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週末讀書

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週末讀書

內容簡介

《上癮》揭示了很多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甚至“上癮”的互聯網產品服務背後的基本設計原理,告訴你怎樣打造一款讓用戶欲罷不能的產品。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諮詢及實際經驗,提出了新穎而實用的“上癮模型”(Hook Model),即通過四個方面來養成用戶的使用習慣。通過連續的“上癮循環”,讓用戶成為“回頭客”,進而實現循環消費的終極目標,而不是依賴高昂的廣告投入或氾濫粗暴的信息傳播。

本書專為產品經理、設計師、市場銷售人員、廣告創意者打造,每一位跟用戶行為打交道的人,都值得將其奉為案頭必備指南。

對於想要了解行為設計科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也將讓你對自己、對當前的熱門產品有更深刻的認識。你將會看到:“上癮”產品中暗藏的用戶習慣養成關鍵,以及打造一款用戶習慣養成類產品的實操步驟。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等國際知名互聯網產品常用的用戶行為設計解析。

尼爾·埃亞爾(Nir Eyal),曾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與Hasso Plattner研究所任教,並有多篇技術、心理學及商業文章在《哈佛商業評論》《大西洋月刊》、TechCrunch網站和《今日心理學》等媒體上發表。

瑞安·胡佛(Ryan Hoover),曾任撰稿人,長期為《福布斯》《快公司》等媒體撰稿,Product Hunt公司創始人。

評論

這是我看過的關於科技產品設計中濃度最高、最有價值的闡述。

——奧美副總裁,羅裡·薩瑟蘭

所有想要讓自己產品勾住用戶的人,都不可不看這本書。

——埃裡克·萊斯,《精益創業》作者

硅谷每一個人都在談論這本書!

——博里斯·範贊騰,科技博客網The Next Web創始人

《上癮》為你勾畫了下一代科技產品的藍圖。趕緊讀這本書吧,不然那些讀完此書的公司就將取代你。

——馬特·穆倫維格,博客平臺Wordpress創始人

目錄

前 言 為什麼有的產品會讓人上癮

第一章 習慣的力量:如何讓你的產品從維生素變成止痛藥

第二章 觸發:提醒人們採取下一步行動

第三章 行動:人們在期待酬賞時的直接反應

第四章 多變的酬賞:滿足用戶的需求,激發使用欲

第五章 投入:通過用戶對產品的投入,培養“回頭客”

第六章 上癮模型與道德操控

第七章 案例研究:聖經應用程序

第八章 習慣測試和新的機會

摘要

前言:為什麼有的產品會讓人上癮?

據統計,79%的智能手機用戶會在早晨起床後的15分鐘內翻看手機。更離譜的是,有 1/3 的美國人聲稱,他們寧肯放棄生活中的某些樂趣,也不願丟下自己的手機。

某大學在2011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每天平均要看34 次手機。然而,業內人士給出的相關數據卻高得多,將近150 次。

不得不承認,我們已經上癮了。面對手邊的科技產品,我們就算沒有上癮,也至少已經患上了強迫症。我們迫不及待地查看短信通知,訪問YouTube(美國一家視頻網站)、Facebook 或Twitter(推特),原本只打算看上幾分鐘,一個小時後卻發現自己依然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翻頁。這種慾望有可能伴隨了我們一整天,只不過很少被覺察到罷了。

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的界定,所謂習慣,就是一種“在情境暗示下產生的無意識行為”,是我們幾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舉動。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產品和服務正在改變我們的一舉一動,而這,正是產品設計者的初衷。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設計了。

憑藉電子屏幕上區區幾個編碼字符就能影響用戶的習慣、控制用戶的思維,這些公司是如何做到的?是什麼因素讓人們對這些產品欲罷不能?讓用戶養成習慣、產生依賴性,其實是很多產品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由於能夠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東西層出不窮,企業會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用戶心中的一席之地。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僅憑佔有龐大的客戶群並不足以構成競爭優勢。

用戶對產品的依賴性強弱才是決定其經濟價值的關鍵。若想使用戶成為其產品的忠實擁躉,企業就不僅要了解用戶為什麼選擇它,還應該知道人們為什麼對它愛不釋手。面對這一事實,有些公司才剛剛醒悟,而另一些公司則早已做出了回應。它們深諳設計之道,知道如何讓自己的產品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這些公司,正是本書要重點推介的對象。

捷足先登才能制勝

推出的產品能夠對用戶的行為習慣產生深刻影響,這讓一些公司在競爭中獨佔鰲頭。

它們在產品中“安裝”了“內部觸發”,因此大批用戶會在沒有外部誘因的情況下就心甘情願投入它的懷抱。

培養用戶習慣的公司並不依賴於費用高昂的營銷策劃,而是將產品設計與用戶的行為習慣和情感狀態緊密相連。如果你心煩意亂時第一時間就想到Twitter,那說明習慣已經起了作用。一陣強烈的孤獨感襲來,你還沒來得及做出理性思考,就已經開始在Facebook上尋找情感慰藉。一道難題擺在眼前,你還沒顧得上開動自己的大腦,就已經開始在Google(谷歌)上搜索答案。每每佔據上風的,總是那些最先出現在你腦海中的選項。在本書的第一章,我就將為你揭秘這些習慣養成類產品,看看它們的優勢究竟深藏在何處。

為什麼產品能影響人們的習慣?答案很簡單,是產品造就了習慣。雖說電視劇《廣告狂人》(Mad Man)的忠實粉絲們還清晰地記得在麥迪遜大道的黃金年代,廣告業曾經多麼深刻地激發過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但是那樣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

在進入多屏幕觀賞時代的今天,對廣告心懷戒備的消費者已經把廣告狂人們斥巨資打造的洗腦式宣傳拋在一邊,除非是超級大牌,否則他們不可能輕易因為三言兩語的廣告詞動心。

如今,初創團隊通過為用戶帶來一系列我稱為“釣鉤”的體驗,極大地改變了用戶的行為習慣。用戶被鉤住的次數越多,對產品形成使用習慣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是如何上鉤的?

2008年,我與斯坦福大學的幾位MBA聯手創辦了一家公司,給我們提供資金的是硅谷最有智慧的一群投資人。我們的目標是搭建一個廣告植入平臺,將廣告滲透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在線社交遊戲中。

憑藉在線遊戲中的虛擬農場交易,很多公司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廣告商們還在投入大把鈔票試圖影響人們在真實世界中的購買傾向。坦白說,我一開始並沒有看清當時的形勢,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在研究了虛擬遊戲和廣告這兩種都依賴思維操控的產業之後,我開始潛心鑽研產品是如何改變人們的行為,甚至導致一些人患上強迫症的。我很想知道,這些公司是怎樣設計了用戶的行為?這些有可能讓人上癮的產品背後潛伏著怎樣的道德問題?更重要的是,這種讓人們對某種體驗難以割捨的神秘力量,是否也能被用於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的產品的開發?

該去哪裡尋找答案?很遺憾,當時我找不到任何可供借鑑的資料。那些深諳此道的商家對其秘訣守口如瓶,而且,在我查閱的相關書籍、官方報告和博客文章中,也沒有出現任何關於習慣養成類產品的參考資料。

於是,我開始對上千家公司進行觀察評測,希望找出它們在體驗設計和功能上的特質。儘管每家公司風格各異,我還是試圖發現贏家背後的共性,看看輸家究竟少了些什麼。

在此期間,我也嘗試從學術角度切入,學習消費者心理學、人機互動和行為經濟學。2011年,我開始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併為硅谷的許多公司擔當顧問,其中既有初創公司,也有世界500強。每服務一家公司,我就能得到一次機會來驗證我的理論、更新我的觀點,並完善我的想法。

2012年秋天,我與巴巴·希夫博士聯手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研究生們開設了一門課程,內容就是“影響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次年,我又與斯蒂夫·阿比夫博士合作,為哈素·普拉特納設計學院的學生講授了同一門課程。

多年的研究心血和實戰經驗最終幫助我創建了這套“上癮模型”

—一個供各大公司開發習慣養成類產品的四階段模型。通過這個讓用戶對產品欲罷不能的連續循環模型,公司無須花費鉅額廣告費用,也不必發動強大的信息攻勢,就能使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依賴上你的產品,成為這一產品忠實的回頭客。

鑑於我本人出身技術領域,因此引用的事例大多來自技術型公司。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吸引用戶上癮的釣鉤無處不在,它們隱匿在應用程序、體育運動、電影、遊戲,甚至我們的工作中。在任何一個滲透進我們的思想(經常還滲透進我們的錢包)的體驗裡,我們都能看到釣鉤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