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華創固收|周冠南團隊」關注海外疫情對國內外貿的雙重影響——華創債券1~2月進出口數據點評20200307

首席分析師: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聯繫人:陳靜,SAC:S0360118080025

摘要

債市投資策略:1~2月進出口增速均顯著走低,且出口回落幅度遠大於進口,導致貿易順差顯著收縮,淨出口對一季度經濟或產生較大拖累,同時,受疫情影響,即將公佈的其他國內1~2月經濟數據或繼續顯著走低,疊加實際復工復產情況可能或低於預期,基本面承壓繼續利好債市;流動性方面,流動性寬鬆格局會延續較長時間,貨幣政策並未釋放邊際收緊信號,相反總量寬鬆政策或將繼續出臺,3-4月份可期待動態考核定向降準及三檔兩優定向降準的落地,以及政策操作利率的下行,寬鬆預期再起;海外方面,海外疫情進一步爆發,新增確診病例顯著增加,美債收益率不斷創紀錄新低,為國內債市提供較好的安全保護。

3月7日公佈的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中國1~2月出口同比回落17.2%,前值回升7.6%;進口回落4%,前值增16.3%;貿易順差70.9億美元,前值467.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14.5億美元。進出口增速以及貿易順差均顯著下行,對此我們做如下分析:

1~2月進出口數據紛紛大幅下行,進口增速下行幅度小於出口增速,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一則,疫情和春節錯位共同導致外貿增速明顯走低;二則,受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簽訂影響,我國對美進口增速下行幅度相對較為有限;三則,一方面,受1月1日起降低凍豬肉進口暫定稅率政策推行影響,我國肉類進口數量和金額增速均大幅回升,對進口增速產生部分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1~2月我國醫藥材以及藥品進口量也小幅回升,抵消部分疫情導致的內需減少,使得我國進口增速降幅小於出口。

具體來看,出口方面,我國出口商品數量以及金額普遍大幅下行,對大多數國家出口增速也顯著走低,顯示出口增速受疫情影響顯著。進口方面,受“第一階段協議”影響,1~2月我國對美進口下行幅度較低,對其他國家進口增速明顯下行,進口商品增速普遍回落。

關注海外疫情可能對我國外貿數據造成的兩方面影響。當前海外疫情進入爆發期,並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可能我國外貿造成二次衝擊。一方面,海外疫情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我國外需。在疫情在發展較為樂觀的情況下,我國或僅一季度外貿數據受影響較大,若疫情惡化,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也可能受到衝擊。同時,疫情擴散後,全球經濟將進一步受到衝擊,可能會扭轉2020年全球經濟小幅復甦趨勢,外需減弱進一步影響我國出口。另一方面,若海外疫情持續發展抑制其國內生產,或對我國部分商品出口需求產生帶動作用。由於當前美國、德國、法國等地疫情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3月海外疫情可能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隨著部分國家防禦措施有所加重,疫情或對部分國家生產造成衝擊,尤其是生活物資以及疫情防控物資方面,則可能給我國帶來部分相關需求,從而對我國相應行業出口產生帶動。但考慮到我出口仍取決於全球經濟,因此若海外疫情繼續擴散,對我國出口增速的負面影響或較大。

風險提示:

海外疫情進一步擴散。

正文

關注海外疫情對國內外貿的雙重影響——1~2月進出口數據點評

3月7日公佈的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中國1~2月出口同比回落17.2%,前值回升7.6%;進口回落4%,前值增16.3%;貿易順差70.9億美元,前值467.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14.5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中國1~2月出口同比下降15.9%,前值增9.3%;進口下降2.4%,前值增17.8%;貿易順差425.9億元,前值3292.7億元,去年同期順差為2934.8億元。進出口增速以及貿易順差均顯著下行,對此我們做如下分析:

1~2月進出口數據紛紛大幅下行,進口增速下行幅度小於出口增速,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一則,疫情和春節錯位共同導致外貿增速明顯走低,由於疫情於1月22日開始爆發,23日便是農曆春節,因此疫情對1月進出口數據的影響較小,1月進出口數據主要為春節時點不同而季節性回落;但從春節過後,我國疫情迅速發展,100多個國家對我國採取入境限制,疊加春節錯位影響下1月出口本應有所下行而2月出口增速應有所上行,因此,在疫情以及春節共同擾動下1~2月外貿增速顯著下行;二則,受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簽訂影響,我國對美進口增速下行幅度相對較為有限;三則,一方面,受1月1日起降低凍豬肉進口暫定稅率政策推行影響,1~2月我國肉類進口數量和金額增速均大幅回升,1~2月肉類進口量高達125.5萬噸,進口金額同比增速高達124.6%,對進口增速產生部分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1~2月我國醫藥材以及藥品進口量也小幅回升,抵消部分疫情導致的內需減少,使得我國進口增速降幅小於出口。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关注海外疫情对国内外贸的双重影响——华创债券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20200307

具體來看,出口方面,我國出口商品數量以及金額普遍大幅下行,對大多數國家出口增速也顯著走低,顯示出口增速受疫情影響顯著。對出口商品進行分析,在wind公佈的出口商品大類中,勞動密集型和其他主要產品表現一致,增速均明顯走低,佔比較大的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1~2月出口增速同樣明顯回落。勞動密集型商品中,1~2月對紡織及其製品、箱包、服裝、鞋類和玩具出口金額增速均有所回落,分別下行31.3、28.8、25.4、31、5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1~2月我國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出口增速分別回落15.8和23.7個百分點。

對出口國別進行分析,雖然海外國家1~2月經濟受疫情較小,多國製造業PMI並未顯著下行影響,但由於100多個國家對我國實施入境限制,導致我國對海外國家出口增速普遍走低。1~2月我國對美歐日出口增速分別回落13.53、25.54、21.4個百分點,回落幅度均較為顯著;發展中國家方面,我國1~2月對東盟和金磚國家出口增速同樣明顯回落,1~2月我國對東盟、印度、巴西出口增速分別下行32.53、13.9、75.3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顯著。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关注海外疫情对国内外贸的双重影响——华创债券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20200307

進口方面,受“第一階段協議”影響,1~2月我國對美進口下行幅度較低,對其他國家進口增速明顯下行,進口商品增速普遍回落。從進口國別來看,1~2月我國對美、歐日進口增速分別回落5.3、25.7、21.3個百分點,對歐日進口增速下行幅度遠大於對美下行幅度,對韓國和東盟等發展中國家進口增速也顯著回落,體現出疫情影響下內需受到顯著衝擊。從商品類別來看,1~2月除對原油進口增速有所回升外,對其他主要工業品進口均有所回落,對鐵礦砂、銅材、未鍛造的銅材和金屬加工機床增速顯著走低,分別下行18.4、29.8和12.3、20.9個百分點對汽車和汽車底盤進口則回落25個百分點,顯示疫情影響下1~2月雖然我國工業和汽車需求較弱;佔比最大的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金額增速1~2月同樣明顯回落。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关注海外疫情对国内外贸的双重影响——华创债券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20200307

關注海外疫情可能對我國外貿數據造成的兩方面影響。當前海外疫情進入爆發期,並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可能我國外貿造成二次衝擊。一方面,海外疫情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我國外需。在疫情在發展較為樂觀的情況下,我國或僅一季度外貿數據受影響較大,若疫情惡化,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也可能受到衝擊。從時間上來看,當前海外疫情仍處於初期階段,從爆發到得到有效控制樂觀情況下需一個月以上,疊加當前海外國家防控程度不一,未來還存在進一步擴散風險,因此可能會對我國二季度外貿也造成衝擊;與此同時,疫情擴散後,全球經濟將進一步受到衝擊,可能會扭轉2020年全球經濟小幅復甦趨勢,外需減弱進一步影響我國出口。從我國貿易伙伴來看,日本和韓國是我國主要貿易伙伴,兩者在佔我國出口總比重達10.3%,進口總比重達16.7%以上,兩國疫情繼續發展將對我國外貿造成較大沖擊。

另一方面,若海外疫情持續發展,或對我國部分商品出口產生帶動作用。從當前我國疫情防控來看,在不發生二次擴散的情況下,3月底國內疫情控制或取得較大進展,復工復產率或有較為顯著的回升,由於當前美國、德國、法國等地疫情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3月海外疫情可能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隨著部分國家防禦措施有所加重,疫情或對部分國家生產造成衝擊,尤其是生活物資以及疫情防控物資方面,則可能給我國帶來部分相關需求,從而對我國相應行業出口產生帶動。

但考慮到我出口仍取決於全球經濟,因此若海外疫情繼續擴散,對我國出口增速的負面影響或較大。對於國內債市而言,1~2月進出口增速均顯著走低,且出口回落幅度遠大於進口,導致貿易順差顯著收縮,淨出口對一季度經濟或產生較大拖累,同時,受疫情影響,即將公佈的其他國內1~2月經濟數據或繼續顯著走低,疊加實際復工復產情況可能或低於預期,基本面承壓繼續利好債市;流動性方面,流動性寬鬆格局會延續較長時間,貨幣政策並未釋放邊際收緊信號,相反總量寬鬆政策或將繼續出臺,3-4月份可期待動態考核定向降準及三檔兩優定向降準的落地,以及政策操作利率的下行,寬鬆預期再起;海外方面,海外疫情進一步爆發,新增確診病例顯著增加,美債收益率不斷創紀錄新低,為國內債市提供較好的安全保護。

華創債券論壇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关注海外疫情对国内外贸的双重影响——华创债券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20200307

華創證券研究所定位為面向專業投資者的研究團隊,本資料僅適用於經認可的專業投資者,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華創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資料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公司的客戶。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

本資料來自華創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若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須注意的是,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華創證券研究所後續發佈的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華創證券的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可能獨立做出與本資料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資料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後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資料僅供訂閱人參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閱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華創證券不對使用本資料涉及的信息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通常基於特定的假設條件,提供中長期的價值判斷,或者依據“相對指數表現”給出投資建議,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因此不能夠等同於帶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普通個人投資者如需使用本資料,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及相關的後續解讀服務。若因不當使用相關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華創證券對此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

未經華創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複製本資料的內容。華創證券未曾對任何網絡、平面媒體做出過允許轉載的日常授權。除經華創證券認可的媒體約稿等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如因侵權行為給華創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創證券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