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雲南的省會城市是昆明而不是大理?

古今紀聞


第一、歷史的選擇

熟悉雲南歷史的讀者都知道,自楚國莊蹻入滇以來,中國內地中央政權對雲南地區的統治始終是局部的和形式上的,雲南大部分地區依然處在地方少數民族部落政權實際統治之下,這個地方產生過古滇國、哀牢國、句町國、南中國、 南詔國、大理國、象乘國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 從東晉至唐初400年間, 爨氏家族建立以曲靖為中心的南中政權, 統治疆域包括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曲靖事實上是雲南第一個首府;後來南詔國崛起到大理國衰落七百餘年間,形成比較強大的割據政權,南詔國和大理國都定都於大理,大理成了雲南的第二個首府;昆明城開拓於南詔國時代,為南詔國和大理國的別都,今天來講就是副省級中心城市,直到1276年,元朝統一中國 ,在雲南行中書省,雲南的首府才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受元朝中央政府的委託,雲南的統治實際上一直控制在段氏家族手中,所以雲南有兩個統治中心,昆明是首府,大理是別都。


洪武1382年,明軍入滇,結束段氏對雲南的統治,昆明才成為雲南唯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是雲南省的首府。可以說作為省府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曲靖開創四百年雲南首府史,此後,大理和昆明各領風騷700年。



第二、經濟社會發展的選擇。元代以後,雲南省府定都於昆明主要原因是昆明土地肥沃,農耕發達,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比較高。另一方面,昆明地處滇中,地勢開闊,東西南北的交通出行便利,便於中央政府駐京屯兵,對雲南全局進行控制。隨著元朝賽典赤經略雲南,在昆明興修水利、交通驛站等基礎設施,昆明與中原的經濟文化聯繫進一步加強,成為雲南名副其實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第三、歷史的輪迴。首府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通過對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優勢資源的吸納,會產生巨大的發展能量,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無疑是巨大的,但再強大的首府,也需要其它城市群支撐平衡,否則會加劇地區資源空間配置和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均衡,影響一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在過去2000多年裡,曲靖、大理、昆明,都曾經是雲南的首府,在每個歷史時段,對雲南的發展都作出過傑出的貢獻,而今昆明一家獨大,整個經濟的總量佔雲南省近1/3;曲靖是雲南第二大的工商城市,經濟總量不到昆明一半,大理經濟總量僅排行全省第五,不到昆明的1/4,三大城市發展極度不均衡,三市之間產業同構化較高,對全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能力和輻射能力比較弱。



大理、曲靖都是雲南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要支撐起雲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除了加速昆明區域國際中心發展外,要對連結內地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曲靖和西出東南亞、南亞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大理給予資源配置上的政策傾斜,發展成雲南經濟的兩個副中心,形成雲南經濟發展的鐵三角,三強鼎立,三大增長極、一大東西經濟帶,輻射東西南北中,輻射東南亞南亞,雲南的經濟起飛,指日可待也。


牛哥的天空


作為一個大理人,我們以金庸老先生的角度看一下大理。

其實歷史上,大理在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曾經是雲南的經濟中心。很多人分不清《仙劍奇俠傳》和《天龍八部》中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是不是同一個國家?順便普及一下。

南詔國和大理國是同一個地方的不同時期。

南詔國是在唐朝時期建立,到唐末時期改為大理國,其都城大概就是現在的大理。

當時的大理國國土包括雲貴川,比現在的大理大了幾十倍。

放一下當時的版圖。

大理國在宋末年間被滅,就是在《射鵰英雄傳》那個時期,被蒙古人所滅。

到了元朝設立雲南省,將省會設在了昆明。當時的考慮是如果將省會設在昆明,元朝能夠更好的管理,在地理位置上,昆明屬於滇中,大理偏向滇西,昆明更靠近我國的中東部地區,方便管理。另外,經濟上來說,東部經濟發展好於西部。

另外一方面來說,大理背靠蒼山,面朝洱海,地理位置存在侷限性,不像昆明地勢平坦,有利於城市的發展建設,而且交通也更加方便。

至於為什麼大理國當時要把國都建在大理,是因為離中原較遠,可以遠離中原紛爭,不受外族所擾。

最後,用一張我男神的圖片來表達大理錯失雲南省會的心情。


老昆明


昆明和大理,都是歷史文化名城,兩座城市的歷史差不多悠久,至於為什麼省會是昆明而不是大理,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有以下幾個比較大的原因吧。

一、歷史原因:自古以來,自從元朝滅亡大理國之後,以昆明為中心建立雲南省,大理就再沒有成為雲南的中心。

二、地理原因:一是昆明的地理位置好於大理,昆明屬於滇中,大理偏向滇西,昆明更靠近中國的中東部地區,且雲南的東部經濟發展好於西部,且昆明從歷史上一直是雲南交通的樞紐,區位優勢好於大理。二是昆明地勢平坦,發展空間比大理更大,大理四面環山,核心區域面積太小,發展空間受限制。三是大理更靠近環喜馬拉雅地震帶,發生地震災害的風險大於昆明。

三、經濟發展:昆明所在的滇中地區工業發展遠好於大理,大理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以農業、手工藝、旅遊業為主,缺乏較強的支柱產業。

四、交通:昆明是雲南的交通樞紐,航空、鐵路、公路均較為發達,大理相比之下交通發展水平差距比較明顯。

其實成為中心城市也是一把雙刃劍,發展和環保之間的矛盾不好解決,昆明作為中心城市,在環境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曾經碧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現在情況很不好,大量的湖面被填湖造地侵蝕而且剩餘湖面也汙染嚴重,雖然近年來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治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除了少部分區域水質達到三類之外,很多區域都是劣五類水質,其實跟汙水區別不大。而大理的洱海這幾年隨著經濟發展也開始受到巨大影響,今年政府下定決心進行治理,效果如何還需拭目以待。


不冷紅塵


在東漢時期,雲南歸化中原,三國時蜀漢的諸葛亮南征,從四川經過涼山彝族自治州進入雲南,在麗江、大理等滇西地區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叛亂。到元朝滅掉宋朝以前,雲南與中原的交往都是由四川盆地,再經過涼山彝族自治州,到麗江、大理,過保山,再通過緬甸進入印度,就是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期間出現過南詔、大理等王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是滇西的大理。受攀枝花、昭通等地的高山阻隔,無法從四川盆地南部進入當時滇池周圍的地區,只能經赤水河進入偏僻的夜郎國(貴州)。而從貴州西進,受阻與霸淩河,到關索嶺為止,再南西進。從大理東出,也都受到高山峽谷的阻隔,無商路可通,當時的古滇國相對比較封閉。直到元朝滅了大理國以後,因為東進攻宋受阻於重慶附近的合川石頭城,只好繞過貴州,從雲南的文山經廣西攻入南宋,最終滅了南宋。從此,開通了雲南與中原溝通的另一條向東的通道。到明朝時期,朱元璋定都南京,繼承了元朝的雲南地盤,派沐英坐鎮昆明,鎮守雲南,因此大量從南京等地經貴州移民到雲南東部,實行軍屯和民屯,不斷開發雲南的滇中、滇東地區,雲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逐漸從滇西大理轉移到滇中的昆明。


正陽資訊


一、雲南歷史上的中心曾是大理

首先,在筆者看來,對於大理市這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歷史上長期是雲南一帶的中心城市。比如對於南詔、大理國這兩個國家,都曾定都今大理市一帶。不過,自從元朝之後,中心城市從大理變成了昆明。

具體來說,到了公元1274年,也即元朝建立後,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雲南省昆明市)設置了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沐英坐鎮昆明,鎮守雲南,期間大量從江蘇南京等地經貴州移民到雲南東部,不斷開發雲南的滇中、滇東地區。而這,進一步促進雲南的經濟和文化中心逐漸從滇西大理轉移到滇中的昆明。

二、昆明在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上優於大理

如今,昆明的地理位置好於大理,這是其成為雲南省省會的重要原因。在地理位置上,昆明屬於滇中,大理偏向滇西,昆明更靠近我國的中東部地區,且雲南的東部經濟發展好於西部。並且,就交通來說,昆明從歷史上一直是雲南交通的樞紐,區位優勢好於大理。此外,相對於縣級大理市,昆明地勢平坦,發展空間比大理更大,大理四面環山,核心區域面積太小,發展空間受限制。

三、相對於大理,省會設在昆明有助於和東部發達地區的交流和聯繫

最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南詔國和大理國之所以定都大理,存在防禦的中原王朝,比如唐朝和宋朝的考慮,也即將都城設立在遠離中原王朝的滇西地區,提升都城的安全性。但是,自元朝之後,為了促進雲南和中原地區的交流和聯繫,自然希望將省會城市放在靠近中原、地理位置更優越的地區。而這,促使昆明最終脫穎而出。


情懷歷史


數千年來,中原王朝的威脅都來自於北方,秦漢時期的匈奴,兩晉時期的五胡亂華,隋唐時期的突厥、吐蕃,宋明時期的蒙古、女真。當然盛唐和大理國的戰役使盛唐元氣大傷。但自滿清立國以來,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就已經不再只是北方,而變成了西南。滿清入主中原後,又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才徹底平定張獻忠及其餘部李定國等,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張獻忠佔據著以蜀地為核心的西南,是以清初歐陽直在《蜀警錄》一書中留下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的名言。張獻忠和李定國的反抗,這是順治年間的事。到康熙年間,又有吳三桂在雲南起兵造反,同樣是來自於西南。三藩之亂後,大清的江山就基本穩定下來,直至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又是來自於西南。清朝最終的覆滅是源於武昌起義,而武昌起義之所以爆發,亦是因四川爆發保路運動,湖北新軍入川彈壓,導致湖北防務空虛,才有了後來的辛亥革命。清朝覆滅後,政權到了袁世凱手裡,而在袁世凱恢復帝制時發動護國戰爭的蔡鍔就是在雲南起兵,同樣是來自西南。由此觀之,三百多年來,西南雖然最終沒有出現過真命天子,卻一直存在真命天子的挑戰者,真是片神奇的土地。另外有老師說過,大理風水和桂林風水太好。

這個問題和廣西省會為何不是桂林而是南寧一樣啦。

選擇昆明,利於中原更好維護祖國統一。

希望今日中國更加強大,像明朝一樣控東南亞。


Liamzi


金庸先生的筆下的大理國,年穀豐稔,百姓安樂,儼然是一片世外樂土,令人無比嚮往。彩雲之南,由於地處偏遠,雖然貴為旅遊聖地,但與世無爭,少有人關注它的歷史。其實在雲南的歷史上,昆明、大理以及曲靖都成為過雲南地方政權的政治中心,尤其是是大理曾經在雲南的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們就看一下雲南歷史的變遷,從中你會發現統治者選擇統治中心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多方面考慮的結果。

遠在170萬年前,雲南就已經有人類居住和活動,但是在先秦時期,這裡並沒有統一的政權,人們以部落的形式過著群居的生活。到了戰國末期,楚國大將莊蹻率軍征服滇池地區,但因歸路被秦國所斷,不得以留在這裡,並建立滇國,都城位於在今昆明市晉寧區晉城鎮。當時滇國疆域僅是以滇池為中心的雲南中、東部地區,因為受中原文明的影響,使昆明地區成為當時雲南最先進的地區之一,這也成為雲南逐漸融入中央政權的開始。

秦一統天下後,為了加強對西南的控制,便開鑿了五尺道,使雲南通過巴蜀與中原連通。

西漢初年,漢武帝派兵征討雲南,滇王降漢,結束了滇國500年的統治。漢王朝在雲南設益州郡,並將大理納入管轄,郡治仍設在原滇國首都所在今昆明晉城鎮,昆明依然是雲南的行政中心。儘管當時漢王朝已經設郡並派遣官吏,但是管理上還是依靠當地部族勢力。

東漢時期,原益州郡西部的六個縣與哀牢縣、博南縣合併為永昌郡,其中就管轄著今大理地區。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定南中,並調整郡縣建置,改益州為建寧,又置雲南、永昌等七個郡,其中昆明地區屬建寧郡,大理地區屬雲南郡。蜀漢為了便於統治雲南,將建寧郡的治所遷到更靠近四川的味縣(今雲南曲靖市內),而云南郡的治所設在雲南縣(今大理祥雲縣)。

政權更迭頻繁的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權對雲南的控制有所減弱,雲南再次出現地方氏族的割據統治,滇中的爨氏勢力逐漸強大,逐漸成為該地區的統治者,也讓滇池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發展。

隋朝時期,雲南重新置於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為了消除地方勢力,滇中的夔氏受到打擊,逐漸走向衰敗,而滇西的部族開始日益強盛。

唐朝時期,因為吐蕃的崛起,讓中央政府開始扶植西南地方力量,以牽制吐蕃的擴張。洱海地區六詔之一的南詔蒙氏,得到了唐朝的支持,他們不僅統一了洱海各部,消滅了滇中的夔氏,還協助唐朝軍隊阻止了南侵洱海的吐蕃勢力。到了唐玄宗時期,南詔佔領雲南全境,建立南詔國,定都洱海西岸的太和城(今大理市),成為雲南的統治中心。

原來雲南的政治中心曲靖味縣,因為距離大理太遠,不利於管理,所以在公元765年南詔國王在滇池北岸修建了拓東城,並由太子駐守,成為南詔國的東京。拓東城的建立,不僅加強了南詔對滇東、滇中的控制,還成為南詔伺機東進的重要軍事據點。

由於南詔的強大和不斷擴張,最終引發戰爭,唐朝也數次派兵征討。到了唐末,南詔與唐的長期戰爭,使其衰落。公元902年,南詔滅亡,南詔的漢人權臣鄭買嗣創立大長和國,建都羊苴咩城(今大理)。

公元907年,唐朝覆滅,中原地區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而云南也非常動盪,大長和國僅存在27年後滅亡,隨後的大天興國短暫維持了10個月,就被大義寧國取代,但大義寧國也僅僅延續了8年。

公元937年,大理的段氏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仍定都於羊苴咩城,因國號“大理”,該城又被稱作大理城。與南詔的開疆拓土不同,大理國對內推崇佛教,厲行改革,發展生產,對外與中原宋朝修好,保持臣屬關係,就這樣大理國維持了在雲南三百多年的統治。

宋末,元軍為了迂迴夾擊南宋,忽必烈帥兵從寧夏、甘肅南下,經四川跨過金沙江,直逼大理城,大理國滅亡。二十年之後,元朝建立雲南行省,統治中心也從原來的大理遷至昆明。

當時元朝放棄大理選擇昆明,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1. 蒙古鐵騎攻佔雲南後,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清洗,原大理國的殘餘勢力仍然生活在大理。

  2. 蒙古佔領雲南的目的就是為了迂迴攻打南宋,所以更靠近東部、交通更加便利的昆明,更適合作為軍事和政治中心,即可對外擴張,又方便與中原地區往來。

  3. 昆明的地理條件較大理更好,歷史上打下的基礎,農業灌溉發達,不僅可以擴大城市規模,養活更多的人口,還可以有效的維持城市運轉。

自從元朝確定昆明成為雲南省會之後,再也沒有改變。明清兩朝,為了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解決土司管理的弊端,實行改土歸流政策,雲南本地氏族勢力不斷下降,而大量移民不斷遷入雲南,讓昆明與內地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經濟也越來越發達,而地處滇西的大理在政治上越來越邊緣化,與昆明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無法與其競爭。

縱觀雲南的歷史,可以發現雲南的政治中心左右搖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統治的需要,中央政權希望將行政中心放在更靠近中原的地區,地方政權則選擇自己氏族勢力的發源地。昆明比大理擁有更好的地緣優勢,所以昆明最終成為雲南的經濟、文化、政治上的中心,而大理逐漸成為“風花雪月”的浪漫之地。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宏觀歷史發展】

▲古滇博物館效果圖(網絡圖片)

雲南有兩個【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那就是昆明和大理,兩個城市都有著輝煌的歷史和文化,而且在歷史上都做過雲南的政治中心(郡治/首都/省會)是雲南最有歷史底蘊的兩座雙子星城市。歷史上雲南的統治中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脈絡大致是,最早(前秦兩漢時期)在今昆明地區滇池流域(王城/郡治),後來(三國魏晉南北朝)移至曲靖地區(郡治),又到(隋唐至兩宋時期)的南詔國、大理國(首都),最後(元明清)又回昆明(省會)。


  • 【古滇國和南詔國 簡介】

▲雲南省博物館古滇青銅器(網絡圖片)


【 古滇文明 】是雲南3000年青銅文明最耀眼的文明代表。初期範圍為滇中地區(今昆明地區+今玉溪地區),楚將莊蹻建國後打敗了滇西昆明族,勢力擴展至滇西地區。

▲雲南最古老的畫《南詔圖傳》(網絡圖片)


【 南詔國時代 】的彩雲之南,是雲南地方政權最強大的時代,疆域約79萬平方公里(面積是現在雲南面積(39萬)的約一倍大,而且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視,堪稱地區小霸,外交遊走於大唐和吐蕃兩大國之間)。


歷史脈絡大致如下:

  • 【前秦時代的昆明地區】

  • 【文明之光】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

*【時間跨度】戰國——秦——前/後漢【約300年】

*【政治地位】古滇王國王城 /郡治(益州郡)

*【古滇國奠基人】楚將-莊蹻(第一代滇王)

*【昆明地名淵源】" 昆明 "最早是指滇西洱海流域的部落【昆明人】,而非地名。 " 昆明 "即【昆明千戶所】在元朝時正式成為官方地名記載於史書中。

*【最早文明的誕生】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滇中地區湖泊眾多(高原5大湖泊環布四周)加上寬闊的盆地等先天自然優勢,讓滇中滇池流域誕生了雲南最早最悠久的【古滇青銅文明】。古滇先民率先結束茹毛飲血的遊獵生活進入初級文明時代,成為當時雲南相對先進的農耕民族。


*【雲南最早的城池出現】(紀元前298~277年間)楚將莊蹻入滇征服當地土著後,返途被秦國所阻,索性建國築城名為【苴蘭城】也稱莊蹻故城(今晉寧區晉城鎮),因此今昆明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有此開始。


【延伸點一】先秦時代雲南大致誕生了三個相對強大的地方勢力,分別是:

1.滇中地區—古滇國(古滇人)

2.滇西北—昆明族部落(昆明人)

3.滇西南—古哀牢國(傣族先民)

▲莊蹻故城想象復原圖(網絡圖片)


▲益州郡地圖(網絡圖片)



  • 【三國至南北朝時代的曲靖地區】

  • 【南中大姓—爨文化】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時間跨度】三國—兩晉—南北朝【約400餘年】

*【爨(cuàn)文化】公元339年-公元794年

*【政治地位】郡治(益州郡/建寧郡)

*【地方政權奠基人】爨琛,(三國末期生人,跨越西晉,東晉時雲南地方爨氏政權創建者)

▲爨寶子碑


▲建寧郡地圖(網絡圖片)

【延伸點二】【南中大姓】有爨、孟、李、董、雍、毛、朱、呂等大姓,為(公元前1世紀—公元4世紀兩漢至東晉時期)定居南中地區的漢族豪強勢力。



  • 【隋唐至兩宋時代的大理地區】

  • 【地區小霸—妙香佛國】公元581—公元1279年

*【時間跨度】隋唐—五代十國—兩宋【約700年】

*【政治地位】國家首都(南詔國/大理國)

*【南詔國奠基人】皮羅閣 (彝族先民貴族政權)

*【大理國奠基人】段思平 (白族先民貴族政權)

【延伸點三】今昆明(拓東城\\鄯闡城)此時為東都,國家副中心。

【延伸點四】" 大理 "作為正式地方地名(洱海流域)始於元朝時,大理國原國都原名為【羊苴咩城】

▲“蒙舍詔”發源地巍山

▲天龍八部影視城中的(大理王宮殿群)

▲南詔國時期是雲南地方政權最強盛的時期(網絡圖片)


  • 【元明清時期的昆明地區】

  • 【邊疆大省】公元1271年 — 今

*【時間跨度】元—明—清—民國—今,約700年】

*【政治地位】行省省會

*【省會改遷主導者】賽典赤-瞻思丁

▲雲南省第一任省長【賽典赤-瞻思丁】(網絡圖片)

▲明朝雲南府~府城-【龜城】(網絡圖片)



【雲南政治中心城市演變過程】

{前秦時代}:【莊蹻故城(苴蘭城)】今晉寧區晉城鎮——至——{兩漢時代}:【滇池縣】今晉寧區晉城鎮 ——至——(魏晉南北朝時代}:【味縣】今曲靖市——至——【同樂縣】今曲靖陸良縣——至——【味縣】今曲靖市——至—— {南詔國時期}:【太和城】(今大理市)——至——{大理國時期}【羊苴咩城】(今大理市)——至——{蒙元時期}【中慶路(鴨池)】(今昆明市區)——至——{明清時期}【雲南府】(今昆明市區)——昆明縣(民國)——昆明市(民國)——地級昆明市(今)


▲昆明老城小西門 晚清影像(網絡圖片)

▲大理古城(網絡圖片)

▲曲靖南城門(網絡圖片)


昆明重新成為雲南政治中心大致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優越】昆明的地理位置絕佳,大致處於雲南的中心位置偏東,便於全省統籌管理,( 雲南多山古代交通極為不便,為了減少行政成本和效率,“居中而治”絕對是居中的昆明也就更容易受到統治者的青睞。還有在一個就是,昆明地理上比滇西的大理更靠近中原,與元大都往來更方便,利於中央政府統治。)

▲元朝時期的雲南行省地圖(網絡圖片)


*2.【自然環境、水利、農耕等條件優越】昆明周圍自然環境優越,壩子更加寬闊,且周圍湖泊眾多,水利灌溉條件比較好,利於農耕,(滇池、陽宗海、撫仙湖、星雲湖等),古代滇池流域之所以產生了雲南最早的農耕民族古滇人和青銅文明【古滇文明】,離不開肥沃的土地和湖水的滋養,所以【雲南有大壩區+大湖】的糧食高產地在雲南並不多。

▲整個滇池盆地約1000多平方公里(排除旱壩子)是雲南最大的平原地區


*3.【滇池衰退,北岸城建崛起】古滇池是衰減性湖泊因此平均水位較淺,隨著歷史的發展,古滇池水位也在不停的下降,唐朝時滇池面積約500裡,到了近代,約330裡。北岸大片丘陵和平地已露出水面,北岸平壩面積不斷擴大。農耕和交通條件均優於空間相對狹小的滇池南岸,北岸取代南岸從此成為昆明地區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自然條件的巨大改觀,也讓後續的統治者越來越重視滇池北岸的開發。南詔大理國時代作為東都的【拓東城】、【鄯闡城】在滇池北岸得到空前開發。到大理國末期,東都鄯闡城已發展成為滇中一座“商工頗眾”的繁華城市,為後來政治中心轉移奠定了基礎。

▲滇池流域城市建設北岸代替南岸成為中心

▲古滇池水位變化圖


*4.【便於削弱和控制前朝影響】為了統治,元朝在滅亡大理國後,並沒有對前朝皇族趕盡殺絕,而是在大理設立大理總管(段氏世襲),為了防範和擺脫前朝大理國時代的影響,加強控制雲南全局,搬遷行政中心到昆明地區無疑是最佳的決定。

*5.【昆明在後續(明清)政治文化人口等資源的高度集中和加強】明朝時期大量中原人口遷入昆明,昆明漢族首次超過本地土著,明清大力並推行了改土歸流,加強對西南邊陲的控制。特別清朝將雲貴總督署設置在昆明,不但提高了昆明的政治地位,而且大量的外來移民帶來了中原文化,也促進了雲南與內地省份的經濟文化交流,這無疑加強了昆明政治、經濟、文化,的地位,而偏西的大理地位越來越邊緣化,僅僅作為滇西重鎮,再無力與昆明競爭。

▲清朝總督署分佈圖

▲雲貴總督署舊址(今雲南勝利堂)



總而言之,雲南歷史的行政區中心雖有變化,但相對穩定,並不算太頻繁(相比其他省份比如:河北省的省會和廣西首府可以瞭解一下)做了500年王都/郡治和700年省會的昆明歷史沉澱厚重,也造成了雲南資源(經濟、文化、醫療、教育)高度集中昆明,一城獨大的格局。當然話又說回來,事務發展有兩面性,大理雖然政治首位度下降,但也因為是民族自治州,大致保住了自己城市和民族的文化脈絡和青山綠水,成為全國和雲南最知名旅遊城市之一,也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比昆明城市發展特色的盡失。)


本文結束,我是倮倮,喜歡/想了解更多雲南/昆明交通發展,歷史文化地方誌,可以關注或查看我的相關回答,本文結束,謝謝觀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倮倮觀察員


大理震不死你


rewqfdsa


此題乃說來話長。大理在元滅段氏大理國前三百多年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253年9月忽必烈“元跨革囊"的歷史事件,結束了大理作為雲南省會地位。元朝在一統北方之後由忽必烈親率從甘,青南下一路征戰,浩浩蕩蕩來到金沙江邊上自塔城下至奉科三江口一線,被兇湧的金沙邊所阻。情急之中,急中生智下令宰殺山羊,製成革囊,或單獨使用,或串聯成船成功將人馬渡過了金沙江,此事件在今昆明滇池畔的大觀樓長聯裡的有記載即”元跨革囊",在事件發生地即今麗江奉科一一石鼓一一巨甸一一塔城一帶至個仍能尋到當時的渡江工具一一革囊。而當時的中央政府宋朝的勢力範圍還不至大理的範圍,大觀樓長聯中“宋揮玉斧"所劃定的大宋國界亦在大理國之外。大理國自唐天寶年間與大唐拼殺,唐軍大敗之後的數百年一至是獨立的雲南的實際統治者,自然大理就是雲南的國都,省會城市。元跨革囊之後,元軍平定雲南大理之外的各路軍閥最早一統一雲南,設行省,政治中心移至昆明。而就目前而言在區位優勢上,昆明位於滇中,而大理則位於滇西,昆明省會中心城市的輻射功能明顯強於大理,而昆明周邊還有眾多衛星城市支撐,而這些大理都不具備,因而大理註定不是雲南的省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