪他去,甚至還要花上精力組織一些小夥伴,或者約好朋友一起參與,但目的在於用一種充滿魅力的、孩子喜歡的項目去轉移他的興趣。當然替代法也需要長期堅持,比方說孩子如果天天玩遊戲,你可以要求孩子出去踢兩次球,兩次以後逐漸三次,加一個項目,加兩個項目,讓孩子感受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5.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

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這樣孩子不但沒有體會到家長的愛心,反而對家長產生了牴觸情緒。而有的家長則會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並說明因為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晚歸,心裡很著急、很擔心,希望孩子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體會家長的愛心和不易。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後,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生牴觸。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也是每個家長的必經之路。希望家長們可以找到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叛逆期的孩子,用好的的心態來包容他們。

結語

筆者認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是以前,其次是現在。很多家長一味求方法,從不回頭看自己,這樣其實也很難改變孩子。很多孩子雖然叛逆厭學,他的內心還是比較懂事的,只是在家的這個環境讓他變得無所適從,肆無忌憚,家長如果能學習好的教育方法和溝通方法,並運用到實踐當中,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改變的。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做爸爸媽媽的也需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病毒無情,國家有愛。目前我國實行了“停學不停課”的方式,儘量讓學生在家也能學到知識。但是,這也許多出現了好多問題。比如上網課不認真學、學久了眼睛累、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沉迷於追劇無法停止等等問題

小孩子不懂事,貪玩,很正常了,可以理解。但是作為家長肯定是為孩子的學習而擔心的。所以有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促膝長談,告訴他/她一直玩手機的危害(可以平心靜氣地談,不能動怒)。小孩們或多或少都有些叛逆,所以不能要對他/她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經常玩手機,離不開手機的人,會玩物喪志的,也會導致視力下降、毅力不強,更會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當然家長也可以跟小孩達成共識,比如什麼時候可以玩手機、看網課要認真、表現好了可以獎勵好吃的等等




尋仙尋你


這個問題的岔點太多:是上網課不好好學,還是天天玩遊戲,還是叛逆不聽話?恐怕不是因為上網課惹出的毛病吧?

首先是不好好學,但是學的。只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積極主動,缺乏學習興趣學習熱情。說明沒有動力,沒有壓力,沒有目標,也許是基礎薄弱,無從學起,總之,應該不是上網課才養成的毛病,應該平常就有,只是家長從未像現在這樣有機會如此高密度地關注到孩子的學習狀態而已,家長應該反省了。

其次是玩遊戲還天天,這明顯和家長督察不到位有關,或者明察秋毫了卻管理乏力,乏術,乏科學性,未能雷霆出手,菩薩心常泛。

再次是叛逆,都說十三四時會叛逆,但不是說十三四時必叛逆,有類孩子極聰明,會利用這種共識讓自己叛逆起來,為自己貪玩不做作業成績下滑等創造藉口,如是這樣那就得鬥智鬥勇甚至鬥狠了。如果真處叛逆期且真叛逆,那就得按本本條條結合孩子脾性針對性施治了。

最後是問怎麼辦,倒不難,關鍵家長得真瞭解孩子的學習心理,學習現狀,真管,管細,持之以恆,不嘮叨,親子共學,不要把自己搞成家長老師,而要搞成同學、班長,組長、學習委員,既監督又示範,效果定然不差。


朕沒江山


網絡教學有他的優勢,也有他的不足,主要的不足就在於監管不夠。現在是信息時代,手機電腦普及率很高了,但手機電腦是把雙刃劍,在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讓人們產生了依賴,孩子用電腦或手機打遊戲是現在的一種普遍現象,不要過度的擔心。

孩子打遊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甚至會受到遊戲中一些暴力血腥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但是,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個人意識開始成長,他對於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再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不應該抹殺。所以我建議對於孩子打遊戲,應該是疏導而不是堵截具體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身作則,作為家長,我們不要沉溺於手機之中,每天一下班手機不離手,對手機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和家人的交流太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孩子就會效仿。再說家長每天依賴手機,你覺得你給孩子說的話有威信嗎?你可以和孩子約定學習和遊戲時間,這段時間裡孩子和家長都不要看電腦或手機,共同學習。

二,正確引導,不要嘮嘮叨叨,甚至一些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叛逆期的孩子個人意識成長,而且有人說,"每個人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被重視被尊重的的要求."。所以採用不準確的方式,只會更激起孩子叛逆的情緒。

三,適當給孩子空間。這個適當就是要有一定的底線,可以和孩子商量制定相應的時間表,給孩子一定空間,就像風箏一樣,可以飛,但線要掌握在大人手裡。因為畢竟孩子是不成熟的,他們做事沒有度,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度,處理好學習與遊戲的關係。

四,走入孩子內心。人與人最好的關係就是互相理解,不要認為你上班,幹活不容易,要知道孩子也不容易,你要知道孩子的困惑與苦悶,多和孩子聊天,交流,放下家長的姿態,真正走入孩子內心,才能真正瞭解孩子。你要知道孩子可能需要的不只是物質生活,是陪伴,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五,教育是一種習慣。你平時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你對孩子的尊重換來的是尊重,你對孩子的信心,換來的是孩子的信心,你對孩子的刻薄換來的肯定是刻薄,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總之,孩子教育是重要的,也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只有瞭解孩子,知道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徵才能對症下藥。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不改清蔭待我回


學生上網課不好好學?那是老師上的課沒有吸引力。老師上課要精心準備,課要適合現在孩子的心理,就跟他打心理戰。我可以偏偏就說讓你玩遊戲,他可能就懵了。但最後唱到玩遊戲會died。

比如說英語課,這個我拿手。他要學一般現在進行時,我就這樣跟他一起唱,follow me:

跟我唱:I'm singing in the rain. 我在雨中唱歌。《雨中曲》的電影也可以跟他看一段,吸引他。

I'm singing in the wind. 我在風中唱歌。

I'm singing at my home. 我在家裡唱歌。

I'm eating apple at home. 我在家裡吃蘋果。

I'm playing games at home. 我在家裡玩遊戲呀!

I'm playing games at home. 我在家裡玩遊戲!

Game is over. 遊戲結束。

I am over. 我就玩完了。


莎沐桑老師


1、多跟孩子聊聊天,聊點積極的。

聊點關於學習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和重要意義。孩子在思想上認同學習是有意義的是有必要的而且還是挺緊迫的事情,那麼才會重視起來。這種事情不說要經常去做,但是每當孩子出現思想明顯過於放鬆的時候就真的需要關注一下的。

2、把孩子學網課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來。

然後跟孩子討論這些問題的影響都有什麼,還有沒有辦法我們自己就能夠把它們解決了?另外父母也可以多跟其他家長、老師甚至是網友交流一下具體的問題具體解決辦法,而不是隻是浪費時間去抱怨說這個不好那個不便的,除了能發洩一下,對事情本身沒有實質意義不是嗎?

3、網課學習的內核其實還是線下課

想要學好網課其實跟學好線下課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這兩種學習的方式內核完全都是一致的。

不要在這個會後把老師的作用放的那麼大,其實在學校裡上課的會後對很多學生而言也跟網課沒有太大區別——他們也跟也不會融入到課堂。

想要學好、學明白,首先你要先做好預習,然後是你要提前進入學習的狀態——別上課的前一秒孩子還在被窩裡呼呼睡懶覺!早點起來,洗刷吃飯,然後坐在書桌前,擺放好各種用得到的資料、筆記本、文具,然後一本正經地去學,而不是趴在床上,躺在沙發上吊兒郎當的看。

把作息調整到正常上課的作息,可以適當延長點起床時間,但是不要延長太久。

4、聽不懂、走神等彆著急怪網課,沒準這就是孩子真實水平。

真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嚴重的問題,嚴重之處不是孩子聽網課沒聽懂,而孩子竟然聽不懂課內教學課程!

這是課內的網課啊,不是奧數也不是競賽英語更不是什麼複雜的國學、文化、文言文等等課程,這就是普普通通的課內教學。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幾乎是可以完全自學的課內課程、

自己孩子聽不懂這是多可怕的事情——父母把責任推給了網課,那麼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其實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水平?孩子上學的時候其實就這這麼一個狀態?

只不過上學的時候父母看不到,現在能夠看得到了而已。

5、千萬別替孩子找理由

這是接著上面繼續說的問題,這些諸多不好的表現,可能恰恰反應了孩子的真實學習能力和習慣,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去解決這些問題,而是“替”孩子找藉口,把這鍋讓網課來背,那麼對孩子能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孩子會非常坦然的繼續表現自己的不足——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相信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網課的錯!

想過這個問題有多可怕麼?

接下來等他們上學再沒學好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是老師的錯,是同學們的錯……反正理由總是能夠找到的,就是沒有自己的錯!

未來吃虧的是誰?

6、不懂就問,不會就在看一遍看到會了為止!

簡單粗暴對嗎?

就跟孩子講:聽不懂沒關係,來,我們再聽一遍,以後都這樣,一遍聽不懂我們聽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三遍不行就四遍,總之我相信你多聽幾次一定會聽懂的。因為你的智商沒問題!

不妨試試,我琢磨著孩子最多聽第三遍的時候就主動說懂了。

完事兒你就讓他做題、做作業,如果不會就讓他繼續重新聽課去。

來上一次孩子就長記性了……

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們總不能遇到困難就總是希望把問題直接切掉來解決吧?有問題怕什麼?孩子的學習過程不就是不斷地暴露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嗎?

過去孩子在學校,我們不方便整天去聽課看著他們怎麼學,但是現在有個機會和條件了,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去解決一下孩子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呢?

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用戶92805766715


1.您的孩子很可能性格孤獨、內向,不願意與人交往,當心裡有了矛盾、苦惱自己無法排解時,他用手機聊天發洩,因為他發現,手機是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手機操縱在自己手上,想說什麼就和網友聊什麼。很快,他就會迷上網絡。

2.同時你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經常得到的是你們父母的批評、否定和斥責,但是孩子有很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可定,所以轉而以聊天來獲得這份缺失心理的滿足。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作為父母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孩子有什麼不愉快的事儘快幫助他化解,每天抽出點時間來和孩子聊聊天,聽他講講今天班裡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在真心關心他。另外,不要對孩子要求太苛刻,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比如每天一定在什麼時間看書、一定得考多少分,給孩子的心理壓力過大,他們也不願意和父母親近。

孩子在學習之中具有進步,那怕是微小的進步,我們要立即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這樣一來孩子自然就和我們親近了,只有孩子願意和我們親近了,自然就會遠離手機聊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